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奧卡姆思維

奧卡姆思維,就是捨棄一切複雜的表象,直指問題的本質。這種思維的可貴之處,是因爲它直戳現實中的這麼一種病態:今天的人們,往往自以爲掌握了許多知識,從而喜歡將事情往復雜處瞎鼓搗。

600年前,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把一個神學領域的異端分子關進監獄,目的是不使他的思想得到傳播。這個異端分子叫威廉·奧卡姆。上帝保佑,奧卡姆竟然逃跑了,並投靠教皇的死敵——德國的路易皇帝。他對路易說:你用劍來保護我,我用筆來捍衛你。

奧卡姆一生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但最享盛名的只有8個字: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如果沒有必要,就不應該去增加事物實際存在的含量,換句話說,其本意是:只承認一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干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依據這一原則一律取消。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後來被稱爲“奧卡姆剃刀原則”

奧卡姆剃刀原則在邏輯學中又被稱爲“經濟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對任何事物準確的解釋通常是那種“最簡單的”而不是那種“最複雜的”這就像汽車在路上拋錨,我們總是先看看是不是燃油用完了,而不會馬上就鑽到汽車底下去檢查是否哪個零件壞了。

600年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磨礪着這把“剃刀”使之更加鋒利,終於成爲科學思維的出發點之一。

“日心說”是如何取代“地心說”的?

難道300年前的哥白尼看到了地球繞太陽運動嗎?不,他只是覺得地球中心說太複雜了,有80多個圓球整天在地球的周圍繞來繞去,既不和諧也不美麗,更不經濟,創造宇宙的上帝一定不會這麼笨。

於是,哥白尼舉起“奧卡姆剃刀”把那些多餘的圓球都剃掉了,並創造出一個他假想出的“哥白尼宇宙”——地球自轉着,並繞着太陽公轉,瀟灑、漂亮、簡單。

他堅定地相信:大自然不做任何多餘的事情。他這一刀竟然“剃”出了近代科學的開端。

奧卡姆思維,就是簡單化思維,從方法論而言,就是捨棄一切複雜的表象,直指問題的本質。可惜,當今有不少人,往往自以爲掌握了許多知識,喜歡將一件事情往復雜處想。

蔡元培有一次上課,問在座的北大研究生:2+2=?當時,臺下竟沒一人敢站起來回答。

爲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權威迷信,這就是複雜病。

多年以來,不少人一直懷有這樣的困惑:埃及金字塔的底邊,爲什麼是由365塊石頭組成的,這個數字,是否跟地球自轉週期有關?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只需拿起奧卡姆剃刀說話:它用365塊石頭砌成底邊是因爲它需要那麼大,頂端的那28塊石頭也只是因爲它正好需要那些石頭——因爲問題本來可能就是那麼簡單。假如硬要從複雜的角度進行聯想,任何解釋都能附會,如果當時埃及金字塔的每條底邊用了555塊磚,那麼,人們照樣能夠找到無數令人信服的相關聯繫,從而證明埃及人的其他先見之明。因此,這些解釋原則上都可以“剃”掉。

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
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12章 布勃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21章 換位思維第28章 移植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41章 動態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38章 極限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