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婚事(2)

從社會階層的劃分上,王書輝在現代應該屬於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對於婚姻的觀念是很文青的,具體的內容可以參考錢中書先生的《圍城》。方鴻漸的婚姻觀,實際上,正是小資產階級矯揉造作的婚姻觀的一種典型代表。

不過,因爲出身問題,因爲人生閱歷問題,王書輝的婚姻觀顯然不是小資產階級式的。他對於婚姻的看法是,只要能夠保持的住,只要能夠一直穩定的維持下去,就是好的婚姻。

所以對於朱由梓的結親提議,王書輝很快就從錯愕中轉移了出來,開始考慮利弊問題。

對於枝江王府這個名頭,王書輝通過幾次與朱由梓的接觸和回到現代對相關歷史資料的整理,已經理解的非常到位了。自從朱由梓的祖父那裡開始,枝江王一系被朝廷剝奪了爵位的時候,實際上,朱由梓就是個庶人的身份。

從他說的父祖三代都沒有領到過任何的祿米的情況上,說明了一個問題。王族被剝奪爵位成爲庶民之後,除了他們還是公認的具有王族血統,是皇帝的遠親之外,並沒有任何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待。不過相應的,他們也解除了作爲王族的巨大束縛。

按照歷史記載,明代王族在生活上是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的,“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士農工商)。”這也正是朱由梓完全沒有謀生能力,在餓的不行的情況下,竟然在大冬天裡衣着單薄的狀態下,跑到長江邊上釣魚的原因。

王書輝覺得自己在明末要做的事情,如果朱由梓是個真正的王族的話,他反倒不太好開展工作。反而是現在這種情況,這種朱由梓家是個有名頭的沒落王族,官府和朝廷中人,都躲得遠遠的以避免嫌疑和麻煩的情況,倒是要好的多了。

從個人問題上考慮,王書輝雖然不是個蘿莉愛好者,也不準備像孫蜀黍那樣,開一代蘿莉愛好者之先河,但是從歷史環境上考慮,已經十四歲的朱微妏確實是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了。他對於在古代開展養成計劃,也是比較躍躍欲試的。

他對朱微妏這個小蘿蔔頭認真的觀察過。說實話,作爲王族後代,從遺傳基因的角度上講,這個小蘿蔔頭的長相倒是不難看。除了因爲生活落魄的緣故長得比較瘦小病弱之外,那種平民家庭女子的大方爽利倒是挺和王書輝的胃口的。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個天足。

朱由梓雖然不通世故,但是在明末這個環境裡,他是個真正的土著。對於各方面的事情,他肯定比王書輝這個穿越者瞭解的更多。而作爲穿越者的王書輝,也十分需要這樣一個家庭作爲他介入明末的一個切入點。這麼考慮了一番之後,王書輝就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世叔美意,小侄真是惶恐之至啊。不過小侄確實也早就到了該要成家立業的時候了。這次還俗下山,也是準備要傳續後人,以慰先考先妣之慈懷的。既然世叔不棄,小侄這裡就從命了。”

朱由梓心中大喜,一個好女婿就這麼到手了。真有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感。

“好好好,賢婿大可放心,你落籍本縣的事情,包在爲父的身上。雖然爲父如今無名無爵,但好歹也是枝江王一系的嫡系子孫,枝江縣但有不從之處,爲父就是鬧到南京禮部衙門去,也要爲賢婿辦成落籍之事的。”朱由梓眉飛色舞,一口一個賢婿叫的那叫一個痛快,讓王書輝腦門上排出一排黑線來。不過他這種光腳不怕穿鞋的的務實態度,在王書輝眼裡倒是有幾分他祖宗的遺風,倒不是什麼帝王氣度,而是一副無賴樣子。

“賢婿準備什麼時候操辦婚事,這件事情越快越好,最好在年前完成。呵呵呵,民間俗語不是有又娶媳婦又過年之說麼,咱們也儘快籌備,來個雙喜臨門。”本來明代王族的教育就頗多缺陷,朱由梓一生落魄不堪基本沒受過什麼完善的教育,說出來的話也就相當的村熟和不着調。

聽了朱由梓的這番話,還沒等王書輝回答什麼,就聽見屏風後面傳來一陣咳嗦聲。朱由梓面色一僵,心裡有些生氣,他知道這是女兒的聲音。他緊張的朝王書輝臉上看去,緊怕他生氣。因爲哪怕再怎麼不通世故,他也知道這等事情,不該是一個女孩子家直接參與的。朱微妏藏在屏風後邊偷聽自己的婚事,要是對方是個正常的古代人,都會感到惱怒不堪的。

朱由梓哪裡知道,王書輝的腦袋裡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封建禮教意識,他可不是那些穿越者,一到古代,封建主義的基因就立即復活了。他聽了這陣明顯是朱微妏的咳嗽聲纔想起來,結婚,這是兩個人的事情,怎麼也得徵求一下對方的意思才行,他和朱由梓兩個人在這裡自說自話,還不知道人家小蘿蔔頭的意思呢。

想到這裡,王書輝也有點小小的緊張感。還真別說,活到二十幾歲的年紀,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面對,他有點僵硬的笑了笑,對朱由梓說道,“世叔與我這裡說的明白,小侄我是完全同意的。可是還不知道世妹的意思,世叔還是先問問世妹的想法。總要世妹心裡願意,方纔好再論及其他。”

朱由梓一聽這話,心裡頭也一陣愕然,轉念一想也就理解了。王書輝是個還俗的和尚,從小父母雙亡,長在寺廟之中,不通世情的程度比自己還要厲害。朱由梓暗自偷笑,對王書輝說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賢婿不必多想,婚姻大事,哪裡輪得到文兒置喙。”

王書輝對於這件事情有着自己的堅持,他可不準備娶一個滿肚子怨氣的小蘿蔔頭,他對於婚姻的第一要求就是穩定堅固,可不想在古代娶一個滿肚子牢騷的小蘿莉作老婆。他搖了搖頭,對朱由梓書說,“世叔容稟,小侄看來,這婚姻大事固然是父母做主,但是也要參考當事人的意願纔好,世妹固然天真爛漫,但也不是沒有主見之人,我看還是要世妹自己同意,你我兩家方纔好談婚論嫁才行。”

朱由梓第一次感到王書輝這個人有讓自己不滿的地方。他這個人做事情未免太固執了些,結婚的事情,哪裡有問女子意見的問題存在。作爲女子就是要三從四德,怎麼可以讓她們自己做主呢。不過看到自己的好女婿這麼堅持,朱由梓又愛女心切想要快點促成這樁婚事,他直接站起來,走到屏風後邊把朱微妏揪了出來。

這種突發情況讓王書輝有些不知所措了,不過好在他一直是一副木頭人的面孔,倒是沒有表現出驚慌失措來。被父親揪出來的朱微妏本來羞惱的不行,但是一看到王書輝氣定神閒的樣子,心裡也安穩了起來,恢復了她那副大方爽利的性子,整理了一下鬢角,直接對王書輝說,“世兄問的清楚,小妹也要答個明白。小妹這裡自然是許的,不過有件事情我要先問清了才行。”

“世妹請講。”王書輝聽了小蘿蔔頭的問話,剛纔和朱由梓談婚論嫁的彆扭感才消失不見了,這纔是他頭腦裡談婚論嫁的正常模式。

“世兄說自己一直在寺院裡修行,我可聽人家說過,很多寺廟裡的和尚還有娶妻的呢,世兄不會已經有了妻妾了吧。”王書輝送給朱微妏的小熊內衣,讓朱微妏一直耿耿於懷。

“呃……,世妹這話,呵呵,不知世妹是從哪裡聽來了,不過我是從未娶親的,自然沒有任何妻妾存在。”王書輝不知道朱微妏從哪裡得來的消息。不過他可是知道,現代社會裡的和尚們早就羣魔亂舞了,娶媳婦包情人的醜聞都是層出不窮。不過明末的和尚們是不是這種風格,他可是真不知道。

“既如此,那小妹就沒什麼可問的了,全憑父親做主就好。”朱微妏也不過是給王書輝一個下馬威而已,並不是不想嫁給本來就有很好的印象的王書輝,確定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她就向朱由梓和王書輝福了一福,轉身走了。

朱由梓今天可謂大開眼界。他知道自己的女兒並不是那種大家閨秀的樣子,家裡有什麼事情大多也是女兒做主的,但是他也沒想到女兒面對自己的婚事會這樣落落大方。王書輝就更加的奇葩了,面對一個女子那樣不給面子的當面質問,居然沒有一點覺得失禮生氣的地方,反而是溫和平靜的給自己的女兒答疑解惑。也不知道這個王書輝是涵養好還是腦袋裡缺根弦。

不過既然雙方都同意了這門婚事,朱由梓也鬆了口氣,笑着對王書輝說,“賢婿,如今我們可以好好說說籌備婚事的事情了吧。”

王書輝剛纔趁着朱微妏出來的機會,倒是仔細的觀察了小丫頭一番,發現自己還真是挺有運氣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天吃的好的緣故,小丫頭朱微妏的臉色明顯好了許多,細細看來,居然還有幾分美貌。王書輝擦了擦嘴邊並不存在的口水對朱由梓說道,“一切都由老泰山做主吧。”

朱由梓看着王書輝豬哥的樣子,心裡頭的喜意一下子被一種莫名奇妙的憤怒取代了,心裡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不自覺的暗暗的罵了王書輝一句。

“這個該死的小畜生!”

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9章 婚事(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07章 終結者4第25章 開始(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85章 東改編4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79章 大練兵(3)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8章 準備(4)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6章 立足(4)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368章 在山東(3)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67章 在山東(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2章 婚事(4)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15章 立足(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7章 準備(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7章 準備(3)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74章 審判(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09章 終結者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
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9章 婚事(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07章 終結者4第25章 開始(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85章 東改編4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79章 大練兵(3)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8章 準備(4)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6章 立足(4)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368章 在山東(3)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67章 在山東(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2章 婚事(4)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15章 立足(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7章 準備(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7章 準備(3)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74章 審判(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09章 終結者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