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釋疑

王靜輝在步出綠春閣後,坐在馬車中一直在思量着,由於自己的身份,他很少接觸到這個時代的“外國人”,他所接觸的外國人到現在也只有兩個,一個便是兩年前在宋夏和談中的西夏對手阿里提,另外一個便是今天剛剛見到的蕭佑丹了。

阿里提雖然是個老練的西夏使臣,但迫於形勢就是再多的計謀也是無力迴天,畢竟西夏的國勢就在那裡擺着,而且西夏國內弊政叢叢,阿里提也沒有這個才能和地位來挽救日落西山的西夏國力。不過這個蕭佑丹卻讓王靜輝感到了一種威脅,蕭佑丹不同於阿里提,王靜輝不知道蕭佑丹的才能如何,但能夠被稱爲“賢人”想必手底下肯定有兩下子,而且蕭佑丹和後族關係密切,有這個地位來深入遼國統治高層。

蕭佑丹這個人名非常陌生,應該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爲,但是王靜輝不敢保證這個蕭佑丹的歷史是不是受到自己的影響,若是如此的話,那在這個人身上將會發生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不過王靜輝對此沒有什麼興趣,因爲這個蕭佑丹心機太過深沉,像這樣的敵國人才還是早早毀滅的纔好!

王靜輝坐着馬車很快的便回到了駙馬府,不過在他下車進入駙馬府後,就感到了一陣不同尋常異樣的氣氛,管家王福一會兒便迎了上來。低聲說道:“駙馬,皇上駕臨,在書房等候了有一陣功夫了!”

王靜輝聽後雖然覺得有些疑惑,皇帝趙頊自從繼位之後,除了自己女兒誕生地那天,匆匆來駙馬府一會兒之外。還從來沒有到這裡來過,怎麼今天這麼好興致便來了呢?不過王靜輝沒有這麼多時間來猜測趙頊的來意,只是在路上努力回憶最近一段時間大宋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自己的記憶中歷史情況發生了什麼變化。

趙公公還是在書房門口低頭站立着,王靜輝對於趙公公這樣的站姿已經非常熟悉了,他也知道自自己邁進這個院落的開始,趙公公已經知道是他來了。儘管自己在趙公公眼中也算是個高手了,但這種憑藉自身直覺的判斷他還是做不出來地,也許這就是武功的奧妙,他心中對此雖然很感興趣。可無奈的是自己卻實在沒有那份時間來學習。趙公公已經根據自己的建議早就朝內宮申請了四個小太監來他身邊,來教授他們武藝,順便也是在調教他的接班人,這四個小太監將來會毫無疑問的繼續留在駙馬府充當內侍,而王靜輝對此也是非常重視。心中還在琢磨是不是要向皇帝進言,要求專門培養這麼一批高手,補充進入情報局,將來被派遣到國外的時候充當武裝間諜,專門用來在敵國進行破壞或是刺殺之用。

趙公公將書房門打開。請王靜輝進去,隨後便關上了書房門。王靜輝看到除了皇帝趙頊在座之外,便是自己的妻子趙淺予也是坐陪。心中便安定了下來──有自己妻子在場,那多半不是爲了國事來找他,他現在就是擔心在這個當口,大宋境內會發生什麼突發事件,畢竟現在大宋所面臨的事務實在是太多了,實在是經不起太多的反覆。

皇帝趙頊見到王靜輝進入書房也站了起來,說道:“愛卿上哪裡去了?!”

王靜輝看到皇帝趙頊地臉色有些不善,而旁邊的趙淺予也是雙手搓着衣角,心裡當下明白自己去“逛妓院”的事情已經傳到皇帝耳朵裡去了。對於皇室密探對自己的監視效率,這幾年他沒有少領教過,不過他心中還是暗暗罵着蕭佑丹,上哪裡不好,非要去妓院,弄得自己現在這麼被動,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地妻子已經懷有四個月的生孕,皇帝趙頊也不知道腦子進水了還是怎麼的,這個時候找自己不就完了,還非要把趙淺予給扯了進來,要是弄出什麼意外,那讓自己去找誰?

王靜輝躬身說道:“臣有要事去了城中綠春閣一趟,隨後便回府了!”他說完後看了看趙頊旁邊的妻子,她的臉上也是一臉地擔心,不過令他非常不解的是,自己直面回答皇帝趙頊後,她臉上的神情似乎很快地便緩和了起來,原本搓着衣角的雙手逐漸垂了下來。

“愛卿去這等聲色場所,還能有什麼‘要事’去做?!”皇帝趙頊的臉沉了下來,儘管他已經知道駙馬去了妓院,但他還是不願意相信這點兒。雖然這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如此,但他和駙馬相識多年,除了早期一段時間由於蘇軾等幾個人邀駙馬去這樣的場所後,駙馬就再也沒有涉足過風月之地,尤其是和公主成婚後,更是一心一意對待公主,兩人相敬如賓從來沒有拌過嘴,也沒有娶妾,甚至家中連歌女都沒有。

滿朝文武之中,唯有司馬光和王安石如此,皇室很難想象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有着尊崇的身份和巨大的財富,居然對女色毫無興趣只願意面對自己的妻子,但這幾年地事實徹底打消了皇室對此的猜疑,只有太皇太后對此有些擔心,但是今天駙馬的行爲實在是令他太失望了。

“聖上可知今天我在綠春閣見到的人是誰?”

“蘇子瞻而已!”

“蘇子瞻不過是臣臨時拉來的人而已,畢竟臣很少涉足這樣的場合,需要有個人來爲臣領路。其實今天臣去綠春閣最重要的便是去見遼國常駐大宋的使節蕭佑丹和最近傳信給他的遼國皇帝信使蕭忽古!臣身爲大宋情報局提舉,不得不對遼國的事務上心。況且遼國之於大宋是頭等心腹大患,聖上不是心中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嗎?爲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對手的狀況,這樣才能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哦!”皇帝趙頊聽後才知道他誤會自己的這個妹夫了,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相比駙馬親自出馬去打探情報,他更關心的是自己妹妹的幸福生活,皇室成員固然身份尊崇。但其感情生活大都並不如意,其婚姻多半是處於政治的需要,不要說別人,就是他自己地老婆也是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關心”下完成的。蜀國公主是皇室成員中的幸運者,不僅受到萬千寵愛,還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如意郎君,不過他是不會嫉妒自己的妹妹的,他只會更加關心她,護佑着屬於她的幸福,所以纔在知道駙馬去綠春閣之後勃然大怒。氣勢洶洶的找上門來向駙馬問罪。

“本來臣是對遼國皇帝派給蕭佑丹的信使蕭忽古感興趣地,不過通過這次接觸,臣才意識到這個蕭佑丹並非是個簡單的人物!”王靜輝看趙頊那個模樣便知道他來自己家裡是爲什麼了,不過他對這樣的事情固然很反感,但出於照顧皇帝面子的想法。還是將話題引入正題,也算是給正在尷尬中不知如何說話的趙頊一個臺階下。

“一個信使而已,愛卿不用放在心上,他是不會在汴都掀起什麼風浪地。不過愛卿所說的這個蕭佑丹,朕心中倒是有些印象。可惜他是個契丹人,好象還和後族的血緣關係非常近,不能爲朕所用。甚是可惜!”

“遼國皇帝的信使雖然只是給蕭佑丹送信,但在臣的眼中這個信使身上倒是有很多可疑地地方。據臣所知這個蕭忽古可是遼國第一勇士,是耶律洪基的親隨,送一封信哪裡用得着這種人?!而且在臣的眼中,蕭佑丹雖然有幾分才能,但對於人才濟濟地大宋來說,蕭佑丹不過只是箇中上之資而已,王介甫、司馬君實、文寬夫,就算是蘇子瞻兄弟兩人也遠比蕭佑丹強的許多。聖上只需要把眼前這些人才用好了,那大宋便已經無懼任何危機和險阻!”王靜輝笑着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笑着說道:“愛卿還忘記了一個人,便是愛卿自己!”

“臣之纔不過是小道,司馬君實和王介甫纔是真正的大才,不過兩人政見相左並不統一,臣所做的不過是因勢利導融匯兩人的矛盾而已,實在不足聖上誇獎,臣這一切都是聖上寬容的結果……”

“好了,你們不要相互吹捧了!”趙淺予站起身來準備給他們兩人倒茶。

王靜輝立刻走到旁邊輕輕攙扶妻子,笑着說道:“淺予,你有身孕行動不便就不要忙了!趙公公,麻煩你把學生送來的那雪頂茶拿來!”

王靜輝轉身對趙頊說道:“聖上難得來一次,一定要嚐嚐這雪頂茶,這可是臣的學生在治下采的野茶,經過炒制後味道極佳,最爲難得地便是這種茶葉有着非常出衆的提神醒腦的功效,要比聖上賞賜給臣的龍團勝雪還要強上三分!”

不多時,趙公公便端着茶盤,當茶葉從茶壺中倒出來的時候,一陣撲鼻的茶香迎面而來,讓人的心神一震,趙頊不由得脫口而出:“好茶!這等好茶可是難得緊,駙馬的那個學生可算是有心了!”

王靜輝笑着說道:“這個學生是華英書院醫科專業的學生,臣曾經給他們上過幾次課,這個學生非常有志氣,非常不滿於當今醫書中對藥材記載的漏洞,便想要糾正錯誤。臣便推薦他去到蘇頌那裡聽用,準備集合衆人的力量編寫一部權威的醫書,現在也是正在蒐集材料,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聖上便可以看到這部《大宋藥典》了!”

“如此人才真是難得了!”趙頊一邊品茶一邊誇獎的說道。

“當然難得!”王靜輝站起身來自豪的說道:“更爲難得的是這名學生非常有仁者之心,興致南方的時候,看到當地百姓生活比較困苦,在採到這種茶葉後便想到向臣來求救,希望能夠把這種茶葉推廣一下,以便改善當地百姓地生活。這種仁者之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具備的!”

“呵呵,愛卿的學生可真是有心了!朕也想幫他這個忙,這樣吧,就將這種茶葉列爲貢茶如何?!”皇帝趙頊笑着說道。

“君實相公一直都在致力於削減皇室開支,聖上幫忙來成全那個學生的想法固然是可嘉,但卻於國不利。臣這裡還有一些這樣的茶葉,聖上只需要賞賜給大臣,想必會很快傳出口碑,這樣就是國事私事兩不誤了!”

“愛卿真是……”皇帝趙頊聽後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了,駙馬做生意的心思可不是一般地多,居然會設下套來讓自己鑽,這不禁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君實相公建言削減皇家開支也是爲國圖謀,夫君這樣做正是恰當!”趙淺予在旁邊笑着說道。

趙頊聽後在苦笑之餘也嘆了一口氣說道:“司馬君實的想法是好的,朕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支持,現在皇宮的用度已經削減了許多了!”

王靜輝用茶杯蓋輕輕的撥弄着杯中的茶葉。淡淡的說道:“君實相公建議聖上削減皇家開支,其用心是好的,不過卻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王靜輝非常明白趙頊之所以嘆氣,並不是因爲對司馬光地建議反感,而是皇室用度現在已經維持到一個非常低的地步了。削減的餘地已經不大,單單看福寧殿中原本要用上百根蠟燭照明,現在卻只用三十根就可以看出來了,就這樣的羣臣議政之地都如此節儉,剩下來的餘地又有多少呢?

儘管趙頊在努力削減皇室用度。這不僅是爲了順應司馬光、讚賞司馬光,更重要地是他一心想做一個有爲皇帝,對生活享受並不是很在乎。不過王靜輝卻是知道歷史上他的兒子哲宗趙熙可是一個有名的敗家子,而且後世聞名的《水滸》真是記錄了那個時代,晁蓋截花石綱就是給哲宗修建園林用的。

“愛卿對此有何良策?”

“削減皇室用度是爲民,不過聖上就是再能節省有能夠節省到哪裡去?這還並不是最本質地問題,最爲根本的便是現在聖上努力削減皇室用度,聖上能夠保證自己的兒子、孫子甚至是以後地繼承者不推翻聖上的做法,再次將皇室的用度提高上來嗎?人都是愛享受的,聖上也不例外,不過是因爲聖上心中有着更爲遠大的目標在激勵着聖上厲行節儉。不過臣可以斷言聖上的繼承者未必都如聖上如此賢明!”王靜輝淡淡的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也是苦笑的搖搖頭,王靜輝的話雖然是字字誅心,但卻都是大實話,他心中明白,司馬光也明白,不過是當事人沒有勇氣去面對這樣地事情罷了。

“夫君就不要兜圈子了,肯定有解決的辦法,還不說來爲皇兄解憂?!”趙淺予看趙頊面色苦惱,心中知道丈夫有自己的談話方式,但卻不忍心讓自己的哥哥受這樣的痛苦,便出言催促。

王靜輝搖搖頭說道:“這個問題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如果說有辦法的話,臣這裡倒是有個方法可以試試。便是通過立法的方式,將國家財政盈餘和皇室用度結合起來,規定皇室用度在國家財政之中的比例,而且在計算上也有一定的出入,畢竟大宋的收入有官庫和內庫之分。”

“立法定下比例?!”趙淺予驚訝的說道。

“不錯!定下比例之後,皇室用度就不在是一個常數,而是直接和國家財政收入掛鉤,財政收入好的情況下,皇室用度自然會很充裕;反之亦然!不過這樣做也有其缺點,便是主政者可以調控稅收來達到國家財政的增加,這就是害民之舉了!”王靜輝冷冷的說道。

王靜輝還有一個例外沒有說,便是皇帝的權力沒有人來制約,儘管宋朝皇帝並不能夠隨心所欲的號令天下,相權在這一歷史時期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不過他卻並不認爲相權能夠制約皇權,朝堂中的大臣未必是皇帝的對手。歷史上王安石變法啓動之後,皇帝趙頊便對大臣來了一次大清洗,儘管歷史書中說這是王安石的傑作,但若沒有皇帝的支持,王安石又能夠有什麼作爲?王安石的得勢和歷史上的蔡京、高裘得勢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當然王安石胸懷天下,而高裘之輩完全是爲了一己私利。王安石類型的人物在朝中佔據主動的時候還好,若是高球類型的人物得勢,迎合皇帝的心意,按花石綱這樣的事情還是會再次上演。

皇帝趙頊聽後眼睛一亮,他心中也是希望自己能夠過得舒服一些,眼看着國家財政一年好過一年,但是自己還要在司馬光的壓力之下一步一步的削減皇室開支,這種反差就算是最偉大的帝王心中也會有不平的想法的,王靜輝的建議正好也可以讓自己順便分享國家財政好轉的“紅利”。

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08章 迫降第2章 觀光第45章 試探第92章 郵政第96章 吏治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47章 水利第359章 責問第274章 進步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347章 賀壽第8章 起步第113章 推銷第279章 矛盾第323章 倒計時第193章 書童第135章 互算第137章 試探第78章 制舉第120章 志向第72章 妙用第390章 摩擦第179章 地權第10章 孤寂第183章 情報第148章 風起第220章 三封信第270章 推薦第90章 前奏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234章 去職第278章 顧忌第8章 起步第312章 反治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4章 波瀾第285章 退卻第94章 農書第410章 鐵與血第120章 志向第133章 莫測第124章 財源第434章 定局第11章 手術第247章 水利第395章 內訌第209章 轉變第81章 賜婚第8章 起步第419章 志向第421章 創新第76章 裝備第26章 漣漪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347章 賀壽第31章 安排第403章 稅法第169章 頂缸第97章 捷報第404章 來州第293章 質疑第187章 烽火第67章 扭轉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第425章 正名第379章 火上澆油第94章 農書第75章 兼容幷蓄第17章 身份第203章 決絕第407章 補給第433章 出擊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46章 收官第387章 法律第356章 圖謀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15章 完勝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64章 懇求第286章 契機第133章 莫測第89章 貪污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0章 孤寂第136章 科舉第266章 有別第118章 不悔第336章 鐵與血第75章 兼容幷蓄第191章 風滿樓第303章 縱橫
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08章 迫降第2章 觀光第45章 試探第92章 郵政第96章 吏治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47章 水利第359章 責問第274章 進步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347章 賀壽第8章 起步第113章 推銷第279章 矛盾第323章 倒計時第193章 書童第135章 互算第137章 試探第78章 制舉第120章 志向第72章 妙用第390章 摩擦第179章 地權第10章 孤寂第183章 情報第148章 風起第220章 三封信第270章 推薦第90章 前奏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234章 去職第278章 顧忌第8章 起步第312章 反治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4章 波瀾第285章 退卻第94章 農書第410章 鐵與血第120章 志向第133章 莫測第124章 財源第434章 定局第11章 手術第247章 水利第395章 內訌第209章 轉變第81章 賜婚第8章 起步第419章 志向第421章 創新第76章 裝備第26章 漣漪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347章 賀壽第31章 安排第403章 稅法第169章 頂缸第97章 捷報第404章 來州第293章 質疑第187章 烽火第67章 扭轉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第425章 正名第379章 火上澆油第94章 農書第75章 兼容幷蓄第17章 身份第203章 決絕第407章 補給第433章 出擊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46章 收官第387章 法律第356章 圖謀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15章 完勝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64章 懇求第286章 契機第133章 莫測第89章 貪污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0章 孤寂第136章 科舉第266章 有別第118章 不悔第336章 鐵與血第75章 兼容幷蓄第191章 風滿樓第303章 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