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遇襲

“太公來了。”楊彥低聲說了一句。徐衛這時才注意到,老爺子就站在橋下,正看着他。

“九哥,咱們是兄弟,有難同當的兄弟。”楊彥不知爲何說了這樣一句,說完之後,對着他一揖,方纔離去。從來到這個時代,徐衛從來沒有叫過徐太公一聲,此時仍不例外,提着酒壺強笑道:“您老怎麼來了?軍營重地,不得擅入。”

若是從前,徐太公聽到這話肯定要罵上一句,但這次卻有些意外。他緩緩踏入橋來,與兒子並肩站在一起,沉默一陣,聲音略有些嘶啞道:“你四哥來信了,讓我無論如何留住你。怕你一時衝動,以身犯險。”看得出來,老人家爲這事十分憂心。

徐衛沒有說話,提起酒壺喝了一口。家人的關心固然讓自己感動,可他們哪裡知道,這世上很多事,你避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即便自己安安分分作個官宦子弟,或者在金軍攻佔河北之前舉家南逃,照樣可以安生。可問題是,你避開了女真人,後頭還有蒙古人,你逃到南方,等到南方也淪陷時,你還能往哪裡逃?再往南,就是大海了。

“老九啊,你……”徐太公語氣有些異樣,徐衛剛轉過頭去,他幾乎同時也側過了頭。

“從前爹總是想,我這季子怎地這般沒用,沒一日能讓老子省心。後來你補了官,派了差遣,爹着實欣慰,總盼着你多立戰功,光耀門楣。可現在,你要帶着這七百人奔赴山東,去迎戰萬餘賊寇……”一陣之後,徐太公轉回了頭說道。

徐衛知他替自己擔心,遂拿話安慰他道:“沒什麼大不了,濟南張叔夜正等着我移師東進,合圍賊寇呢。”

“爹撕殺一生,你能騙得了我?從大名府至襲慶府,必經齊兗二州,你隨時都可能遭遇強敵,朝廷又嚴令限期破賊。老九,不如……”徐太公說至此處,略一停頓,像是有些難堪,但看着兒子,還是接道“不如咱拖延下去,反正你也只是鄉兵,至多也就是個罷官去職。”

徐衛見平常固執呆板,把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老爺子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心頭一震。下意識問道:“如果真這樣做,那別人都會笑話你生了個沒用的兒子,你也不在乎?”

徐太公一時無言以對,半晌之後,嘆道:“爹老了,最近總感覺四肢無力,接不上氣,也不知還有幾年活頭,你四哥供職軍中,身邊不能沒個送終的人吶。”

這哪是在擔心沒人送終,分明是怕兒子有去無回。

徐衛感覺鼻頭有些發酸,趕緊灌了一口,讓那烈酒在胸肺間燃燒,良久,語氣決絕:“我既然穿上鎧甲,挎上鋼刀,就絕不後悔!再苦再難,總要咬牙扛住!纔不失爲一條漢子!”

徐太公見他態度如此堅決,想要再勸,可兒子生得跟自己一樣,認定的事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心頭一陣痛,扶着欄杆,閉眼道:“你要是有個閃失,叫我……”語至此處,老淚縱橫,竟說不下去。

好大一陣後,見兒子沉默不語,他直起身子,深深的望了兒子一眼,長嘆一聲,拄着柺杖步履蹣跚的往橋下走去。徐衛轉頭,望着他有些佝僂背影,每走一步似乎都要耗盡他最後一絲力氣,將牙一咬,強忍着眼中的淚水,大聲道:“爹!兒一定回來!”

徐太公腳步爲之一頓,沒有回頭:“你三姐和嫂子還不知情,你也別告訴她們。”說罷,改爲雙手拄杖,緩緩的向家走去。

次日清晨,靖綏營士卒飽餐一頓後,收拾行裝,奔赴山東。家鄉父老聽聞子弟遠征,扶老攜幼趕來相送。徐王氏徐秀萍聞聽此訊,匆匆趕來,卻已不見徐衛蹤影。

從夏津入山東境內,不過兩日路程。八月十四,還有一天便是中秋佳節,靖綏營一路走來,嚴守軍紀。那山東百姓初見,都以爲是賊寇來襲,正欲舉家逃離,徐衛遣士卒安撫,說明來意,百姓感念,送些瓜果,則一概不取,哪怕是一碗清水,也不許沾半分。

這日,靖綏營行至一處村莊,徐衛爲免再驚動百姓,先遣士卒前去安撫,命全營就地歇息,埋鍋造飯。不多時,士卒回報,村莊空無一人,一片狼藉,似乎遭遇賊寇洗劫。

徐衛立刻派遣周熊率部警戒,於各處安排遊哨。徐太公再三提醒過他,軍隊駐紮或歇息,最易受襲,必須安排遊哨警戒,以防不測。

一路行軍,士卒疲乏,又兼天氣炎熱,營中個別體質較弱者中暑生病。徐衛親自過問湯藥,待藥煎好,必先嚐一口,感覺冷熱合適,方纔拿給士卒服用。

“莫非太過?”當徐衛巡視完畢,回來歇息時,張慶突然說道。

解下大刀,脫掉頭盔,徐衛再度掃視一週,答道:“士卒既來投我,便是袍澤兄弟。”

張慶聞言不語,徐衛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否在想徐衛虛僞,不過是在收買人心?”張慶笑而不答,徐衛也不介意,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正想躺下歇息片刻,忽聽士卒發喊!那小山坡上,周熊飛奔而下,邊跑邊喊:“徐副使!有敵來襲!”

徐衛一躍而起,提刀在手,厲聲喝道:“全營戒備!”或坐或臥的士卒們,慌忙起身,手執兵器,朝那小山坡上眺望。

徐衛下令停止前進時,已觀察過地形,這村莊建在兩座山坡之間,恰似一塊盆地,若駐紮在盆壁之下,一旦賊軍來襲,若從山坡而來,借衝擊之力,於我不利,所以全營停在盆中央。

“張洪,程方!”徐衛略一慌亂後,定住心神。

“在!”兩名都頭飛奔而來,都是原西軍逃卒,被徐衛委爲都頭。

“你二人率本都人馬,就地列陣!”徐衛軍令一下,二人立即如集本都人馬,長槍在前,士卒半蹲,將槍桿拄在地上。部分士卒仍舊不免慌亂,行動遲緩,甚至找不到頭緒。

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一十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319章 震天雷第483章 軍閥第115章 攀親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七百四十五章第41章 抱大腿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138章 佈防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08章 賞賜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135章 苦果第182章 糾結第400章 堵新郎第55章 張叔夜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97章 地下黨第728章 將二代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235章 煤老闆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113章 擴編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八百六十四章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63章 來了第662章 峰迴路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225章 下馬威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141章 定情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87章 霹靂炮第434章 回家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七百四十一章第827章 天倫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5章 張叔夜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302章 粘罕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146章 升官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325章 一頭驢第90章 狗血淋頭第545章 虎牢關
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一十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319章 震天雷第483章 軍閥第115章 攀親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七百四十五章第41章 抱大腿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138章 佈防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08章 賞賜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135章 苦果第182章 糾結第400章 堵新郎第55章 張叔夜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97章 地下黨第728章 將二代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235章 煤老闆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113章 擴編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八百六十四章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63章 來了第662章 峰迴路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225章 下馬威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141章 定情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87章 霹靂炮第434章 回家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七百四十一章第827章 天倫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5章 張叔夜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302章 粘罕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146章 升官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325章 一頭驢第90章 狗血淋頭第545章 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