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新時代

王靜輝安慰好蜀國公主,便給她把脈確定她的身體無恙後,心裡才放心下來。蜀國公主確實是壞有生孕了,估計已經快兩個月了,這讓他有些自責——自己雖然深愛着妻子,但對她的關心實在是太少了,連妻子還有兩個月的生孕,自己都不知道,看來自己也真是夠失敗的。

蜀國公主待王靜輝給她檢查完身體後,便從袖中拿出一片黃綾說道:“夫君,這是老祖宗的手詔,說是讓我回到汴都宮中待產。”

王靜輝接過曹太后的手詔,這是由林護衛帶回來寫給他的,對於曹太后這樣的安排,也是在他預料之中。蜀國公主現在已經懷有生孕,這不僅對於王靜輝,對於大宋皇室也是一個重大的事件。蜀國公主溫柔端莊,是皇室宗族女性的代表,除了慈壽宮的曹老太太和歷史上被史學家稱爲“女中堯舜”的高皇后外,她的聲望可是最高的,衆位女性皇族中也唯有她的品行可圈可點,讓人無可挑剔。

王靜輝看過手詔後倒是沒有提及那四個侍女的事情,只是說“急盼蜀國公主能夠早日回到汴都休養待產云云”,不過他還是能夠感覺得到曹老太太那種既氣憤又欣慰的心情的。對於曹太后給他拉皮條,王靜輝知道這是這個時代普遍的狀況,出於祖母對孫女的一種愛護。四個侍女都是從小跟隨太后的,自然不會和公主爭寵,如果要是自己在外面尋回來一個侍妾,難保不會藉着寵愛來欺壓公主。這樣豈不是就要走上歷史上王詵的老路?

想到這裡。王靜輝苦笑的搖搖頭:自己是真心愛上蜀國公主,並非愛這駙馬地權勢和榮耀。考慮這麼多幹什麼?不過那四個侍女是萬萬要不得地,對於自己的婚姻,王靜輝看得是非常神聖地,不管蜀國公主介不介意。那也會給自己帶來陰影。

王靜輝想了想對蜀國公主說道:“娘子,太后手詔說的有理,汴都開封那裡有比較好的條件來照顧娘子,況且那裡還有聖上、皇后在那邊照拂,你在汴都靜養待產,爲夫也放心的許多。現在你懷有生孕不過才兩個多月,路上走得慢些,倒是不會影響你和孩子地身體,如果再拖延一個月,那可就很難說了。所以還是早作收拾的好!”

以這個時代的衛生條件,不要說養大一個孩子了,就連懷孕待產也會將母子至於險地。王靜輝雖然自己就是個名醫,但在這個缺少必要藥品的時代,他也沒有多少把握來保證蜀國公主的平安,所以還是送到汴都開封待產最爲穩妥,那裡有自己培養的產婆,還有衆多大內御醫。安全係數遠比自己這裡要高的多。

當蜀國公主接到這份太后手詔的時候,她就知道這次他們夫妻二人恐怕又要分離一段時間了,雖然這是爲了孩子好,但終歸是心裡很難受,所謂十月懷胎,這中間順利的話也將近有八九個月份見不到自己的夫君了。

蜀國公主有些傷感地說道:“夫君。妾身這一去汴都恐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見到夫君了,夫君要好好保重身體……”畢竟結婚還沒有多久,又要這對壁人長期分離,蜀國公主一想起來便覺得鼻子發酸,話才說到一半,眼眶中淚珠便滴了下來。

王靜輝見蜀國公主如此難過,連忙好話寬慰了她一陣才哄好了妻子,對此他也很難受,他是希望陪在妻子的身邊等待這個新生命的降臨的,不過爲了母子平安,他唯有狠心把蜀國公主送到汴都去了。

三天後,雖然面臨大宋皇家海運緊張的籌備工作,王靜輝還是把一切事宜拜託給薛向之和李管事,他要親自護送蜀國公主從楚州走水路乘船到泗州轉進汴河直至永城,到了永城這便是他能夠送出去的最遠距離了。按照大宋例律,在職地方官若是沒有皇帝的詔令是不準走出所轄地區的,王靜輝是淮南東路地轉運使,所以便送到淮南東路的最北端。不過到了永城,這已經接近全程的三分之二了,再往前出淮南東路走一天便是應天府了,到了那裡便是大宋最繁華的經濟圈,各種條件也要好上許多,也讓王靜輝放心一些。

一路上王靜輝盡心竭力的進一個丈夫的職責來照顧蜀國公主,希望能夠以此來彌補自己地遺憾。由於蜀國公主懷有生孕已經讓王靜輝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這一路上吩咐船家緩緩行駛,他倒是和蜀國公主一起難得過了十天平靜悠閒的生活。不過再長的路程也有到盡頭的時候,兩口子在不知不覺中便到了永城,這裡便是分手的地方了,王靜輝儘量穩住自己的情緒,溫柔的在蜀國公主光潔的額頭上輕吻了一下,便讓船家開船了。隨着漸行漸遠的客船,淚水模糊了王靜輝的雙眼……

儘管有蜀國公主這一路上的勸說,但那四名侍女終究還是被王靜輝送上了和蜀國公主一起回汴都開封的船,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他將一封信悄悄的交給了林護衛,讓他面呈聖上轉交給曹太后。這是一封血書,是王靜輝在臨別前的晚上寫好的,他向曹太后謝罪,但以此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能夠得到曹太后的諒解以成全他對蜀國公主的情份。

來的時候是十天,但王靜輝爲了趕時間,在送別蜀國公主之後便在永城乘快馬一路奔向楚州,這中間只用了四天時間。通過薛向之和李管事的彙報,他得知幾乎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航海大船和貨物已經進駐阜寧和鹽城兩地的港口,只等待裝貨上船還有補充供養後便可以跨過大海駛向高麗和倭國。

除去負責走私食用油任務的十二艘大船正在執行“秘密任務”外,這次參加海外貿易的船隻總共大小九十三隻,其中大宋皇家海運地船隻便有六十隻。其他地船隻都是杭州和泉州等地聞風而動的大商家。另外還有十三艘大型大宋水軍戰船作爲護航艦隊。裝備了目前這個時代最先進地海戰武器,並且在王靜輝的一力苦諫下還裝備了包括近二百顆由弩炮發射的震天雷在內等各種火器。

現在一顆震天雷的製作成本在三百貫左右。可謂是大宋最爲昂貴地火器,艦隊上裝備的這些火器的總造價便超過了八萬貫,着實的讓老丈人和韓琦等人心痛的很。不過王靜輝給他們畫的“大餅”更加誘人——以貿易來養軍,把這些震天雷運送到高麗。給那些高麗棒子掩飾一下,相信以震天雷的賣相在那裡賣個六七百貫甚至更高的價錢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用“外國人”的錢來替大宋製造震天雷,這樣也可以大大地減少軍費支出。

不過王靜輝當初在福寧殿中的高級會議上提出這份建議的時候,就遭到了樞密院上下的堅決反對,連一向和他關係甚爲密切的郭逵都站在了對立面上。面對這樣的局面,王靜輝倒是沒有感到奇怪,如果沒有反對的聲音反而倒是不正常了,對此他自然有一份能夠立得住腳的說辭:高麗也和大宋一樣承受着遼國地軍事壓力,震天雷正是用來拉攏抗遼盟友用的。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相信高麗朝野的有識之士定能夠看到它的價值,以此爲契機形成聯盟讓高麗成爲大宋堅定的屬國,這是有利無害地;高麗和大宋距離千里迢迢並不接壤,況且震天雷可不是這麼好做的,以當今天下各國的科技水平和大宋嚴格的保密工作,高麗人根本就無法制作震天雷,到時得罪了契丹人的高麗會更加重視這一威力巨大的武器。這就是把高麗綁上大宋戰車的絕佳繩套……

王靜輝的一番說辭讓福寧殿中的衆人大眼瞪小眼,樞密使富弼心中雖然覺得不大妥當,但王靜輝的解釋也是滴水不漏,倒是先前反對的郭逵在這個問題上說了句公道話:“如駙馬所說,向高麗人販賣震天雷於大宋來說是擺利無一害,倒是甚合兵法中‘遠交近攻’之精神!”

郭逵是老丈人一手提拔上來的樞密院高級官員。雖然現在心目中的樞密副使變成了什麼“大宋參謀部”總參謀長,但也好過被文官彈劾到鄉下釣魚要強得多,對於郭逵的意見,英宗趙曙還是非常重視的。王靜輝看到英宗趙曙點頭表示同意,真想抱着郭逵親兩口,這傢伙真是太可愛了,把後世的地緣政治學簡單的給用《孫子兵法》來概括了,這比什麼都有威力。

福寧殿這次關於震天雷的會議雖然沒有像以前那樣全票通過,但樞密使富弼也並非小氣之人,他也能夠看到這中間對大宋巨大的利益,不過就是擔心震天雷的製作方法和火藥的最佳配方被高麗人給破解了。爲此王靜輝也藉着給他治療足疾的機會到他的府上親自做解釋——大宋發明火器應用到戰爭中已經幾十年了,也沒有做出最佳威力的火藥,高麗人對火藥的用途還停留在煙花炮竹的層次上,幾十年也未必能夠達到大宋的水平,到那個時候大宋早就有“更威力巨大”的新型火器了!

富弼知道王靜輝手裡肯定還有貨沒有拿出來,但樞密使的身份和一貫的修養可沒有使他變得像郭逵那樣,只是靜靜的說了句:“後生可畏!”這件事便兩清了。於是最終樞密院在這個問題上點了頭,在船上攜帶的震天雷不僅是要出口到高麗的,同時也是想借着這次遠航出海,給那些常年在這片海域十分活躍的遼國、高麗、女直等海盜一點兒顏色看看——一枚震天雷要是擊中這個時代的木船,只有一個——鐵定是餵魚的!而且震天雷爆炸的“聲光效果”也會給這些強盜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以後行駛在這條航線上的大宋船隻是一道護身符。爲此王靜輝還把負責這次護航的都指揮使李濟源叫來單獨和他談了半天,把富弼寫給李濟源的信件也交給了他,相信李濟源會執行自己的策略地——碰上海盜不要把所有地海盜全乾掉,留幾個回去報信。這樣更能夠起到威懾作用。

由於王靜輝急於讓大宋統治高層看到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決定一旦裝船完畢就立刻起錨趕往高麗,等九月十月再返航。以避過六月到八月地臺風高發時期。事實上這條航線如果計劃好的話一年可以往返兩次,雖然王靜輝一上任便開始做外圍的配套工程,年初的時候並沒有做好出海地準備,所以也唯有如此了。

送走蜀國公主後。王靜輝僅在楚州處理了兩天的公事後,便馬不停蹄的來到鹽城港口,這裡與他一年前來此的時候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興國銀行在阜寧和鹽城投下巨資在這裡幾乎是憑空建了一個港口,除了從附近漁村和城鎮中吸納勞動力外,還有三千廂兵直接從漣水軍趕來就地轉業成爲兩個港口的碼頭工作人員。

建好港口除了管理港口需要大量勞動力外,還有快要完工的幾個造船作坊等航海配套作坊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按照王靜輝的設想,還會發展近海航運,這就進一步需要勞動力……王靜輝這才意識到:這個畫給老丈人的“大餅”可玩大了!照這樣計算。以後地這個由小漁村變化來的港口小鎮在日後的歲月裡面將會急速發展成爲一個人口不下五萬的城市,這可就和距此進三十里地的鹽城不相上下,估計阜陽那裡也是這個狀況。

這個王靜輝在地圖上看到新標明的剛由漁村升級爲城鎮的港口小城純粹是由他策劃產生的副產品,充分發揮綜合效應後,估計漣水軍就要乾脆併到楚州來了。估計現在最鬱悶地便是楚州的鄰居漣水軍了,由於王靜輝在楚州大搞給廂軍找飯碗的活動,再加上老丈人和樞密院與中書的強力支持,幾乎廂兵是要多少有多少。不過這些廂兵大部分可都是就近從漣水軍抽調的,而且這海外貿易一開始,漣水軍的水軍直接就變成了保鏢,這還不夠,連杭州和泉州那裡地水軍也是抽調精華趕往楚州該行做保鏢了。按照王靜輝的計劃,他還會和老丈人與樞密院繼續交涉。讓這支強大的“臨時保鏢”乾脆成爲“專職保鏢”,以此爲基礎來發展一支新型海軍,不過這支海軍將會有強烈的經濟色彩而已。

面對欣欣向榮的鹽城港,王靜輝頭一次感到了蝴蝶效應的強大——這是因爲他的到來而產生的城市!自己沒有爲這兩個城市碼過一塊兒磚,蓋過一片瓦,但正是由於他對大宋統治高層不斷推銷的結果,在這裡還有阜陽附近的一個漁村將會造就兩個城市。想到後世二十一世紀那個偉人在中國的版圖上畫出來一個小漁村,不到二十年居然走完了一個城市需要幾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深圳甚至可以成爲和上海比肩的城市,號稱每年“進城三十萬,出城三十萬”的人口流動速度,成爲中國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活標本。王靜輝想到這裡不禁心中有些發涼、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自豪和美好的憧憬,同時這也使得他更加謹慎、更加小心……

王靜輝來到鹽城港的第一天,便急着拉李管事和通判薛向之去港口看看這個時代的海運船隻是個什麼樣子的,他只知道宋朝在這個時代有着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中國在大海上的優勢一直保持到明代,直至政和下西洋成爲中國人在大海上最後的絕響。一想到這裡,王靜輝的心中就不停的在撕喊:“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扭轉這一歷史悲劇,我要讓中國人永遠屹立在這萬頃碧波之上!”

王靜輝一行人匆匆從鹽城趕往港口小鎮,離碼頭老遠他便看到靜靜的停泊在港口裡的船隊,雖然看得還不是很清楚,但他馬上便看到了這個時代的巨型貨船——中國傳統的“福船”。福船這個名詞,王靜輝在後世看書的時候可是如雷貫耳,幾乎每一本描述中國古代航海的書中都會提及這種船。他湊近後纔看到福船的真實面目:長大約有三十米,寬十米,再加上四層上層建築,看上去有些笨笨的,不過王靜輝知道它的後面裝備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平衡舵,在這方面可是中國絕對的原創……

大宋治平五年五月十二,英宗趙曙早就指派欽天監算好了日子,送到楚州讓王靜輝來選擇具體的出航日期,他便從中選擇了這個日子。看着已經啓航的四艘巨大的大宋戰艦駛出鹽城港,王靜輝對站在他身後的通判薛向之和李管事高聲說道:“當他們平安歸來的時候,大宋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第105章 銀行第204章 激將第27章 新年第36章 上崗第399章 接力第7章 讓利第245章 訟師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59章 命苦第246章 燃燒彈第250章 堅持第2章 觀光第272章 威懾第318章 藉口第10章 孤寂第236章 人情第412章 抉擇第101章 來信第285章 退卻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236章 人情第118章 不悔第311章 釋疑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72章 妙用第59章 潛移默化第68章 平息第336章 鐵與血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404章 來州第173章 拒受第311章 釋疑第69章 醫道第134章 王靂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73章 奠基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376章 意外第193章 書童第293章 質疑第101章 來信第304章 交換第19章 蜂窩煤第192章 難耐第295章 主戰第248章 迴歸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330章 壓力第68章 平息第46章 收官第364章 伏兵第135章 互算第292章 西征第115章 退讓第279章 矛盾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100章 成果第112章 王韶第269章 應對第88章 天價第10章 孤寂第261章 答辯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151章 同行第35章 演戲第335章 定西軍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85章 外放第115章 退讓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127章 利誘第310章 衝突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49章 彌合第134章 王靂第263章 遇襲第163章 雙刃劍第132章 宿命第414章 做戲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63章 團聚第92章 郵政第112章 王韶第99章 包公第89章 貪污第258章 統計局第143章 言弊第265章 解煩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69章 應對第129章 銷路第268章 預警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404章 來州第413章 清單第423章 抽血
第105章 銀行第204章 激將第27章 新年第36章 上崗第399章 接力第7章 讓利第245章 訟師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59章 命苦第246章 燃燒彈第250章 堅持第2章 觀光第272章 威懾第318章 藉口第10章 孤寂第236章 人情第412章 抉擇第101章 來信第285章 退卻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236章 人情第118章 不悔第311章 釋疑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72章 妙用第59章 潛移默化第68章 平息第336章 鐵與血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404章 來州第173章 拒受第311章 釋疑第69章 醫道第134章 王靂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73章 奠基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376章 意外第193章 書童第293章 質疑第101章 來信第304章 交換第19章 蜂窩煤第192章 難耐第295章 主戰第248章 迴歸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330章 壓力第68章 平息第46章 收官第364章 伏兵第135章 互算第292章 西征第115章 退讓第279章 矛盾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100章 成果第112章 王韶第269章 應對第88章 天價第10章 孤寂第261章 答辯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151章 同行第35章 演戲第335章 定西軍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85章 外放第115章 退讓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127章 利誘第310章 衝突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49章 彌合第134章 王靂第263章 遇襲第163章 雙刃劍第132章 宿命第414章 做戲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63章 團聚第92章 郵政第112章 王韶第99章 包公第89章 貪污第258章 統計局第143章 言弊第265章 解煩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69章 應對第129章 銷路第268章 預警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404章 來州第413章 清單第423章 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