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

第七回、報義舉石尉贈劍

亂朝綱賈后弄權

過了幾日,石崇派人請許超過府,說要當面向他道謝。許超來到石府,走進正堂,只見石崇坐在一張紅木雕花的太師椅上,石泰佩劍站在旁邊。

石崇見他進來,連忙站起身,拱手施禮,請他入座。婢女奉上香茗,石崇微笑地說:“許壯士,此次拙荊遇險,多蒙壯士搭救,老夫不勝感激,略備一份薄禮,請壯士笑納。”說罷雙手一拍。

須臾,一名奴僕走進來,雙手端着一隻紅漆托盤。石崇走過去,將盤上的紅綢掀開,只見盤中整齊地碼着一排排金錠,黃澄澄的格外耀眼。

許超笑了笑,拱手道:“許某搭救貴府寶眷,仍份內之舉,非爲酬謝。石大人厚禮,許某實不敢收。”

“好,許壯士不愧爲仁義之士。”石崇捋須笑道,“老夫收藏有一柄寶劍,仍稀世珍品。所謂‘金釵送美女,寶劍贈英雄。’老夫願將此劍贈與壯士。”

石崇令人取來寶劍,遞與許超。許超接過一看,此劍三尺多長,劍鞘上紋飾式樣古樸精緻。他撥出寶劍,但見劍鋒光芒四射,奪目耀眼,不禁脫口讚道:“好劍!”

石崇哈哈大笑,道:“此仍干將與歐冶子所鑄泰阿寶劍。當年,晉、鄭兩國興師圍楚,三年不解,楚王親自登城,揮舞泰阿劍指揮作戰,楚軍頓時士氣大振,將晉、鄭聯軍殺得一敗塗地。”

“後來,泰阿劍與龍淵劍一起爲秦始皇所得。”許超接上說,“一次,秦始皇出巡全國,乘船行至鄱陽湖時,突遇風浪,驚濤拍船,隨從人員說是水妖作怪。秦始皇聽了大怒,立即取出龍淵、泰阿寶劍,命人埋於豐水之源,以壓邪鎮妖。後來,秦始皇死於出巡途中,兩寶劍也不知去向。不知石大人如何得到此劍?”

石崇看着他,撫須笑而不答。

許超低頭瞧着寶劍,眼角餘光瞄向石崇。利劍在手,仇人就在眼前,只需飛身上前,一劍刺去,就可爲父報仇。可是,他突然瞥見石泰手攥劍柄,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心中不免一懍,連忙插劍入鞘。他擡起頭來,雙手一拱道:“石大人厚意,許某拜領,告辭!”

許超離去後,石泰道:“老爺,我覺得此人十分可疑。他剛纔握劍在手,滿臉殺氣,顯然欲對老爺不利。還有,他那雙眼睛讓我想起了在金谷園行刺老爺的刺客……”石崇扭頭瞅着他,吃驚地:“你是說,他就是那名刺客?”石泰猶豫了一下,道:“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那個刺客兩次都蒙面,但他那雙眼睛與身形跟這個姓許的極爲相似。”

石崇低頭沉思不語。石泰道:“老爺,他剛離去,估計還沒走出府門,是不是讓我帶人將他捉回來?”石崇搖了搖頭,道:“不可,他是太子的侍衛,不可輕動,你派人盯緊他就是。”

許超離開石府,回到東宮,在宮門前遇見了太子。太子一見他,就皺起眉頭道:“許超,你去哪兒了?我正到處找你,快跟我去賈府。”說罷鑽進了一輛馬車。

許超從一名隨從手中接過繮繩,踩鐙上馬,驅馬跟在太子的車駕後面。半道上,他問旁邊的同伴:“太子去賈府幹什麼?”同伴說:“皇后的母親廣城君病重,太子前去探視。”

太子的馬車駛到賈府門前,只見皇后的鳳輦也停在門外。太子下了車,走進大門,在賈府管家的引領下,來到後宅,走進了一間裝飾精美的屋子。廣城君郭槐正躺在臥榻之上,皇后賈南鳳坐在榻旁的一隻繡墩上,郭槐的外孫賈謐則站在一旁。

太子進來後,先跪下向皇后叩拜。賈皇后沒有起身,只是淡淡地說:“起來吧。”太子從地上爬起來,走到榻旁,又躬身向郭槐行禮。郭槐想要起身還禮,太子連忙上前按住她,讓她躺着別動。太子說:“廣城君,聽說您病了,我特地請了宮中的御醫來爲您診治。”郭槐微笑地說:“有勞太子了。”

太子拍了一下巴掌,一直等候在門外的太醫連忙進來,爲郭槐把脈。太醫診治期間,太子一直恭敬地站在一旁。俟太醫開完藥方出去後,太子又問候了幾句,方纔離去。

太子走後,郭槐對女兒說:“你瞧,太子多麼恭敬有禮,將來一定會成爲一個好皇帝。”賈皇后不屑地撇了撇嘴,沒有吱聲。

賈南鳳是大奸臣賈允的長女。賈允原是曹魏的臣子,但他趨炎附勢,投靠了司馬氏。賈允曾弒殺魏帝曹髦,爲司馬氏立下了汗馬功勞。晉朝建立後,他被授與車騎將軍、尚書僕射,封魯國公。後來,賈允遭同僚排擠,被晉武帝任命爲都督秦涼二州諸軍事,出鎮長安。他怕離開京城後失勢,便與同黨荀勖商議對策。荀勖建議他將女兒嫁與尚未納妃的太子司馬衷。賈允便讓另一同黨馮紞去向晉武帝請求。

當時,晉武帝準備納娶大臣衛瓘的女兒爲太子妃。賈允的妻子郭槐便賄賂楊皇后身邊的人,讓楊皇后勸說武帝納娶賈女。晉武帝說:“衛公的女兒有五可,賈公的女兒有五不可:衛氏種族優秀而且兒子多,容貌美好而且身材修長,皮膚白潔。賈氏種族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醜陋,身材矮小,皮膚黑。”但楊皇后堅持請求武帝納賈允之女,而荀勖、馮紞等人都在晉武帝面前稱讚賈允的女兒,耳根子軟的晉武帝只好聽從。

賈允一開始想把小女兒賈午嫁給司馬衷,由於小女兒年齡小,個子太矮,臨時決定由賈南鳳代替妹妹出嫁。

賈南鳳比司馬衷大兩歲,她兇狠嫉妒,又詭計多端,司馬衷對她既害怕又着迷,所以不敢親近別的嬪妃。賈南鳳殘忍暴虐,曾經親手殺過好幾個人。有一次,她將一隻戟投向懷孕的小妾,使其肚子裡的嬰兒跟着戟刃一塊兒掉在地上。晉武帝知道後十分憤怒,打算廢掉她,把她送到金墉城關押。荀勖、馮紞等人紛紛出面爲賈南鳳求情,說賈妃年輕,嫉妒本是婦人的本性,長大了自然就會有所收斂。

這時侯,原來的皇后楊豔已經病逝,她的堂妹楊芷被封爲皇后。楊皇后也爲她求情,她對武帝說:“賈允對國家有大功,賈妃是他的女兒,既便嫉妒,怎麼可以這麼快就忘記她先人的功德呢?”賈妃因此纔沒有被廢。

楊皇后多次批評賈妃,賈妃不知道皇后這樣做是爲了幫助她,反而認爲皇后在武帝面前陷害她,因而十分仇恨楊皇后。

晉武帝駕崩後,太子司馬衷繼位爲帝,遵楊芷爲皇太后,封賈南鳳爲皇后。楊太后的父親楊駿以太傅的身份執掌朝政。賈南鳳不以母親之禮對待楊太后,反而打算參與朝政,卻被楊駿阻止。賈南鳳因此懷恨在心,便與殿中郎孟觀、李肇和寺人監董猛密謀除掉楊駿。她派李肇秘密聯絡汝南王司馬亮,要他領兵討伐楊駿。司馬亮果然領兵入朝,楊駿在府第被殺,兄弟和親屬皆被夷滅三族,只有楊駿的妻子龐氏因爲是楊太后之母,沒有被殺,並被允許與太后一起居住。

當司馬亮討伐楊駿之時,楊太后曾把信寫在絹帛上,用箭射出宮城,上面寫着:“救太傅者有賞。”賈南鳳就利用這件事情大做文章,宣稱太后與楊駿一起謀反,並讓人向晉惠帝上奏,請求將楊太后貶爲庶人,晉惠帝下詔同意。不久,賈南鳳又指使有司上奏說:“楊駿造反作亂,他的家屬應當被處死,詔命恕免了他的妻子龐氏的性命,用來安慰太后之心。現在太后被廢爲平民,請求把龐氏交付廷尉執行死刑。”晉惠帝也同意了。

龐氏臨刑前,楊太后抱住她號哭叫喊,割斷頭髮,跪下來以額觸地。她上表要去賈皇后那裡當奴僕,只求保全母親的性命,卻不被理睬。

後來,楊太后被遷往金墉城關押。賈南鳳將她身邊的侍女全部弄走,又斷絕了食物供應,楊太后八天不進飲食而被活活餓死。賈南鳳害怕太后有靈魂,或許會向晉武帝訴說冤情,就把太后翻過身來埋葬,還在上面壓上了鎮邪驅鬼的文書、藥物等。

誅除楊駿後,賈南鳳又勾結楚王司馬瑋誅殺了司馬亮,接着又矯詔殺死了司馬瑋。從此,大權歸她。她獨攬朝綱,任用親族,廣樹黨羽。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如果說賈南鳳繼承了父親賈充的陰險兇殘,那她的嫉妒本性就源自母親郭槐。其實,郭槐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年輕時嫉妒成性。她前後生了兩個男孩,乳母抱去讓賈充觀看,賈充看見自己的骨肉,高興得手舞足蹈,郭槐卻認爲他之所以高興,是因爲他與乳母有姦情,就把兩個乳母全殺了,弄得兩個兒子思念乳母心切,憂鬱而死,更讓賈充斷了後,所以晉武帝說“賈氏種族妒嫉。”

郭槐如今年紀大了,一生中經歷的風浪太多,看問題比較透徹。她對女兒說:“你沒有兒子,所以要對太子多一份關愛,這樣將來纔有所依靠。”

賈南鳳一聽,十分不悅,板起臉來說:“誰說我沒有兒子?我不是有一個兒子嗎?”

原來,賈南鳳早就覬覦太子之位了。她知道太子不比她那白癡丈夫,聰明智慧,將來如果繼位,她便無法專權。所以,她謊稱自己懷了孕,在身上塞了些東西冒充胎兒,並準備了禾草等接生工具,然後把妹夫韓壽之子韓慰祖接來撫養,託辭說是她在武帝居喪期間所生,所以外人不知道。她打算將來廢掉太子,用養子韓慰祖來代替。

郭槐的臉色陰沉下來,道:“我雖然老了,可眼睛沒瞎,耳朵也沒聾。你如果一味胡鬧,將來會惹出大禍!聽我一句勸,快把你妹妹的孩子送回去。”

賈南鳳冷冷地說:“女兒這麼做,不也是效仿母親嗎,有何不妥?”她這句話,顯然是揭母親的老底,以此來堵她的嘴,郭槐一時無言以對。其實,這件事還牽扯到一直站在旁邊的賈謐。賈謐原本叫韓謐,是賈南鳳妹妹賈午的兒子。郭槐因爲嫉妒讓賈充絕了後,賈充死後,她上表給晉武帝,要求將外孫韓謐過繼過來,充當賈允的後嗣,晉武帝同意了。

郭槐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道:“正因爲我當年做錯了,所以才一再叮囑你,讓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
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二十二篇 劍俠闖帝都(二)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