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皇后病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御書房。

李世民聽戶部尚書馬周做財政報告,越聽越皺眉。

“怎麼朝廷財政狀況絲毫不見緩解,不是發行了鹽引鹽債鹽股嗎?”

馬周合上手裡的賬本,“回陛下,臣自接手戶部之後,蕭規曹隨,按李相留下來的辦法,加緊發行了鹽引,招募鹽商發行鹽引,而且是超發了一倍之數,募集鹽引錢不少。又發行了鹽債,再募集了一筆資金。此外,鹽務公司成立,公開向天下發行鹽股票,招募股東,也募集了不少資金。”

“那怎麼還缺錢?”

馬周也有點無奈。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柴米貴。他當了這個戶部尚書,才知道,大唐如此大的國家,財稅收入很多,但開支更大。到處都要錢,處處請款。

好在李超執掌戶部的時候,建立了一個財政開支預算制度,每年底,都會預估次年的財政收入,然後在此基礎上,對次年朝廷的開支,做一個預算分配。

這樣一來,大的開支預算做好分配,再留下部份做調劑,也就免的左右難支。這個預算制度,最大的好處,還是把錢合理分配。

但再好的制度,也還是得有錢。開支太多,各處壓縮削減預算,結果就是各處都拿不到足夠的錢,沒有錢就辦不成事,最終各處還是不斷的請款。甚至許多地方,都派了專人,整天就呆在襄陽,天天蹲在戶部衙門外,守賊一樣的守着他們,每天來亮個相報個道。

馬周手裡雖然還會留一筆預算款,這筆錢是做緊急之餘的,輕易不能下拔。

能弄錢的地方,他都想辦法了。光是一個鹽,他就按李超的法子,又發鹽引,又發鹽債,還發行鹽股票,總之,一個鹽愣是弄出好幾千萬貫錢。

他甚至還已經組建了茶業公司,發行了茶引,募集茶股票,茶引都是超發的。

但朝廷的開支也確實大,去年北方的大災剛結束,朝廷又是搞移民,又是搞均田授地,還對北方受災和移民的百姓搞兩年免稅賦。

加之此前的戰爭,開支大的驚人,這個時候,還得加緊搞北方的九邊防禦,又要修新京。

李世民嘆了聲氣。

“朝廷國庫空虛,朕的內府也一樣空虛了。但朕看朝廷的貴族們,卻一個個很有錢,很富裕。就連那些商賈,也一樣很富裕。錦衣玉食綾羅綢緞,出入馬車,養馬球隊,起高樓豪宅,建莊園別墅。”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你看襄陽的那些大戶富商們,搞的花燈多奢侈豪華。”

李世民說起這些,心裡既是生氣,又還有點羨慕。

“陛下,貴族商賈只要依法納稅,沒有偷稅漏稅,那麼朝廷不可隨意加徵稅費啊。如今市場繁華,這是好事。如果朝廷因爲缺錢,就隨意打破自己訂立的稅法規矩,向百姓商人徵錢,那樣做,無亦於殺雞取卵,涸澤而漁,這非長遠之策。”

“朕知道,文遠也跟我說過幾次,朝廷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什麼市場繁榮了,朝廷的稅賦才能增收,這些我都知道,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眼看着北方局勢這麼緊張,朝廷不得不加緊北方的防禦建設,但這些要錢。要移民實邊,開墾屯田,這也要錢。處處都要錢,朕也變不出錢來了。”

馬周也沒有辦法了。

“陛下,只能量入爲出,按照朝廷的收支,來決定開支預算。把一些不必要,不是非常緊要的開支壓縮、削減、甚至是取消。對其它各項開支,也要該減的減該削的削。”

“暫時只能這樣了。不過這非長久之策,李超之前提出的兩稅法,要儘快推行下去,今年夏就要先把上半年的戶稅地稅徵上來。這筆稅錢要是徵上來了,能緩解不少財政空缺。”李超提出來的兩稅新法,是朝廷租庸調正稅的補充稅法。

簡單點說,租庸調,就是按丁收稅。不管你幾戶,不管你田地多少財產幾何,一個成丁就收一份稅。

如果均田制能夠保證,那麼這個稅法倒是相對公平的,也不算重。但另一方面來講,制訂這個稅法的時候,其實就是偏視袒了那些權貴富人們。因爲他們錢財田地再多,也一樣只是按丁收稅。

而現在李超推出兩稅法做爲補充,則在丁稅之外,還要按戶租戶稅,戶按等徵稅,等於是每個人都加了一筆稅,窮人加的少點,富人加的多點。

這個稅,對富人來說負擔其實不大。

但地稅就不同了。

因爲李超的地稅是按田地來徵稅的,而且這個稅完全只按田畝數量徵收,且不計上限。田地越多,徵的地稅越多,不論官員還是貴族,都不能免除這個稅。

對於朝廷來說,這個稅纔是真正的大頭。

天下有多少田,就能徵收上來多少稅,這個稅地方上還是無法欺騙到朝廷中央的,因爲多少田地,都會隨着這次人口普查調查的一清二楚。

到時朝廷只要按着官方的登記數,來覈對地方上交納的地稅就好了。

李世民現在很需要這筆兩稅補充。

如果能把兩稅都徵上來,按官方預計,這甚至會超過正稅的收入。

結束議事,李世民回到寢殿。

“父皇,母后的氣疾又犯了。”

聽到太子的話,李世民緊張起來,“宣御醫了沒有?”

“御醫來看過了,開了藥,可沒什麼大作用。喝了佛粥後安穩了一點,現在已經睡了。”

“我去看看。”

“母后剛睡,父皇還是別去打擾了。”

李世民擡腳,又停下,轉身回來坐下。

長孫皇后有氣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每年春的時候,氣疾便越發的嚴重,經常說一句話,要喘息好幾次。嚴重的時候,不但氣喘嚴重,而且還會咳血。

雖然宮中御醫無數,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有良方能醫治好皇后的病,頂多只是治標不治本。

父子倆坐在那裡,嘆氣好一會。

皇后生病了,臥病休息,也就沒法給爺倆做飯了。平時,皇后經常會親自動手,爲皇帝做飯,太子在宮裡的時候,也是一起吃的。

等了許久,今天的御膳才傳上來。

因爲飯菜不是皇后親自做的,御膳從御膳房裡傳過來前,還要先經過專人嘗菜試毒。

等菜送到皇帝和太子面前時,已經涼了。

宮人把菜從食盒裡一道道取出來,準備再熱。

以往也是如此,天太冷,菜試過後已經涼了,到了這邊還要再熱一次。

可今天李世民卻沒有了心情。

再好吃的菜,涼了再熱後也沒有那個味道了。

加之皇后的病又加重了,李世民心情更差。

他叫住了內侍。

“菜不用熱了,朕賞給你們了。”

“陛下對今天的御膳不滿意嗎,老奴可以傳御廚再做一份。”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叫上太子,“承乾,跟我走。”

“去哪,父皇?”

“去李家,吃狗大戶去。”

承乾呵呵一笑,很開心的起身,宮裡的膳食,向來是不如老師之手的。

爺倆出宮,直奔李超府上。

倆人也沒有擺儀仗車駕,輕車簡從,帶着不多的侍衛,直接上了門。

李超接報迎出門來,也不驚訝,反正李世民也不是一回兩回這樣了。

“陛下想吃點啥?”李超看李世民踩着飯點來,又是輕車簡從微服而來,知道皇帝肯定還沒吃過。

“有啥吃的?”

李超想了想,皇帝嘛,山珍海味的不稀罕。當下想了想道,“巧了,家裡有莊上人剛送來的新鮮香椿芽,要不炒個香椿炒蛋?”

此時田園的春天裡,憋了一個冬天的香椿芽終於破莖而出,梗肥葉嫩,鮮美芳香,醇香爽口,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香椿有紫椿芽和綠椿芽之分,但以紫椿芽最佳,通體紫紅,芽苞肥厚,香味醇正,營養還高。

香椿最經典的做法,當然是椿芽炒蛋。

嫩嫩的雞蛋,脆脆的椿芽,越嚼就越有味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春天到了,冬筍去了,香椿來了。只是一想到,每到春天,皇后的氣疾加重,他就心情沉重。

“陛下似乎有心事?”李超問。他們雖是君臣,可在私下裡,卻也是朋友。看李世民的樣子,李超關心的問。

太子在一邊道,“母后的氣疾又犯了,父皇爲母后擔憂。”

щшш●тт κan●C〇

“文遠,你可有什麼良方偏方可治皇后氣疾?”李世民問。

李世民其實問過李超不止一次了,但李超本身又不是什麼大夫。以前帶來的那些藥,本就不多,加之時效問題,他早就用光了。他倒是想從自己的電腦手機上找找藥方,但不幸運的是,幾年了,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或平板,都開不了機了,因爲太陽能充電器壞了,所以電子產品早就電量耗光了。

他實在沒那個本事,可以製造出一個新的太陽能充電器,後悔當初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

氣疾,這是個比較籠統的中醫疾病分類,什麼氣疾、風疾,有的時候都搞不清是什麼。皇后的氣疾,經過他研究,倒是判斷出估計是哮喘之類的,或許是肺部問題,反正他搞不太清楚,那些御醫們的診斷,對他實在沒什麼幫助。

“陛下,皇后的病,若這天下有人能醫治,就只有藥王孫思藐了。依臣看,陛下當下詔,讓全天下尋找藥王。”

“朕早下過詔書了,可根本找不到人。”

李超想了想,孫思藐是個高人,不太喜歡受朝廷的約束,但是個人就會有些追求。孫思藐不想當官不要爵位不要錢財,但肯定也會有追求啊。

“陛下,不如再下一道詔書,請孫藥王來京。”

李世民不解,他都下過許多次詔書了,孫思藐肯定知道,但就是不應詔啊,他封官許願,承諾千金萬賞,都沒用。

“陛下,對孫藥王來說,功名利祿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如給孫藥王修建一座醫學院,既可以爲人看醫治病,同時也可以收徒教學,傳續醫道。陛下還可以爲孫藥王出版醫書等!爲他提供醫學研究的經費,助他解決醫學上的疑難雜症!”

李世民一拍大腿,“朕以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些呢,好,就按你說的辦!若是能找來孫神醫,治好皇后的病,朕什麼條件都答應他!”

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1225章 臣服第1301章 私奔第1210章 玉米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954章第1369章 出手第1097章 唐刀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209章 張超著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681章 對口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989章 殺李超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1507章 留一手第489章 叔父第1033章 朕回來了!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1496章 藩鎮第978章 搞事情第824章 馭龍而歸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361章 1189年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四十章 崩盤第1488章 皇協軍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1301章 私奔第1419章 皇太孫第1321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787章 嘿嘿嘿!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1223章 事泄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184章 換封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432章 戰爭稅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477章 審判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850章 廢奴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754章 李靖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894章第1030章 廢帝第142章 硬仗第727章 家祭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353章 選皇帝第1307章 中風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1374章 國務卿第1282章 闖宮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054章 罷撤第1154章 出閣第912章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333章 失算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323章 大膽第1294章 開元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1555章 陌刀王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
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1225章 臣服第1301章 私奔第1210章 玉米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954章第1369章 出手第1097章 唐刀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209章 張超著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681章 對口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989章 殺李超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1507章 留一手第489章 叔父第1033章 朕回來了!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1496章 藩鎮第978章 搞事情第824章 馭龍而歸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361章 1189年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四十章 崩盤第1488章 皇協軍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1301章 私奔第1419章 皇太孫第1321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787章 嘿嘿嘿!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1223章 事泄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184章 換封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432章 戰爭稅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477章 審判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850章 廢奴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754章 李靖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894章第1030章 廢帝第142章 硬仗第727章 家祭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353章 選皇帝第1307章 中風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1374章 國務卿第1282章 闖宮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054章 罷撤第1154章 出閣第912章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333章 失算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323章 大膽第1294章 開元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1555章 陌刀王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