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此時回來,令蒙碩無比興奮。一方面作爲哥哥,妹妹能平安回來最好不過。另一方面蒙碩知道自己不如妹妹奢香有能力,她也許有辦法解決永寧勳貴這一難題。
可即使蒙碩很想知道奢香的建議,也不能當着這麼多永勳貴說。所以蒙碩就讓奢香先去拜見阿媽,自己也藉着看阿媽的由頭離開。
奢香把阿雲介紹給阿媽,還沒跟阿媽說幾句話蒙碩就來了。奢香覺察到蒙碩有事,便找個理由和蒙碩出去了。
奢香問道:“阿哥找奢香什麼事?”
“既然你都看出來了,我也就不瞞你了。來則將軍去世後,阿哥認識到只有歸降大明,永寧百姓才能免於戰火。可是以瓦西爲代表的永寧勳貴,不支持歸降,還說歸降之日,就是永寧覆滅之時。”
“阿哥想好對策了嗎?”
“我要是有對策,就不着急問你了。”
奢香想了想告訴蒙碩:“永寧勳貴也知道永寧不是大明的對手,歸順大明纔是永寧唯一的出路。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提升永寧價值,進而在永寧歸附大明後能獲取最大利益。”
“這話什麼意思?”
……
話分兩頭,瓦西和永寧勳貴也在議論歸降大明的事。
一個年輕將領問:“瓦西將軍,咱們永寧軍隊敵不過大明,歸降大明是永寧最好的出路。君長既然同意歸降,咱們幹嘛要跟君長作對?”
這個將領問完,其餘人也跟着附和。
瓦西看看衆人說:“歸降大明當然是永寧最好的出路,可咱們必須要讓大明皇帝,認識到永寧的價值,這樣等到永寧歸降大明後,永寧才能獲得更多好處,至於和君長作對,就更是爲了永寧長遠利益了。”
“我們不明白?”
“君長待我不薄,我瓦西豈能做讓君長爲難的事。想必大家也清楚,凡是投降的人,歷來都不受待見。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讓大明皇帝認識到招降永寧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樣大明皇帝纔會重視永寧,日後纔不會苛待永寧。開始我還擔心君長,礙於情面會動搖歸順大明的念頭,順着我們的意思說。要是這樣的話,永寧和大明之間就會有一場血腥大戰,到那時永寧就真的覆滅了!”
“那接下來怎麼辦?”
“怎麼辦就看殿下了!”
……
奢香跟蒙碩分析了瓦西所做的一切,蒙碩才明白瓦西等人的想法。不過奢香擔心如果控制不當,這種有利的衝突,就會給永寧帶來毀滅性的災害。而奢香覺得遵守大明律法,造福一方百姓,自然會贏得世人尊重,過度提升永寧反而不好。
蒙碩仍不知道怎樣應對永寧勳貴,說白了就是還不知道怎樣對待瓦西。奢香見哥哥蒙碩一籌莫展,便要求親自去見瓦西。
……
瓦西好像知道奢香會來,早就等着她了。
“殿下,君長歸降大明,是正確的,我們阻止君長,只想歸降的有價值,不想讓人瞧不起。”
“阿叔,您誤會啦,奢香今天來不聊歸降,只想給阿叔講個故事。”
“講個故事?”
奢香講到中原歷史上有個唐朝,唐朝時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攻佔國都長安,唐朝半壁江山盡歸叛軍。後來有個叫郭子儀的人,率大軍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恢復李唐天下。安史之亂後,郭子儀又領兵平定多地叛亂,可以說是郭子儀再造了李唐天下。
郭子儀再造李唐天下,可以說是功高震主,而對於一個功高震主的人來說,往往沒有好下場。但郭子儀忠於李唐,謙虛做人謹慎做事。人們評價郭子儀“功高震主主不疑,權傾朝野臣不嫉”,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獲得一片讚譽……
奢香還沒講完,瓦西就明白奢香的意思了,他表示堅決支持蒙碩,不再刻意提高自身價值了。
之後瓦西把郭子儀的故事,講給所有的永寧勳貴聽,還告訴他們,只要對大明一片忠心,謙虛做人謹慎做事,就會贏得世人尊重。
……
解除後顧之憂的蒙碩向大明皇帝朱元璋投降。
朱元璋接受了蒙碩的降表,建立了永寧府,讓馬燁擔任永寧知府管理永寧軍政大事。
而說起永寧府的建立,這還跟洪武帝的夢想息息相關!元朝建立後,爲穩定西南局勢,元廷大量任用當地各部族酋長爲各級官員,稱作土官,而這種制度就是土官制度。而土官們仍掌握大量權力,可以任免內部官員,徵收內部賦稅,官職也是世襲的,無異於國中之國。
因此洪武帝才設立永寧府,丈量田畝、清查戶口,開始做改土歸流的實驗。不過洪武帝擔心,突然改土歸流,永寧百姓接受不了,又另設永寧宣慰司,賜蒙碩爲祿姓,封他爲永寧宣慰使,讓他管理永寧民間糾紛,部分官員可以留任,但大大限制了宣慰司的權力。
不過洪武帝太急了,以至於後來出了亂子……
永寧歸降大明的消息,對水西、水東、烏撒、元樑王來說是巨大的震動。因爲從此以後,明軍就可以直接威脅烏撒側翼和水西、水東後方了,也會間接威脅元樑王。所以永寧歸降大明後,水西、水東、烏撒、元樑王都在尋找應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