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佈局

自己制定的計劃,按理說自己應當信心滿滿的纔是。

但移民這個事,真的不好說。

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也只有明朝時期算是比較出名的,但那是通過行政命令的手段強行移民的。

李元吉下不去那個狠心,也不想去用行政手段強行移民。

所以幾年前移民濟州的時候,就有了之後的那一系列的舉動,當然,現在也到了考驗儒家成果的時候了。

不過,李元吉顯然低估了朝廷的影響力,也低估了這幾年儒家的工作成績。

朝廷有什麼大事,很快就會被傳出去。

就算是那些暫時沒有眉目的事情,也會被傳出去一些。

這不是有人嘴碎,而是朝廷故意讓傳出去的,否則的話,這種事情又爲何要放在正旦朝會上去說?

正旦朝會是用來扯皮的嗎?

當然不是,既然在正旦朝會上說了這個事,那麼就說明這個事情已經被列入了計劃,具體什麼時候實施,暫且未知,但是按照這些年朝廷的作風,十有八九會在今明兩年之內就開始實施。

而對於這個計劃,怎麼說呢,褒貶不一吧,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的。

鼓勵生育,這個歷朝歷代都在做,不然的話,爲何要將治地人口增幅作爲考覈官員的重要指標之一?

可以說,計劃生育那是從古到今都在做,只不過古代是勸着讓多生,現代是勸着不讓生,雖然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其實兩個事情都一樣。

三年來,大唐的發展可謂是一天一個模樣,單單只是列出一組數據就可以看出發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了。

神元七年的時候,整個朝廷的稅收爲一百一十貫左右,但是到了神元十年末,朝廷全年的收入就達到了二百四十萬貫,三年的時間,漲了足足一倍還要多。

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在不斷的增長,其中商業稅,消費稅佔據了大頭。

正是因爲這種飛速的增長,才讓李元吉有了取消課賦的底氣,或者說,十年前他就預料到了今天。

雖然現在回頭看一看,十年前的決定完全就是腦子一熱就做出來的,如果中間出現什麼偏差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但是還好,中間並未出現什麼偏差,一切都很順利。

鐵路,成爲了帶動大唐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根據統計,單單只是這一條鐵路,一年內所運輸的貨物總價值,就超過了五千萬貫之多,其中尤以海產品,農產品,工業設施爲主。

長安與洛州,成爲了大唐的兩顆掌上明珠,鎮北與揚州,緊隨其後。

海州,則成了那位漁翁,藉助着對外的戰事,大量的物資被囤積到那裡,加之鐵路修到海州,大量的海產品需要經此運往內地,故而帶動了海州的人流,有了人流,經濟自然就上來了,所以,原本的一座小縣城,現在單論經濟的話,在大唐也能排上前十,況且還有造船廠那個吞金巨獸在。

這些事情暫且不提,其實神元十一年這一年,朝廷要做的事情還真的不少。

所有的事情全部拋開,今年也剛好到了換屆年,內閣這邊誰去誰留,基本上已經定下了,各州都督,上一次換屆的時候已經相互調動了三分之一,新提拔了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還在留任。

調動的與新提拔的,這次可以繼續調動,而之前留任的那一批,這次卻是到了必須要調動的時候了。

因爲他們已經在一地待了十年的時間,這已經是李元吉能夠接受的極限了,時間再久一些,怕是要出問題的。

當然,留任與否,也是分地方的,像中原等腹地,這些地方就可以留任,邊境等偏遠地區,每次換屆就必須要更換都督,甚至軍隊高層也要相互調動,否則一個個土皇帝就出來了。

而最讓李元吉頭疼的,便是自己的四姐夫,段綸。

這些年段綸在洛州乾的很不錯,任勞任怨,從不在自己這裡抱怨什麼,無論朝廷對洛州是公也好,不公也罷,他從不會說什麼,反正就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隨着洛州第二機械廠的投產,洛州的經濟也緊跟着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在的洛州,早已非同往日。

再一個,都督太多了,有些不太好管理。

歷史上貞觀元年,李世民曾經將大唐劃分爲十道,這一行政區域的改變,經過後來李隆基的修改,也就逐漸的形成了後世的省級編制,可以說是直接影響了一千多年的時間,而且還會一直影響下去。

但是很可惜,因爲這個歷史上出現了太多不該出現的問題,將全國併爲十道的事情,剛剛只是個提議,還沒來得及詳細的討論,李世民就亡了。

再往後,李元吉則是沒有提起這個事。

“朕欲將大唐劃分爲十五省,任姐夫爲其一……”私下裡的會面,李元吉對着段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卻有些猶豫。

三姐夫柴紹才死不久,這個對李元吉多少也有些影響,畢竟柴紹的才能還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柴紹不死,這十五個省裡面,必然有一個是柴紹的。

“陛下如此厚望,臣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段綸連忙拱手抱拳道。

依舊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老味道,似乎在段綸這裡,壓根就沒有什麼拒絕,儘管在此之前,高密公主已經與段綸有過溝通,此次換屆,段綸要麼退下來,要麼就回長安。

段簡璧與段儼都已成家,兩人的親家也都是李元吉親自指定的,兩夫妻也不想在奔波什麼了。

但先前說的好好的,可一到了這裡,段綸卻突然間變了掛。

“朕現在最擔心的是四姐,按理說將姐夫留在關中是最好的結果,承範今年也要調任了,關中沒個貼心人治理,朕不放心。但朝鮮那邊朕更不放心,承範雖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可南邊也同樣需要人去鎮守……”李元吉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還是貼心人太少了,不對,能用的人不少,但是能讓李元吉真正放心大膽使用的,卻並不多。

現在朝廷的這些人,顯然是不會外放的,他們也不適合,而真正適合的,也就是現有的都督裡那些人。

但朝鮮對於大唐而言,可謂是很重要的,急需要一位穩重老成的人去治理,因爲接下來進攻東瀛本土,朝鮮將會是第一跳板,治理不好那裡,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南邊,同樣很重要,南邊特有的地理,氣候環境,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或者其他的行業,都有着比較重的地位,特別是一些工業原料,這是李元吉無法忽視的。

而且隨着鐵路的貫通,接下來就要開啓大航海時代了,而南邊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這很重要。

“陛下無需多憂,公主那邊臣去勸說,相信公主能夠理解陛下的苦衷。”段綸微微一笑,坦然說道。

李元吉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矯情的話。

皇室有皇室的好處,皇室同樣有皇室的壞處,在很多時候,他們根本就沒的選。

就好像現在的段綸,他雖然不是皇室,但卻是大唐的駙馬,這些年來,別人可以提意見,可以發牢騷,但是他卻不能。

現在自己又要將他安排到朝鮮那個新劃入的地方,別人或許心裡有不爽,段綸心裡或許也有不爽,但是現在,即便有不爽,他也只能自己去開導自己,他不能拒絕,他沒有理由拒絕。

如果連他這個皇帝的姐夫都不願意去,那又該讓誰去?

如果自己這個當姐夫的都不能爲弟弟分憂,天下間還有誰可以爲皇帝分憂?

“接下來朝廷會優先修建通往幽州的鐵路,關外那邊也會盡快着手,儘可能早些將鐵路貫通整個朝鮮半島,而姐夫到了那裡以後,一是穩定局勢,儘可能的不要讓原住民有什麼心思,二是配合朝廷移民過去,經濟等方面,暫時沒有什麼要求……”李元吉吧嗒吧嗒的交代着一些事情,朝鮮那地方,一時半會兒的真沒什麼發展的意思。

就算要發展,也要等到移民過去以後在發展,說白了,現在的朝鮮半島雖然已經算是大唐的領土了,可實際上,那裡真正的唐人並不多,大多數都是軍隊。

當然了,幾個機動軍早就回來了,現在駐守朝鮮的,是從各個地方部隊抽調出來的部分部隊爲基幹,然後新組建的第十九軍,第二十軍兩個軍,單純的武力鎮壓,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卻解決不了更長遠的問題。

而段綸在洛州的執政,恰好展示出了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李元吉纔會第一個想到他。

況且,朝鮮半島的局勢,其實也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先前爲何將朝鮮分爲三個州,其實是爲了防備他們串通,同時也是爲了分割他們,以確保大唐的利益。

“另外,朕會給你臨時調兵權,以防萬一!”李元吉繼續說着。

段綸愣了下,但緊接着又點了點頭。

臨時調兵權,一次性的權力,看似只有一次使用的機會,但實際上可不是表面上理解的那麼簡單。

就比如說他先前在洛州的時候,雖然手中沒有調兵權,但是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需要部隊支援的時候,他可以直接去找駐軍,讓他們出兵幫忙解決。

但這個出兵只是小規模的,一次最多也就一個團的規模,而且軍隊也會分析出兵的原因,是公事,那就聽令,私事?抱歉,沒有皇帝的命令,誰來也不行。

而臨時調兵權,指的是可以調動治下所有駐軍,也就是說,憑藉着這個調兵權,段綸可以指揮第十九、二十兩個軍在朝鮮半島上進行大範圍的軍事活動,自從軍政分離之後,地方高層從未擁有過調兵權的先例,段綸這個,是第一次。

第五一五章:十字交叉構想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四八八章:官司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五一零章:老了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十五章:打斷他的狗爪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第五二六章:瘋狂的耽羅人第三二一章:這事一點也不簡單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第九十五章:朕欲立你爲皇太弟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五零九章:強悍入變態般的禁軍第一七九章:請聽貧道給你講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第四四四章:才女?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三一九章:我哩個娘啊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來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六章:此仇必報第二零一章:回家第二八九章:民心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三一九章:我哩個娘啊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三三二章:發展省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四九章:窮山惡水出叼民?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四五六章:我願意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四二六章:敲打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八十九章:入夥第六六五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三七九章:來人,拿下!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四七零章:我拒絕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四六七章:問題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六一二章:誤會解除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六十章:後手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一二六章:本王就喜歡嘴硬的
第五一五章:十字交叉構想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四八八章:官司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五一零章:老了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十五章:打斷他的狗爪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第五二六章:瘋狂的耽羅人第三二一章:這事一點也不簡單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第九十五章:朕欲立你爲皇太弟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五零九章:強悍入變態般的禁軍第一七九章:請聽貧道給你講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第四四四章:才女?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三一九章:我哩個娘啊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來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六章:此仇必報第二零一章:回家第二八九章:民心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三一九章:我哩個娘啊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三三二章:發展省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四九章:窮山惡水出叼民?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四五六章:我願意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四二六章:敲打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八十九章:入夥第六六五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三七九章:來人,拿下!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四七零章:我拒絕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四六七章:問題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六一二章:誤會解除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六十章:後手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一二六章:本王就喜歡嘴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