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

bookmark

作爲天王的兒子,輕易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出門辦事的。杜構和張德合作一向愉快,做人更是沒得挑,之前剿匪也好平海賊也罷,很利落,也很順心。不過杜構的弟弟就有點讓人糾結了。

“大人,張德人在滄州,大兄又在登州,讓大兄去一趟便好了。沒得讓我去了,受人奚落譏誚,又說我去撿拾張大郎的好處。君子不是嗟來之食呢。”

“汝是君子?”

杜如晦懶得理他,這兒子他早就放棄了,長子能繼承爵位,並且還能官路亨通的話,杜家經過兩代人的努力,成爲帝國的一線家族,不成問題。

雖說祖上風光,但那都是往事,恢復榮耀雖然好聽,可杜如晦更多時候,還是要開拓全新的局面。

儘管不知道張德到底在做什麼,但杜如晦有很清晰的直覺,樑豐縣男自入京之後帶來的風氣,非同尋常。

作爲一個能夠輕易捕捉到蛛絲馬跡的強人,杜如晦的直覺告訴他,年少的張德,或許不是孔孟楊墨,但已經摸到點管仲的脈絡。

十七歲,京城中有忠義社爲盟友,在外河北道河東道河南道江南道利益往來之輩多不勝數。

放前隋,楊玄感能有那樣的江湖地位,是因爲他爹厲害到沒了邊際。但張操之有什麼?張公謹?真要較真,張公謹不過是同姓本家,祖上早就分了支。

清河崔氏那麼多,不也分大小房嗎?

杜天王自從被甄氏兄弟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就不僅僅是想要做個忠臣幹吏,然後名垂青史。或許自己死了之後,皇帝會因爲感念自己的功勞,嫁個公主給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有可能是小兒子。

但這毫無意義……毫無意義。

杜如晦年少時候想要弄死他叔叔,年長了想要恢復家族的榮耀,後來想要爲大唐帝國添磚加瓦名留青史。少年偏執到年長現實再到爲立功立德立言琢磨身後名,杜如晦一直在改變,但是既然死了一回沒死成,他又有一些變化。

杜天王發現,他居然越來越像長孫無忌了。

然後杜天王又發現,自己像長孫無忌像的有點晚,不過沒辦法,誰叫自己沒有一個漂亮妹妹呢,誰叫自己的舅舅沒有高家那麼硬扎呢?

“大人,哪有這般小瞧自家兒郎的?”

“呵。”

杜如晦將茶杯的杯蓋扣上,手指緩慢而有力地撞擊着櫧木桌面,“老夫對汝期望不高,只望你平安度日就行。不過老夫觀汝平素行事,乃至往來友人,便知曉,老夫若是死了,只怕汝定要惹出事端,禍害了汝兄長。”

“……”

你是親爹麼?

杜荷內心無比的苦逼,不過老爹這氣氛這態度,很顯然不是那麼好糊弄。杜荷也是無奈,只好道:“大人怎麼說就怎麼是了,吾聽了就是。”

杜如晦見他又是這般耍賴,卻也不惱,只是淡然道:“張操之那裡,如今汝兄未必能再去做事,不過若是此行滄州,汝能做事妥帖。老夫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面無表情的杜天王,看自己的兒子就像是看一個白癡,然後豎起一根手指:“臨死之前,從陛下那裡,幫汝討到一個爵位。若是汝有志氣,老夫還能送你去張弘慎或者安北都護府歷練,倘使祖宗保佑,興許五十年後,焉知不能郡公加身?”

“……”

真的假的?我還有這樣的資質?

杜荷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這樣的水平,混吃等死就是最好的出路。然後找個還算過得去的老丈人,再把自己的小孩拜託給大哥教育一下,興許將來後代爆發出驚人的才能呢?

杜二郎其實是個嚴謹的人,如果只以自知之明的話。

不過要說自己老爹給自己嘴炮保證說弄個爵位,自己不心動,那是絕對就是自欺欺人。誰不愛爵位啊,可大唐的爵位那麼好混嗎?就說張操之吧,他那個爵位,本來就是張叔叔跪求來的,而且還是玄武門之後沒多久就求了。

通常來說,這光景給自己兒子求一個,基本沒跑了。但張叔叔沒給張大素和張大安,反而是給張德求了一個,李董也答應了,顯然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再說了,當時皇帝和定遠郡公之間,也是默契。皇帝根基不穩,需要更多的地方人才來選拔。然後巧了,江水張氏雖說比不上博崔清崔,可好歹也是有幾個能在縣令主薄位子上劃劃水的。

中上縣就算了,下縣完全沒有壓力。而且也不需要是地方官,中樞裡頭比如民部下面的芝麻官,逮着一個是一個。

再比如,京城兩縣,萬年縣和長安縣,隨便挑幾個看門的職位佔着,這就是功勞。

皇帝需要靠得住的人,定遠郡公需要提升自己在九大走狗中的排位,互惠互利的事情,而且也是僅此一次,除非李泰以後也來一招“門事件”,然後李泰的走狗中,也有人逼退李董,然後宰了李承乾,那麼興許就會有第二個張叔叔出現,跑來跟李泰商量着是不是也要弄點老家的人一起升官發財。

杜荷別的不懂,做什麼官撈什麼財,話多少錢當多大的官,門兒清。就張德那代價,純粹是張公謹正好對了大老闆的胃口,當時換成房玄齡去幹這事兒,那就成不了。

天王級的人物,不需要也不能夠。再說了,就房玄齡的老婆……李董除非是瘋了,才提拔房盧氏的孃家。

“怎麼,不信老夫的話?”

杜如晦有些訝異,看着一向腦袋瓜子不靈光的小兒子,居然在認真地思考着這個承諾的深意還有後果。

“大人,大人可是要和張家共同進退?”

杜荷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略有水平的問題。

這讓杜如晦這個當爸爸的,愣了好久,然後才道:“自然不是。”

“張大郎厲害啊,大人這般遷就,想必是有大好處。”

杜二摩挲了一下手掌,有些扭捏道,“大人的深謀遠慮,我猜不到。不過大人,聽說張大郎在滄州又盤了不少產業,此去滄州,我自然聽大人的。不過,大人能不能幫忙再借點錢,張大郎那裡,我想摻和一下。”

“……”

杜天王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他突然眼睛閉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道:“錢財小事,汝辦事妥帖即可。”

次子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初級紈絝和市井霸王的級別,實在是……實在是有點上不得檯面啊。

這一回,杜構着實不太方便出面。一是詰問百濟,是他提出來的方案,到時候使者是走的登萊,杜構在那兒;二是杜構出面的話,他和張德的默契,在這麼一個節骨眼上,就是擺在了檯面,搞不好在山東的房喬也難做,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三是使者代表的是皇帝,杜構就算瞞過一時,但只要有風聲露了,事後彌補起來,他在皇帝那裡等於平白落個痛腳,沒意義。

讓杜荷去張德那裡,主要還是看在杜荷一無是處的“優點”上。

頑劣的杜二郎上哪兒浪都是合理的,反正他也幹不了正事。當然還是會被人攀扯杜天王和張德之間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x眼交易,但成都要輕的多。

而且杜如晦沒死成,還重新介入政事之後,他除了依然要做一代名臣名留青史之外,他也要考慮家族的後續發展。

杜構是以後家族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杜荷就算是廢物,也要廢物利用一下。原本杜如晦琢磨的,皇帝以後或許會嫁一個閨女過來,對杜荷來說,也是一張保護符。可是現在既然還能幹上幾年,那麼幾年的宰輔,讓自己的次子混的好一些,根本不算難題。

但是,想要讓自己的次子能夠成爲家族的助力,就得換個角度,換個方式。

張德忠義社的那一套,杜如晦很看得上,但是爲什麼整個長安知名的衙內紈絝們,哪怕是長孫衝,也沒辦法搞出忠義社這等規模呢?那些詩社,那些文社,多着數十人,少者寥寥幾人。

寒酸也就罷了,連個像樣的會社堂口也不曾看見,更遑論忠義社動輒兩三間四五間的中等物業。

便說城西草料場,那等地界,雖說是個地價下賤的地方,可是要想把整個草料場盤下來,卻是要費一點功夫的。

兵部要認識人不說,還得跟長安萬年兩地的吏員們說得通。當然這也不是要緊,沒有幾千貫開元通寶支使,縣衙豈能給你換紅白雙契?

幾千貫對於大多數極品衙內來說,不算什麼,咬咬牙,像程處弼這等曾在務本坊稱王稱霸的,省着點,也能攢一筆出來。

可是要說拿了幾千貫不去盤城東或者西市的檔口鋪面,反而買個草料場,估計能被家裡的爺孃打到死。

歸根究底,權財相濟罷了。

說穿了沒意思,可真要硬扎地掏出開元通寶來砸着玩,長孫衝也只能認命。

所以杜天王很清楚張德的兩個巨大優勢,一是富可敵國,二是他的朋友遍佈五湖四海,有的人甚至處在朝堂內部……

如果說房謀是經驗和智慧的具體表現,那麼杜斷就是個人經歷的下意識判斷。沒死成的杜天王,覺得張德可以的。於是決定把自己具備“才能”的次子,扔到張德那裡折騰一番,不管怎麼說,只要杜荷沒有拎着橫刀砍張德,他哪怕是死了,張德和杜荷的交情還是不會斷的。

於是杜構崽官場上乃至皇族事物上遇到麻煩的話,看在杜荷的份上,張德就算不直接幫忙,也會迂迴地給杜大郎提供便利。

杜天王沒打算和兒子解釋什麼,前年他沒死成,他就下了一個小決心,在做一代名臣名留青史的同時,順便做個過得去的爹。

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九章 不順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八章 變動第十六章 開闢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二章 王孝通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四章 大驚喜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十四章 壯膽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六十章 不行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一章 放手
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九章 不順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八章 變動第十六章 開闢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二章 王孝通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四章 大驚喜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十四章 壯膽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六十章 不行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一章 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