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

宋嘉定三年八月,陝西和襄漢兩個戰場同時打響。陝西以金軍爲主,襄漢以韓軍挑頭,一開始就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陝西戰我,韓常引十餘萬金軍韓軍,強攻朱記關,赤盞暉率領精銳騎兵掃蕩鳳翔東部諸縣之後,迫近府城,牽制張憲。叛將張俊引八萬叛軍、韓軍、金軍兵出保安軍,很快拿下慶陽北部和環州,因涇原徐義德的介入而屯兵大順城,尋找戰機。

襄漢戰區,高孝恭指揮十五萬聯軍從東京出發,很快就攻陷唐州、鄧州、隨州等地,對襄陽所在的襄州形成了夾擊之勢。甭管僞韓有多麼不濟,韓軍有多麼不堪,但此番他們選擇襄漢地區爲突破口,主要就是衝着襄陽而來,這無疑是正確的。

襄陽這個地方,至少能排進古代中國戰略要地的前五。因爲古時候所謂的“戰略要地”,無非就是交通要塞、物產豐富、地勢險要、能倚山水的地方。襄陽,很不走運的把這些因素全佔了。

它西接川陝,東瞰吳越,進可出擊中原,退可掩衛湖廣。襄陽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再東面就是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再往西就是西川諸山脈,都是屬於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

如果想避開這些天然的山脈南下或者北上,襄陽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爲襄陽地處於平原之上,正好是桐柏山和秦嶺之間的一個大缺口,誰佔了誰就有優勢,而且襄陽位於唐河與白河的交匯之處,兩河合流之後又流入漢江,襄陽城就建在這三江交匯之上,前有江河阻擋,背有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的依靠,在整個襄陽地區,也只有襄陽城是唯一的攻擊點。

因此高孝恭趁宋軍不備,先把襄陽四周肅清,而後集中力量,打擊襄陽城這一點。駐軍襄陽的是張仲雄,一得知韓軍南犯的消息之後,他就預料到襄陽必然是對方重點打擊的對象。他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固守襄陽重鎮。因此,他遣人急報身在長沙的何灌,請求增援。

但沒等到長沙作出反應,高孝恭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在此之前,襄陽城防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經營,何灌任荊湖宣撫副使以後,加強襄陽防務,張仲雄手裡有七千原西京舊部,何灌還把原東京留守司的岳飛部劃給他指揮。

高孝恭將襄陽城團團轉定,斷絕內外交通,並隔斷杭州行在與川陝宣撫司的聯繫。大起砲車,營造各色器械,準備拿下這處重鎮。

張仲雄告諭將士,襄陽若失,長江上就出現了缺口,將直接威脅江南地區。說得嚴重一點,失襄陽,我們就完全被動挨打了。他決定與城共存亡,誓死不退韓軍猛烈的攻擊很快發動,襄陽軍民同仇敵愾,拼死護衛。何灌得知消息以後,馬上集結部隊準備增援,又向杭州行在以及江西的折彥質求救。

到了九月份,在陝西和襄漢兩個戰場上,金韓聯軍雖然攻勢猛烈,但都沒能打開局面。此時,徐紹已經着手佈置,他命令江西折彥質入援兩湖地區,務必保住襄漢。又火線提拔何灌,扶正爲荊湖南路宣撫使,全面主持該地區的軍政,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這是有宋以來,武臣首次出任宣撫重職開了先例

而對陝西,朝廷就實在是鞭長莫及了。只能寄希望于徐處仁和徐衛一文一武精誠團結,領導西軍固守防區和護住蜀口。

九月上旬,劉光世親自領軍進攻佔據環州的敵人,未能湊效。徐原率涇原軍北上,只用了兩天就拿下荔原堡,全殲守敵。張俊見其勢大,不敢硬拼,命令部隊緊守安疆寨和大順城兩處。

這兩處要塞,都建立在“塬”上。陝西北部,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貌,塬,就是指風雨衝擊切割出來的,多面陡峭,頂部平坦的巨型高臺。西軍當初在這些地方建立堡壘,護住道路要衝,依靠地利多次擊敗党項人。張俊也想利用地形來消遣和消耗他的老長官。

面對自己叛變的部將,徐原火氣很大,拿下荔原堡後,讓徐成領軍去攻安疆寨,自率主力進攻大順城,聲言活捉張俊,梟首示衆。徐成臨行之前建議他,張俊率領的都是一羣烏合之衆,其中有原來的環慶兵,涇原兵,還有鄜延兵,這些人從前都是西軍弟兄,因此種種原因而投降了女真人。現在我方可以利用這一點,借用徐原在陝西的威望,分化張俊的部隊,攪敵他的軍心,攻心爲上,攻城爲下。

但徐原不理會這些,他兵強馬壯,士氣正旺,不需要跟張俊這個撮鳥多費口舌。認爲只要自己軍旗一亮,戰鼓一響,對方那些烏合立馬就會樹倒猢猻散。

開始的時候,的確是這樣。張俊派出來阻擊徐原的部隊,望見徐大帥的軍旗就跑。其中一夥原涇原將士,直接倒戈迴歸。徐原志得氣滿,一路進抵大順城,他麾下的悍將,麟州楊家的後人楊榮,一日之內,連挑韓軍寨子三座,駭得佈置在大順城南面的諸多小寨的守軍棄寨後退。

徐原大喜,即決定強攻。這時候他手裡的兵力只有兩萬餘,而張俊在他兩倍以上。

九月初四,朱記關。

這座新建成不久的雄關有些面目猙獰了,關牆雖然還完整,但牆體上千瘡百孔,八牛弩所發射的巨箭嵌入牆中,難以撼動,旁邊朱記臺上的壁壘,遭受了金軍砲羣的猛烈轟擊。不過,除了一些女牆齒垛被擊毀外,基本上沒有大的創傷。

經歷了多日的進攻之後,朱記關仍舊堅挺。關上那面軍旗仍舊迎風招展。

щщщ▲ttκǎ n▲¢O

此時,戰場上格外寧靜,進攻的金軍已經退回了營寨。關前平地上,數千韓軍士兵正在搬運屍體。他們完全暴露在守軍弓箭火器的射程之內,但奇怪的是,關上的守軍們靠着巨弩,倚着火炮,卻無一人發射。

原來,連日強攻,金韓聯軍死亡慘重,那關前地上堆滿了屍體。八九月份,雖然入秋,但氣候時涼時熱,沒兩天,屍體就開始腐敗發臭,薰得朱記關上的將士們難以忍受。吳璘通知韓常,士卒有什麼罪過?怎忍心看他們棄屍腐化?你派人來搬走吧,只要不攜帶武器,沒有異常舉動,我保證安全。

韓常同意,派數千韓軍前往收屍。看着一車一車的屍首被拉回,金韓聯軍的將士們有些吃不消了。打了這麼多天,雖然上頭沒有說,但據估計,少說折了萬人以上虎死架不倒,虎兒軍在鄜州敗得那麼慘,可沒想到他們還有如此實力。這幾天以來,不論是參戰的沒參戰的,無人對守軍猛烈的反擊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們用火器配合弓弩砲車的戰術,簡直讓人窒息打到現在,還不說破關,能攻上關頭去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統制官人,幾天下來,對方折損嚴重,會不會知難而退?”關牆上,一名部將向俯視敵軍營寨的吳璘問道。

“難說”吳唐卿搖搖頭。“韓常在金軍裡以善攻守而聞名,他不會只有這兩板斧,一定還會想其他路數,我軍不可掉以輕心。”

“卑職倒情願他知難而退,如果這麼一直耗下去,我軍的兵源和器械都成問題。”部將不無擔憂地說道。

幾天打下來,守軍的死傷倒是不大,但爲了進行密集而飽和的還擊,器械消耗就有些驚人了。震天雷基本耗光,現在砲車羣只能打石彈,飛火炮的鐵彈丸和火藥也消耗過半,並有兩門炮炸了膛。箭矢倒還足夠應付個把月,希望在此之前,如果敵人不退,鳳翔張總管會增援咱們。

吳璘並不答話,神情凝重。如果我是韓常,一定會派騎兵繞過歧山縣去襲擾鳳翔府,切斷府城與朱記關的聯繫,甚至可能迂迴到朱記關背後發起奇襲。當然,張憲也不是吃素的,大帥調了李成衛兩千“突火騎”給他,有這支精銳在手,他如果還讓朱記關背後被捅一刀,那鳳翔府兵馬總管他就不用幹了。

鳳翔府城

儘管大戰爆發,全城戒嚴,但得益於這兩年的經營,鳳翔府物資儲備足夠應付,軍民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街上行人如梭,市場上各色貨物仍在販賣。若說要有什麼變化,那就是巡弋的軍漢們多了一些。

在總管府的節堂上,張憲會聚部將正研討戰局。一方長桌上,沙石堆成的模型十分直觀地顯現了鳳翔的山川地理。

此時,身着官袍的張憲手裡握着一把小紙旗,正一根根往沙盤上插。通過他標明的位置,部將們很容易看出敵我雙方的態勢。

“現在敵軍進攻的重點主要放在朱記關,他們的馬軍繞過了歧山縣,紮在府城東郊,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切斷府城和吳璘的聯繫。你們有什麼看法?”張憲插完之後,將紙旗一扔,盯着沙盤問道。

“朱記關再撐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府城不必急着增援,有我們杵在此處,敵騎也不敢迂迴穿插。”有人說道。

張憲看他一眼:“那我們就什麼也不幹?乾等?”

“可大帥說了,我軍的任務是堅守……”部將辯稱道。

沒等他說完,張憲提高音量:“大帥還說了,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你怎麼就記住一句?”

“進攻?張總管,現在城裡連正軍帶義勇,兩萬人都不到,進攻是不是太冒險了?”部將質疑道。

“不錯,總管,固守府城是我軍首要之務,不容有失府城可是朱記關和大散關的支撐所在”衆將都勸。

張憲沉默不言,他承認部將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我不能總讓敵人的馬軍在我眼皮子底下轉悠,切斷我和吳璘的聯繫吧?如果任由這麼下去,吳唐卿早晚有撐不住的一天。

正討論着,忽聽一聲巨響,把堂內衆將着實駭了一跳。張憲不禁火冒三丈,哪個不開眼的,不知道這是節堂重地麼?尋聲望去,只見數名身着戎裝的戰將匆匆而入,衆人定睛一看,那提條馬鞭走在最前頭,戴個皮眼罩,只露出一隻眼睛的,不就是……

“卑職張憲,引鳳翔諸將見過楊都統”張憲連忙上前抱拳道。

來的不是旁人,正是秦鳳經略安撫司都統制,楊彥。楊大點了點頭,把頭盔一掀,連同馬鞭扔在桌上,又扯了圍脖,卸了身甲,口中道:“別管我,你們商量什麼,繼續繼續。孃的,都九月天了,還他孃的熱”

“卑職正在研討戰局,不想都統忽至,就請楊都統……”張憲請示道。

“你也得容我吃口茶吧?”楊彥大聲道。

有人立馬捧過一碗茶,他長鯨吸水般灌了一氣,一抹嘴,這纔看向沙盤:“朱記關打了幾天了?”

“今天是……第,第八天了。”張憲回答道。

“才八天?早着呢,吳璘扛得住,不用急。”楊彥扯開衣襟道。

“不過,敵一股以馬軍爲主的部隊把營寨紮在我府城東面不遠,時常出沒於近郊,切斷我與吳璘的聯繫,牽制的意圖很明顯啊。”張憲報告道。

楊彥聞言,眉頭一皺,指着沙盤上一面小旗道:“可是此處?”

“正是,據探,這不是一兩千騎能說得了的。”有人回答道。

楊彥把茶碗一放,盯着那沙盤半晌,自言自語道:“你有馬軍,我也有,我也有……”

聽他念叨一陣,也沒個明確的指示,張憲有些着急,索性問道:“都統自秦州而來,大帥有何示下?”

“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灑家都到鳳翔來了,這一路的戰局就歸我指揮。大帥現在操心的是整個陝西,纔不搭理秦鳳這攤事呢。”楊彥笑道。

張憲聞言苦笑:“再操心全陝,可這秦鳳一路是咱的根本吶。那,都統帶了多少兵來?”

“哎,張宗本,你小子這話我怎麼聽着那麼不順耳?我姓楊的不會打仗?還帶多少兵?一個也沒就這幾個漢子,怎麼地?”楊彥一本正經道。

張憲心知楊大是個渾人,跟他擡槓沒好處,遂賠禮道:“卑職絕無此意都統莫多心”

“哼,不是說你幾個,急什麼?這纔剛開打,就着急忙慌地四處抽兵?鎮定要鎮定真到需要抽兵的時候,大散關和尚原不還有徐四哥徐五哥麼?說遠點,熙州還有姚大帥呢,甭急,慢慢來。”楊彥輕描淡寫道。

說得張憲等將連連稱是,他又看了沙盤一陣,他問道:“你們先前在商量什麼?我怎麼聽着誰要輕舉妄動一樣?”

“哦,卑職提了個想法,說是以攻代守,正與諸將商量呢。”張憲回答道。

楊彥一聽,舉起右手道:“別搞這事,來時制置相公再三告訴我,這次作戰,首先就是求穩。利用鳳翔的防禦體系,最大限度消耗敵軍。哪怕是出現了戰機,也要慎之又慎,因爲此番是防守作戰,明白麼?”

“明白”衆將齊聲答道。

楊彥點點頭,又往沙盤上瞄一眼,嘖道:“不過,這支金軍偏師總紮在眼皮底子也不是個事。府城和朱記關必須要聯通,不能被隔斷。”

張憲眼睛一亮,這不正是我的想法麼?難道楊都統也有此意?想到這裡,朗聲道:“不錯都統所言在理卑職認爲,有必要敲打它一下。”

“敲打有個鳥用”楊彥哼道。“要打就拳拳到肉,把它攆回去不過,止於此處,不能再往前,守住府城是重中之重”

張憲頻頻點頭道:“不錯,正該如此。請都統坐鎮府城,卑職……”

正當他請纓之際,楊彥揮手道:“打住,這楊再興,李成衛都在,幾時輪到你去突擊?你是鳳翔兵馬總管,還是顧着城池吧。再說,我這裡也離不開你。”

張憲扭頭朝楊李二將望去,二人都衝他抱個拳,面有得色。這兩個都是虎兒軍中的馬軍驍將,號稱虎帥麾下兩把開山斧,率領騎兵作戰,舍他二人還能有誰?

張宗本悻悻地盯他兩個一眼,只能放棄了。

“如果我沒記錯,你鳳翔府有馬軍六個指揮吧?”楊彥突然問道。一個指揮,也就是一營,五百人。

“正是,其中四營駐府城,兩營駐關上。”張憲回答道。

“後來,制置相公又把‘突火騎’調給你,也就是說,現在府城有馬軍四千騎?”楊彥又問道。

在得到肯定答覆之後,他毫不遲疑道:“李成衛,派人去探探,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出城接戰”

就在此時,一將突然問道:“都統,要是敵軍不與我軍正面接戰呢?”

“那沒辦法,退回來,不能追。”楊彥正色道。

“我軍一退,對方又來,就是要牽制住府城,如之奈何?朱記關與府城聯繫被切斷,增援和特效送不去,吳統制能支撐多久?”那將又問。

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69章 密謀第434章 回家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八百四十一章第96章 教誨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45章 遇襲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七百四十六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45章 遇襲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五百一十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7章 饅頭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74章 禽獸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06章 大變動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三十九章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四百零八章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57章 饅頭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八百五十八章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235章 煤老闆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75章 勝利了第八百五十四章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214章 鐵浮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328章 動粗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49章 欲擒故縱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3章 千王之王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649章 徐郡王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791章 唱雙簧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八百六十三章第735章 舉國振奮
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69章 密謀第434章 回家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八百四十一章第96章 教誨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45章 遇襲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七百四十六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45章 遇襲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五百一十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7章 饅頭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74章 禽獸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06章 大變動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三十九章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四百零八章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57章 饅頭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八百五十八章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235章 煤老闆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75章 勝利了第八百五十四章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214章 鐵浮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328章 動粗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49章 欲擒故縱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3章 千王之王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649章 徐郡王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791章 唱雙簧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八百六十三章第735章 舉國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