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解煩

外界對這場刺殺行動的評說一,但身爲當事人的王靜輝卻並怎麼在乎,在經歷了開始時有些恐慌之後,他便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這麼一個狀況——自己還幹過類似的事情呢,這次過是對手的還擊而已,況且冰封的那次行動做的神知鬼覺,成功的幹掉了樑乙埋,自己的對手的戰績可比自己差遠了。

對於刺殺的指使者的來歷,王靜輝也沒有怎麼花心思來思考,其實想這些也沒有什麼用處——自己在大宋內部得罪的人很少,還犯着爲此用這種手段,能夠使用這種手段的人用腳趾豆都可以想到肯定是遼國和西夏所爲,過西夏的可能性更高,誰讓自己在去年在和宋夏和談中狠狠的敲了西夏一筆?人家來仇也是應該的,過令他可惜的便是他能夠找到靠得住的鐵證來證明刺殺是党項人乾的,然他有可以多一個藉口來對党項人發動進攻。

在王靜輝知道皇帝趙頊下旨要開封府將城東戒嚴的時候,他請求進宮面聖,在皇宮中向皇帝趙頊當面說明了刺殺的經過,並且請求聖上要對東城區戒嚴,因爲韓維在案發現場找到任何能夠證明刺客身份的物件就足以證明幕後主使人心思縝密,估計能夠查到線索的可能性基本爲零,與其明知道會有結果還要戒嚴,那還如內緊外鬆,暗暗查訪纔好,畢竟東城區的居民有幾十萬人,這麼一搞會擾民的。

皇帝趙頊對王靜輝這種態度十分解,但一想駙馬的話也對。雖然解除了戒嚴但還是嚴令開封府要在暗中加緊查訪爭取找出真兇的線索。過更令皇帝趙頊感興趣地是王靜輝的一身武功,儘管他早就知道駙馬身負武功而且還弱。但沒有想到在這麼嚴峻地局面下,駙馬還能夠毫髮無傷並且全殲刺客,這到讓他非常驚奇。

面對皇帝的好奇心,王靜輝只好讓內侍拿來一把筷子表演了一下。看到普通的竹筷在駙馬的手中猶如利箭一般可以刺入院中垂柳的樹幹,皇帝趙頊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王靜輝則是苦笑着搖搖頭。

管王靜輝如何想辦法淡化這次刺殺事件,作爲一個非常引人注目地人物。關於刺殺故事的版本卻數勝數,猶如後世娛樂媒體的八卦傳說一般,王靜輝也少得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過他也明白這是爲了滿足百姓娛樂的需要,他心中並在乎,他在乎的只有一個人地感受——他的老婆蜀國公主,當事件發生後。王靜輝沒有到皇宮中去而是第一時間回到了駙馬府,就是生怕自己最珍貴的受到任何傷害,儘管知道沒有哪個人會白癡到敢到駙馬府來殺人的地步,但他心中還是非常在乎自己妻子的安全。

刺殺事件給王靜輝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改變,除去民間各種八卦新聞之外,最明顯的改變便是駙馬身邊的護衛力量得到了空前提高。太皇太后甚至親自降下懿旨給皇帝趙頊,要求再選派御內直班衛士來保護駙馬,並且捎帶司馬光、王安石、文彥博、曾公亮等六官員享受一樣的待遇。如此一來,朝廷重臣身邊有御內直班護衛充當保鏢也成爲大宋地一種定製。是皇上給臣子的一種“殊榮”的標誌而沿襲下來。

儘管是一項“殊榮”,過王靜輝並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本以爲他還可以像往常一樣出入,但身邊一下子比往常多出一的護衛力量。只要出了駙馬府,王靜輝地身邊至少也會有三十個以上的護衛隨行保護,這麼大的排場在宋朝的高官行列中並算什麼,但王靜輝自己卻覺得彆扭的很。更令王靜輝難以忍受的是他和妻子想要出去易裝而行是絕對可能了——皇帝趙頊在涼亭中將周圍的內侍驅逐走後,非常鄭重的和他談論了一下有關“皇家麪皮”的事情,以往以趙頊對自己妹妹和妹夫地縱容,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駙馬伕婦跑出去遊玩,他也會很在乎,但這次同。這次的刺殺事件嚇壞了皇帝趙頊,他能容忍自己的臂膀受到傷害,但更加能容忍的是自己的親妹妹也跟着陷入險境,所以破天荒的和王靜輝認真談論了一次這個問題,以往可都是談論國家大事的,這確實還是頭一遭,這使得王靜輝意識到自己以後是可能再和自己的妻子跑出去了。

什麼事情要平靜下來都是需要時間的,王靜輝知道最近自己是大可能出去了,並且自己一出門就要帶上一大幫的侍衛,這實在是太扎眼了,所以他這段時間就待在家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妻子在一起吟詩作畫,恰逢盛夏好愜意。

雖說刺殺事件轟動一時,過大宋的統治高層人員心中都明白這很可能是個無頭公案了,就連駙馬本人對此也是很上心,韓維也知道其中的關節,但身爲開封府知府掌管京畿重地,這件案子既然發生在自己的地頭上,說什麼也要做做樣子,只要拖上一拖,讓百姓的新鮮感過去之後,便可以徹底鬆口氣了。

過就在韓維裝模作樣的辦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唏噓已的事情——皇帝趙頊在王靜輝的建議下撤去了對東城區的戒嚴,並且放棄了挨門逐戶的搜查後,東城區的反而都自發的組織起來,以街道爲單位聯上報;東城區所有酒樓茶肆客棧的老闆都親自到官府領取行刺者的畫像,到十天的時間裡,開封府收到了大量關於兇手的線索。要知道東城區人口是汴都開封人口最爲密集的地方,這裡藏污納垢多數治安案件都發生在這裡,韓維雖然建議皇帝對這片區域戒嚴調禁軍來盤查,但他自己也沒有指望能夠從中找出什麼線索,過現在看來也未必會一點線索也沒有。

話又說回來。除了駙馬能夠在東城區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還真沒有幾個官員能夠像駙馬一般。估計就是個宰相在東城區被人給宰了,這裡的居民也會有這樣的行動。東城區地百姓倒是純樸的很:“駙馬在這裡開醫館設藥房,這裡地百姓有了病用擔心無法得到醫治,更用擔心沒錢治病,此再生之德,雖升斗小民亦銘感五內!”

一番話說的韓維唏噓已,將此轉告皇帝趙頊之後。趙頊也是半天無言。

過現在東城區的百姓對抓到刺殺駙馬的餘孽有着非常高的熱情,刺客又是二十多個人,個個體型彪悍,這樣的人就算披着麻袋行走於街市,也是非常惹人注目的。本來已經對此失去信心地韓維居然在前來報案的百姓當中得到了許多線索——這些人絕對是汴都開封本地的居民,是在五天前從朱雀門進入開封城的。在東城區的分別入住三家小客棧中住了四天。據客棧的人說,這四天當中這些人除了三個領頭地以外,其他人都沒有出門一步,最重要的是這些人說話雖少,但隻言片語卻給人很彆扭的感覺,同於大宋任何一地的地方方言,彷彿這些人才剛剛學會漢話。

“多謝韓大人,真是辛苦您了!”王靜輝朝韓維抱拳感謝道,由於他弟弟韓絳在熙寧變法當中是個響噹噹的“護法羅漢”。所以他才知道宋朝河北還有這麼一個顯赫的韓氏家族,原本以爲河北只有一個韓琦家族,沒有想到這個韓家比韓琦更牛。

事實上他來到宋朝後就一直很注重和河北系的官員打好關係,兩個韓氏家族自然是河北系官員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相對於韓絳。王靜輝更對韓維有好感——韓維的官聲錯,可謂是這個時代標準地好官,對屬下也要求很嚴格,基本上沒有底層酷吏那樣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韓維這麼關注自己的案子,王靜輝知道這除了韓維是個好官之外,更多的還是他與河北系官員地深厚利益關係,在他許下厚利引導這些官員將財產從土地向商業轉移的過程中,給他們帶來了百的回報,這才使得河北系的官員和世家大族肯出讓土地以換取王靜輝旗下商號的股份。

這種簡單的商業操作使得河北系出身的官員對王靜輝的依賴很大。雙方心照宣的達成了利益上地同盟,只要他去像王安石那樣侵犯他們固有的核心利益,在朝政上河北系官員是非常樂於支持王靜輝的。事實上河北系官員是最願意看到類似刺殺王靜輝的事件上演的,龐大雜的利益網絡使得韓維得對王靜輝的安全格外上心,若是駙馬的生命出了什麼問題,已經在駙馬身上下了重注的河北官員可就真的要欲哭無淚了。

韓維拱手說道:“都尉客氣了!本官身爲開封父母官,這是本官應做的,都尉用放在心上!”

韓維對王靜輝是非常有好感的,這僅在於駙馬和自己家族的利益的關係,更是因爲駙馬的聰明才智贏得了他的尊重。韓億八子雖是個個在朝爲官,但無論是韓絳追隨變法派,還是站在保守派一邊的韓維,都對王靜輝的底細甚爲清楚,對這個年輕人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本事都是大爲敬,這可是一個知內情的人認爲駙馬過是個弄臣,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本事。

“愛卿,你的意思是說刺殺駙馬的是大宋人?!”皇帝趙頊問道。

“錯!聖上,這被擊殺的二十七個刺客對大宋的語言是很熟練,甚至可以說他們有的人根本就會說我中華語言,並且他們雖然身穿貧民裝,但卻都是開封人!他們身材魁梧,臣已經命開封府最有經驗的杵作查驗刺客的屍體,他們的手掌上佈滿了厚繭,從手指上來看這是長期射箭的精銳之士纔能有的,並且刺客的大腿內側也有繭子,這是長期騎馬所致,並且他們的身上有着或明或暗地各種內外傷,還有便是……他們的嘴裡面都有一顆毒牙!臣揣測以爲這是萬一行刺失敗,以便刺客自盡所用!綜合起來看這些人更像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和尋常百姓相差甚遠!根據城中百姓所提供地線索來看,臣以爲是遼國或是西夏的刺客。過党項人地成分居多,這和駙馬得罪過党項使臣阿里提有着很大的關係!”韓維躬身回答道,他可敢像王靜輝那樣在皇帝面前還是懶懶散散的模樣,過駙馬這個樣子在皇上面前,韓維心中也只有認爲這是“天授”,是段難得的君臣之間的緣分。

皇帝趙頊聽後眉毛一挑,將手中的茶杯狠狠的砸在地上。茶水濺得到處都是,旁邊地內侍頭也敢擡的忙過來收拾瓷器碎片:“蠻夷敢欺我大宋無人焉?!”

王靜輝腦海中靈光一閃,站起身來說道:“聖上請息怒!這種齷齪之事就算我大宋抓住了對手的把柄,多半也是奈何得,對方原本就已經算計的極爲精確,連銷燬活口都能夠想到。這真是厲害!臣倒是對這個敢來刺殺臣的對手非常感興趣,從中也有一得之愚!”

皇帝趙頊和韓維對王靜輝的態度都感到非常驚異,彷彿遭遇刺殺地是駙馬一般,到這個時候還能夠談笑對手,這份膽色倒是讓韓維更加欽佩了。

“愛卿有何想法?”

“臣在這次刺殺事件中有兩個收穫!一個便是大宋也必須有一支這樣的力量,可以隨時投放到遼國或是西夏去,見機行事或能夠取得非常效果!聖上可還記得臣有個書童爲冰封?這是臣一手訓練出來的,加入兩國交兵的時候,這樣的刺客能夠深入敵國刺殺敵國的政要引動後方動盪。這可比百萬雄師要管用得多!當然這樣的力量可以劃規爲大宋派往敵國的‘和尚’一類,他們既是間又是刺客,臣還有點絕活可以交給他們,使他們的刺殺手段更加多樣化。遠比敵國這次派來地刺客要強得多!”

皇帝趙頊點點頭問道:“愛卿的另外一個收穫是什麼?”

“臣想向聖上建議在我大宋軍中成立一個新的軍種,其實這也是什麼新的軍種,歷史上早就有這樣地軍隊存在。聖上也是熟讀史書,可曾記得三國時期孫權身邊有一支軍隊爲‘解煩’,解煩軍人數雖然多,但勝在靈活機動,武力超強,在戰場上突襲敵國的倉庫、糧隊,甚至是敵人的帥營。有這麼一支軍隊的存在可以省去大宋很多麻煩!”

王靜輝心中所想到是將後世的特種兵搬到這個時代,他在原來的時空中雖然是特種兵,但身爲軍人對此也是很陌生,任何一個軍迷對特種兵都有着一種特殊的情懷,對他們超強的訓練方法也都說得頭頭是道。大宋有百萬禁軍,從中層層選拔出一兩千人幹特種兵,王靜輝相信這是可能。尤其是王靜輝知道歷史上三國時期就有了古代特種兵的雛形,孫權身邊地解煩軍很可能就是最早的特種兵,既然孫權這樣的“古人”都能夠建立一支特種兵部隊,他沒有理由在這麼好的條件下會吃憋。

“呵呵,解煩軍、解煩軍!朕記得曹操手中也有一支這樣的軍隊爲‘虎豹營’,首領就是曹操麾下大將許褚吧?!”皇帝趙頊笑着說道。

王靜輝笑着躬身說道:“錯!說起來曹操的虎豹營倒是比孫權的解煩軍更爲有,知聖上以爲如何?!”

“呵呵,愛卿可以先寫道札子,朕自會交給樞密院的人看看,過朕覺得漢末就已經有這樣的軍隊了,我大宋豈能居後?!”

“皇上聖明!過臣想要向聖上討個差事,還望聖上成全!”

“愛卿有何要求儘管說來!”皇帝趙頊高興的說道,他還是頭一次遇到駙馬主動要差事,心中也是很好奇自己的妹夫連翰林學士都推三阻四,到底還有什麼官職能夠讓駙馬動心,主動來討要官職。

“若是樞密院能夠通過臣的札子,在大宋軍中建立這樣的軍隊,臣想要當這支軍隊的教頭!”

皇帝趙頊和一旁的韓維聽後都是一愣——駙馬這麼尊貴,怎麼能夠去當教頭?!

“愛卿會是在說笑吧?!”

“臣敢對聖上有半句戲言!聖上知道臣精通歧黃之道,過聖上有所知,身爲郎中醫術越高,對如何殺人就更加精通。這支軍隊同於以往對陣決戰的軍隊,他們深入後方沒有可靠的糧食補給,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臣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在野外生存,如何能夠更加有效的擊殺敵人,如果臣能夠當他們的教頭,他日這支軍隊立功也算是爲臣出一口今日的惡氣!”

第228章 渴望第178章 第一槍第88章 天價第255章 發現第18章 印鈔機第129章 銷路第357章 迷霧第201章 追殺第12章 算賬第168章 傳警第49章 彌合第258章 統計局第270章 推薦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8章 起步第217章 試製第217章 試製第192章 難耐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5章 競拍第318章 藉口第283章 天波第266章 有別第120章 志向第80章 參謀第356章 圖謀第94章 農書第175章 聯手第19章 蜂窩煤第311章 釋疑第416章 勒索第2章 觀光第301章 設套第17章 身份第377章 刺殺第266章 有別第134章 王靂第323章 倒計時第404章 來州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301章 設套第124章 財源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127章 利誘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180章 默契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46章 收官第159章 命苦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229章 軍費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391章 突襲第265章 解煩第210章 獵人第313章 亂局第311章 釋疑第34章 波瀾第148章 風起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77章 刺殺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27章 新年第180章 默契第191章 風滿樓第348章 試刀第85章 外放第325章 內應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319章 天變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398章 脅迫第241章 持平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40章 和平第192章 難耐第94章 農書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96章 變局第201章 追殺第420章 馬屁第135章 互算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26章 改變第131章 新時代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251章 乘風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234章 去職第134章 王靂第10章 孤寂第414章 做戲第56章 因勢利導
第228章 渴望第178章 第一槍第88章 天價第255章 發現第18章 印鈔機第129章 銷路第357章 迷霧第201章 追殺第12章 算賬第168章 傳警第49章 彌合第258章 統計局第270章 推薦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8章 起步第217章 試製第217章 試製第192章 難耐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5章 競拍第318章 藉口第283章 天波第266章 有別第120章 志向第80章 參謀第356章 圖謀第94章 農書第175章 聯手第19章 蜂窩煤第311章 釋疑第416章 勒索第2章 觀光第301章 設套第17章 身份第377章 刺殺第266章 有別第134章 王靂第323章 倒計時第404章 來州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301章 設套第124章 財源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127章 利誘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180章 默契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46章 收官第159章 命苦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229章 軍費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391章 突襲第265章 解煩第210章 獵人第313章 亂局第311章 釋疑第34章 波瀾第148章 風起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77章 刺殺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27章 新年第180章 默契第191章 風滿樓第348章 試刀第85章 外放第325章 內應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319章 天變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398章 脅迫第241章 持平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40章 和平第192章 難耐第94章 農書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96章 變局第201章 追殺第420章 馬屁第135章 互算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26章 改變第131章 新時代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251章 乘風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234章 去職第134章 王靂第10章 孤寂第414章 做戲第56章 因勢利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