奢香遇到的第一個棘手問題,跟大總管隴約的死,有着密切的聯繫。
隴約死後,大總管一職就空出來了。大總管一職,類似於漢人朝廷裡的丞相,是君長的第一助手。自從隴約死後,奢香一直爲繼任的大總管人選發愁。
宣慰府內論能力和資歷,能做大總管的有吉武、景耿、俄琪、曲比四人。可職位只有一個,候選人卻有四個,所以奢香不想面對這個選擇難題,就讓大總管一職空着。
但奢香下過屯田令後,必須要選任命一個大總管,否則宣慰府三十萬大軍屯田,奢香就要事事過問,便沒時間照顧隴的了。
可奢香還是不知道該讓誰做大總管。
這一天陽光大好,奢香來看隴的,她見阿雲正教隴的打拳。隴的學着阿雲的樣子,認真的扎着馬步,阿雲怎樣出拳,隴的就學着怎樣出拳。奢香見隴的跟着阿雲,自在開心的玩着,便沒悄悄的站在旁邊看着。
練習拳腳的隴的看到了奢香,就拉着阿雲跑到奢香跟前。奢香給隴的擦擦汗,問道:“隴的!今天阿雲都教你什麼了?”
“教我好多呢……”
隨後隴的便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來,一邊介紹還一邊表演。隴的還沒說完,劉淑珍就來了。奢香讓隴的給劉淑珍打過招呼,劉淑珍對隴的一頓誇讚之後,奢香便叫阿雲帶着隴的玩去了。
隴的走後,奢香便開門見山了:“阿姐!奢香想跟你商量一下大總管的人選!宣慰府論資歷和能力,二爺、景耿、俄琪、魏傑四人都可以做大總管,可大總管職位只有一個,無論讓誰做,另外三人肯定有怨言!”
劉淑珍聽完笑了:“我當什麼大事呢?”
“阿姐有辦法?”
“可以有正副之分!”
“正負之分?”
“二爺文武雙全,爲人正直,又是水西資歷最老的戰將,水西半數以上的將士,都曾是二爺的部下,景耿、俄琪、魏傑的資歷都不如二爺。讓二爺做正總管,他們三人做副總管協助二爺,衆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可二爺管着原先魏傑的部落,要是二爺做了大總管,就沒精力處理部落的事了!”
說到此處劉淑珍又笑了笑:“阿妹難道忘了,二爺的公子魯肯,帶着十一部土司,跟隨傅友德平定烏撒……”
“你是說,讓魯肯去管理原先魏傑的部落?可魯肯之前犯過錯,大家會同意嗎?”
劉淑珍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了一句看似無關的話:“當初十一部土司戴罪幫二爺爲傅友德籌措糧草,不也立了大功嗎?”
“阿姐是說讓魯肯戴罪……”
“據我觀察,魯肯喜歡權力,愛慕虛榮,如果不滿足他的權力心,虛榮心,時間長了也許會出事。阿妹還記得當初魯肯爲什麼想殺宣慰使嗎?”
劉淑珍說完,奢香變得沉默。
隨後劉淑珍又說了幾句:“阿妹!這樣做還可以試探魯肯!”
“什麼意思?”
“魏傑部落是水西最強大的部落,如果魯肯只喜歡權力,愛慕虛榮,對水西忠心耿耿,把魏傑部落交給魯肯管理也無妨。要是魯肯真有別的想法,等他掌管魏傑部落後,一定會有所行動,只要他有了行動,夫人就有充分的理由,爲宣慰使鑿山鋪路了。”
劉淑珍說完,奢香便兩眼無神的看着她……
奢香獨自躺在牀上,唉聲嘆氣地看向夜空裡的殘月,片刻後奢香竟落淚了。
“靄翠!你個沒良心的,把這麼大的水西,交給奢香一個人,奢香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知道奢香有多難嗎?”奢香還沒說完,淚水又從眼角落下:“阿哥!爲了隴的,爲了水西,奢香必須這樣做,要怪就怪奢香吧!”
……
隨後奢香召開土司大會,在土司大會上,宣佈爲二爺大總管,以景耿、俄琪、魏傑爲副總管協助二爺,衆人果然沒話說。
可當奢香宣佈,讓魯肯管理魏傑部落時,反對聲音不絕於耳。後來還是奢香向大家說明,給魯肯一個改過的機會,讓魯肯戴罪管理魏傑部落,若魯肯仍然犯錯,一定嚴懲魯肯,衆人才同意的。
魯肯臨走前,奢香專門交代魯肯,凡事以水西爲重!魯肯聽了奢香的交代,對奢香一陣感謝後,就去了魏傑部落。
奢香處理好“人事問題”,另一件棘手的問題又來了。
這個問題和奢香之前,在各個部落走訪時,看到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有關!
這一天奢香去各部視察“屯田”狀況,發現多處荒地變良田非常高興。可當奢香看到,各部仍以“刀耕火種”的方式耕作時,情緒突然低落了!
奢香詢問吉武、景耿、俄琪、魏傑等人,爲什麼不學漢人的方法耕作。吉武、景耿等人告訴奢香,學了漢人的方法,會忘了彝家的傳統。
奢香聽到這種回答,又想起當初劉淑珍給自己說的話,便預測到要想處理好彝家傳統,與新鮮事物之間關係,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無計可施的奢香,想從水西曆史中尋找答案。於是奢香就在一堆水西史書中翻看。這些史書都是用彝文寫的,有的已經殘破不堪了。
奢香在書中看到,羅甸王名濟火,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立功,後來被封爲羅甸王,是水西的開基先祖。從水西先祖濟火創建水西政權以來,水西曆代君長每逢中原王朝政權更迭時,都率先歸順中原王朝,向中原王朝進貢,與中原王朝的來往從沒斷過……
奢香仔細翻看着,發現了一段關於“刀耕火種”的記載,奢香看完這段記載很興奮,因爲正是這段記載,讓奢香找到了處理彝家傳統與新事物關係的辦法。
於是奢香拿起這本彝家史書,再次召開土司大會。
奢香看看衆人說道:“各位土司,日前奢香到各部落走訪,查看屯田的情況,見各部落仍使用“刀耕火種”的方式耕作。奢香就問二爺、景耿、俄琪等人,爲什麼不學習漢人的耕作方法。二爺、景耿告訴奢香,學了漢人的耕作方式,就會忘了彝家傳統的耕作方式。奢香倒有一個疑問,爲什麼各位擔心彝家學了漢人的耕作方式,會忘了傳統的耕作方式?”
奢香問過此話,衆人面面相覷,不知怎樣作答。 Wωω•тt kдn•¢O
奢香的目光停在景耿身上:“景耿!說說你擔心的理由?”
景耿想了想說道:“夫人!您雖然只讓彝家學習漢人的耕作方式,可事實遠遠不是您想的那樣簡單。”
“什麼意思?”
“彝家人要想學到漢人耕作方式的精髓,必須要把漢人請到宣慰府,讓那些漢人親自教彝家人怎樣耕作。可那些漢人陰險狡詐,他們到宣慰府後,必然會想盡辦法,把漢人的風俗習慣帶進宣慰府,到那時宣慰府學習彝家傳統的人,會越來越少,通曉漢學的人,會越來越多。長久下去,彝家的傳統就會一點點丟失了。”
奢香又看看吉武:“二爺你覺得呢?”
“學了漢人的耕作方法,漢人的學問也會進如彝家,彝家人學了漢人的學問,就會在心底親近漢人。某天漢人進攻彝家時,彝家人甚至都不抵抗漢人,就讓漢人進入彝家了。”
吉武說完,劉淑珍又說話了:“夫人,是否學習漢人的耕作方式,還請您慎重考慮。”
隨後衆人便低聲議論起來,奢香從衆人的議論聲中,隱約聽到了一些反對的聲音!
奢香想了想,又反問衆人幾句:“各位土司,奢香對漢人的歷史也略知一二!漢人在幾千年前,只生活在中原一片狹小的地方,可今天的漢人已佔據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周邊再沒有比漢人更強大的民族了。而水西、水東先祖自創建水西、水東政權以來,雖歷經千年不衰,但仍偏安一隅,這是爲什麼?”
奢香說了這話,衆人都進入了靜默狀態,不知該怎樣作答。
於是奢香乘勝追擊,又問了一個攻心的問題:“照奢香看來,漢人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爲漢人一直在學習?”
俄琪看向左右,故意問了一句:“夫人這是什麼意思?”
“縱觀漢人幾千年的歷史,有些東西原本不是漢人的,可被漢人學習改造後,經過多年的傳承,竟被漢人認定是漢人傳統的東西。漢人把外族的長處學來,爲自己所用,經過幾千年的積澱,才變得如此強盛。”
景耿聽了這話,有了不同的意見:“夫人!您說的都是漢人的事,和彝家沒任何關係?”
景耿問完,奢香沒有立即反駁,而是不緊不慢的,命人把她看的那本幾本史書拿上來,隨後奢香拿着史書平靜的問衆人:“大家認識這幾本書嗎?”
衆人一起審視着奢香拿的書,只有吉武一人認識。
吉武道:“夫人,這是水西曆代君長,記載水西大事的書。從水西先祖創建水西以來,水西曆代君長都會將水西發生的大事,記到這些書上。”
“二爺說的不錯,不知二爺看過這些書嗎?”
“慚愧!吉武只見過這些書,從沒有看過。”
奢香拿起一本書,一邊翻着一邊對衆人說:“奢香在這些書裡,看到了幾句話,想讀給各位聽聽……”
衆人也不說話,認真聽奢香讀。
奢香讀到:周穆王徵戎,戎人一支遷鴨池,見鴨池四周蠻荒,缺衣少食,路有餓殍,遂將刀耕火種之法傳授此地百濮諸民,百濮諸民便以此法耕田打糧,逐漸田富糧多,人丁興旺,盛極一時。百濮亡,其後仍依此法種田打糧,遂繁衍出彝家各部。
奢香讀完這幾句話,吉武、景耿以及各部土司變得震驚,才明白他們所堅持的傳統,竟源於南遷的戎人。
奢香看看衆人說道:“古時百濮諸民學習南遷戎人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田打糧,反倒人丁興旺,盛極一時,後來竟繁衍出我們彝家各部,而水西千年不衰也受益於此法。所以,今天宣慰府學習漢人不會使彝家人滅亡,就算漢人把他們的習俗帶進宣慰府,但只要彝家人向漢人學習對彝家有用的東西,彝家傳統不僅不會衰敗,還會促使彝家傳統繁榮,甚至還會有受後人尊崇的傳統。”
奢香說完這話,衆人轉變了想法,決定支持學習漢人的耕作方式了。
所以,奢香與劉淑珍便請來大批漢人農事高手,到宣慰府教彝人“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而正如奢香所料,彝家人學會漢人的耕作方式後,不僅沒有忘記傳統,還根據漢人的耕作方式,發展了彝家的傳統耕作方式。
而進入宣慰府的除了有漢人的耕作之法,也有一些來宣慰府傳授漢學的學子,而衆多到宣慰府傳授漢學的人中以唐興的名氣最重。
不過始料未及的卻是唐興和兩個徒弟剛到進宣慰府就碰上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