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人在邊關近離間

張忠的話說出了其他剛剛換過神的衆人的心聲。

確實應該問清楚,之前六詔也是附屬大唐,而且還是封的王,現在又說歸順,跟以前若沒有絲毫的差別,說出一百遍也沒什麼用。

羣臣在這點上也很佩服張忠,張忠沒有因爲讓六詔送歸順書的人是自己的親人,就把心中的疑惑壓下去,反而當成一次很重要的事情來詢問。

萬一六詔此次送來的歸順書跟以前一樣,小寶和鵑鵑豈不是很丟臉。

李隆基同樣欣賞張忠的品格,面對臣子詢問的目光,很隨意地說道:“稍微有點不一樣,以前是稱臣,送來貢品,回去帶更多的賞賜,現在是不提稱臣,只說歸順,除了六詔各自的王,其他下面管事兒的重要人物將要來大唐。”

李隆基說的很隨意,別人聽着就不隨意了,居然是派人過來,而且還是重要的人物,聽陛下的意思,好像來的人很多,那麼照此說來不就是六詔之王在管理方面缺少得力人手?

缺少管理方面的得力人手還怎麼發展?六詔的王全變成傻子?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六詔之主把好用的手下派到京城當人質,難道是準備讓自己部落的人過更苦的日子?”

宇文融出聲詢問。

李隆基搖搖頭,眼中露出失望之色,在羣臣的身上挨個看過,反問道:“你們覺得小寶和鵑鵑過去一趟,只爲使六詔的人生活更艱難?”

蔣岑站出來:“臣絕對不相信。小寶和鵑鵑用計如神,尤其是小寶對經濟和民生方面的本事最大。他怎麼會到了地方,讓人家日子過的更差?一定是小寶給出一個六詔之主無法拒絕的優渥條件。

何況他們不是留下二百人麼,張王兩家的內院有多大的本事相信無須臣多言,有他們在,六詔之主留不留手下的得力之人有何區別,二百人撐起整個六詔地區的行政足夠,甚至是浪費。

說句實話,張王兩家的內院來參加科舉。會使我大唐無數優秀的舉人落榜而歸。把他們放到地方上爲官,無數地方官員當羞於見人,朝廷敢對地方官員實行俸祿而收土地的政策,也正是因爲有此底氣。”

李隆基高興起來,眼睛笑得眯眯上,對蔣岑說道:“正是,收了土地就收了。地方官敢集體罷官,朕就讓張王兩家的內院頂上去,比他們沒罷官之前或許更好。”

“陛下贊謬了,臣家中的下人可沒這等本事,臣恐慌。”張忠連忙出聲辯解。

“十多年的教導與培養,難道朕還不知道他們的本事?更早之前。你去陸州當刺史,那時還沒培養如此多的人吧?你家的內院就把整個陸州的行政和軍務支撐起來了,朕可曾說錯?”

李隆基不給張忠辯解的機會,直言道。

張忠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高力士同樣附和着李隆基,說道:“過後我們才知道。在救災的時候,小寶和鵑鵑纔是真正發號施令的人。他二人把物資和人員調度的井井有條,可惜我大唐除了他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如此的孩子。”

“僥倖僥倖。”張忠實在找不到別的話來說了。

“僥倖不僥倖的看看現在的六詔歸順的事情便知,朕繼續跟你們說,來的人除了六詔之主手下的得力人員,還有全部的十四歲以下的孩子,大部分的老人,以及沒有成親的女子。

留在六詔的是一小部分經驗豐富的老人,身體強壯的青年,和已經嫁人的婦人,他們要留下來建設地方。

歸順書上有寫,他們只攜帶一點點糧食,已經出發,轉道益州,從那邊過來,先到京城讓我看看,然後再另行安排,他們沒有錢,更拿不出其他的東西來交換。

我們需要把他們一路上的衣食住行安排妥當,還有醫療得跟上。小寶和鵑鵑留下的人發電報過來,說所有費用全由他們解決,但朕覺得不好,小寶和鵑鵑做的已經足夠,錢就由朕來出,現在需要諸卿安排。”

李隆基說出六詔歸順的具體行動,而後臉上帶着別樣意味的笑容掃視着衆人。

羣臣傻了,包括張忠在內,都知道小寶和鵑鵑厲害,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竟然厲害的這等程度,呆兩天,路過一趟,整個六詔的來人、未嫁女人和未來的希望孩子們就全遷徙到大唐來。

這確實是歸順了,這纔是真正的歸順,除了一些個青壯用來幹活,還有婦人陪伴和做家務,整個部落的人全來啦?

他倆兒在那裡究竟幹啥了?是,他們一萬多人的隊伍戰鬥力足夠強,但就可以溜達一圈周圍的國家和部落全趴下?強的沒邊了吧?

李隆基喜歡看到臣子們驚訝的神色,覺得很解氣,平時自己護着小寶和鵑鵑,總有人面上不顯露,心裡卻不服氣,現在服不服?

這就叫能力,你們一個個的驚訝,還不是覺得自己做不到,現在小寶和鵑鵑做到了,下次誰在不服氣,就找個周圍還沒收服的偏遠地區的部落派你過去。

不需要你過去幾天解決問題,讓其歸順,給你半年的工夫,看看你行不行。半年時間做到了,你回來,朕也護着你,做不到,繼續在那裡呆着吧,沒本事又疾賢妒能,朕不需要你在面前晃悠。

“誰想主動負責此事?現在給我給拿個計劃和預算出來,我聽聽。”李隆基語氣淡淡地問道。

羣臣不出聲。

張忠猶豫了一下,手去碰話筒,還沒等碰到,陛下的聲音傳來:“永誠你把工部管好了,其他的事情用不到你。”

張忠的手又縮回來,老實地坐在那裡。

“說話,需要諸卿的時候到了,誰給朕說說計劃,還有需要多少的預算,朕出錢。”李隆基繼續逼問。

“陛下,時間太短,不如過上幾日,我等商量商量,而後纔好佈置。”一個坐的位置靠下的官員覺得陛下有點強人所難,壯着膽子出聲。

李隆基冷笑一聲,道:“時間短?這話你敢當着小寶和鵑鵑的面說?朕向他二人問計的時候,可從未得到過如此答覆,他們總是馬上就給朕把辦法想出來,而且還是成套的計策。

力士最清楚,小寶和鵑鵑只要在朕的身邊,不管是朕問,還是力士與皇后、惠妃問,他們可曾猶豫過?永誠你問的時候呢?”

“回陛下,臣不需要問,小寶和鵑鵑看臣的面色,還有詢問一下家中下人臣今天大概的行程和所見的人,就可以知道臣爲何而苦惱,於是對臣說出應對方法,並且二人一人一句說着就把計劃給補充完整。”

張忠不無驕傲地說道。

“聽到沒?”李隆基問。

衆臣默然,無話可說,陛下拿小寶和鵑鵑與自己等人比,還能說出啥來,他倆是人嗎?他倆做的都是逆天的事情,不可以用常理度之。

李隆基向後靠了靠,說道:“沒人出聲,最近市井坊間總有人捱打,因爲這些人說小寶和鵑鵑跑到了邊關擁兵自重,隱隱與朝廷分疆而治。這話受誰指使而出?還擁兵自重,不擁兵難道就不重了?

分什麼疆?朕的江山就指望着他們兩個好好治理呢,不用分,誰有本事能讓他二人造反,朕就把屁股下面的龍椅給那個有本事的人坐。”

‘嘩啦’一聲,衆臣站起來,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相繼跪倒在地,此時態度不表達出來,很容易被隱藏起來的狙擊手給射殺。

“陛下,臣認爲當朝同僚不會行此錯事,還望……”

“你閉嘴,人家都欺負到你頭上了,你還給求情。”李隆基對出聲的張忠呵斥道。

張忠只好閉嘴,其他人也沒覺得陛下是生張忠的氣,說是訓斥,其實是另一種的愛護。

李隆基沒讓衆人起來,自己慢悠悠地喝口茶,說道:“朕知道你們沒有安排人煽動,但朕更知道有的人在跟朕玩隔岸觀火。

煽動事情的人有點缺心眼,在我大唐宣傳小寶和鵑鵑跟朕之間可能出現的齟齬,還跑到茶館和動物園門口去說,差點讓看動物的人抓起來給餵動物。

他們把人打一頓,送到京兆府,朕沒從你們口中得到一點消息,被抓的人根本沒判。有的人躲在背後瞧熱鬧,但爲何不想想朕難道沒有自己的諜報系統,張王兩家諜報是擺設?

他們不出聲是等着朕來處理,朕不出聲是等着你們來說話,某一小撮人難道以爲朕會聽信他們的話,現在把小寶和鵑鵑調回來?難道會以爲小寶和鵑鵑知道了事情會停步不前?

朕都沒空跟小寶和鵑鵑打招呼,小寶和鵑鵑更沒在乎,他們的隊伍挺進的速度還是那麼快,他們的親衛軍就是如此適應環境和地形。

你們太讓朕心寒了,等小寶和鵑鵑回來,朕會親自與小貝他們說,到時候刀落在誰的腦袋上,別說朕不講情面,無罪加五等。永誠你說是不是?”

新來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只明白陛下生氣了,聽陛下話中的意思是有人挑撥小寶、鵑鵑和陛下的關係,而朝廷上有人默許了。但結果顯然跟那些人期待的不同,陛下和小寶他們都沒在乎,而煽動的人被百姓給打了。

捱打的人確實很傻,在如今的大唐宣傳這個,開什麼玩笑。

大家開始去看張忠,看他怎麼說,正如陛下所言,陛下的情報部門知道,張王兩家的諜報不可能不瞭解。

還有一章。

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486章 如何處置難中難第251章 一片楓葉一片心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799章 誰在學步誰在飛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880章 夜半拼圖火燒炙第62章 石頭就往田裡倒第400章 錢莊爲引騰轉挪第363章 已此藉口得權力第948章 殺人做菜很簡單第730章 脫離羣衆絕不行第627章 開發武器新戰法第371章 荒涼之地少人口第75章 張王兩家不能倒第619章 火力集中突圍戰第510章 火車過河用船渡第326章 潮來潮涌潮中潮第十四章第46章 張家合作咱用騙第21章 前時之因今時果第37章 大海藍藍爲胸懷第77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131章 趕快找人去保命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208章 一頓午飯多插曲第95章 高價買地不吃虧第728章 十萬山中比槍法第920章 皇家成員戰鬥完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143章 韓袁前來賣莊子第512章 蒸蒸日上問遠途第922章 路遇斥候明白人第368章 新年心情鞭炮聲第429章 論劍初始強攀巖第16章 飛奴一出俱歡笑第772章 不願休閒分頭忙第43章 君子欺之應爲方第59章 官家地方兩分功第561章 只怨太快太執着第387章 對待外人要更狠第584章 白雪皚皚上山難第174章 太湖鬧鬼起蜚語第92章 多人中毒因何死第836章 話說付出有回報第690章 隱秘船隻在何方第67章 東西可頂廣告費第36章 點燈招人爲安逸第875章 水碧陽高映柳綠第942章 比賽三局爲兩勝第51章 捏出一顆寶石心第437章 黑水戰事遇不利第94章 每月五十已算多第36章 消息傳到水雲間第893章 小小算計大智慧第653章 似是而非再鬥智第323章 參天造地屬追夢第962章 趕盡殺絕非本意第204章 教育成敗費琢磨第51章 有時受賄是助熱人第187章 技術書籍要保密第120章 算起錢來心更糟第920章 皇家成員戰鬥完第646章 暫不出手爲考驗第742章 貨幣可以換貨幣第74章 入京與否細思量第575章 波濤滾滾水中游第296章 發財大計蘿蔔頭第64章 秋收糧食不易分第2章 不是孤單一個人第830章 贏過錢財復跟蹤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55章 吐蕃似乎真有事第91章 翌日過來改伙食第30章 張家之人親幾番第708章 可憶曾經陸州事第968章 不去求援自己鬥第724章 心中有鬼又誤會第100章 羅盤測水與埋墳第3章 破舊衙門破舊宅第156章 天真童語有回憶第974章 站臺相迎論時代第520章 自話自說地方官第746章 送人東去又迎西第527章 水產有宴忽聞報第101章 想要貪財錢花掉第398章 碧海銀沙新舉措第766章 自家人手在談判第409章 軍中印信有他用第2章 吃出毛病有醫治第89章 送租時刻對父言第405章 集齊力量兵起程第317章 運走水泥送煤來第895章 行船之刻遇一人第122章 再不聽話就弄走第858章 各種見聞非偶然第811章 滅門誅族罪通敵第517章 鐵路暢通尋因果第822章 遠程遙控有所第95章 留下縣令抗州官
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486章 如何處置難中難第251章 一片楓葉一片心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799章 誰在學步誰在飛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880章 夜半拼圖火燒炙第62章 石頭就往田裡倒第400章 錢莊爲引騰轉挪第363章 已此藉口得權力第948章 殺人做菜很簡單第730章 脫離羣衆絕不行第627章 開發武器新戰法第371章 荒涼之地少人口第75章 張王兩家不能倒第619章 火力集中突圍戰第510章 火車過河用船渡第326章 潮來潮涌潮中潮第十四章第46章 張家合作咱用騙第21章 前時之因今時果第37章 大海藍藍爲胸懷第77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131章 趕快找人去保命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208章 一頓午飯多插曲第95章 高價買地不吃虧第728章 十萬山中比槍法第920章 皇家成員戰鬥完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143章 韓袁前來賣莊子第512章 蒸蒸日上問遠途第922章 路遇斥候明白人第368章 新年心情鞭炮聲第429章 論劍初始強攀巖第16章 飛奴一出俱歡笑第772章 不願休閒分頭忙第43章 君子欺之應爲方第59章 官家地方兩分功第561章 只怨太快太執着第387章 對待外人要更狠第584章 白雪皚皚上山難第174章 太湖鬧鬼起蜚語第92章 多人中毒因何死第836章 話說付出有回報第690章 隱秘船隻在何方第67章 東西可頂廣告費第36章 點燈招人爲安逸第875章 水碧陽高映柳綠第942章 比賽三局爲兩勝第51章 捏出一顆寶石心第437章 黑水戰事遇不利第94章 每月五十已算多第36章 消息傳到水雲間第893章 小小算計大智慧第653章 似是而非再鬥智第323章 參天造地屬追夢第962章 趕盡殺絕非本意第204章 教育成敗費琢磨第51章 有時受賄是助熱人第187章 技術書籍要保密第120章 算起錢來心更糟第920章 皇家成員戰鬥完第646章 暫不出手爲考驗第742章 貨幣可以換貨幣第74章 入京與否細思量第575章 波濤滾滾水中游第296章 發財大計蘿蔔頭第64章 秋收糧食不易分第2章 不是孤單一個人第830章 贏過錢財復跟蹤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55章 吐蕃似乎真有事第91章 翌日過來改伙食第30章 張家之人親幾番第708章 可憶曾經陸州事第968章 不去求援自己鬥第724章 心中有鬼又誤會第100章 羅盤測水與埋墳第3章 破舊衙門破舊宅第156章 天真童語有回憶第974章 站臺相迎論時代第520章 自話自說地方官第746章 送人東去又迎西第527章 水產有宴忽聞報第101章 想要貪財錢花掉第398章 碧海銀沙新舉措第766章 自家人手在談判第409章 軍中印信有他用第2章 吃出毛病有醫治第89章 送租時刻對父言第405章 集齊力量兵起程第317章 運走水泥送煤來第895章 行船之刻遇一人第122章 再不聽話就弄走第858章 各種見聞非偶然第811章 滅門誅族罪通敵第517章 鐵路暢通尋因果第822章 遠程遙控有所第95章 留下縣令抗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