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汗血寶馬真的很重要嗎

高行周接到雲州城的知會,便即起兵,同時知會東路、西路大軍,杜重威聽說高行周肯進兵,先鬆了一口氣。雁門關中,石重貴收到消息,召集諸將商議,安重榮、藥元福卻都不贊成出兵。

藥元福道:“這一去,要打的不是契丹,而是天策。一旦進兵,折德扆等的府州、麟州系人馬必歸汗血騎兵團麾下,我們河東將士與契丹有仇,而與府、麟有親,一旦出戰,那就是親者痛仇者快。雲州城下,漢人打仗,雲州城頭,契丹旁觀。這不但底下的將兵不會樂意,也會遭天下英雄恥笑,戰事未必會順利,而且對留守聲譽有損,會妨礙及前途。不如按兵不動,以觀接下來的形勢再說。”

石重貴是石敬瑭的養子,頗有問鼎儲君的資格,因此顧惜羽翼,不肯壞了名聲。他和高行周不同,高行周不聽帥令,杜重威可以拿他祭旗,石重貴就沒這方面的壓力。

安重榮也道:“陛下向契丹稱臣,此漢家奇恥大辱!如今契丹要利用我們去打他們鬥不過的天策,我們何必爲他人出力賣命?難道我等真的是契丹人的奴才不成?”

石重貴見兩員大將都不願行動,便決定按兵不動。

高行周眼見雁門關沒有反應,他卻沒有辦法,三路大軍之中,他政治背景最弱,就算明知道別人都在推他進火坑也只得繼續進兵,不久到達桑乾河旁,就要渡河。

這時折德扆已經進入應州城,高行周的人馬就在應州城外西北八十里處。

高行周的副將對他說道:“應州城內是折德扆的人馬,他是天策的人,若對我軍半渡擊之,我們損失只怕不小。聽說折德扆兵馬不多,應州又是新得,防備不嚴。不如先打應州城,然後渡河。”

高行周連與汗血騎兵團爭戰都不大願意,這時哪裡肯去打折德扆?說道:“折德扆手下都是府、麟與河東人馬,如果與他爭戰。先就跟整個河東父老結仇了。安重榮自己不想做這個醜人,我們何必替他出頭?分批渡河吧,前軍渡河,後軍防備。”

應州城內,諸將聽說白馬銀槍團要渡河,都請令要去半渡而擊進行奇襲。

趙普道:“我看高行周部行軍遲緩,半點沒有白馬銀槍團傳聞中那等如風如火的雄姿,這必是士氣低迷使然。如此士氣去鬥汗血騎兵團,不是送死就是自取其辱!我們兵少,不必現在就去打他。儘管讓他過去,觀察形勢,一旦有變,我們就斷他們的後路,讓汗血騎兵團關門打狗就可。”

因此白馬銀槍團安然渡河。一路如行於無人之境,不久抵達懷仁縣,懷仁縣也在折德扆手中,聽了命令將城門緊閉不出。

懷仁只是小小縣城,高行周也不進入懷仁,當晚在城外安營紮寨,第二日折而向北。不多久便接近雲州城。

此時的晉北形勢當真微妙極了:

契丹佔據了雲州城及其東北諸縣,來自敕勒川的天策唐軍駐紮在雲州之西,隱隱有圍城之意,各地義軍佔據其它州縣,折德扆控制了雲州,白承福等控制了朔州。各派勢力犬牙交錯,偏偏高行周從蔚州進入晉北,一路不攻城,不掠地,只要無人阻攔他就不開殺戒。各地義軍既不接濟,也不騷擾,就任他無驚無變地走到雲州城下,如此軍事形態當真古今罕有。

而高行周也知道杜重威石重貴等人的意思,那就是等着看他去打天策,若他有功,杜重威石重貴自然會跳出來接收好處,若是事情不順,最後承擔罵名的也只會是他,高行周自己是忍辱不發,他手下的將兵則不樂作戰,所以士氣十分低迷。

——————————

天策軍對雲州城本來已經隱隱形成包圍之勢,雲州的西北、正西、西南、正南的所有據點都已被封鎖,眼看高行周到,天策軍也不正面阻攔,竟撤出了正南據點。

高懷德心想:“我軍之中一陣死氣沉沉的,怎麼打仗!”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竟然單騎出營,去看天策唐軍行動,他脫下軍袍,只穿放牧人的衣服,收好銀槍,穿着晉北少年在外活動時的土灰衣服,騎了一匹黃驃馬,沿着雲州城外遊蕩。

這時雲州似將圍城而尚未圍城,之前曾有商旅出入,又有各種送信人員進進出出,品流複雜,無論唐、遼軍馬,看到一個少年騎馬遊蕩也沒當一回事。

唐軍的佈置,是望着雲州在西北、正西、西南作環抱形的陣勢,大軍重中之重在於正西,高懷德少年膽大,晃盪晃盪竟然晃盪到唐軍中軍附近去了!

看看他接近中軍大營,兩個斥候警惕地跑了出來,高懷德長得人高馬大,遠看是個大漢,近看一張臉卻嫩得能擰出水來,嘴上還一點絨絨的黃毛呢,兩個斥候走近見是一個漢家少年,喝道:“哪裡來的屁孩子,在這裡遊蕩!不知道這邊要打仗麼!快回家去!”

高懷德心道:“這時候近前,給他們兩刀,然後就跑,他們也趕不上我,但暗算別人,不算好漢。”便故作天真地說:“兩位叔,我聽說這裡有汗血寶馬,我想看汗血寶馬!”

兩個斥候對視一眼,同時失笑,只當是附近哪家的孩子,聽到了汗血寶馬的名頭,竟然不知危險跑來看新奇,因高懷德的言語是燕地口音,不夾雜一點胡味,那兩個斥候便知不是契丹,不願爲難,其中一個斥候喝道:“快回家去!這裡快打仗了!”

高懷德道:“這位叔,這裡真有汗血寶馬不,我放了一輩子馬,從來沒見過汗血寶馬呢。你好心讓我看看嘛。它們流的汗,是不是真是紅色的?”

那兩個斥候聽了這話都笑了,其中一個道:“這屁孩子真好笑,才幾歲的年紀,就說什麼半輩子了!”

另一個道:“屁孩子嘛,都是這樣。”

“咱軍營中就有汗血,要不讓他靠近瞅瞅見識見識?”

另一個驚道:“你胡說什麼!這話讓校尉聽到,腦袋還要不要!”揮手對高懷德道:“快走快走。都說了這裡要打仗,小心哪裡一支冷箭出來。要了你的小命!”

高懷德翹了翹嘴角,兩個斥候看他那模樣,就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郎,同時搖頭而笑。

高懷德又向雲州西北而去。越往西北,唐軍陣勢越是嚴整,不等高懷德靠近,就有斥候出營,話都不說,嗖的就是一支響箭警告!

高懷德不敢接近,原路浪蕩而回。

唐軍營中,李彝殷巡視諸營,恰好望見了遊蕩於大營剛好射程邊緣的高懷德,李彝殷指着道:“那是什麼。怎麼容他看我營寨!”

恰好那兩個與高懷德對話過的斥候就在近側,回答道:“那不是契丹奸細,是個不知輕重的漢家少年,浪蕩到這附近,說是要看汗血寶馬呢。我們把他趕走了。怎麼現在還在附近!”

李彝殷拿出千里鏡——唐軍所產的千里鏡,至今仍是奇貨,數量仍然不多,在軍中並未普及,輪臺大戰時得是安西舊部的親近將領纔能有,如今李彝殷也得張邁賜下一個——李彝殷用千里鏡一看,擡手就揍了那斥候一拳。怒道:“沒眼色的東西!這個小傢伙騎的是‘透骨龍’,這豈是個尋常少年!”

原來高懷德騎的這匹馬大有來頭,乍一看土黃土黃的,高懷德這次又故意讓馬身沾滿了塵土,但其實乃是西涼名種,特徵是身上黃中帶着白點。馬頭上有白毛形分佈有如滿月,最大的特點是不管喂得膘多足,肋骨一定顯露在外——因此名叫透骨龍,乃是馬中名種也,傳說中秦瓊的坐騎就是它。

李彝殷是党項大豪。熟知西北名馬,所以一眼看穿,當即派了一小隊騎兵出營去追。

高懷德本來還在晃盪,忽然一哆嗦,沒來由心頭一警,就像野獸聞到危險的味道一樣,環頭一張望,見唐軍寨門正在打開,心道:“不是好事!”他也不着急,也不驚慌,只是掉轉馬頭,噠噠噠噠晃盪走了。

他胯下的黃驃馬遠看慢如散步,一點都沒發力的樣子,但這邊從營寨追出去的騎兵卻是越追距離越遠,追出七八里眼看追不上了,兩個斥候這纔回轉,知道對方騎的果然是名馬,暗中佩服李彝殷見識不凡。

高懷德一徑溜回軍中,高行周聽說兒子一個人出營去看唐軍虛實,嚇得不輕,只怕兒子出了意外,卻就見高懷德回來了。

高行周見兒子無恙歸來,心裡高興,口中大罵道:“你好不曉事,天策百戰雄師,治軍必嚴,你敢去看他們的營寨!小命不要了!”

高懷德卻道:“汗血騎兵團好大的威名,我看他們的行動也只一般,只西北面警戒很深,這真是奇怪,莫非他們要從西北進攻雲州?爹爹,要不你給我一隊人馬,我去沖沖他們的陣腳,試試虛實。如果成功也好長長士氣,說不定能擄幾匹汗血寶馬回來呢。”

其實他的黃驃馬論神駿就未必在汗血馬之下,但這兩年汗血馬名頭實在太盛,而且馬流紅汗的特徵太過傳奇,作爲騎將世家不免念念不忘。

高行周喝道:“彼是百戰之師,豈能沒有過人之能?不得輕敵!”

他這一部當初沒參加過關中會戰,對天策唐軍如何強大聽了聽得多了,卻畢竟沒在戰場上真正見識過,高懷德便不大相信,又翹了翹嘴角。

高行周也不與唐軍衝突,就在雲州東南駐紮下了,一邊派了使者進城,要與契丹交接防務。

——————————

蕭轄裡接到消息,來見耶律屋質道:“晉軍派人來了,要我們將城防交給他們。”

耶律屋質道:“是我讓他們來接手雲州城的。”

蕭轄裡冷笑道:“當初的約定,是他們出兵替我們拖住天策,如今他們仗都沒打一仗,就要我們的雲州城了?虧他們好意思開口!”

韓德樞在旁道:“這是我們和石敬瑭的約定,石敬瑭又不敢將真實意圖公諸天下,這些陣前戰將,未必知道得仔細。”

契丹人對張邁又恨又怕內心又帶着敬意,但背地裡說話通常也不敢直呼其名,石敬瑭雖然登基做了皇帝。遼國的人背後說起他也沒半點敬意。

蕭轄裡道:“雖然如此,但也不能真就把雲州城讓給他們!”

耶律屋質道:“就且告訴晉軍,讓他們先解了雲州之圍,我們自然交接城防。”

蕭轄裡笑道:“他們人馬不過萬餘人。能退得對面數萬大軍?”

其實白馬銀槍團的精銳不過數錢,剩下六七千人都是輔戰人員。

耶律屋質道:“那是他們的事情了,與我們無關!”

——————————

遼軍將話傳來,高行周在營中鬱悶得要死,他自信白馬銀槍團的戰鬥力不在汗血騎兵團之下,但對方畢竟是赫赫有名,兵力又比自己充足,要讓自己上前衝擊,那是要讓他去送死!

高懷德氣呼呼道:“在應州時,騙我們來雲州。來到雲州,又不讓我們入城!這是欺我們!爹,不打天策了,給我一支人馬,我去奪城!”

高行周罵道:“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想害死全家嗎!臨出發前,陛下將我們掌軍諸將特地叫去,三令五申,不許我們與契丹人有衝突,今天若去衝擊雲州,消息傳到洛陽,我們高家就是滿門抄斬!”

高懷德聽到滿門抄斬四字這才縮了腦袋。卻是十分的憋屈,說道:“咱們這位陛下,做皇帝做得窩囊,連帶着我們也跟着受窩囊氣。”

嚇得高行周趕緊捂住了高懷德的嘴巴罵道:“小心點說話,還要你奶奶你孃的性命不要!”

他想了想,又是一陣悵然。對高懷德低聲道:“朝堂之上,比戰場還要兇險,這次肯帶你這闖禍精出來,倒是你孃的意思,不是要讓你立功。而是萬一有不虞之禍時。你不要管家中老人,自己逃生去吧。如今邊境紛亂,以你的本事,要活下去不難,做個綠林也罷,找個山溝溝躲起來也罷,不要再做官了。”

——————————

這邊高行周被迫準備進兵,那邊耶律屋質和蕭轄裡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只要唐晉戰火一起,他們就要相擊而動。

耶律屋質算計着日子,道:“只要再拖得幾日,薛復再想不顧一切趕去臨潢府也來不及了!那時候我們就將雲州這塊肉甩給石敬瑭,讓天策與石晉狗咬狗搶肉去!”

蕭轄裡笑道:“這雲州本來我還真捨不得,但退回幽州看他們漢人自相殘殺,也是一樂。”

韓德樞則心道:“會有這麼順利?”

——————————

最靠近雲州的懷仁縣內,這時也來了一營人馬——那是折德扆親自來了,他要就近觀察形勢。

——————————

只因石敬瑭死死按住了前線戰將,高行周無法,只好進兵,真的以兵馬逼近天策營寨。

他環顧手下兵將,都是自己一手一腳練出來的好兒郎,心中暗道:“這次打的是汗血騎兵團,不知此戰過後,這些兒郎能活着回去的有多少!我受軍令所迫,不能不進,這些兒郎卻都要跟着我上前枉死了。”

但說也奇怪,白馬銀槍團進一步,汗血騎兵團就退一步,高行周步步而進,對面則步步退讓,竟然不與接刃!到最後高行周全軍都進駐於雲州之西,唐軍就在他的對面,雙方相望不相及。

高懷德哈哈笑道:“狗屁的汗血騎兵團,果然不敢與我軍交戰!汗血騎兵,遇不得白馬銀槍!他西北精銳也見不得我燕趙男兒!爹,給我一支人馬,我去教訓教訓薛復!”

高行周摔了他一巴掌,罵道:“薛復二字是你叫的!雖然各爲其主,但那是敢衝擊契丹腹心部,差點抓到契丹皇帝的好漢子!你再狂妄,嘴上也給放尊重點!”

高懷德半邊臉腫了起來,卻是不敢回口。

——————————

這時不但高行周情知有異,城內蕭轄裡也是暗暗納罕,他們契丹皮室敬畏天策,卻看不起晉軍,蕭轄裡道:“薛覆在搞什麼鬼!”

耶律屋質心中隱隱不安,說道:“我們算計了這麼久,可別又讓唐人給算計了!”

——————————

不但契丹人這邊,曹元忠也察覺形勢不對。他對曹延恭道:“薛復兵馬不進反退,這不對路!你出城一趟,到我們軍中走一遭,看看薛復是什麼打算!”

他們叔侄身份特殊。契丹這邊待爲上賓,回到唐軍營中又是自己人。耶律屋質也想知道唐軍虛實,就派人護送曹延恭出城,這時雲州西面防線已在晉軍掌握之中,曹延恭要想回唐營,先得經過高行周的同意。

高行周聽了耶律屋質的知會,便要放行,高懷德躍躍欲試道:“爹,我護送使者去!”高行周知道兒子可不是出自公心,這次卻道:“好。你去吧。一切小心,可別漏了身份。”

高懷德便換了一身小兵裝束,換了一匹普通戰馬,一路護送曹延恭前往唐營。

天策尚武,自楊定國、楊易以下。無論文武官員,無不以不能仗劍騎馬爲恥,沙州曹氏也是武將出身,到了曹元忠這一代本來已經慢慢在文人化,天策進入之後,又刺激得曹家子弟也轉崇武風起來,因此曹延恭雖是文職。同樣能仗劍策馬、上陣殺敵的,這時出使身邊沒有護衛,只是出城時有耶律屋質派的一個契丹人半護送半監視,到了晉軍這裡,又多了同樣“護送”他的高懷德。

曹延恭也是年輕人,但這幾年南北闖蕩。見多識廣,眼神也歷練出來了,這時雖心神在別處,但高懷德飛揚跳脫不知收斂,還是讓曹延恭看出這個少年精氣神與衆不同。途中不免問了幾句,高懷德笑道:“小的是常山人氏,姓高,大爺叫小的小高就好。”

“常山人氏……”曹延恭道:“那是常山趙子龍的同鄉啊!”

高懷德嘻嘻笑道:“我是在常山出生,不過我爹是在幽州出生,我爺爺則是山東好漢,算算也不知算哪裡人。現在幽州割給契丹咯!我便算常山人吧。”

曹延恭笑道:“我喜歡你這小子,不如你就跟了我吧。回頭我跟你們主帥說說,你跟了我,有機會去幽州老家的!”

高懷德嘻嘻笑道:“不敢不敢,我娘還在老家呢,我若跟了大爺你,我娘在家裡得吃罪。”

曹延恭輕輕一笑,心裡想着國事,就不再搭理他。

——————————

他們抵達唐軍寨門,通報之後直入軍營,才進轅門那契丹護衛就被攔下了,曹延恭雖然只和高懷德說過幾句話,但覺得這少年討喜,他也是年輕人心性,覺得自己出入沒個隨從不成樣子,就帶着高懷德入內。

路上經過一排馬圈,兩旁養的是一溜的高頭大馬,一匹匹都是神駿非常的西域名駒!

高懷德看得眼睛發紅,道:“這……這不會就是汗血寶馬吧?”

曹延恭笑道:“你還有點眼色!”他是從河西來的,汗血寶馬見的次數多了去,一眼就認了出來。

高懷德道:“可汗血寶馬不是聽說病了嗎?”

曹延恭道:“病的那批在敕勒川養着呢,這一批是沒事的。咦,我跟你囉嗦什麼!”

進了四重門,到了一處大帳前,曹延恭對高懷德道:“不要亂跑,在這候着。”就入了大帳,入帳後一擡頭,要行禮時不見薛復,只有李彝殷,他不由得一怔,道:“薛將軍呢?”

李彝殷笑道:“現在也不需再瞞了,薛將軍不在軍中,這裡現在是我做主!”

曹延恭聞言大吃一驚,這時有人急急入內稟道:“將軍,彝秀將軍傳話,北面有狼煙傳來,應該是契丹人的烽火!”

李彝殷道:“這時間趕得可真準了!”

——————————

雲州城內的留守府中,這時已經亂成一團!

就在剛纔,蕭轄裡也耶律屋質同時接到了急報!

北方有狼煙傳來!

那是來自鴛鴦泊的狼煙!

自敕勒川往東北,走長城外線的話,一路荒涼,大軍行動,需尋有水源處一路而進。汗血騎兵團及其附屬部隊多達四萬五人,馬匹可以得到二十萬,二十萬匹馬可就不是隨便弄幾口泉水能餵飽的,沿途水源草料都得考慮到。

因此契丹人算定了:薛復若要走長城外線前往臨潢府,從敕勒川往東北。第一個要經過的就是奄遏下湖——唐軍的前鋒早已經抵達那裡,契丹無法掌控。然後再往東北,就會經過白水湖,白水湖位於雲州正北。出長城後快馬疾奔一日一夜就可以抵達——當然這是單騎無掛礙奔跑的距離,大軍行動不可能這麼快。

從白水湖再往東北,就是鴛鴦泊,鴛鴦泊位於野狐嶺西北,野狐嶺已經屬於幽州轄下。鴛鴦泊再往東北,水源漸漸充足,地勢開闊,過了灤河,就可以接近臨潢府了。

白水湖、鴛鴦泊都無天險,易攻難守。直接駐兵容易遭受襲擊,所以契丹沒有佈置重兵,而是設置了烽火臺。唐軍若要從長城外線搶進,這兩個地方几乎是必經之路。

按照契丹軍方原先的打算,只要白水湖烽火點燃。蕭轄裡馬上從雲州出兵,襲唐軍側翼,同時耶律朔古兵出幽州,在鴛鴦泊嚴陣以待,時間上完全是來得及的。

薛覆在去年關中一戰打出了偌大的威名,所以契丹高層對汗血騎兵團都是從高裡來估量其實力,自忖正面作戰無論蕭轄裡還是耶律朔古都沒有把握擋得住薛復。但蕭轄裡側翼騷擾的話就能嚴重拖慢薛復前進的腳步。到達鴛鴦泊以後,薛復就算能打敗耶律朔古,那時說什麼也趕不及前往臨潢府和楊易會師了。

不料這幾個月,晉北鬧得風起雲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這邊的事態吸引住了,結果白水湖毫無示警。鴛鴦泊卻忽然傳來了烽火!

蕭轄裡怒道:“他們怎麼過去的?飛過去的?而且他的大軍都在這裡,鴛鴦泊那邊會是什麼人!這烽火莫非有誤!”

耶律屋質彷彿想到了什麼,說道:“他們也許是不走白水湖,沿着金河上游過去的。”

“金河上游?”

金河上游就是陰山山脈,翻過陰山。從其北麓行進,的確能繞開白水湖而抵達鴛鴦泊,陰山是中國一道降水量分界線,其南水草肥美,其北則乾旱荒涼,必須有老馬識途的嚮導,才能找到一些水源補給。

“幾萬大軍翻過陰山?那得多少輜重!”

“不一定是幾萬大軍,也許就是數千輕騎……”

蕭轄裡一愕,“如果只是數千輕騎的話,”蕭轄裡彷彿鬆了一口氣,道:“去了臨潢府能有什麼用!楊易手底下兵馬何止十萬,上京那邊要進行的可是大軍以十萬計的決戰!別說數千輕騎,就是增減個一萬人,兩萬人,也影響不了大局!只有晉北這幾萬人推過去,才真可能會造成影響。”

“如果要南北夾擊,將我契丹滅族的話,的確得是數萬大軍北上,甚至張邁在甘涼的整個主力北上,纔可能成功。”耶律屋質道:“但如果只是會師,那麼數千兵馬,也是有用的!不,重要的不是數千兵馬,是薛復!是汗血騎兵團!”

“汗血騎兵團還在這裡呢!”蕭轄裡說。

汗血寶馬羣一直都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呢!前幾天都還有確切的消息傳來。

“汗血馬也許都還在這裡。”耶律屋質道:“但汗血寶馬,不等於汗血騎兵團!其實我們都不知不覺中走入了一個誤區,以爲汗血寶馬在哪裡,汗血騎兵團就在哪裡,可是……其實有沒有汗血寶馬,真的很重要嗎?”

蕭轄裡聽得愕然在那裡:“汗血寶馬……不重要?”

“不是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楊、薛會面!”耶律屋質道:“現在對楊易和鷹揚軍來說,最重要的,也許不是幾萬大軍的增援,而就是薛復的出現。唉!我們錯了,我們都錯了!錯得厲害!只要讓薛復見到楊易……對遠征漠北的那支大軍來講,那就意味着南北會師,那麼那支孤懸在外的軍隊,或許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蕭轄裡愣了半晌,忽然一拳將桌子砸得崩了,怒道:“唐人!唐人!如此狡詐的唐人!又將我們給騙了!”

耶律屋質卻忽然想起了薛復那個人,在他的印象中,那個男人並不像一個狡詐的人,從他清澈的眼神之中,耶律屋質可以肯定那個男人的心思是很純直的。

“也許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想過進入雲州!”

耶律屋質從來不知道薛復曾經跟折德扆趙普說過的話,但這時候卻想到了這一點。

現在想想,薛復什麼時候摻和過晉北的風雲變幻了?沒有!從來沒有!

全都是曹元忠、折德扆等人在搞風搞雨!

當然秦州那邊,張邁好像也在配合着。

甚至洛陽那邊,也都在無意地“配合”着!

當全天下的人都聚焦於燕雲,甚至張邁還派出範質,對燕雲之事也提出外交交涉,於是大家都不知不覺中被輿?論所引導,都越來越覺得燕雲很重要了,將大多數的心思於精力都放在了這上面,甚至就連趙普,當初薛復已經很明確地告訴他:“燕雲我肯定不會進入的,晉北如今只是疥蘚之疾,得失非關輕重,潢水那邊纔是生死必爭的關鍵!”

結果隨着事態的發展,連趙普這個自己人也懷疑薛復改變了方略。

可平安城內的那個男人,真的曾因此而動搖過麼?

“也許從一開始,那個男人就只是簡單地想着怎麼北上去跟楊易回去,幾萬人過不去就幾千人過去,最主要的就是他自己要去!”

想到楊易與薛覆在潢水河畔見面,想到薛復一直帶着的赤緞血矛和鷹揚旗會合……

那時候的漠北遠征部隊,將會是什麼樣的士氣!

那時候的上京城下,將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

有讀者建議說,不能放棄月票。嗯,這個月沒求月票,結果碼字的時候,的確是沉冷有餘,激情不足。好吧,下個月月初我會拜求一下月票,不爲別的,就是爲了讓我寫起來更有動力。

謝謝大家的一路追隨,我會繼續努力的^_^

第一三八章 擁與贈第一五二章 寒冬僵持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三二零章 國防三弊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一二零章 涼州蕃第三章 搜兵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尾聲 之 明天第一一二章 壓艙石第一一二章 虞詐伐交第十章 契丹國舅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零三章 最後的陰謀第五十一章 柴榮的初戰第一零七章 大昭寺之一第三三零章 收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要月票補身體第七章 戰在即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九十三章 我詐第二九二章 秋收不戰令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五章 文武畢至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寫在章節後第一九五章 最後的陌刀?火龍舞第一二七章 向伏爾加河進發!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四十四章 國民糾評第七十九章 吞隴之志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一二五章 蟄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五章 大戰前夕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七十九章 將不厭詐第五十一章 重建折衝府第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三七章 張邁成親之一第二一零章 鐵獸猙獰之一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十四章 契丹的西顧之憂第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第十一章 人肉大燒烤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一九五章 最後的陌刀?火龍舞第一四八章 我們唐軍又贏了!第一零二章 向東——葛羅嶺山口!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一二二章 李從珂第八十三章 庫巴來的客人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二六八章 上京會戰之三沒人品又欠債……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一二三章 羣龍動第八十七章 汗血騎兵團之一第一四五章 會戰投筆崗 之二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六八章 薩圖克稱臣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二十四章 焉耆大亂第五十四章 招魂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二一四章 先鋒政略之二第二章 肉乎乎的白 第三更 求票!第一三三章 擂鼓西進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章 拆城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
第一三八章 擁與贈第一五二章 寒冬僵持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三二零章 國防三弊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一二零章 涼州蕃第三章 搜兵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尾聲 之 明天第一一二章 壓艙石第一一二章 虞詐伐交第十章 契丹國舅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零三章 最後的陰謀第五十一章 柴榮的初戰第一零七章 大昭寺之一第三三零章 收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要月票補身體第七章 戰在即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九十三章 我詐第二九二章 秋收不戰令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五章 文武畢至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寫在章節後第一九五章 最後的陌刀?火龍舞第一二七章 向伏爾加河進發!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四十四章 國民糾評第七十九章 吞隴之志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一二五章 蟄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五章 大戰前夕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七十九章 將不厭詐第五十一章 重建折衝府第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三七章 張邁成親之一第二一零章 鐵獸猙獰之一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十四章 契丹的西顧之憂第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第十一章 人肉大燒烤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一九五章 最後的陌刀?火龍舞第一四八章 我們唐軍又贏了!第一零二章 向東——葛羅嶺山口!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一二二章 李從珂第八十三章 庫巴來的客人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二六八章 上京會戰之三沒人品又欠債……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一二三章 羣龍動第八十七章 汗血騎兵團之一第一四五章 會戰投筆崗 之二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六八章 薩圖克稱臣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二十四章 焉耆大亂第五十四章 招魂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二一四章 先鋒政略之二第二章 肉乎乎的白 第三更 求票!第一三三章 擂鼓西進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章 拆城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