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

趙諶沉思半晌,說道:“國家每每舉行儀式,耗費不少,如今三大宣撫司擴充軍備,到處都要用錢,以朕之見,能從簡就從簡,卿意如何?”

朱勝非似乎並非專爲此事而來,順水推舟道:“既然官家休恤,從簡亦無不可。黃相以爲呢?”

黃潛善這個人倒是不簡單,他最先是站在蔡家父子這一邊,等於是道君舊臣。但趙桓登基,他能不受牽連,甚至一路作到尚書右丞,恐怕不是運氣所致。等到徐紹朱勝非等人發動政變,他亦在遭清洗之列,貶到外地。如今又東山再起,而且是官復原職,實乃異數。

首先與那些三不知宰相相比,他的行政能力很強。他作副相,分管農田水利等事,在職期間,各地水利建設卓有成效,都沒有發生過大的災害,保證了國家的糧食儲備。他或者沒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但卻本職工作相當不錯。即使被貶之後,在地方上也政績斐然。

在被徐紹趕出中央以後,他跟其他的太上皇舊臣不一樣,還是時常上書言事。而且這個人的立場並非涇渭分明,善於審時度勢,比方說在趙桓被迫退位,大宋在戰場上接連取得勝利之際,他既沒有唱衰,也沒有捧殺,而是上奏稱,朝廷應該藉此機會,狠抓農商,積蓄國力以備異日再戰,反對立即舉兵北伐。這跟朱勝非的政見不謀而合,從而引起了注意。

“臣附議。”黃潛善說道。

“既然二卿都贊同,那就這麼定了。”趙諶點頭道。

朱勝非此時看了黃潛善一眼,後者思索片刻,奏道:“官家,目前一樁要緊的事,朝廷當速速裁定。”

“哦?黃卿所謂何事?”趙諶一邊問,一邊想着,最近也沒甚麼要緊的事情吧?

“自徐處仁以太傅致仕,川陝宣撫處置使一直空缺。當時,因恰逢南北和議,所以沒顧得上這一樁。如今,朝廷應該作出安排。”黃潛善道。

朱勝非立即跟進:“不錯,川陝兩地乃國家強兵所在,長官不可空缺。如今雖有王庶暫攝政務,終非長久之計。”

趙諶聞言問道:“宰執大臣議過沒有,誰來接任比較合適?”

黃潛善想了想,答道:“川陝重鎮,必託相宜之人。臣等以爲,還是當以二府大臣出任較爲妥當。此前李綱、徐紹、徐處仁三位,都作過東西二府的長官,不如此,不足以震懾地方。”

“那現如今二府之中,有合適的人選麼?”趙諶問道。

朱勝非此時接過話頭:“臣等議定,有兩人較爲合適。一是原川陝宣撫判官徐良,二是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秦檜。徐良在地方上歷練多年,此前在川陝也協助長官多年,有豐富的經驗,如果用他,川陝必能安定。至於秦檜,他此前任參知政事,若宣撫川陝,也是名正言順,伏請陛下裁奪。”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朱勝非推薦的這兩個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這兩個都是徐紹親近之人。徐良是徐紹的兒子,秦檜曾經是徐紹的得力助手,甚至師事徐紹。其次,這兩個人的能力和資歷,都足以進入中樞。

趙諶想了好大一陣,似乎決斷不了,反問道:“以朱卿個人意見,這兩人誰更合適一些?”

“臣認爲,秦檜或許更合適。首先,他曾經身在宰執之列,資歷能力不容置疑。其次,他是言官出身,性格忠直,必不負天子所託。再者,他出判河南府,相信對西部的情況也有一定的瞭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檜曾經協助徐郡王理政,從這一點說,他一定能和徐衛精誠合作,文武默契。”

朱勝非這些理由,哪一條都無可辯駁,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

趙諶拿審視的目光看着朱勝非,沉聲道:“昔日秦檜自請出判,乃不得已。如今南北休戰,朝中有大臣建議將他召回,認爲其人協助徐紹理政頗有建樹,若回中樞必能繼續推行徐紹之新政。如此說來,是將他放在川陝好,還是召回中樞恰當?”

一聽皇帝這話,朱勝非心裡就打起了小鼓。沒錯,秦檜確實是徐紹的得力助手,對徐紹那一套也非常熟悉。現在李若水已經去河南府視察,如果回來一報,說秦檜皇陵修得好,地方也治理得好,官家一高興,召他還朝,那麼此人將來極有可能坐上次相的位置。他和許翰都參與了擁立新君,志趣相投,一旦回朝聯合……

朱勝非禁不住想起了前些時期,徐紹一人獨攬朝政,他這個首相整日地無所事是,幾乎被架空。

徐六徐九前些時候商談,認爲朱勝非把黃潛善提回中央,是爲了擋徐六的道。其實,朱勝非此舉,主要是爲了擋秦檜回朝的道,其次纔是徐六。因爲相比起來,秦檜在那幫積極抗戰派大臣裡的影響力,顯然不是徐六可比,儘管他是徐紹的兒子。

“臣認爲,還是放在川陝爲宜。”朱勝非奏道。

黃潛善卻道:“請陛下聖裁。”

趙諜一時無言,良久道:“此事容朕思量,川陝要地,若所託非人,必然有誤。”

他既然這麼說,朱勝非黃潛善也不好再多嘴,遂告退而去。沈擇看着他兩人出去,而後對趙諶道:“官家,正副兩相同來,可見政事堂對此事重視程度。”

趙諶隨口道:“川陝要地,長官人選自然重要。你剛纔聽清楚朱勝非是怎麼說的麼?”

“小奴聽着呢。”沈擇道。

“他舉薦秦檜宣撫川陝,那些理由可充分?”趙諶又問。

沈擇觀天子神色,緩聲道:“表面上看,還是很有道理。”

趙諶忽地一笑:“朱相這是不想秦檜回朝,看來,昔日徐紹主政時,他閒怕了。”不想趙諶竟看得透徹。

沈擇見他如此說,眼珠子一轉,低聲道:“確實,據說秦檜曾呼徐紹爲師,徐郡王推行新政時,秦檜便是他得力副手。若檜回朝,必重現昔日局面。”

這話正說中趙諶心事。誠然,對於徐紹的才幹和功勞,趙諶是充分肯定和褒獎的。但同時,他也不希望那樣的局面再現。要知道,徐紹執政時,正值危難之時,軍國大事悉決於他,有時候皇帝都不一定能插得上手。這樣臣強君弱的局面,一時權宜還可以,如果長久了,哪個皇帝受得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徐紹去世的正是時候,再久一些,如果掌權到宋金議和,兩國休兵以後,恐怕又是另一個結局了。

秦檜被普遍視爲徐紹的繼任者,若他回朝,趙諶能不擔心重現徐紹主政時的局面麼?至於徐良,倒是無所謂,他遠不到他父親的火候。

“如今朝中已有朱勝非黃潛善理政,秦檜就不必回來了。”趙諶說道。

“那真讓他宣撫川陝?”沈擇追問道。一個內侍,可以在皇帝面前毫無顧忌地談論國政,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趙諶搖了搖頭:“川陝不是誰都能坐鎮的,再者,如今南北休兵,川陝正是恢復重建之時,也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官。”

“那繼續讓他判河南府?”沈擇打破沙鍋。

趙諶又搖頭:“等李若水回來以後再說吧,秦檜還是有功勞的,河南府情況不太好,尋機會給他換個地方。”

沈擇聽到這裡,不再多言,因爲他已經達到目的。

趙諶想了一陣,又擡起筆想批幾本,終究不能集中精神,扔了筆,問道:“最後一次召見徐衛時,你在場麼?”

“在場。”沈擇不知道官家爲什麼突然問起這個。

“還記得他說了些什麼?”趙諶又問。

沈擇嗯一聲,昂着頭想了片刻,回答道:“當時,官家詳細詢問他關於聯結西夏契丹之事。徐衛從頭說起,一直到委派那馬什麼出使契丹爲止。反正總歸一句話,就是若能聯合黨項契丹,於恢復大業將有莫大裨益。”

“沒了?”趙諶笑道。

“小奴就記得這麼多。”沈擇道。

趙官家一邊笑,一邊搖頭道:“你這記性不成。當時,除了這一樁之外,徐衛還詳細說了他在陝西的重建構想,說是三年之內,要把流民都動員回原籍。五年以內,陝西要作到自給。再長遠,就是要重現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國的輝煌。”

沈擇一拜:“官家博聞強記,豈是小奴可比。”

趙諶嘆道:“與朝中大臣相比,徐衛還算是個實在人。他向朕闡述這樁樁件件,其實就是想說他能行,說白了,他想作川陝宣撫處置使。這種人反而可靠一些,想要什麼直接說出來。朝中這些人,都自以爲聰明,把朕當成少不更事的後生,哼。”

“這川陝宣撫處置使是何等要職?徐衛身爲武臣,恐不合適。再則,官家已經將陝西軍政權力交付於他。”沈擇進言道。

趙諶緩緩點頭:“再看吧,日久才見人心,朕只見過他一面而已。近期,還是讓王庶和他分理川陝軍政,過幾年王庶到了致仕年紀再說。若他能成,委他宣撫處置大權也沒甚不行,若不成,再另選就是。”沈擇將這些話記在心裡,惟恐漏掉隻言片語。

二月,李若水自河南府歸朝,詳細報告了此行經歷。秦檜奉詔修復皇陵,果然是盡職盡責,如期完工。河南府境內,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恢復,士人軍民都稱讚他賢德。李若水的盛讚,並沒有讓秦檜得到什麼好處,官家趙諶也只是指示有司嘉獎而已。

二月下旬,皇帝開公向大臣表態,現在川陝的班子足夠應付,短期不考慮調整。雖然沒有依從朱勝非等人的建議,讓秦檜宣撫川陝,但也沒有讓他回朝。

許翰等大臣上奏,認爲中樞缺乏地方經驗豐富,且熟悉邊疆軍事的官員,這不利於中央作出正確切實的決策。這等於是挑明瞭向皇帝建議任用徐六。

趙諶心裡也明白,朱勝非雖然忠心順從,但缺乏魄力,因循守舊,確實得給他再配個能力較強的助手。遂下詔,將徐良奪情起復,結束守喪,任參知政事,與黃潛善一道,協助朱勝非處理中樞日常事務。

徐六這一上臺,朝中積極抗戰派大臣深受鼓舞。他們希望徐良能像清河郡王徐紹那樣,強力推行新政,富國強兵,以圖恢復。但徐六究竟成不成,就只能騎驢看唱本了。

再說徐衛回到川陝以後,先是在綿州停留,向宣撫處置司官員傳達了趙諶的嘉獎和鼓勵。隨後便回秦州,立馬召集陝西提刑司、轉運司、常平司等機構的主官到秦州開會,告訴他們以後直接受制置司節制,又讓各司長官彙報負責事務。紫金虎雖是武臣出身,但因爲在陝西多年,各級官員,無論文武也無人敢小覷他。

陝西的情況確實比較具體,因爲受戰亂的影響,最爲富饒的關中平原幾乎成了戰場遺址。其他各地的山區情況更糟,如果不是四川接濟,陝西早完蛋了。

要重建陝西,首先就是抓農業,農業是一切的基礎。而要抓農業,首先就是地要有人種。這一件,徐衛早就開始實施,數以萬計的鄉兵義勇已經在各地屯田。但僅靠這些人遠遠不夠,必須得把逃亡別處的百姓召回來,讓他們重建家園。

二月,徐衛直接在秦州,以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的身份發佈命令。命令川陝兩地各府州軍縣的行政長官,着手辦理流民還鄉的事情。

這是徐衛作宣撫副使以來,首次獨立發佈命令。這在陝西官員看來,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四川官員們就有些反應不過來了,拿着從秦州直接發來的命令茫然不知所措。

此事在綿州引起巨大爭議,張浚就對王庶說,徐宣撫怎麼能繞過宣撫處置司直接發佈命令?而且是面向川陝兩地?這置宣撫處置司於何地?又置王宣撫於何地?

王庶也覺得徐衛最起碼應該主動來綿州溝通一下,再由宣撫處置司發佈命令,而不是以個人名義。不過,作爲徐衛的老長官,王庶肚量也不小,他安撫有異議的下屬,說徐宣撫和我同爲川陝宣撫副使,朝廷也沒有再要求他“免籤書本司公事”,也就是說他和我擁有同等的權力,因此他發佈命令,制度上沒有問題。

其實,王庶也不願意因爲這麼一件事去跟徐衛爭辯。再說,他都快退休的人了,還有什麼好爭的?現在陝西也收復了,他也樂得灑脫,只求安安穩穩把這幾年過了,然後去職養老。

不過,徐衛也會作人。他單方面發佈命令,只是爲敲山震虎,樹立威信,並不是想把王庶壓下去,自己來獨管川陝兩地軍政。他也不願意和老長官有隔閡。事後,他派人至綿州,解釋說這是因爲自己不熟悉行政程序造成的。王庶也表示不介意。甚至還向四川北部各府州縣重發命令,讓他們着手辦理流民返鄉。

陝西戰前原有人口一百七十多萬。但是宋代這個“口”是隻計算成年男子,同齡婦女和未成年人不計入內。所以即便保守估計,陝西戰前人口也應該有五百萬左右。十幾年的仗一打下來,就讓人體會到了什麼叫“銳減”。

因爲現在戰事結束不久,重建才提上日程,有司也還沒有來得及統計。但好在徐衛爲了營田,將光復區各地平民成年男子編爲鄉兵,就地屯墾。只要把這些地區戰前人口和現有鄉兵人數一比,就能大概地瞭解一下。

保守估計,十來年的戰爭,讓陝西人口減少和流失了四成左右,也就是近兩百萬人。當然,得等到各地的流民回鄉以後,才能準確地統計出損失數字。便無論如何,戰爭對於陝西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

徐衛在皇帝面前說三年之內讓流民返鄉,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爲陝西流民的逃亡路線,不外乎就是陝西西部和四川北部。但五年之內,陝西作到自給,卻有很大的難度。戰後重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是說你讓老百姓回到家鄉,搭個草棚就了事。

重建的目的,是要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這是最基本的。只爲這個目的,徐衛就要列出數以千萬貫計的鉅額預算。老百姓返鄉以後,官府要提供牲口、農具、種子、先期物資和政策支持,否則他拿什麼重建。

很顯然,陝西不可能拿得出來這筆錢。陝西都轉運使劉贛,也就是劉子羽的老爹,把帳本拿給徐衛一翻,去年陝西稅收多少?三百萬六十萬貫,連四川的零頭都不到,而且這還是受益於邊界貿易,稅收增長之後的結果。這三百多萬貫,如今不用上交四川了,咱們陝西自己可以使用。

但用來幹什麼?別說軍費,別說重建,估計也只能拿來給文武官員們發俸祿。陝西要重建,還是靠四川支持。

強烈推薦:

第86章 盾陣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八百六十六章第79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八章第89章 勸降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46章 死戰第八百零三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47章 屠殺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222章 捅月亮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574章 回回炮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七百四十四章第92章 又見援兵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89章 勸降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10章 衝突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四百零九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00章 堵新郎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01章 出事了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八百四十七章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27章 攪局第八百五十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102章 張九月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118章 張憲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八百五十七章第401章 出事了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
第86章 盾陣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八百六十六章第79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八章第89章 勸降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46章 死戰第八百零三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47章 屠殺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222章 捅月亮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574章 回回炮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七百四十四章第92章 又見援兵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89章 勸降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10章 衝突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四百零九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00章 堵新郎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01章 出事了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八百四十七章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27章 攪局第八百五十章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102章 張九月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118章 張憲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八百五十七章第401章 出事了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