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來州

王靜輝的地產生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得起的,在大宋也不會超過十個,但是有這個資本未必有能力能夠玩得轉,現在看來王靜輝和徐氏合作當初是最佳之舉。徐氏以其經營優勢將王靜輝的創意變成了金錢,雙方互相扶助才走到今天。

熙寧六年六月,大宋正式推出個人所得稅法,試行區域爲京畿路、河北諸路、兩浙路、淮南東西兩路。這樣的稅法完全是靠王安石和司馬光的魅力才得以通過的,大宋目前也只有這兩個人才有這樣的人格魅力排除衆議通過這麼招人恨的稅法——這是第一部專門針對富人所徵收的稅法。儘管這部稅法十分招富人恨,但是大宋士林對此非常讚賞,王靜輝等大宋士林中有名望的人一起在大宋的主流報紙學刊上發表大量文章以爲新稅法搖旗吶喊——儘管有很多不爲人知的政治較量,但在這個時代的士子心思大多數都是非常簡單的,這也歸功於大宋立國者當初希望天下讀書人與君共同漢國的思想所致。雖然不知道當初太祖太宗皇帝是否真的打算讓讀書人和他們共同治理江山,但是上百年的氛圍積累下來使得宋朝的知識分子都有一種“以天下爲己任”的思想——這也就是俗稱“燒壞了腦子的讀書人”。

“禹巖,這幾日港口有什麼變化沒有?!”王靜輝淡淡地問道。

“先生,這幾日杭州港口船隻已經較上個月減少了三成,其去向都是向北,目的地並不清楚……”禹巖是王靜輝的貼身書童,彥生接任大宋情報局後,王靜輝便從他的二代弟子中選出了兩人爲自己的書童,一邊幫助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另外也是對他們加強鍛鍊。

王靜輝聽後默不作聲,旁邊的趙煦問道:“先生爲什麼這麼關注港口船隻的動向呢?”

“沒有什麼。不過是計算一番大宋出兵燕雲的時間罷了!”王靜輝笑着摸着趙煦的頭說道。

“大宋出兵燕雲和杭州港口的船隻有什麼關聯?!”

“這是一種戰術,不過從前沒有人用過罷了!三年前我向你父皇建議的,樞密院在論證後便開始做準備工作。現在遼國戰事已經快要接近到尾聲了,磨古斯聯軍已是強弩之末,他們終歸還不是契丹人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已經達到削弱遼國的戰略目標,親自下手也是理所當然之中!”王靜輝笑着說道。

看着兩個孩子還有些迷惑的樣子,王靜輝繼續說道:“我打聽杭州港口內船隻情況就是在推算大宋的跨海登陸作戰的準備情況。這一戰術打法便是從我大宋京東東路的登州港開始集中十萬大宋將士,通過海上船隻直接在遼國燕雲防線後部的來州登陸,佔領來州後就可以從容地選擇是從後方向燕雲防線進攻還是直接攻向遼國大定府,這樣無論作何選擇都會極大地打亂遼國的兵力調動,大宋取得勝利所付出的代價會更小一些!”

“先生,這麼做豈不是太過冒險了?!”禹巖問道:“這樣做固然是甚合兵法之中‘奇兵’之策,但是十萬將士跨海橫渡到遼國腹地來州,且不論他們上岸後還有多少戰力,就是後防補給也是及其困難的!”

王靜輝點點頭笑着說道:“問得好!這正是現在跨海登陸作戰的薄弱環節,要不然這種戰術在提出來後到現在整整準備了三年之久,整個作戰計劃已經得到了詳細地論證。遼國來州有人會爲大宋的跨海登陸作戰部隊提供必要的幫助,在那裡已經建成了不少的糧倉,這些都是爲我們宋軍所準備的,況且依照現在的局勢看來,宋軍一旦登陸後兵力方向比較寬裕。只要補給足夠的話,也可以選擇向大定府方向前進。”

就在大宋舉國知識分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稅法執行上面的時候,熙寧六年九月十三日晚,五萬定西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了遼國西京道重鎮雲內州,接着馬不停蹄地向西京道首府遼國西京大同府進發——在那裡將會匯合從河東路太原府出發的十萬禁軍合擊大同府,徹底將遼國西京道納入大宋囊中。

十三日下午的時候大宋京東東路,五萬跨海登陸作戰部隊乘坐三百艘艦船出海,目標直指遼國來州港。船隊在經過了一天的航行之後,終於在第三天的深夜到達了來州港,最先踏上港口的便是無心所率領的三千特種部隊,他們是專門來搶佔灘頭陣地的。

當無心踏上港口的時候,除了許氏家族前來接應的人之外並沒有契丹人的部隊,大宋參謀部所設想的在港口激戰的狀況並沒有出現。特種部隊成員很快便將船上的物資全部卸到港口上,爲了不驚擾契丹人,只是在許氏的幫助下先牢牢地掌控住港口並沒有向三裡之外的來州城進攻。

整個登陸環節非常順利,在黎明前總共有四萬宋軍和攜帶的裝備在港口上集結完畢。水軍艦隊在放下登陸部隊後就立刻有序地開始返回大宋,準備接應下一批作戰部隊和物資——從大宋登州港到來州港這段海路大宋水軍部隊已經多次勘察過,加上來州許氏的幫助使得大宋水軍對這段航路非常熟悉。

按照事先制訂好的作戰計劃,總共有兩批九萬人來執行這次跨海登陸作戰計劃,第二批現在已經在半道上了,不過要視登陸作戰順利程度來決定最後投入兵力的多寡,照現在的進度來說,還有三萬預備部隊很有可能會投入這次作戰中來。

大宋軍隊正在來州港緊張地進行集結,無心的特種部隊和已經修整完畢的一支萬人左右的軍隊正埋伏在來州城外,他們的任務就是拿下這座城池——來州城內有能夠滿足跨海登陸作戰部隊半個月左右的口糧,還有爲數不少的馬匹,這些都是許氏爲宋軍準備的,儘管戰馬數量才一千多匹,但能夠弄到這麼多戰馬也真是夠難爲許氏了。

天邊的啓明星在瑟瑟寒風中閃爍着,在來州城頭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火把,上下左右地晃動了三次後,無心的特種部隊立刻快速向城門跑去——在火把晃動後,來州城池的吊橋正緩緩地開始放下,這是許氏收買了守城將領後,派家將前往南城門悄然佔領了城門放下吊橋,放宋軍入城。

當無心穿過城門手持鋼刀快步跑在寂靜的來州街道上的時候,他的心總算鬆了一口氣——這個計劃就是如何攻佔來州城最爲關鍵,他們跨海長途奔襲而來,攻城裝備可沒有辦法隨身帶來,能夠攜帶幾部小型弩炮已經是極限了,若是許氏無法拿下城頭放他們入城,那在這來州城下說不得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來州在遼國和大宋實現和平後就再也沒有經歷過戰火,百年的和平已經使得遼國的統治者對這裡放棄了駐軍的興趣,城內只有不到一千的老弱殘軍,平時也就是維持城內治安,根本毫無戰鬥力。

許榮亭父子在接到大宋情報局的指示後,便開始利用自己在來州的勢力做好準備來接應宋軍的到來。本來許榮亭還有些猶豫,但王靜輝的親筆信使他打消了最後一絲僥倖——王靜輝在信中明確地告訴許榮亭,大宋已經做好了出兵燕雲的準備,到時候就算無法滅遼,來州也將會變成宋遼以後的戰場,他已經在大宋爲許氏準備好了莊園田地。

許道衝也極力勸說父親,最終使來州許氏堅定地站在了大宋一邊,許榮亭心中已經明白遼國決非現在大宋的對手。北方的戰事他也仔細打聽過了,獲得的消息對遼國極爲不利,再加上這一年來遼國賦稅不斷上漲已經危及到許氏自身的利益。與其在這個已經失去希望的國家生活,不如前往大宋過安定的生活,只是許榮亭有些心疼多年來在來州的根基。

整個戰鬥非常順利,只有北門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折損幾個人之後,宋軍總算是控制了來州四門。當大部隊開始入城的時候,天已經開始放亮。來州城內的一些契丹富戶還有些零星抵抗,但隨着宋軍關上城門開始肆無忌憚地攻擊的時候,這些抵抗很快便被瓦解了。

“許先生,這次能夠這麼順利地佔領來州真是多謝先生了!駙馬讓在下向您問好!”無心在結束戰鬥後,便來到許榮亭的莊院。沒有許榮亭的幫助,宋軍想要這麼順利地佔領來州是不可能的。整個戰鬥宋軍不過才死傷十數人,能夠換取這樣的城池也算是相當划算了。

“將軍客氣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許榮亭笑着說道。現在許氏已經開始上下收拾了,這裡是絕對不能夠再待下去了,就算別人不知道是許氏幫助宋軍拿下了來州,但是這裡馬上就要變成戰場了,君子不立危牆,儘管有些捨不得,但是他和他的家族必須離開這裡了。

“來人!”無心說完後,身後一名偏將上前將一隻小鐵箱拿過來交給無心。

無心打開鐵箱後對許榮亭說道:“這是駙馬交代在下轉呈給先生的,這裡面有楚州和杭州總共兩百頃良田,四處上好的莊園,還有兩地十幾處商業地產每年租金不下十萬貫。駙馬說了:‘許先生一家爲大宋犧牲良多,這些雖然是事先講好的條件,但是連累許先生一家舟船勞頓舉家遷移大宋,心中非常過意不去,另外奉上大宋興國銀行五百兩黃金爲安家費用!’這些還請先生笑納!”

許榮亭在看到這些價值連城的票據後,心中多少也安穩下來,其實這幾年爲王靜輝做事,他沒有少獲得利潤,想想幾年之前他許氏不過是來州一個比較富裕的商戶,不到十年便在整個遼國的富戶之中也能夠排得上名號,這中間也沒有少佔那個年輕人的便宜,就算對方什麼都不給他,就憑這幾年的積累在大宋做個富家翁也是沒有問題的。

許榮亭接過無心手中的小鐵箱後,笑着說道:“駙馬真乃仁義之人,等老夫到了大宋後會親自上門致謝的!”

無心笑着說道:“許先生不用客氣,你能夠爲大宋做這麼多事,朝廷是不會忘記的,待到先生回到大宋後,我大宋皇帝會另外有賞賜!不知先生一家收拾得怎麼樣了,城外港口上專門有船在等待先生,若是收拾妥當後,還請先生立刻上船!”

在安頓好許家後,無心正要邁出許府繼續安排下一步作戰的時候,許道衝追了出來喊住無心後說道:“將軍,在下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將軍應下!”

無心笑着答道:“許兄是先生曾經稱讚過的人,只要在下能夠做到一定替許兄辦妥!”

六年前許道衝代表家族秘密前往大宋面見王靜輝的時候曾經見過無心,知道眼前這個宋軍將領不過是當年小王駙馬身邊一個書童而已,沒有想到時至今日對方身份變化如此之大,這讓他多少有些感嘆。

“駙馬過獎了,在下想要拜託將軍的是離來州向東五十里處有個何家集的小村鎮,我們許家在那裡也有商戶,那裡我們許家的商隊有大車四百多輛,如果不是因爲他們剛從東京道回來,我們就把這支商隊安排在來州了,如果將軍用得上儘管領去。不過這商隊都是在我們許家幹了許多年的老人了,可能的話還請將軍多爲照顧,最好能夠把他們帶回大宋!”許道衝知道對方軍情緊急,便不再多做寒暄直接把事情說了出來。

無心考慮了一番說道:“這馬車是我們所急需的,而且我們也需要大量民夫押運物資,這支商隊我們正好能夠用得上,讓他們跟着我們也好。我定可把他們帶回大宋,只是不知道他們……”

“將軍請放心,這支商隊常年來往於來州和東京道之間,路途遙遠碰上強盜也自然不少,這支商隊也許和將軍麾下的士兵無法相比,但對付少量強盜還是沒有問題的,他們絕對不會誤了將軍的大事!”許道衝笑着說道。

“那好!許兄請放心,我會對此事上心的!”無心答道,說完便上馬離開了許家。

當許家上下一百多人帶着自己的行李來到港口的時候,看到港口裡停泊着數十艘宋朝的大船,許家海陸通吃,對這種宋朝所建造的大船自然不會陌生,看到港口內忙碌的宋軍將士,許家上下心中也是別有滋味,馬上就要離開這個生活上百年的地方了,心中多少有些惆悵。

“悠遠,宋軍對城內百姓如何?”許榮亭在船上看着正在向船上搬運箱子的宋軍隨口對兒子問道。對於宋軍正在向船上搬運的這種箱子他並不陌生,箱子上的花紋乃是契丹風格,從這可知這些箱子是宋軍的戰利品。

“宋軍軍紀嚴明,只要不抵抗,他們是絕對不會遭到攻擊的。不過宋軍在入城之後受到一些契丹大戶的反擊,宋軍將領已經發下命令,將城內契丹富戶的財產全部查抄,這些恐怕便是要運回大宋的戰利品吧!”許道衝自然知道父親想要問的是什麼,便如實回答道。

許榮亭沉默地點點頭,許道衝看在眼中接着說道:“現在宋軍已經嚴密把守來州城和港口,所有人只能夠進不能出,所以到現在其他地方應該還不知道宋軍已經佔領了來州。看宋軍這番樣子,恐怕還有爲數不少的士兵將會從海上運過來,看來大宋對遼國真的是要動真格的了!”

“大宋處心積慮這麼久,忍到今天才動手,這樣的聲勢自然是不會小。本來某想着磨古斯南侵的時候,大宋多半會打過來,沒有想到到現在契丹人和阻卜人雙方都快要精疲力竭的時候,大宋才動手,還出人意料地從海上攻佔了來州,這樣的籌謀實在是可怕!”許榮亭小聲說道。

“大宋國力蒸蒸日上,在滅亡西夏後便已經顯出統一天下之勢,只是可笑契丹朝中還對大宋抱有幻想。兩年前爹爹在大定府見過的那個年輕人也是小王駙馬的弟子,能夠把身邊這麼重要的人放在大定府,可知大宋圖謀不小,區區燕雲之地未必能夠滿足大宋!”許道衝一直就以漢人爲榮,加上年輕氣盛自然不會像他父親那樣小聲說話。

“燕雲之地可能對大宋來說是足夠了,但未必能夠讓那個人滿足!悠遠,說不得幾年之後,我們父子還能夠回到來州,這東京道沒有任何人比我們許家更熟悉,爲父估計等咱們回到大宋後,那個人還會來找我們的!”許榮亭微微笑着說道。

許道衝在聽了父親的話後一愣,剛想說什麼,但是大船一陣輕晃——這艘大船已經離港開始駛向大宋了……

第414章 做戲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58章 挑撥第87章 戰報第386章 疑惑第377章 刺殺第415章 諷刺第191章 風滿樓第279章 矛盾第235章 教誨第375章 海上第399章 接力第169章 頂缸第173章 拒受第58章 憂慮第298章 憂心第246章 燃燒彈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423章 抽血第297章 擴張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25章 舌戰第73章 獻寶第37章 修書第160章 驚雷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10章 蟻穴第347章 賀壽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8章 印鈔機第86章 赴任第118章 不悔第363章 團聚第250章 堅持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425章 正名第392章 謎底第310章 衝突第325章 內應第330章 壓力第16章 借書第370章 誘導第179章 地權第118章 不悔第326章 談判第116章 伏筆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92章 難耐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76章 事故第430章 相聚第12章 算賬第310章 衝突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15章 印刷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238章 宴請第25章 技驚四座第322章 期待第292章 西征第292章 西征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03章 決絕第22章 想法第120章 志向第359章 責問第125章 煩心第394章 生疑第409章 草原第228章 渴望第363章 團聚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236章 人情第362章 分裂第255章 發現第54章 上邪第70章 漸變第269章 應對第93章 病危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310章 衝突第410章 鐵與血第424章 留學生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139章 關節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81章 硫球第115章 退讓第358章 挑撥第77章 兩難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132章 宿命第41章 點撥第7章 讓利第351章 佈局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98章 憂心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
第414章 做戲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58章 挑撥第87章 戰報第386章 疑惑第377章 刺殺第415章 諷刺第191章 風滿樓第279章 矛盾第235章 教誨第375章 海上第399章 接力第169章 頂缸第173章 拒受第58章 憂慮第298章 憂心第246章 燃燒彈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423章 抽血第297章 擴張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25章 舌戰第73章 獻寶第37章 修書第160章 驚雷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10章 蟻穴第347章 賀壽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8章 印鈔機第86章 赴任第118章 不悔第363章 團聚第250章 堅持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425章 正名第392章 謎底第310章 衝突第325章 內應第330章 壓力第16章 借書第370章 誘導第179章 地權第118章 不悔第326章 談判第116章 伏筆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92章 難耐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76章 事故第430章 相聚第12章 算賬第310章 衝突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15章 印刷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238章 宴請第25章 技驚四座第322章 期待第292章 西征第292章 西征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03章 決絕第22章 想法第120章 志向第359章 責問第125章 煩心第394章 生疑第409章 草原第228章 渴望第363章 團聚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236章 人情第362章 分裂第255章 發現第54章 上邪第70章 漸變第269章 應對第93章 病危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310章 衝突第410章 鐵與血第424章 留學生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139章 關節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81章 硫球第115章 退讓第358章 挑撥第77章 兩難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132章 宿命第41章 點撥第7章 讓利第351章 佈局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98章 憂心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