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

第九章、智除惡霸

這天,李膺正在衙門裡忙碌,衙役帶一個人進來找他。李膺定晴一看,原來是菀陵縣的王縣令。他十分驚喜,連忙將王縣令延入後堂。賓主落坐後,王縣令打拱笑道:“李大人蒙冤得昭、否極泰來,重獲朝廷重用,真是可喜可賀!卑職來京師公幹,特來探望大人。”李膺連聲道謝。

兩人寒暄敘禮後,李膺道:“王縣令,本官正打算具文查詢,可巧你就來了。駱員外全家被殺一案,後來情況如何?”王縣令收斂笑容,道:“當初,卑職按照大人的吩咐,將一干人犯逮捕歸案。可是,就在大人離開菀陵縣的當天晚上,羊府管家刀疤臉就在獄中畏罪自殺了。參加搶劫殺人的其他人犯,卑職都依照律法一一做了懲處。只有羊元羣,因爲皇上下令釋放,卑職不敢違抗聖旨,只得將他釋放。故而,他至今依然逍遙法外。”

李膺的兩道濃眉擰到了一塊兒,道:“羊元羣是此案的幕後主謀,如果不能將其繩之以法,朝廷法度的威嚴何在?那些死去的冤魂又怎能安息?”王縣令瞧着他,試探地問:“大人難道還打算懲辦羊元羣?”李膺目光炯炯,堅定地點了點頭。

“可是,”王縣令擔心地說,“皇上親自下詔釋放羊元羣,大人如果把他抓起來殺掉,豈不是打皇帝的臉嗎?”

李膺沉思片刻,將身體前傾,湊到王縣令跟前低語了一番。王縣令聽後眉開眼笑,連連點頭道:“好,好,就這麼辦……”

羊元羣被釋放回家後,回想起來有些後怕,便消停了一段日子。但是,狗改不了吃屎,沒過多久,他又故態復萌,重新干起了敲詐勒索、欺壓鄉鄰的罪惡勾當。

這日,他正躺在後廳的一張軟椅上,悠閒地品着香茗,管家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這名管家原是一個僕人,刀疤臉死後,被提拔爲管家。管家驚惶失措地叫道:“老爺,不好啦,李膺來了!”

羊元羣一聽,像被黃蜂蜇了一口,一下子坐起來,瞪着水泡眼道:“胡說!李膺不是被皇上送去服苦役了嗎?”管家連忙道:“老爺,您有所不知。大約一個月前,李膺又被放出來了,還當上了什麼司隸校尉。我聽說,李膺當上司隸校尉後,比以前更囂張跋扈了。他不請旨便誅殺了張公公的弟弟張朔,連皇上也拿他沒辦法。”

羊元羣的心“忽”地一下提到了半空中,嘴巴張得老大,臉色變得煞白。他愣了半天神,才結結巴巴地問:“他……他帶了……多少人?……”

“跟他一起來的只有王縣令。看樣子,好像不是……”管家想說什麼,可又覺得不妥,連忙將嘴巴閉上了。

羊元羣當然明白管家想說什麼。李膺一個侍衛也沒帶,看這架式,不像是來捉自己的。他稍稍有些心安,站起身來,慢騰騰地朝前廳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道:“李膺到底來幹什麼呢?……”

羊元羣走進前廳,只見李膺和王縣令坐在方桌的兩旁。李膺見他進來,連忙站起身來,笑呵呵地拱手道:“羊老爺,別來無恙?”羊元羣陰沉着臉,滿面狐疑地盯着他,道:“李膺,上次的事已經了結,你我再無瓜葛,你還來找我幹什麼?莫非還想找我什麼麻煩?”

李膺的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笑聲朗朗地說:“羊老爺說笑了。不管怎麼說,你我也算是有緣。本官此次來菀陵縣公幹,怎麼能不登門拜訪呢?”

羊元羣一聽,臉色稍有緩和,扭頭吩咐管家上茶。俟丫環奉上香茶,退出去後,羊元羣瞧着李膺問:“不知大人此次來菀陵有何公幹?”

李膺的嘴角掛着一絲不可捉摸的微笑,不緊不慢地說:“捉鬼。”

“捉鬼?”羊元羣吃了一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此地近來發生了一樁無頭鬼殺人案,本官特來捉鬼。”

羊元羣大笑起來,道:“大人說笑了,這世上哪有什麼鬼?又何來無頭鬼殺人?”

李膺沒有笑,而是一本正經地說:“羊老爺此言謬矣,世上怎麼沒有鬼?惡鬼、厲鬼、冤鬼……形形色色的鬼都有。當年,楚懷王赴雲夢澤畋獵,小憩於高唐館,朦朧之中,只見一女子嫋嫋娉娉,款款而來,自言:‘我仍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精魂爲草,實曰靈芝。’這瑤姬就是死後化成了鬼神,遂有‘巫山雲雨’之佳話。可見,人死而魂不滅,這幽暝鬼怪之事,不可不信啊……”

羊元羣本不相信鬼神邪說,可見對方說得頭頭是道、有鼻子有眼,不禁將信將疑起來。他張大嘴巴,愣愣地瞅着李膺。

李膺神乎其神地說:“這無頭鬼出沒於駱家莊。本來,駱員外全家被殺光,宅院裡早已空無一人,可是,大白天有人卻聽見裡面傳出說笑聲,晚上裡面還燭火通明。有人親眼看見,一個無頭鬼從宅院裡走出來……”

這時,坐在一旁的王縣令插嘴道:“羊老爺,有件事我不想瞞您了。前天夜裡,縣衙大牢裡有兩名犯人被無頭鬼殺了。被殺的就是貴府的兩名家丁。那天晚上四更天,獄卒看見一個身高九尺、身材魁梧的身影走進來。它穿着鎧甲,衣領之上只有一截脖頸,並無頭顱,手中提着一把鋼刀。這無頭鬼走進大牢後,穿過牢門進了牢房,過一會兒又出來了,手裡還拎着兩顆血淋淋的人頭。等無頭鬼離開後,獄卒打開牢房一看,只見那兩名犯人躺在血泊之中,頭都不見了。本縣丟了人頭,怕不好向上司交差,就差人四處尋找,最後總算找到了那兩顆人頭。可是,您猜是在哪兒找到的?”

羊元羣盯着王縣令,緊張地問:“在哪兒?”

“就在駱家宅院裡,供在廳堂之上。”

“啊?”羊元羣倒抽了一口冷氣,駭得雙目圓睜,臉色蒼白。

李膺冷笑一聲,道:“這駱家冤氣太重,久聚不散,化爲鬼魅。那無頭鬼恐怕就是駱員外的鬼魂。它殺死家丁是爲了報仇雪恨。本官是陽官管不得陰間事,對這無頭鬼殺人一案也無能爲力。所以,本官今日就打道回府。羊老爺,你自己好之爲之吧,告辭!”說罷站起身來,與王縣令一起朝廳外走去。

羊元羣癱坐在那兒,李膺說的最後幾句話,他根本沒有聽清。過了好半天,他才醒過神來,發現褲襠裡已經溼了一大片……

羊元羣不知道李膺和王縣令說的是真還是假,心中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回到後廳之後,左思右想,還是驚魂不定。最後,他派人將管家叫來,讓他去外面打聽一下有沒有無頭鬼殺人這件事。

幾個時辰後,管家回來,對他說:“老爺,我去找了我表弟,我表弟在縣衙當差。據他說,確實有無頭鬼殺人這件事。被殺的就是咱們府上的家丁李貴和樑五,確實如王縣令所說,兩人的頭都不見了,後來在駱家的廳堂上才找到的。另外……”

羊元羣驚愕地睜大眼睛,緊張地催促道:“還有什麼?快說!”管家嚥了一口唾沫,道:“我回來的時侯路過集市,聽見人們議論紛紛,都在談論無頭鬼殺人這件事,許多人都說親眼看見了無頭鬼。老爺,這件事好像不是假的。會不會真是駱員外陰魂不散,變成了無頭厲鬼,要尋人報仇?”

“啊?”羊元羣瞪大眼睛,驚得三魂蕩蕩,七魄悠悠,渾身冷汗涔涔。呆愣了半天,他才大聲叫道:“快!快去玉龍山找玄空道長,請他來府中做道場,驅鬼降魔,快去!”管家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匆匆走了。

金烏西墜,玉兔東昇。羊府的前院裡一片忙亂。一隻巨大的青銅香爐裡燭火正旺,煙霧繚繞。道士們身穿錦繡道袍,敲響法器,口誦經文,神情莊重地做着水陸道場,爲羊府驅鬼辟邪、祈福禳災……

前廳裡,羊元羣坐在太師椅上,瞅着這些設壇打醮、畫符唸咒的道士,心緒稍安,驚魂甫定。

外面譙樓上剛打過二更,府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異樣的聲響。這聲音好像是腳步聲,“槖,槖,槖”, 平穩沉重、鏗鏘有力,竟然蓋過了院中的喧闐,每一下都像踩在人們的心上一樣。院子裡一下子變得如荒山古廟般鴉雀無聲,人們不約而同地斂聲屏氣,側耳細聽。

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在這寂靜的夜空中迴盪,令人悚然心驚。最後,腳步停在了府門外。就在人們的心提到嗓子眼的當口,大門“嘩啦”一聲被推開,赫然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無頭鬼。它穿着烏黑鋥亮的鎧甲,手中握着一把雪亮鋒利的鋼刀。

院中所有的人都嚇傻了,一個個牙齒打戰、渾身發抖,四周陷入死一般的寂靜。無頭鬼沒有眼睛,卻步伐平穩。它踏着很有節奏的腳步,從那些呆若木雞的道士們中間穿過,走進了前廳,站在了羊元羣的面前。

羊元羣早嚇得如一堆爛泥癱在椅子上,身體如秋風中的樹葉一樣瑟瑟發抖,兩隻眼睛瞪得比銅鈴還要大,眸子裡閃爍着絕望的光芒。無頭鬼像一座山一樣矗立着,舉起手中的大刀,用力地劈了下去。羊元羣連叫一聲都沒來得及,腦袋便像西瓜一樣,骨碌碌地滾落到地上。

無頭鬼轉過身,彎腰撿起血淋淋的人頭,旁若無人地穿過院子,走出了大門。被它丟在身後的,是人們的驚叫和泣哭聲。無頭鬼離開羊府後,沿着一條街道往前走。縣城這幾天鬧鬼,街上早已空無一人。無頭鬼大搖大擺地走着,路過縣衙時,轉身走了進去。

此時,李膺和王縣令坐在大堂上,正在等候消息。無頭鬼走上堂來,將手中的頭顱擲到地上,然後在旁邊衙役的幫助下,脫掉罩在頭上的鎧甲,露出了真面目,原來是周勝。周勝走到李膺跟前,雙手抱拳道:“大人,卑職斬殺了羊元羣,特來交令!”

李膺微笑地點點頭,道:“辛苦了,快下去休息吧。”坐在一旁的王縣令嘴中嘖嘖稱奇,道:“大人借鬼神之手誅殺了羊元羣,使公理昭彰,死者瞑目,就是皇上知道了也不好說什麼。這一招真是太高明瞭。”

李膺笑了笑,道:“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世上明有王法,暗有鬼神,羊元羣罪孽深重,豈能逃脫?”

謀害駱員外一家的羊元羣被無頭鬼殺死,羊家人以爲是駱員外的冤魂前來索命,也不敢報官,只好匆匆將人埋葬了事。

第十章、斬殺術士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因“張成事件”,引發了第一次黨祻之禍。

張成是河南尹原武縣(今河南原陽)人氏,精通占卜之術。他依靠占卜術,聚斂了不少錢財,成爲當地的富豪。他的占卜之術廣爲世人所推崇,在京師一帶名氣很大,宮中許多太監都找他占卜,就連漢桓帝遇到難決之事,也把他召進皇宮占卜。張成用江湖上那套騙人的把戲,加上如簧巧舌,說得頭頭是道,讓漢桓帝深信不疑,把他當做神人一般,每一次都賞賜給他大量金銀珠寶。

這一年的九月初九,出現了金星侵犯房宿上將星,深入太微星座的天象,當時的人認爲這是不祥之兆。漢桓帝連忙把張成召進皇宮,讓他占卜。張成用蓍草和算子推演一番後,對漢桓帝說:“根據《佔書》,天上有此星象,說明天下怨氣太重,金木水火土等五星已經推移,陰陽也隨之改變。陛下只有大赦天下,才能調和陰陽,消除災禍,祥瑞纔會出現……”

漢桓帝聽了張成的一番胡謅,覺得很有道理,便同意頒佈大赦令。

大赦天下是古代統治者爲了緩解社會矛盾,採取的一項臨時措施。遇到新皇登基或皇帝、皇后誕辰等大日子,朝廷往往會大赦天下。大赦令一頒佈,所有犯了罪的人都會無罪釋放。不過,國家政治清明、政局穩定的時候,一般很少頒佈大赦令。可是,漢桓帝統治時期,政治腐朽黑暗,官逼民反,各地亂民蜂涌而起。桓帝爲了舒解民怨,幾乎每年都要頒佈大赦令。

張成離開皇宮後,內心十分得意。他利用占卜的機會勸說皇帝頒佈大赦令,這是他醞釀已久的一條毒計。他自忖朝廷將頒佈大赦令,殺人不用抵命,自己可以大開殺戒了。然而,他要殺的人是誰呢?

原武縣住着一位鄉紳,名叫李暠,以前當過汝南郡太守,如今辭官在家。李暠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八,賢淑端莊,被他視爲掌上明珠。張成曾讓人到李嵩家去提親,想讓自己的兒子張浩娶李暠的女兒,不料卻被李暠一口回絕。爲此,張成一直懷恨在心,認爲李暠是嫌他家門檻太低,瞧不起他。

張成這個人心胸狹窄,報復心極強。他認爲自己遭受了李暠的羞辱,一直伺機報復。他回家後,立即讓兒子率領家丁,去將李暠的女兒抓來。於是,張浩帶領十幾個爪牙闖進了李暠家,硬將李女搶走,帶回了張府。

張成兇殘暴虐,目無法紀。他讓家丁將李女綁在院子裡的一棵樹樁上,做爲練習射箭的靶子。張浩第一個上場。他站在十丈開外,拿起一張硬弓,開弓放箭,箭矢正中李女的心窩。她一聲沒吭,脖子一折,腦袋耷拉下來,當場就氣絕身亡。李女死後,張成讓人將屍體埋在自家的後花園裡。

李暠得知女兒被張成父子戲射而死,一口鮮血噴出來,當時就昏厥了過去。醒來後,他拖着病弱的身體,去縣衙告狀,要求官府嚴懲兇手,爲自己的女兒伸冤報仇。可是,縣令因爲張成是當地豪強,跟宮中宦官交往密切,又深得皇帝賞識,自己官小勢微,不敢過問這件事,便建議李暠去找李膺。李暠無奈,只好讓家人套了一輛牛車,坐着牛車去了洛陽,找到李膺,向他敘述了冤情。

李膺聽完後怒不可遏,立即派人去原武縣,將張成父子抓捕歸案。人證物證俱在,依律應將張成處斬,張浩關進大牢。這時,朝廷的大赦令到了。按照赦令,所有罪犯必須立即無罪釋放。

李膺沉思一番,對屬下官員說:“張成罪行惡劣,不可輕饒,非斬不可!”周勝不無擔憂地說:“大人,大赦天下是皇上的旨意,殺了張成,就是抗旨不遵,後果難料啊!”其他下屬也紛紛勸他三思而行。

李膺怒目圓睜,大聲道:“張成是國家的蟊賊,今天殺了他,明天我犯罪抵命,死也瞑目!”

於是,李膺親自帶人,將張成押赴洛陽東市,當衆斬首棄市

李膺違抗大赦令,斬殺張成的事,很快便在洛陽傳開了。張讓得知此事後,認爲機會來了。他終於抓住了李膺的把柄,可以爲弟弟報仇了。於是,他派了一個僕人去原武縣,尋找張成的家屬。僕人回來後,將張成的徒弟牢修帶了回來。

在張讓家的書齋中,張讓問牢修:“你想不想爲你師傅報仇?”牢修信誓旦旦地說:“師傅待我恩重如山,我當然想爲他報仇雪恨!”張讓說:“李膺違反皇上大赦天下的法令,殺了你師傅,這是抗旨不遵。你寫一份上書,我幫你帶進皇宮,呈給皇上。皇上看後,一定會治李膺的罪。”

於是,牢修按照張讓的意思,寫了一份上書。張讓拿着上書,進宮找到了中常侍侯覽。侯覽在宮中負責溝通皇帝與尚書檯之間的聯繫。尚書檯是皇帝的秘書處,負責處理百官的奏章諫議,替皇帝起草詔令公文等。他想讓侯覽將上書夾在奏章之中,呈送皇帝御覽。

侯覽是個老奸巨滑、陰險狠毒的宦官。自從“五侯”相繼斃命後,又出現了一批炙手可熱的宦官,侯覽便是其中之一。論起貪婪殘暴,他與“五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大肆搶奪官民財物,先後奪民田一百八十頃,宅第三百八十一所,模仿宮苑興建府邸十六處。

對於宦官專權攬政,侯覽自有一番心得。他經常對其他宦官說,我們侍奉皇帝,最要緊的就是別讓皇帝閒着。皇帝一閒着,就要讀書,就要接待羣臣,討論什麼天下大事、治國方略。如果那樣,皇帝就會變成一個知識豐富,很有頭腦,萬事明白的人。如此一來,我們哪裡還有機會掌握大權呢?因此,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投其所好,引導皇帝享樂,不要給他留出一點空閒。這樣,皇帝就不再留心學問,也無暇過問政事,反倒覺得我們十分忠心,也就只有靠我們爲他辦事。這樣一來,我們豈不就可以專權了麼?……

侯覽對李膺頗爲忌恨。李膺剛擔任司隸校尉時,他曾登門造訪。他深知,司隸校尉之所以被人稱爲“雄職”,是因爲它在朝廷政治中樞的地位十分重要。當初,“五侯”之所以能夠誅殺樑冀,就是因爲得到了司隸校尉張彪的協助。司隸校尉掌握着一支可觀的武裝力量。朝堂爭鬥風雲變幻,勝敗的天平往往在瞬間就會向另一頭傾斜。如果能拉攏李膺,就可以大大增強宦官集團的力量,有百益而無一害。所以,他攜帶許多金銀登門拜見,想賄賂李膺。但是,李膺卻閉門不見,讓他碰了一鼻子灰。

侯覽閱過張讓拿來的上書後,往案几上一扔,不屑地說:“就憑這個,還想扳倒李膺?”張讓不服氣地說:“他抗旨不遵,難道不是犯了大罪?”侯覽耐心地開導說:“李膺固然違反了大赦法令,可是,張成父子確實殺了人,他不過是依律行事而已。皇上既便想追究,頂多不過是撤了他的官職。可是,只要朝中還有陳蕃這些人,過不了多久,他又會官復原職。上次他被送去服苦役,沒過多久不就被放出來了嗎?”

張讓緊皺眉頭道:“那怎麼辦?總不能讓他一輩子都騎在咱們的脖子上拉屎吧?”侯覽沉吟片刻,臉上露出狡狤的微笑,道:“要想除掉李膺,辦法倒有一個。”張讓一聽,不禁兩眼發亮,興奮地:“什麼辦法?說出來聽聽。”侯覽眼中閃過一絲兇光,用手指了指案几道:“這份上書要重寫,就說他結交太學生,互相標榜,結成朋黨。”張讓沒聽明白,結結巴巴地問:“什麼是……互相標榜……結成朋黨?……”

侯覽用手指點着他的腦袋,埋怨道:“你們這些人啦,整天只知道橫徵暴斂、搜刮錢財,一點也不關心天下大事。哪天腦袋掉了,還不知道是怎麼掉的……”

原來,宦官把持朝政後,任人唯親,他們的親屬及黨羽佔據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職,而大多數太學生及地方儒生的仕進之路卻被堵塞,朝政日趨黑暗。民間有歌謠唱道:“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正是當時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

當時,洛陽的太學生有三萬餘人。他們對朝中正直的士大夫進行褒揚。學生中間流傳着這樣一段話:“天下楷模是李膺,不懼強梁是陳蕃,才智出衆是王暢……”太學生還將朝中正直的士大夫分爲“八俊”、“八顧”和“八及”等等。所謂“八俊”,就是一代英雄俊傑。“八顧”是一代德行表率。“八及”是一代導師。朝廷內外受這種風氣影響,以爭相品評朝政的善惡得失爲時尚……

宦官趙忠的父親去世,將棺材運回故鄉安平國埋葬。趙忠超越身份,製作了皇帝和王侯纔可以穿的玉衣來裝殮死者。冀州刺史朱穆逮捕趙忠問罪。宦官們向桓帝告狀,桓帝大怒,判處朱穆到左校營罰作苦役。以劉陶爲首的數千太學生前往宮門上書請願,爲朱穆申辯。漢桓帝不得不下令赦免了朱穆。

對於這一切,侯覽瞭解得十分清楚。他說:“李膺是黨人的領袖,他是什麼‘八俊’之首。你知道皇上最擔心的是什麼?最害怕的又是什麼?”張讓茫然地搖了搖腦袋。侯覽道:“皇上最擔心的是皇冠落地,最害怕的是臣下互相串通,結成朋黨,圖謀不軌。上次朱穆的事,已經讓皇上有所忌憚。打蛇要打七寸,只要咱們給李膺這些人扣上‘蓄養太學遊士,結成朋黨,誹謗朝廷’的罪名,就不怕整不倒他們……”

張讓聽了,擊掌讚道:“侯公公真不愧爲智多星,這個法子真是太高明瞭!”

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
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