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

冒進的曹休

“仲達,爲兄其實最擔心的還是你這西面一路啊!”滿寵雖然是司馬懿的親家,但他的年齡卻比司馬懿大了十幾歲,所以在他面前當然是該自稱“爲兄”的,“縱然爲兄和曹大司馬、賈牧君他們拼命將孫權的主力部隊吸引到東翼一帶來,你那邊從襄陽順漢水而下的舟師戰鬥力可順利過關斬將否?”

許昌陪都行營書房敞開着的窗戶透射進來一片燦燦陽光,映得司馬懿的臉頰閃動起一派金屬般的光澤。他的視線緊盯在那張書桌上鋪開的徵吳軍事地形帛圖上,用銅尺在皖城、東關、夏口三地輕輕劃了一條弧線過來,沉吟着道:“這一次‘天降神兵、東西交擊、水陸並進’的徵吳大計,集合了我大魏荊、豫、徐、揚等四州的兵馬。滿兄你那裡有五萬水師,曹大司馬麾下有十二萬步騎,賈君的豫州行營有四萬兵卒,懿這裡可以拿出來的有九萬精兵——這些都是可以統籌使用的。按照懿的設計,滿兄你的五萬水師就調撥到我襄陽這邊來,不要從揚州方向去驚動吳賊。你的這五萬水師和我這九萬精兵‘珠聯璧合’,定能形成強大合力,一舉奪下夏口,乘勢渡過長江,直取僞吳首府武昌城!

“同樣,在東翼一帶,曹休的十二萬步騎與賈君的四萬人馬合二爲一,亦能以優勢兵力壓倒吳賊,雖不能說一舉便將皖城、東關同時拿下,但奪到它倆中的任何一個城池應該還行吧?對東吳而言,皖城、東關兩城只要失去其中之一,他們的柴桑行宮都會失去屏護,所以亦必會拼死來救!以懿料之,僞吳非有十四五萬人馬不能解救皖城、東關之危!這樣一來,他們的大部分主力都會被吸引到東翼一線去……據懿所知,東吳全國的總兵力爲二十二萬人馬,減去赴東線的十四萬人馬,他們留在西翼的就只有七八萬士卒,對付這七八萬兵馬,我們以十四萬之衆臨之,豈非以石擊卵,一觸即潰?”

滿寵也是精通兵策之士,聽得微微點頭,只是一轉念間眉頭卻又緊緊皺了起來:“仲達,你這樣部署兵力倒也恰到好處——只是咱們在西翼渡江作戰之時,卻不能忽視陸遜駐紮在長沙郡的那支五牙樓船艦隊啊!他的這支艦隊煞是厲害,若不能將它們一舉破之,我軍縱有十四萬之衆,亦難取勝!”

“所以,懿才希望藉助滿兄您這邊的精銳水師爲先鋒,屆時不妨在江面上實施‘火船衝陣’之法,耐心待到西北風大作之時,以數百艘艨艟鬥艦滿載火藥、煙硝、乾柴等易燃之物,順風點火而撞向他們的五牙樓船艦隊……只怕陸遜再是精於水戰,也唯有退避三舍了!”

“好!好!好!仲達此計好生高妙!”滿寵聽罷,不禁高興得連連拍掌,“如此一來,仲達此番徵吳之役便可大功告成——這一樁赫赫戰勳,只怕連當年的太祖武皇帝也難望你項背啊!”

“唔……滿兄,你這話可不能這麼說啊!”司馬懿一聽,面色大變,急忙伸手來掩他的口,“太祖武皇帝的蓋世功勳,豈是我等區區臣子所能相提並論的?你這幾句話傳出去,朝廷會治咱倆一個‘大不敬’之罪的!”

滿寵一撫鬚髯,哈哈笑道:“爲兄這是實話實說嘛……”

他正說之際,房門外突然被人“砰砰砰”拍得震山響!

“誰呀?”滿寵一愕,上前便去拉開了房門。卻見賈逵滿頭大汗直撞進來,站在房中還未及喘息,就大喊道:“司……司馬君、滿老哥,你們還在這行營書房

裡議……議論什麼?曹大司馬在許昌郊外都已經帶着十萬大軍起帳開拔了!”

“什……什麼?他……他已經帶兵起帳開拔了?怎麼連個招呼也不給咱們打一聲啊!”滿寵大驚失色。

司馬懿的面色亦是微微一變,但他素來對自己內心任何波動都把持得住,馬上就恢復了一片鎮靜,順手推過一個坐枰,扶着賈逵慢慢坐下,款款道:“莫急莫急!你且休息着慢慢說,曹大司馬他這是準備把隊伍開到哪裡呀?”

賈逵坐在坐枰上緩了幾口氣過來,又伸手揩了額頭上幾把大汗,這才略略有些平靜下來:“唉……事情是這樣的——今天一大早,曹大司馬就派人將賈某喊了過去,他說他收到了僞吳鄱陽太守周舫一封‘斷髮爲誓’的求降書,準備先行帶領十萬大軍前去接應周舫……”

司馬懿一聽,眸中亮光頓時閃了幾閃,正自沉吟之際,卻見滿寵已是連連頓足道:“吳賊之言,反覆不一,豈可深信?當年周瑜和黃蓋聯手耍的‘苦肉計’連太祖武皇帝都被騙了!周舫此人素來忠於僞吳,豈會輕易而降?莫不是誘我大軍入圍之奸計?賈牧君你應該力加勸阻啊!”

“哎呀!賈某也是這樣勸諫大司馬他的呀!可是曹大司馬硬是固執不聽,還口口聲聲說什麼‘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本座要拜表即行、先斬後奏’,並且邀約賈某率領本部人馬與他一道南下前去接應周舫,搶佔鄱陽以成奇功!賈某當然是不肯應允。那曹大司馬在送本座出門之際還一再叮囑,‘周舫來降之事,僅可由賈君你一人知曉,切莫再向他人提及。’賈某回到營中左思右想,愈發覺得大司馬此舉甚爲不妥,便趕緊過來向司馬君和滿老哥你們告知……這樣吧!咱們一起去勸一勸曹大司馬,他或許就不會那麼固執了吧?”

滿寵也是急得直摸腦門,走近司馬懿身邊問道:“仲達,你看此事須當如何處置?”

一直默然靜聽着這一切的司馬懿的面色一直是忽陰忽晴的,不知那短短的一刻之間變換了多少次!剛纔當他聽到曹休對賈逵說的“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本座要拜表即行、先斬後奏”這句話時,他心底立刻一下變得雪亮:原來這曹休一直對自己是“貌合而心不服”,暗暗想和自己爭功較勁啊!他也想學自己平定孟達之亂時“拜表即行、先斬後奏”的破格之舉啊!那好,我司馬懿就“成人之美”,讓你冒出頭去爭這個“功”吧!一念及此,他的脣角不禁浮起了一絲隱隱的冷笑。於是,他心念一定,接過滿寵的那句問話,淡然道:“這個……這個……懿也不好說什麼啊!周舫斷髮立誓投書求降一事,只怕在曹大司馬看來,是他建功立業、嶄露風頭的一次大好時機啊!看得出來,他對此事寄望極深也。倘若咱們硬生生一齊去勸阻他,他這時或許會迫於衆人之諫而不去接應周舫。但在日後,他卻會將自己這一次沒能建功立業、嶄露風頭的怨氣都記在咱們的賬上的。曹大司馬這個人,你們又不是不曉得,最是‘扯不清、擰不斷’的……你倆今後就天天去聽他的怨言怨語吧!”

“仲達怎麼這樣說?難道咱們對他的這一輕躁冒進之舉就放任不管了?”賈逵臉色一正,肅然而道。

司馬懿深深一嘆:“懿並沒有說對曹大司馬這番輕躁冒進之舉放任不管啊!在明面上,咱們三個人肯定是不能公開去勸阻他的。說不定,咱們去了也是白去,他此刻立功心切、剛愎自用,哪裡還聽得進咱們的

逆耳之言?賈君,你倒不如跟着他一起前去接應周舫,也好從旁見機行事,曲爲迴護……”

“見機行事,曲爲迴護?”賈逵聽得兩眼一亮。

“賈君、滿兄,咱們讓他自己先去碰一碰壁也好!俗話說得好,‘頭上的皰,是自己撞出來的;腳底的泡,是自己磨出來的。’他碰了這個‘釘子’,也許自己就省悟了。”

“那就只有這樣了!”賈逵說話做事向來是風風火火的,點頭便道,“好!賈某就照司馬君說的去辦——事不宜遲,賈某現在就去了!他是在辰時就起帳開拔的,賈某稍緩一些只怕去得就晚了。”

瞧着賈逵一溜煙兒跑了出去,書房內頓時又靜了下來。過了半晌,滿寵囁囁的聲音終於打破了這片沉寂:“仲達,那咱們先前定下的‘天降神兵、東西交擊、水陸並進’的徵吳大計現在還怎麼施行啊?”

司馬懿靜靜地看着他,一時竟答不上來。是啊!曹休、賈逵兩支人馬已是猝然盲動而去,先前在洛陽皇宮凌霄閣御前會議上定下的大計那還搞得成什麼啊?就是曹休自己貪功心切、不遵部署而擅自行動,才把這套徵吳方略全盤攪亂的!

他一想到這裡,就是一陣勃然大怒,臉上卻不露絲毫聲色,只向滿寵輕輕而道:“算了!算了!曹大司馬既是這麼做了,咱們的這套徵吳大計就暫且擱下了吧!滿兄,您這幾日跟着懿廢寢忘食籌劃了這麼久,想來也必是乏了,且請回去好好休息吧!”

滿寵的嘴脣動了幾動,欲言又止,卻朝門外看了一看,最後沉沉長嘆一聲,黯然告辭而去。

他的身影剛出房門沒過多久,一直沉靜如山的司馬懿臉色驟變,勃然暴跳起來,如同一頭怒獅一般,一下抓過那張徵吳軍事地形帛圖,“哧哧”幾聲,揚手之間便撕了個粉碎!

在紛紛揚揚的圖屑碎帛之中,他獰厲的目光幾欲擇人而噬!

“來人!”這一聲喊震得滿府上下無不膽戰心驚!

“大都督……”房門開處,樑機屏息凝氣地走了進來。

司馬懿這時的語氣卻又忽然變得冷若冰霜:“你馬上乘八百里加急快騎,帶上本督的一封親筆信,連夜秘密趕回洛陽司馬府,將它直接呈交給寅管家!”

曹魏太和二年八月,曹休率領十萬步騎孤軍深入吳境,前去接應周舫來降。不料他到了石亭,卻遭到埋伏在那裡的陸遜、朱桓、全琮三路吳軍的包抄狙擊,在猝不及防之下一敗塗地:十萬魏軍折損過半,牛馬車輛輜重損失八千餘輛,軍資器械丟棄略盡。幸得賈逵從後趕來拼死力戰,方纔救得他脫險而出。

曹休敗回洛陽之後,羞憤之下,便上書謝罪。曹叡本欲置而不問,但一首內容爲“一真二懿三休,休在人前自誇;損師五萬可羞,不如抱頭自修!”的六言詩在朝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路人皆知——曹休深感顏面盡失,慚恨交攻之下,一個月後竟至疽發於背,把自己活活氣死了!

他死後的第三天,司馬懿就兼任了他空出來的徵東大將軍之職,坐鎮宛城,並“假黃鉞”而統轄荊、豫、徐、揚四州軍政機務!

對司馬懿而言,他最高興的是這一點:代表着“如朕君臨”之至高權威的那柄黃鉞,他終於拿到手了!這也意味着,司馬懿已幾乎徹底掌控了曹魏半壁江山的軍政大權,從此他幾乎可以毫無掣肘地在東南兩條戰線上馳騁自如地實施他的徵吳大計了!

(本章完)

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司馬懿吃三國5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司馬懿吃三國4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司馬懿吃三國5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司馬懿吃三國4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