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粲知道那件事後,頓時氣得不行,然後索性在冠軍縣自稱爲楚帝,改年號昌達,接着便率軍隊進攻大唐的鄧州,想奪此地爲根基,獨霸山南之地。
在呂子臧歸降大唐後,常和撫慰使馬元規攻打朱粲,並且每次都能將他打敗。
最近一次大敗朱粲時,呂子臧向馬元規建議:“朱粲剛打了敗仗,軍中上上下下都膽怯,我請求和撫慰使大人會兵進攻他,可以一下子消滅他。如果再拖延下去,朱粲的部隊逐漸收攏,力量增加而糧食又快吃光之時,便會跟我們拼死,那將成爲大患。”
馬元規沒有聽從呂子臧的意見,呂子臧又要求由他自己的部隊去攻打朱粲,馬元規也沒有答應。
馬元規並不想一下子將朱粲消滅,朱粲軍只是靠着食人之肉的名頭讓人膽寒,這才縱橫山南、巴蜀,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只要克服了心裡的障礙,要將他戰勝並不難,而朱粲之名又十分響亮,所以每次將他擊敗,馬元規都能從中獲得很大的名譽、聲望,加官進爵。
可以說,朱粲便像是上天賜給馬元規的禮物一般,是他進階的最好墊腳石,這便是他拒絕呂子臧請求的原因。
此次朱粲攻鄧州,因爲在稱帝之後,通過大肆封賞部下,振作了軍心,所以軍勢大振,數次擊敗唐軍,最好兵圍南陽城,呂子臧勸馬元規向長安求援,但馬元規卻說自己定能擊潰朱粲,拒絕求援。
然而恰逢這時,天氣竟反常的忽然驟然升溫,積雪融化,南陽城附近的河水暴漲,沖毀了城牆,朱粲大軍便得以輕鬆的殺入了南陽城之中。
眼見亂兵將至,呂子臧捶着胸對馬元規道:“因爲你的那些小心思,今天要了老夫的命了!”
有親信勸呂子臧投降,呂子臧搖頭道:“哪有天子的一方大臣,向強盜之輩投降的?”說着率領部下衝向敵人,最後力竭而死,在呂子臧死後,馬元規火燒刺史府,葬身於火海之中,南陽城也在這之後沒過多久便徹底的陷落了。
當南陽城失陷、刺史呂子臧與撫慰使馬元規均身死人滅的消息傳到長安之時,長安城頓時譁然,李淵對於呂、馬兩人的死,更是感到痛心急首,下詔拜秦王李世民爲徵南大將軍,讓他過了年之後,立即出兵討伐朱粲,收復大唐在山南地區的地盤。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十數日,但李世民在接到詔令後,便馬上開始着手山南攻略,派人馬探查各種情報,以爲年後的攻佔做準備,他已立誓,定要通過這一仗,重振他秦王府的聲勢!
……
十二月二十日,一連下了數日大雪的天空終於放晴了,窩在房屋中多時的人,也終於可以走出房屋來活動活動身體了。
晉王府校場上,李隱騎在黃驃馬上,繞着校場上的靶子快速奔跑,一會後,忽然搭箭彎弓,“嗖嗖嗖!”的向靶子接連射出了三箭,第一箭正中靶心,其餘兩箭則射在了靶心附近。
“夫君真厲害!”在一旁觀看的觀音婢拍着小手大聲稱讚道。
李隱慢慢放緩馬速,來到觀音婢附近後,翻身下馬,“你前天剛受了寒,不好好在屋中待着,怎麼又跑出來啦?”李隱捂着觀音婢的手,以責備的語氣向她說道,但其中的關切之情,已是溢於言表。
觀音婢笑道:“多謝夫君的關心,我已好多了,燉了去寒的湯給你帶來了。”觀音婢說着,從丫鬟的手中接過了一個食盒。
李隱與觀音婢走到了校場邊,找了個地方讓丫鬟鋪下厚毯子後,便坐了下去。
觀音婢將食盒打開後,一股香氣頓時四溢開來,她立即爲李隱盛了一碗湯,遞到了李隱的面前。
李隱喝了幾口後,咂了砸嘴,見觀音婢正一臉期待的看着自己後,笑道:“好喝,阿婢親手燉的湯哪裡有不好喝的道理?”
觀音婢聽後,暗暗的鬆了口氣,心中想到,總算是沒白費自己一番苦心熬湯的功夫。
“阿婢,以後熬湯這種粗活,交給王府後廚中的人做就是了,別累着自己了。”李隱將碗中的湯喝個乾淨後,向觀音婢隨意的說了一句。
觀音婢卻道嘻嘻笑道:“沒事,不辛苦,夫君喜歡喝,我就喜歡給你燉,”
李隱聽後,伸手摸了摸觀音婢的腦袋,沒再說其他的,觀音婢則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兩人便這樣靜靜的看着四周的雪景。
過了好一會後,觀音婢看着校場上那些射箭的人,若有所思的道:“夫君,聽說三姐雖爲女流之輩,卻也是弓馬嫺熟,這是真的嗎?”
李隱聽後愣了一下,沒有回答觀音婢的那個問題,反而笑着向她問道:“你也想學射箭?我教你好了。”
觀音婢聽到李隱的提議後,欣然答應了。
隋唐之時,受胡風的影響,女子騎馬射箭並非是驚世駭俗的東西,世間也多有與女子有關的豪邁義舉之事傳出。
最近的一樁這種壯事,還跟李隱扯得上關係呢。
當初,隴右羌族的豪強首領旁企地率領部落歸附薛舉,待薛仁杲敗亡,旁企地便前來降唐,留在了長安。
但之後旁企地感到在長安不愉快,又率領幾千部下反叛,進入南山,從漢川出,經過之處燒殺搶掠,最後被大將軍龐玉打敗,逃往始州。
到了始州之後,旁企地還搶了個姓王的女子,與之一同喝醉,然後躺在了野外,但王氏卻只是假罪,他趁旁企地醉酒不醒之時,拔出旁企地的佩刀,割下了旁企地的頭送到梁州,旁企地的部下也就潰散了。
爲了表彰王氏的功勞,李淵下詔賜王氏尊號爲崇義夫人,並問王氏有沒有什麼要求,儘管向他提出來。
然而,王氏提出的事情,卻讓人驚訝萬分,且哭笑不得,她向李淵提的事情,是希望能與晉王李隱共度一個良宵。
這個大膽而奇葩的提議,自是被李淵給拒絕了,但其時女子的開放風氣,卻可從這件事中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