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

在盧俊義的領導下,盧家的黑道賀白道生意都發展的如火如荼。在股權和高薪的刺激下,每個掌櫃和夥計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每月的利潤都在不斷的刷新,而且在廉政公署的監督下,整個盧氏實業下面都比較勤廉正氣,顯現出一個朝陽向上蓬勃奮發的精神風貌。

既便如此,問題也很快就來了,那就是人才不夠,尤其是特別的技術人才。這些技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有些是靠師承,有些則是家傳。盧俊義被迫發出求賢令,也就是後世的招聘廣告,同時命燕青着人前去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遍請高人前來協助。

盧俊義發出的可不能以求賢令來着名,是因爲這有官府的意味,雖然盧俊義現在富可敵國,也不敢貿然用官府的口吻。他發出去的是求賢貼,模仿的是曹操的求賢令:

我盧家的生意遍佈各行各業,需要各個行業的精英專家前來協助,成就一番商場大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這裡不需要真正科舉的狀元,我們需要三道九流的狀元。只要你有才能,哪怕是平素有些壞名聲,也不影響我盧俊義對您的任用。現在世上還有沒身份貧賤卻懷有真才實學而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姜尚姜子牙)?又有沒有被攻擊爲與嫂子關係不正常、接受賄賂卻又沒有遇到魏無知的人(陳平)?只要有才能,您就毛遂自薦,如果我發現了您的才能,就一定會重用您,並且有豐厚穩定的收入和光明遠大的前途等着你。我這裡量纔是舉,只要你是人才,你一定能在我這裡找到你安身立命之所在。你德才兼備我喜歡,你不僅有才還有一副臭脾氣,我也歡迎你,我努力創造出一個平臺,讓大家在這裡閃閃發光。

這個招賢貼最後又強調兩點,第一,不論您會什麼都可以來北京大名府盧府一試身手,如果覺得您的才能可以,就會給您高薪讓您留下;第二,只是想尋覓能幫助家族生意發展的各行業的人才,不跟朝廷爭人才,如果您的好,儘管去科舉,這裡廟小。

這樣的帖子由盧俊禮的印刷局印製完成,然後由盧家的車馬行分發給盧家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店鋪,然後就粘貼出去。這樣的招賢貼發佈在江湖上,頓時掀起來一陣波濤。這個時代皇帝宋真宗曾寫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千軍萬馬似乎只有讀書當官這一條道,其他的即便能養活了家人也是低賤的。每個時代都有規模龐大的技術人才,尤其是商業發達的宋朝,他們讀書不行,但手藝精湛,不過由於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和壓制,使得他們空具奇才,卻生活地困頓不堪。即便在那個水滸上的梁山,技術人才幾乎都是排在地煞的後半部分。這些技術人才哪裡又被人捧得這麼高過,哪裡見過煽動性這麼強悍的文字呢,一下子被吸引過去幾百人。

幾日內,大名府內人聲鼎沸,四面八方趕來應聘的人絡繹不絕。

盧俊義奇怪於水滸上的一個怪事,就是這些專業人才有的還要上戰場,結果沒有幾個回合就死在戰陣上,尤其在討伐方臘時,死傷累累。那些專業武打人員如林沖、武松上陣那是分內之事,你非要讓這些略懂武功的人上陣,除了讓他們死的快些,對戰役真的無補。人才放對了地方是人才,放錯了位置是垃圾。宋江吳用在剛開始的人才設置上基本上做到人盡其用,但後期不知道爲什麼非要一些明明武功稀鬆的人上陣,莫非嫌他們死的慢不成。盧俊義絕對不會做這樣的傻事情,每個人都去做自己最適合最喜歡的工作,這樣每個人的最大個人能力才能毫無保留的施展出來。

第一位主動報道的梁山舊友,就是一個不在後方,被派到陣前搏殺,結果陣亡的人物。

這位姓李名雲,外號青眼虎。此人在水滸裡死狀悽慘,被方臘手下大將王寅的馬踏死。李雲在原著裡專門負責梁山上的建築施工的,那日後打戰的時候可以去負責工兵嘛,幹嘛要去做冤死的步兵呢,只能說宋江之流沿襲了既往的士大夫治軍的陋習,不重視工兵,但放在盧俊義身上就截然不同。

李雲還有一點冤枉的是,做爲笑面虎朱富的師傅,武功也遠高過朱富,更不用說還多了一門高超的技術,結果在排名上還落後朱富幾名。想到原著中的那個狗屎的排名,盧俊義就氣不打一處來,靠,絕對有內幕,是內定,是宋江和那個狗頭軍師吳用在一起搗鼓出來的,欺世盜名、**天意指的就是這些人的行徑。

盧俊義一直很奇怪爲什麼原水滸傳裡要讓這麼一個武功還不錯的人去做建築,細細一問,原來這李雲來頭不小,他曾祖父乃是大名鼎鼎的李誡,就是這個時代建築學最高鉅著《營造法式》的編著,家學淵源,難怪。只是後來他父親得罪了蔡京老賊,被一直貶斥爲草頭百姓一個,無緣再參與東京汴梁的大興土木。李雲也被迫流落江湖,遍尋名師學得一身武功,但家傳的手藝並未落下。此時他尚未到沂水縣,不曾做得都頭,落魄無助下看到盧家的招賢貼,忙趕來混飯吃,誰知道竟讓盧俊義非常榮幸的遇到了這位偉大的建築師。

盧俊義熱情地招待了青眼虎李雲,和他談了半天,發現這李雲家學淵源,本身對建築方面的修爲遂說不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算是這個時代的首屈一指。盧俊義就將目前家族的所有房屋的建築以及日後梁山大寨的施工全都交給李雲,讓李雲自行挑選工人,自行設計施工,給了李雲全面的支持。

青眼虎李雲雖名爲青眼,也只是指的是他的外貌,家道中落後,他何曾遇到過別人的青眼。如今盧俊義如此賞識支持自己,頓時生了士爲知己者死的效忠之心。就這樣,在李雲的全力效忠貢獻下,盧家和日後的梁山的建築再也不用擔心。

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九章 白眼狼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十九章 破廟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章 景陽岡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十五章 鄆哥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
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九章 白眼狼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十九章 破廟第九十五章 情報網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章 景陽岡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十五章 鄆哥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