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

情爲我所用

司馬府的密室之內,燭光搖曳,將司馬防、司馬朗、司馬懿三人的身軀在牆壁上映照出三個如白楊一般高挺偉岸的剪影。

“二弟近來未免有些太過驕矜自負了。”司馬朗直言不諱地向司馬懿說道,“爲兄聽聞崔琰大人談起你昨日在育賢堂上大顯口才、妙語斐然、轟動四座——你且不知‘驕乃萬禍之源,傲系百殃之本’麼?如此自炫其才、遊獵浮譽,對你未必就是什麼好事。”

“大哥……”司馬懿略一怔忡,開口正欲辯解,暗一轉念,便又徐徐一笑,道,“多謝大哥教訓。”

“二弟,爲兄知道你昨日在育賢堂上大展才華、語驚四座,是急於在當今清流儒林之間樹名立譽……”司馬朗也覺得自己剛纔的語氣太過尖銳了些,便緩和下來慢慢而道,“可是這官場之中,表面上人人一團和氣、你掬我揚,似乎個個都是正人君子——然而人心之褊狹猜疑、人性之嫉賢妒能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你之所長正彰他之所短,你之所優正顯他之所劣,誰又真正服得了誰?而且你如今年輕位卑,卻已才華嶄露,更會令那些以閱歷資深而自詡自負的前輩大人心生暗忌。他們明面上會吹捧你,暗地裡卻不知道會給你下什麼‘絆子’。到時候你栽他一個大跟頭,還茫然不知自己是在哪裡被哪一條暗索給放倒的!爲兄周旋官場十餘年,親眼目睹這類活生生的事例和教訓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司馬懿聽了,只是含笑頷首,卻不作答稱是。司馬防站在一旁看得明切,一擺手止住司馬朗,沉思着說道:“朗兒所言固然不錯——但懿兒於大庭廣衆之際一展自身典籍義理之造詣,以示無愧於文學掾一職,上彰曹操徵辟他時的知人之明,下顯己身學術素養的自得之精,大大方方,磊磊落落,盡呈一派高士俊傑之風,亦無不可。能進荀門育賢堂中的人士,大多都是大節不墮的清流賢望。像華歆、郗慮之流的僞君子早已被荀令君拒之門外——所以,懿兒還是可以放才一顯的。只不過,懿兒你還年輕,不懂得聲名實乃累人之物,便如壓在肩頭的包袱一般,日後你該卸還是得卸啊!”

“父親大人指教得是,孩兒記住了。”司馬懿這才肅然斂容,躬身而答。

“父親大人,您可不要曲意迴護他了——請恕孩兒坦言,他昨日竟公然拜投在荀令君門下爲徒,這可是大大的冒失啊!”司馬朗沉吟了一陣兒,咬了咬牙,還是禁不住硬邦邦地說道,“孩兒近來在曹操身邊靜觀潛察,深深感到荀令君與曹操之間的關係已然到了貌合神離的地步……先前曹操未任丞相之時,荀令君與他常常是‘一日三晤、同席促膝、無話不談、親密無間’;自從曹操擔任了丞相之後,他倆的來往是愈來愈少了,就是見了面後也多涉公務而言不及私…

…照這樣下去,荀令君與曹操的關係徹底破裂是遲早的事兒。然而此刻二弟他竟貿然拜投在荀令君門下,只怕曹操會視他爲荀府親信而暗生芥蒂,日後對他在丞相府中的仕途發展會有些不利啊……”

司馬懿聽到這裡,不禁濃眉一揚,雙目一擡,便要開口與司馬朗爭辯起來。

這時,司馬防卻向他擺了擺手,止住了他的發言,對司馬朗講道:“朗兒爲我司馬家之宏圖大業憂深思遠、謹小慎微,防患於未然,這是很好的。但是,你亦不可太過狐疑多慮。懿兒拜荀令君爲師,也許將來在曹操心目中會暗暗對他懷有芥蒂,但是這種危機只要懿兒自己應對得當,自會金蟬脫殼,一無所損。

“人,總不能因噎廢食吧?荀令君那一頭聯繫着滿朝上下十之七八的名士大夫與賢能俊傑,他們都是荀令君這些年來一手栽培的。曹丕、曹植、曹彰他們都還是他的門生弟子吶……懿兒拜投在他門下,是絕對不會吃虧的。通過荀令君的引薦與關照,他會結交到許多的名士大夫、賢能俊傑。那些人也會因爲懿兒是荀令君最青睞的關門弟子而對他另眼看待的。這對我司馬家將來在儒林清流、名門士苑之中紮下深厚的人脈根基是極有裨益的。”

司馬朗聽得父親這一番解釋,方纔恍然大悟,暗暗佩服自己這個二弟的謀算和膽識,不禁深深一嘆:“多謝父親大人的開解——二弟,你果然是識量過人、謀略非凡,大哥實是佩服——再也不敢在你面前妄自指點了。”

司馬防聽罷,卻是雙目一橫,目光凜凜,驀然便向司馬懿逼視過來:“朗兒,你這話可又有些錯了。你二弟縱然是識量過人、謀略非凡,卻也並非無懈可擊——懿兒,你且給爲父談一談那曹丕的愛妾方瑩擅自扮裝登門密會這件事兒罷!”

他此話一出,宛若憑空滾下一個霹靂在司馬懿頭上轟然炸響——剎那之間,他的臉色微微變了。

“懿兒——你什麼都好,就是這‘情’字一關似乎有些勘它不破。”司馬防目光亮如利劍,灼灼然逼視着司馬懿,“方瑩是誰?方瑩是曹丕的愛妾!你如何能與她私下秘密幽會?倘若被人發現,你如何應付得了?曹丕又是我司馬家‘異軍突起、後發制人’大略中最爲關鍵的一環,你豈可輕易與他發生嫌隙?他若是知道你和方瑩的往事,你還能夠得到他的真正信任嗎?——懿兒哪,你不能爲一個女子便不顧大局、失了分寸!”

“父親大人,孩兒與那方瑩實乃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知己……”司馬懿愣愣地看着自己的父親,過了半晌,竟是“撲通”一聲給他跪了下來,“孩兒對她的情意實在是割捨不斷啊!”

“再怎樣割捨不斷也得咬緊牙關一刀割斷!‘紅顏禍水’這四個字你是今天第一次聽說嗎?春秋之時,

稱霸一方的吳王夫差是怎麼身死國滅的?是因爲遭了西施的魅惑!昔日漢成帝劉驁又是如何荒淫失政的?也是因爲遭了趙飛燕的溺陷!就是前些年威震朝野的董卓,不也是敗在王允、貂蟬父女二人的‘美人計’之下嗎?”司馬防的語氣猶如結了凌冰一般堅硬而寒冷,“你必須將她當做早已埋葬在你記憶深處的一個死人來看,你必須要把她當做一個陌生人來看——這樣,你纔不會爲情所困而周章失措!”

司馬懿聽着父親的訓斥,只覺心如刀絞,全身亂顫,只是一時說不出話來。他和方瑩情根深種,哪能如此輕易做到對方瑩如此絕情絕義?

“父親大人……”司馬朗卻眉頭一皺,向司馬防緩緩而道,“孩兒認爲,以二弟之剛明果毅,只要假以時日,他是必能擺脫這一縷孽緣牽絆的。但是,您若逼着他一味強拒方瑩——那方瑩畢竟是曹丕的寵妾,給曹丕吹一吹枕邊風還是有些厲害的。諺語有云:‘最毒婦人心。’二弟若是強行斬斷與她的關係,她萬一懷恨在心,反過來噬他一口,又當如何?”

“唔……朗兒提醒得對……爲父倒是忽略了這一層……”司馬防聽了,心頭暗暗一凜,不禁撫須沉吟起來。

“依孩兒之見,對這個方瑩,要雙管齊下。一要防備她,不能讓她擾亂了二弟的心曲;另外還要利用她,倘若運用得當,她可是我司馬家在暗中影響和監控曹丕的一着妙棋!”司馬朗瞧了瞧伏在地上垂淚無語的司馬懿,繼續向司馬防說道,“所以,二弟就應該和她保持一種‘藕斷絲連’、‘若即若離’的聯繫——王允司徒當年用來對付董卓的‘美人計’,我司馬家亦可拿來活學活用。父親大人以爲如何?”

司馬防緩緩頷首,盯視着面色沉痛的司馬懿,撫着胸前長長的垂髯說道:“朗兒此番意見言之有理。好吧,懿兒,關於方瑩一事的處置,爲父定出三條綱略,你聽後務必要遵行到位。一是自今而後,你不可與她輕易私相密會,除非你已然做到了‘心如止水而情爲我所用’。

“二是這段時間,可以由你大哥代你出面與她周旋,最好能將她暗中拉攏過來,成爲我司馬家打入曹丕身邊的一個‘楔子’。

“三是你一定要勘破情關——區區兒女私情算什麼?與我殷國王室司馬家薪火相傳的‘一統六合、天下一家’之雄圖大業相比,它簡直就是微不足道!身爲司馬家的子孫,你一定要會時時處處堅持以本族大業爲重啊!”

司馬懿伏身在地,默默地聽着父親大人如冰刃般冷峻的訓示,感到渾身上下一陣陣不寒而慄,整個心臟都已在不知不覺之中絞痛得有些麻木了。在矇矓的淚光中,他依稀看到一滴一滴血珠從自己緊緊咬破的嘴脣邊緣緩緩落下,在地板上洇開了一點點濃濃的殷紅……

(本章完)

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司馬家族的未雨綢繆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司馬懿吃三國1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
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司馬家族的未雨綢繆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司馬懿吃三國1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