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糊塗思維

表面上,糊塗思維是一種純化內心敏感度的方式,但實際上,這種方式是在給人生塗上一層百害不侵的防護膜,讓人從容面對世界的本質,蓄意忽視人生路上的一切旁枝雜草。

中國大文人鄭板橋有一句名言:聰明難,糊塗更難。糊塗難在哪裡呢?它難就難在有很多事情你看得十分清楚,卻裝着視而不見,從而讓你的真實反應受到強行的抑制,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得學會忍耐,寬容。可是,一旦你達到這個境界,你就會變得十分了得。要是你讀過以下這三則故事,也許你能品味出糊塗思維的甜頭。

美國第9屆總統威廉·亨利·哈利遜出生在一個小鎮上,家庭貧困。他小時候性格文靜內向,靦腆害羞,鎮上的人喜歡作弄他,常常故意把一枚一角和一枚五分的硬幣,同時扔在他的面前,要他從這兩枚硬幣中揀一枚。

威廉總是揀那個五分的,每一次,都會引起人們的鬨笑。

鎮上的很多人都認爲他是一個小傻瓜,傻到了連一角和五分哪個面值更大都分不清的程度。

威廉不僅不傻,而且有超乎常人的聰明。

有一次,一位老大娘對他說:威廉!你怎麼會不知道一角比五分更值錢呢?

威廉回答說:當然知道。我要是揀了那個一角的,他們就會沒興趣再扔錢給我了。

表面上,糊塗思維是一種純化內心敏感度的方式,但實際上,這種方式是在給人生塗上一層百害不侵的防護膜,它讓人從容面對世界的本質。蓄意忽視人生路上的一切旁枝雜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位嗅覺靈敏的美國新聞記者得到情報:美軍最高當局的一個秘密部門,成功地破譯了日軍關於進攻中途島的密碼,從而掌握了日軍海上作戰部署的確切情報,據此,美軍已針對性地進行了戰略準備。

芝加哥的一家報紙,根據這位記者提供的稿件,立即作爲獨家新聞在報上給捅了出去。

很多人都意識到,這樣一來,不但會引起日本人的警覺而立即更換密碼和調整作戰部署,而且使美軍的中途島之戰前功盡棄,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

面對如此嚴重的泄露國家戰時情報事件,有關人員要求羅斯福總統下令嚴查法辦。可羅斯福一反常人作法,他既沒有責成追查,也沒有興師動衆地闢謠,更沒有因此而調整軍事部署,而是裝出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結果,事情很快就被平息下去了,以至此事根本就沒有引起日本情報機關的注意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一件幾乎斷送美軍中途島戰役勝利的事件,由於羅斯福總統高明的處理手段,從而避免了敗局。

當年,卡特想當聯邦國會議員和佐治亞州州長,他爲此目標進行競選,經歷頗爲曲折。當時,卡特只是在自己的家鄉——佐治亞西南部的薩姆特縣及附近地區比較有名,但在該州全境還是不太知名的人物。

有些新聞記者開玩笑,在新聞報道中把州長競選人吉米·卡特的姓名,寫成“吉米是誰”

開始時,卡特對“吉米是誰”這個綽號十分煩惱,但很快,他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決定利用這一綽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利用自己有限的積蓄,印製了大量的宣傳畫和小冊子,自己驅車,跑遍了佐治亞州全境,走到選民中間去宣傳:我是吉米。同時,他動員全家參與他的競選。母親莉蓮女士已是72歲高齡,但卻是卡特最熱心的支持者。妻子和孩子也是卡特競選夥伴,他們天不亮就起牀,先上工廠,然後出入於鎮上的每一家公司、商店和住宅,不管什麼人都主動上去打招呼,請求他們投票支持吉米擔任州長。他們還到體育場、牲畜交易中心、菸草倉庫、牛馬錶演場、狗表演場以及當地其他活動場所,去找人做宣傳工作,並站在各大購物中心的轉門前,迎接進出店門的每一位顧客,直到他們走出來時都拿着卡特的宣傳冊爲止……

第一次競選州長雖然失敗了,但“吉米是誰”這個外號,卻使他名聲大振,爲第二次競選打下了基礎。

經過一陣短暫休整後,卡特馬上爲4年之後的下一次州長競選做準備。他繼續從事花生的種植、加工、銷售,積累競選資金,同時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獅會俱樂部的活動。那是一個擴大交際、聯絡感情、聚集力量的場所。他還積極參加基督教新教活動,甚至遠道傳教,這是競選官職的人爭取選票的重要手段。同時,他還仔細制訂了贏得州長競選的政治戰略。當選期臨近,他加緊了自己的競選步伐。在這4年的競選過程中,卡特先後發表了1800次演說,直接同60多萬佐治亞州選民握過手。瓜熟蒂落,他贏得了這次選舉。

第44章 光明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46章 形象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46章 形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
第44章 光明思維第5章 亞歷山大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45章 糊塗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2章 分解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20章 橫向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46章 形象思維第22章 換軌思維第31章 效率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11章 愛迪生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3章 超前思維第40章 進取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7章 U形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39章 底線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46章 形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33章 和田法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2章 司馬光思維第25章 減法思維第1章 上帝思維第34章 簡單思維第26章 加法思維第15章 囚徒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16章 浪子思維第19章 逆向思維第4章 拿破崙思維第29章 推理思維第13章 丑角思維第44章 光明思維第6章 哥倫布思維第23章 發散思維第17章 多米諾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24章 收斂思維第18章 質疑思維第10章 洛克菲勒思維第47章 想象思維第30章 超脫思維第49章 夢象思維第3章 孫子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第48章 靈感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7章 拉哥尼亞思維第36章 立體思維第42章 深入思維第35章 增值思維第27章 系統思維第8章 奧卡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