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奠基

福寧殿議事結束了,雖然大宋君臣對王靜輝的威懾政策心中還是有些不踏實,但左思右想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最主要的是向河北派遣軍隊並汪是皇帝趙頊說派就能夠派得了的——大宋調動軍隊進入河北這勢必會引動遼國的注意力,到時候大宋倒是成了要挑戰爭的一方了;另外明明知道河北諸路要有旱災和蝗災的發生,還要向那裡派遣軍隊,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又會增加當地的負擔,況且大軍一動,朝廷的財政就要亮紅燈了。

萬般無奈之下,大宋君臣找不到能夠比王靜輝方案更好的解決辦法,便決定暫時採用駙馬的威懾策略,皇帝趙頊給鎮守在河北大名府的韓琦密詔已經發出,密詔的內容也是王靜輝從旁幫助敲定的。因爲再過兩個月便是耶律洪基的生日,大宋和遼國都要互派使臣,顯然這麼重要的活動所派遣的使臣級別將會很高,王靜輝打定主意,不管來的人是魏王或是太子一方的人,都要讓韓琦策劃幾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演習的主角自然是最近幾年新裝備在河北守軍中的大威力火器。

在保安城之戰中,事先爲了防止遼國人趁火打劫,所以事先早就在河北囤積了一批火器,加上常規補給,河北的火器儲備已經達到了自大宋立國以來的最高峰,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御史臺的注意,御史們都準備磨也霍霍來彈劾韓琦了,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爲韓琦在保安軍之戰中獲得前所未有的大勝,按照傳統慣例韓琦應該回到汴都開封的,不過皇帝趙頊因爲韓琦年齡太大,也怕韓琦留在汴都會給變法派帶來麻煩。所以破例安排韓琦回到自己老家去養老。韓琦雖然鎮守河北,以他的聲望萬一遼邊有事,他肯定是河北軍政不二人選,現在他手中也有權力來使用火器,不過火器的造價實是在太高,這可不是弓弩所能比較地。他也想趕快降低手中的存貨,但高昂地價格卻不能讓他下這個決心。

其實王靜輝知道皇帝趙頊對於這麼大一批火器放在河北是不會安心的,在制定演習規模的時候,特意提出要消耗目前河北火器儲量的一半,加上朝廷地日常補給,就算有事。到明年的時候韓琦也有足夠數量的火器來對付一切情況。皇帝趙頊看了看王靜輝所安排的演習規模,嘴角動了動,但是也沒有多說,畢竟以現在河北火器儲量的一半來演習白白用掉,那可是一大筆白花花的銀子,若是賣到高麗去,那大宋可就要發上一筆了。

韓琦在河北接到皇帝趙頊地密詔之後,也很快做了答覆。“河北、河東、陝西三路,當西北控御之地。事當一體”,建議在這一地區“籍民爲兵”,以爲義勇,凡主戶三丁選一,六丁選二,九丁選三,於手背刺字,農閒教習武藝。戰時防守城寨。徵集義勇,既加強了邊防軍事力量,又可減輕冗兵之費效果很好。

王靜輝知道韓琦這是採取虛張聲勢的計謀,要是真的讓韓琦這麼幹,那恐怕河北、河東、陝西三路“籍民爲兵”下來恐怕數量不下三十萬,這確實能夠起到恐嚇地作用。而司馬光則認爲這隻能欺騙一時,而且慶曆年間徵兵戍守邊地,已經把老百姓嚇怕了,並且還親自寫信相訊,韓琦的答覆是不會讓老百姓去戍邊。

不管怎麼樣,韓琦的策略是有效的,不過司馬光的顧慮也不能忽視。王靜輝則是在韓琦和司馬光的基礎上,取消了這些“籍民爲兵”手上地刺字,但要加強三路百姓的軍事訓練,而且在演習過後把這個消息透露給遼國使者,以作震懾之用。

宋朝軍制中,入軍籍要在額頭、手背上刺字,尋常方法根本無法抹去,只有用內部特殊的密藥才能夠消除,這也是防範逃兵的重要手段,王靜輝讀過《水滸》,書中宋江就是要千方百計的抹去額頭上刺字,而仁宗時代的狄武襄因爲立下絕世軍功,所以仁宗皇帝想要給他抹去刺字,狄青大義拒絕了也堪稱一代佳話。

王靜輝建議加強訓練是爲了恐嚇敵國,但反對刺字是爲了穩住司馬光的心,雖然韓琦表示不會讓老百姓去戍邊,韓琦活着的時候還可以保證,若是韓琦死了,後面地繼任能否做到這一點王靜輝實在是犯嘀咕。手背上旦刺字就是入軍籍,到時候有戰爭發生的時候難免要拉上去當兵,這對百姓的安定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況且韓琦這招幾乎是把治下百姓一網打盡,幾乎每一戶都有人要參加軍事訓練,司馬光擔心的人心不穩實在是非常有必要。

大宋熙寧二年八月,文彥博舉薦無心成爲大宋特種兵部隊的教頭,樞密院打算成立一支規模在一千五百人的特種部隊的札子也得到了皇帝趙頊的批覆,特種部隊的籌建正式開始。

無心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他現在已經是大宋禁軍中的一名高級軍官不能再做王靜輝身邊的書童了,王靜輝對此也是非常高興,畢竟這是他所培養的書童第一個開始自己獨立的人生。當然爲了顧忌朝中看自己不順眼的御史臺,同時也爲了無心將來的前程,無心就不能繼續住在駙馬府,他還特意在汴都城中給無心買了一座不大的院落,送給無心當作慶祝。其他十一個師弟師妹好好的在無心的新住處瘋狂大醉了一把,心中對於自己以後的境遇也感到前途光明。他們從一羣無人關心四處流浪的孤兒,變成現在衣食無憂,並且還有前途,這不能不讓他們心生感慨,不管怎麼樣,這些都是師傅給他們的,沒有王靜輝他們的命運到現在還很難說,心中都充滿了感激。

王靜輝並不是把無心推出去就不管了,他把心中對於特種部隊的理解都詳細告訴了無心。並且抽出時間寫了一本書,書中從特種部隊的訓練到作戰都有着詳細的說明,不過要是讓一個真正地後世特種兵看到這本書的話,那非要笑掉大牙不可,但這已經是王靜輝所能夠做到地極限了。

無心雖然作爲特種部隊的教頭,但在此時是極爲特殊的。畢竟這樣組建這樣的部隊在大宋還是頭一遭,還真沒有人幹過。儘管首位皇宮地御內直班在某種程度上和特種兵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御內直班是專門負責保護皇帝的,恐怕自太祖太宗北征這後,御內直班已經有至少七十年沒有參加過任何戰鬥了,這和今後戰鬥在敵人後方的特種部隊有着很大的差別。樞密院對此也是沒有底報,不過既然是駙馬提出來的,再加上無心是駙馬地高徒,又在保安城之戰中立下功勳,所以樞密院將選拔訓練特種兵的任務全部都交給了無心。

王靜輝雖然對特種作戰,尤其是冷後患時代的特種作戰所知不多,但是他寫出來地書無疑爲無心指出了一個大致的方向,這對無心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幫助了。考慮到特種部隊將來作戰環境十分複雜,無心組建特種部隊第一件事選擇教頭就讓樞密院的人大跌眼鏡——他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極爲特殊的人——最優秀的獵戶、漁夫還有精通党項與契丹文字地教員。

無心的要求在樞密院看來是極不可理解的,爲此文彥博還專門召見了無心,在詳盡的解釋後,文彥博終於被無心說服了——主要還是被無心背後的駙馬所說服。特種部隊成員的選拔相對起來則是簡單的多,大宋百萬禁軍,其中最精銳的幾十萬部隊就駐紮在汴都開封周圍方圓千里以內,汴都衛戍部隊中更是精銳中地精銳,這第一批一千五百人的特種兵名額將會在開封衛戍部隊中選拔出來,身體素質更是沒有任何問題。

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兵員素質優秀,有的優秀者甚至和無心相比不相上下。這就使得無心按照設想中的練兵要容易得多,經過短暫的高強度訓練之後無心就將特種部隊分成了三個部分,在獵戶、漁夫的帶領下,分別前往不同的環境下生活訓練,教會這些特種兵成員如何在各種情況下生存,而且還要至少會講契丹話。

儘管這些特種兵的素質非常優秀,但要想達到王靜輝的要求,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短時間之內是無法派上用場了。不過王靜輝心中也並不着急,他原本就沒有打算把特種部隊用在西夏身上,最主要的用途便是遼國和西南那些時常作亂的南夷,當然還有王韶新收復的熙河地區的吐蕃諸部。

畢竟特種兵執行的任務多是沒有可靠後方補給支持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不說,就是吃的也沒有保障。因爲對外大宋幾年之後最主要的敵人便是遼國,滲透到後方之後,契丹話是必須要掌握的,否則連對方說得什麼都不知道,那會要鬧出大笑話的。至於獵戶和漁夫要教會這些特種兵的一些具體的求生技能,如何對付野獸、哪些東西能夠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就在無心主持特種兵部隊組建的時候,經過一個月的商討,王靜輝終於拿出一份長達五萬字的札子——《關於組建大宋情報局札子》。皇帝趙頊手裡拿着這份厚厚的奏章,真是不知道該如何說纔好——他早就知道王靜輝和朝中幾個最有影響力的大臣頻繁接觸就是爲了對大寧瓣情報機構進行改革,但沒有想到到最後駙馬居然送上來的奏章有這麼厚,這可能是他掌握這個龐大帝國後所接收臣子上奏奏章中最厚實的一本。

皇帝趙頊特意騰出了一天的時間,單獨讓王靜輝伴駕來審批這份奏章,如果在閱讀奏章的時候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隨時讓駙馬從旁解釋,這也是對王靜輝這一個月以來在這份奏章上花費如此大的精力的一種肯定。

“愛卿,是否有必要如此變動,這樣做是不是動作太大了一些了?!”皇帝趙頊合上札子慢慢說道。

王靜輝的這份《關於組建大宋情報局札子》內容上承襲了以往駙馬奏章的“特色”,非常詳細,從最初的情報人員選拔到整體大宋情報網絡地構建,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做了詳細的說明。並且有地環節上還給出了好幾種解決方案。每一種方案都詳加說明其優缺點,讓人一目瞭然。不過皇帝趙頊知道王靜輝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因爲和他接觸的大臥中對一些問題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僵持不下的結果便成了這份札子中不同地方案,全部都列出來就是等皇帝趙頊來自己選擇。這份苦心實在是讓皇帝趙頊有些動容。可見駙馬對情報工作的重視。

“聖上,自治平三年大宋開始秘密向遼國和西夏派遣間諜之後,大量的情報都返回到樞密院,原本即便是臣也沒有想到這幾年大宋的情報網絡會發展的如此之快,現在顯而易見,樞密院已經不能夠用途這份工作了。最佳的解決辦法便是把情報工作單獨從樞密院系統中剝離出來,重新組建成爲一個獨立地機構!”王靜輝慢慢的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點點頭,對於大宋情報工作的落後,甚至是一些大臣抱怨樞密院效率低下,他也是時常有所耳聞,不過現在也沒有到單獨組建一個部門地地步吧,原本他的設想不過就是稍微變動一下就足夠了,沒有想到駙馬的動作這麼大,不過顯然駙馬的舉措已經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支持。

“聖上認爲現在還不足以組建一個單獨的情報機構。但在臣看來露出馬腳不是如此!單單從這幾年情報系統地發展來看,樞密院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了,而且一旦出現紕漏,由樞密院來承擔這項責任也未免不太公平,恐怕難以服衆,畢竟樞密院是大宋最高的軍事機構,而密探們返回來的情報遠遠不止軍事方面的,還有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只要是敵國的任何方面的情報都是我大宋所需要的!臣可以想象如果要是照這樣地勢頭髮展下去,那未來的幾年要想處理如此多的情報,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勢在必行,與其到時候手忙腳亂,不如現在就動手打好一個基礎,這樣也能夠儘量減少其中的損失!”王靜輝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襬擺手笑着說道:“朕是辯不過愛卿的!知彼知已的道理朕也明白,朕也不會對這個情報局吝嗇,情報局所有支出都會從國庫中調撥,如果有空缺的話也可以從朕的內庫中調撥,不過看了愛卿的奏章,這情報局可真是個用錢的部門啊!”

“聖上,情報機構若是能夠帶回有價值的情報,即使花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從古到今,情報的獲得總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但若是悉心經營,總會物超所值!其實情報機構也並非總是花錢,如果經營得當,還可以有一定的收入,雖然不是很高,但也算是不無小補。”

“愛卿該不會是想要出賣情報吧?!”皇帝趙頊笑着問道。

“不錯!其實情報機構所呈送上來的情報也並非都是軍事、政治情報,還有大量的經濟情報,只要朝廷願意出讓這些沒有什麼價值的情報,那想來汴都富商也是極願意參與進來的,朝廷也可物盡其用。”王靜輝笑着回答道,至於提供商業情報,王靜輝在一開始的時候便以已經想到了,雖然不知道市場會有多大,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隨着大宋國力和商業的發展增強,有這方面需求的商家會越來越多。

“探聽情報就不用說了,不過這愛卿難道還想指望密探來刺殺敵國大員嗎?!”皇帝趙頊問道。

“這也是臣在遇刺後纔想到的,臣以爲訓練有些武裝間諜埋伏在敵國都城進行刺殺,其成功率會很高!對於一些能夠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走勢,或是敵國的一些精英,也許他們身邊的防衛因爲身處敵國腹地而顯得很鬆懈,要是能夠刺殺得手的話,那效益更是非常。並且臣在醫學上還有幾樣並不想眼的發現,臣可以爲這些武裝間諜提供一些裝備,可以保證不知不覺之中除掉對手。聖上試想一下,如果西夏的潑喜軍如果沒有了李清,那對党項人來說這將意味着什麼?當然李清並非是一個理想的刺殺對象,至少這個人還是主張和大宋通商的,嘉寧軍司已經成爲我們從西夏獲得牛羊最便捷的通路了,這不能不說是李清的功勞。”王靜輝笑着說道。

皇帝趙頊接過話頭笑着說道:“愛卿不會想要藉着公務來報私仇吧?!”

第430章 相聚第17章 身份第145章 急招第129章 銷路第96章 吏治第59章 潛移默化第381章 硫球第89章 貪污第22章 想法第201章 追殺第25章 技驚四座第83章 思慮第395章 內訌第16章 借書第48章 治療(上)第17章 身份第359章 責問第97章 捷報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61章 答辯第80章 參謀第23章 請帖第102章 安石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75章 誘惑第238章 宴請第182章 殺心第234章 去職第28章 文聯第383章 取捨第348章 試刀第387章 法律第243章 測度第52章 心意第409章 草原第129章 銷路第234章 去職第273章 奠基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208章 迫降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41章 點撥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19章 天變第319章 天變第395章 內訌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409章 草原第347章 賀壽第23章 請帖第308章 暗流第242章 地產第247章 水利第231章 誘惑第376章 意外第426章 圈套第132章 宿命第311章 釋疑第28章 文聯第143章 言弊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38章 宴請第189章 說親第115章 苦惱第23章 請帖第212章 正名第307章 投身第302章 取捨第379章 火上澆油第63章 路難第391章 突襲第397章 外交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賞賜第110章 蟻穴第286章 契機第296章 反間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72章 威懾第432章 劫船第86章 赴任第271章 重建第168章 傳警第24章 赴宴第304章 交換第90章 前奏第375章 海上第325章 內應第61章 雨至第48章 治療(上)第183章 情報第166章 愛的結晶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34章 波瀾第238章 宴請第143章 言弊第175章 聯手
第430章 相聚第17章 身份第145章 急招第129章 銷路第96章 吏治第59章 潛移默化第381章 硫球第89章 貪污第22章 想法第201章 追殺第25章 技驚四座第83章 思慮第395章 內訌第16章 借書第48章 治療(上)第17章 身份第359章 責問第97章 捷報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61章 答辯第80章 參謀第23章 請帖第102章 安石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75章 誘惑第238章 宴請第182章 殺心第234章 去職第28章 文聯第383章 取捨第348章 試刀第387章 法律第243章 測度第52章 心意第409章 草原第129章 銷路第234章 去職第273章 奠基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208章 迫降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41章 點撥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19章 天變第319章 天變第395章 內訌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409章 草原第347章 賀壽第23章 請帖第308章 暗流第242章 地產第247章 水利第231章 誘惑第376章 意外第426章 圈套第132章 宿命第311章 釋疑第28章 文聯第143章 言弊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38章 宴請第189章 說親第115章 苦惱第23章 請帖第212章 正名第307章 投身第302章 取捨第379章 火上澆油第63章 路難第391章 突襲第397章 外交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賞賜第110章 蟻穴第286章 契機第296章 反間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72章 威懾第432章 劫船第86章 赴任第271章 重建第168章 傳警第24章 赴宴第304章 交換第90章 前奏第375章 海上第325章 內應第61章 雨至第48章 治療(上)第183章 情報第166章 愛的結晶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34章 波瀾第238章 宴請第143章 言弊第175章 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