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粘罕北撤

連日與金軍血戰,常捷精銳減員不少,一度有師潰之危。幸得徐衛及時來援,如若不然,常捷軍這個番號恐怕要取消了。

數騎飛馳而來,至營寨入口時,士卒並未阻攔。因爲來的是咱們徐都統的堂弟,一把火把金國二太子斡離不的糧草燒了個乾淨的徐九官人。徐衛只帶着楊彥並數名親兵,一路奔到中軍大帳方纔勒停繮繩。帳前衛士早望見了他,預先通報,因此得以直入。

“卑職見過都統!”一進入大帳,徐衛就叫了起來。徐原正聚部曲議事,見九弟入內,且眉宇之間帶着喜色,心中一動,莫不是陝西王師來了?

“免,徐衛,所來何事?”徐原趕緊問道。

“今晨,我部細作探得粘罕集結馬軍往西,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又倉皇撤回。卑職猜測,可能是止步潼關的西軍來了。”徐衛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說道。那帳內一時間沸騰起來!金軍善戰,且兵力遠多於我,接連數日打得極爲艱苦。現在好了,先有虎捷鄉軍來援,如今西軍又至,粘罕腹背受敵,必生退意。他一撤,滑州城裡的斡離不就只能束手待斃!

徐原也大爲欣喜,高聲道:“若果真如此,便可與金人一戰!”話剛出口,突然想到,統率陝西五路大軍的文臣範致虛,金人用幾千馬軍就能打得他抱頭鼠竄,即使來援,恐怕……當下散了麾下戰將,獨留二弟在場。

徐勝見兄長面上仍帶憂色,遂問道:“大哥,是在擔心範致虛?”

徐原連帳內隨侍左右的衛士也盡數摒退,這才點頭道:“不錯,此人一介文臣,又無在在西隀任職的經歷。潼關一敗,足以說明問題。我擔心,此人領軍來援,粘罕必不相懼,而且會起兵往攻。”女真人的戰力,他們三兄弟是都領教過的,西軍雖然敢戰,但若是上頭沒有正確的策略,僅靠士卒剽悍是遠遠不夠的。

徐衛立即接過話頭:“大哥,四哥,我忘了細說。細作還發現,金軍騎兵不是撤回,是敗退,其人馬帶箭者很多。”

徐原徐勝都感詫異,潼關之前,金人用數千鐵騎擊潰五路西軍,如今故伎重施,卻遭當頭一棒,自然不是範致虛突然就深通兵法了,可能是聽從了五路帥臣的建議。如果他能做到從善如流,遇戰多問武官,那局面倒是有利於我。殲滅粘罕不太可能,但迫他退兵倒是有幾分把握。

“報!”一將疾步入內,也是一臉的喜氣洋洋,對徐原徐勝行過禮後,見徐衛也在,抱拳一拜,這才說道“都統!金軍盡起軍帳,在騎兵掩護下北撤三十里紮營!”

徐原一聽,放聲大笑:“哈哈!粘罕到底還是怕了!他這是怕腹背受敵啊!”從帶兵出東京以來,他就是沒這麼暢快地笑過。也難怪,粘罕橫掃河東,又攻破西京洛陽,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兵至鞏縣,每仗都壓着常捷軍打,可謂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如今竟然也怕了,主動退避了。難得,難得啊!

徐勝亦喜不自勝,笑道:“此去黃河不過數十里地,看樣子,粘罕是準備撤兵了。”

兩個哥哥眉開顏笑,激動不已,卻發現咱家小弟弟怎麼愁眉不展,似乎滿懷心事?徐原欣喜之餘,心裡自然也明白,這回若不是九弟星夜兼程趕來支援,自己和老四怕要捐軀殉國於此。吾家之千里駒,早晚必成赤兔馬!

上前拍着弟弟肩膀笑問道:“怎麼,老九,金兵北撤你還不歡喜?”

“大哥,你說金軍敢在大白天拔營撤走,爲哪般?”徐衛問道。

徐原一想,自古兵家交戰,若兩軍相隔甚近,絕不敢輕舉妄動,更不用說拔營撤退這種事。就是要撤,也是趁夜偷偷摸摸,因爲戰略性的撤退,是最難指揮的,一不留神,倘若對方起兵來追,就會造成大潰敗。粘罕如此明目張膽,說白了,就是欺我沒有大規模的馬軍,他不怕你去掩殺他。

“失了燕雲,軍無良馬啊……”徐原輕聲嘆道。這恐怕也是大宋歷代武臣的心病。到了太上皇這一朝,好不容易討回燕雲六州,還沒捂熱乎,又叫金人搶回去了。到現在,甭說燕雲,河東河北都讓女真人踐踏得面目全非。

“不錯!要是有一支精銳騎兵,趁他撤退之際,揮師猛擊!將那粘罕大軍,趕到黃河邊上,我看他是投降,還是投河!”徐衛目光閃動,恨聲說道。

兩個兄長對視一眼,到底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這大宋帶兵之人,無不對驍勇絕倫的女真大軍心懷畏懼,老九倒好,壓根沒見他怵過誰。不過話又說回來,藝高人才能膽大,老九這兩年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和從前簡直判若兩人!

“老九,你也不用恨。粘罕那般狂妄,如今還是要用騎兵掩護撤退,他這是怕你啊。”徐勝竟用一種哄小孩的口氣寬慰道。大概在作哥哥的看來,弟弟永遠是弟弟。

“四哥也不用捧我,他這是前怕常捷,後怕西軍,我部虎捷只是鄉軍,入不得流。”徐衛笑道。

徐原一聽,正色道:“九弟不必過謙,若不是你連送兩份大禮給他。以粘罕的指揮風格,他能撤得這麼快?再者,你虎捷鄉軍只訓練了半年多就拉上戰場,有這種表現實屬不易。哥哥跟你說句實話,這百戰精銳,從來不是練出來,而是打出來的。爲兄把話撂在這,經歷此役,你虎捷鄉軍的戰力將今非昔比。等再打上個三五年,必成勁旅!”

徐衛倒沒在意大哥的預言,而是聽出來徐原心裡也清楚,即使這次打跑了女真人,但宋金之間,從今往後必然烽火不滅,狼煙不熄。

但換一種角度看,亂世纔出英雄,和平時期,大宋的皇帝文臣們對武臣的態度,是用之又忌,棄之又惜。拼命的打壓,猜忌,提防。可一旦戰事驟起,就是必用武人的時候,雖然不太可能做到文武平等,但從前的諸多政策限制,肯定會作出相應調整。這,就是機會!

第361章 交底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一章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46章 死戰第58章 報捷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69章 密謀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64章 官油子第108章 賞賜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483章 軍閥第八百八十章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八百六十二章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99章 金腰帶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636章 任得敬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366章 民變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728章 將二代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4章 棋子第48章 戰果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四十五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97章 地下黨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366章 民變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98章 面君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58章 暗戰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3章 來了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5章 張叔夜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225章 下馬威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92章 又見援兵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105章 內憂
第361章 交底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一章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46章 死戰第58章 報捷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69章 密謀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64章 官油子第108章 賞賜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483章 軍閥第八百八十章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八百六十二章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99章 金腰帶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636章 任得敬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366章 民變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728章 將二代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4章 棋子第48章 戰果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四十五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97章 地下黨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366章 民變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98章 面君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58章 暗戰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3章 來了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5章 張叔夜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225章 下馬威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92章 又見援兵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105章 內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