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部太原1/2

敗將之路,必自關外撤到關內,關內撤黃河,黃河撤長江,長江撤珠江,珠江撤海外。這是歷史多次證明過的。

——摘自《太原》戰爭是把生的世界變成死的世界,這種毀滅人性的東西應當減少再減少之。

——摘自《太原》1用“山西王”閻錫山自己的話來說,他的一生是“站在三顆雞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顆都不行。”到了1948年6月,可以說,他已踩破了兩顆雞蛋,而自己正在踩第三顆雞蛋。

閻錫山踩破的是哪兩顆雞蛋呢?

一顆是與蔣介石鬥法,終因“舞步”參差不齊,最後踩破了。用逃到臺灣的國民黨人士的話來說,閻錫山與蔣介石共事幾十年,明爭暗鬥,歸根到底,閻錫山沒有翻出蔣介石的手掌心,因爲閻雖“性沉謹,長智略,而開闊不如總統蔣公”也。

一顆是與日本人鬥法,也終因“舞步”參差不齊,最後踩破了。1935年華北事變之後,日本堅持獨霸中國的侵略政策,閻錫山呼出了“守土抗戰”的口號,結果,日軍在華北先取太原後奪臨汾,閻錫山被日軍趕出了山西。事後,用共產黨人的話來說,“閻錫山在抗日問題上,比蔣介石立場堅定的多。”

閻錫山正在踩的第三顆雞蛋是,與徐向前指揮的8縱鬥法。當然可以說,“舞步”自然又是參差不齊的。徐向前拿下運城和臨汾後,寫信給自己的這位山西老鄉閻錫山,勸閻錫山放下武器,還山西一方淨土,爲人民立功。

閻錫山接到徐向前的信,徹夜難眠。自從運城丟失,臨汾失守,整夜合不上眼的情形時有發生。因爲閉上眼是徐向前,睜開眼還是徐向前,他知道共產黨不把太原搞到手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如今又接到徐向前的勸降,長吁短嘆之後,對部下說,“給我撕了!”

徐向前心想,你閻錫山既然不降,那我們就兵鋒相見。於是,在“臨汾旅”授予榮譽稱號的這一天,1948年6月4日,徐向前發出了“打到晉中去,活捉閻錫山”的戰鬥命令。

{b36795。如果您不是在,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原創,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2《孫子兵法》說,“百戰百姓,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徐向前深知這層道理,作戰最好的勝利,並不是百戰百勝,最好的勝利是不經兵刃交鋒,能使對方降服。如今,閻錫山把徐向前的勸降給撕了,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打。

徐向前下令“打”,亦是承擔巨大風險的。儘管徐向前率部攻克了臨汾,打出了威風,但如今要揮戈北上,再戰晉中,進攻太原,所面臨的困難重重,能放到桌面上講的,明晃晃的就有三條。第一,閻軍兵力多,裝備好,工事堅固,機動性強,佔優勢地位。第二,參戰部隊剛剛參加了兩個多月的臨汾攻堅戰的消耗,相當疲憊,而且部隊是由地方部隊升格爲野戰軍的新部隊,幹部缺額大,大兵團野戰經驗缺乏。第三,平原地區,柴火極缺。如果北上作戰,部隊民工出動就有10萬多人,每日做飯燒水,至少需消耗30萬斤。平原不同丘陵山地,老百姓燒柴都有困難,哪來如此多的柴禾供應解放軍?!

統統這些困難,中共中央和華北局在進攻太原前,組成前敵委員會時,就考慮到了:如果要打,只要求徐向前首先殲滅閻軍一至兩個師。徐向前是中共太原前敵委員會記,副記是周士第。此前,軍區成立了兵團機關,徐向前被任命爲華北軍區1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副司令員爲周士第,參謀長和主任都沒有配到位。太原前敵委員會除指揮1兵團3個縱隊外,還指揮西北野戰軍7縱、晉中軍區部隊和華北軍區炮兵1旅等打太原的部隊。

徐向前則考慮再三,提出超額兩三倍的殲敵計劃,提交太原前敵委員會作戰會議討論。徐向前扳着手指頭,一一算着敵我雙方的態勢、兵力,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晉中戰役的目的,是爲解放太原創造條件,應儘量多的利用野戰機會,誘敵決戰,消滅敵之有生力量。殲敵愈多,解放太原愈加順利。第二,敵人以五分之四的兵力分散在晉中平原搶糧運糧,給我軍創造了可乘之隙。我以6萬之師北上,運動作戰,分兩次吃掉敵人4至6個師,完全有可能。”

但大家討論來討論去,仍未能取得一致認識。徐向前以其軍事家的大氣魄果斷拍板:“戰機緊迫,就按殲敵4至6個師的目標,進行戰役部署,錯了由我負責。”

比閻軍少一半兵力,還要殲閻軍4至6個師,說起來都已經不容易了,做起來顯得困難就更大了。

這場戰爭將如何收場?

徐向前怎樣運籌妙策?

閻錫山又如何應戰呢?

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20章 出國第一仗(3)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2)第13章 兩打榆林(7)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16章 淮海嘯(5)第15章 襄樊役(2)第二 部太原27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16章 淮海嘯(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5章 豫皖劍韻(4)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16章 淮海嘯(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16章 西府戰役(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2章 隴東三邊(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1第15章 襄樊役(3)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引子大潛伏89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17章 揮戈荔北(1)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二 部太原3第12章 隴東三邊(3)第2章 烏雲密佈(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17章 揮戈荔北(4)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6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15章 襄樊役(4)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二 部太原9/10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2)尾聲劍魂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0/1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6章 劍指豫北(1)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2章 隴東三邊(4)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9章 葫蘆河畔(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4章 突出重圍(5)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4章 突出重圍(3)第19章 西南人心(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
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20章 出國第一仗(3)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2)第13章 兩打榆林(7)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16章 淮海嘯(5)第15章 襄樊役(2)第二 部太原27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9第16章 淮海嘯(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5章 豫皖劍韻(4)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16章 淮海嘯(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16章 西府戰役(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2章 隴東三邊(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1第15章 襄樊役(3)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引子大潛伏89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17章 揮戈荔北(1)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二 部太原3第12章 隴東三邊(3)第2章 烏雲密佈(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5)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17章 揮戈荔北(4)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6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15章 襄樊役(4)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二 部太原9/10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2)尾聲劍魂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0/1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6章 劍指豫北(1)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2章 隴東三邊(4)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9章 葫蘆河畔(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4章 突出重圍(5)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4章 突出重圍(3)第19章 西南人心(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