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減法思維

在減法思維中,1-1>1。因爲減少而豐富,這就是減法思維的要義。

山東省有位小老闆,他在乘車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夜間開車時,兩輛面對面行駛的汽車如果開着大燈對射,刺眼的燈光會讓雙方駕駛員的眼睛看不清東西,這是非常危險的。爲了避免這種現象,能不能把車燈設計成一種會“微微眨眼”(即減弱光線)的樣式?這在國際汽車史上都是個空白,精明的日本人也只發明瞭一種手動的“車燈眼皮”即當對面來車時,司機撥一下傳動杆,讓“車燈眼皮半合,以減小車燈燈光的照度。這位勇於創新的小老闆設計了一個形狀類似手電筒的減光裝置,前端有一個光敏元件,後面是一套複雜的調壓線路。其功能是,當光敏元件測得對面車輛大燈打開時,就指示自己的車燈減壓減光,以柔和的燈光讓對方的車輛通過。而對面的車輛也安裝一套相同的裝置,兩車相錯之後,再指示本車的車燈自動亮起光彩奪目的燈光,如同人眼睛的“半眨眼”功能。這套小小的減光裝置,成本僅30多元,功能卻很先進。在1986年深圳舉辦的出口工業交易會上大爆冷門,技壓羣芳,一枝獨秀,奪得2000萬元的訂單,利潤達100多萬元,這在當時是個很大的數目。這位小老闆在設計車燈減光裝置時,巧妙地運用了減法思維的創新方法。

在減法思維中,1-1>1。因爲減少而豐富,這就是減法思維的要義。

“逆向思維”中圓珠筆的例子,實際上更是一種減法思維的範例。

從前有個人,扛着一架梯子想進城,到了城門前,那人發愁了:豎着,梯子的高度超過門洞;橫着,梯子的長度也超過門洞。就這樣,他橫豎進不了城,咋辦呢?他急着團團轉,後來,有個高人告訴他,應該將梯子鋸短,那人依計行事,這才進了城門。

當然,這是一則具有嘲諷意味的笑話故事。(實際上那人只要將梯子放倒按前進方向扛進去便成。)不過,仔細一想,這故事是包含着一種好的思維方式:那就是:減法思維。

有一則趣味數學題:在什麼情況下:4-4=8。(答案在本節末)

哈佛大學管理課程中有這樣一則偉大的觀點:要是在某一產品中增加一個部件,如何減少成本?其最好的辦法是:考慮一下能否不要這個部件;其次的辦法是,能否改觀有的部件增加相應的功能;實在不行,再考慮如何減少制定該部件的成本問題。

據此,我們可以明白,減法思維的精髓是:在揚棄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日本的松下電器公司的熨斗事業部在熨斗生產領域極具權威性。但是,時至20世紀80年代,電器市場的高度飽和使電熨斗也在所難免地面臨滯銷的厄運。

電熨斗事業部的科研人員對此憂心如焚。

一天,熨斗博士”——事業部長巖見憲把幾十名不同年齡的家庭主婦請到公司,請她們對“松下”的電熨斗“吹毛求疵”會上,一位婦女突發奇想:熨斗要是沒有電線就方便多了。妙!無線熨斗。巖見憲高興地喊了起來,於是,事業部馬上組成了攻關小組。他們開始的時候想用蓄電的方法代電線。可是,研製出來的電熨斗有5公斤之重。婦女使用起來就好像舉鉛球一樣。爲了解決這難題,攻關小組把婦女熨衣物的過程拍成錄像片,分析研究她們的動作規律。他們發現,婦女並不是一直拿着熨斗熨衣物,而是經常把熨斗豎起來放在一邊,調整好衣物以後再熨。於是,攻關小組修改了蓄電方法,設計了一種蓄電槽,每次熨完衣物後可以把熨斗放進槽內蓄電,只用8秒鐘就可以充足電,熨斗的重量也就大大減輕了。爲安全起見,蓄電槽還裝有自動斷電系統。於是,新型無線熨斗終於向顧客亮相了,成爲日本當年最暢銷的熱門產品。松下不斷改進產品,不斷滿足顧客的需要,走向了成功。

這個例子,實際上就是減法思維的巧妙體現。

(本節問題答案:四方形桌砍掉4個角,就得出8個角)

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9章 費米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9章 費米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14章 裁縫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
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9章 費米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9章 費米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14章 裁縫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