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改天(十九)

?“少說這些憂國憂民的話罷,俺們都是在選海沉淪的,寄祿官都是一般從八上,既無館職,也無貼職,每年俸祿柴炭換裝伴食加起來就折一百八十貫,還有七八石米豆,鈔五錢五,算着實了能有幾文?米豆發下來,也有小半陳腐不能食,都說爲官悠遊,吾輩在這汴梁,卻連家人都迎養不起!國事如此,也該刷新一下,不管是東宮還是嘉王,能將俸祿發着實了,早停的公使錢也補回來,能恢復幾十年前優待士大夫的景象,管是趙家哪位坐大位,管是不是武人翻身!”

“蔡京樑師成也還罷了,總要找個夠份量的奸邪出來,童貫王黼朱緬已經成了死老虎,牽扯上有什麼味道?”一衆人議論紛紛,自然是沒什麼要領,最後還是一人感嘆一聲:“我輩沉淪下僚,今夜只情當熱鬧看也罷,但不知道現今那位聖人,卻是做如何想?今夜之事,到底如何收場?東宮那位,難道要等到三揖三讓都做完,纔來登場?諸位,看下去罷,這場好戲,纔開鑼而已!”

趙佶面色鐵青,身子卻又忍不住在顫抖,樑師成潘易行連同幾名內宦,都擠在趙佶馬車之前,潘易行膽色壯一些,還靠在窗前,透過窗櫺縫隙冷着臉向外觀望,樑師成同樣也亂了方寸,低頭不住踱來踱去,不住唉聲嘆氣,還有幾名內宦在車下都縮成一團,抖得跟篩糠也似,哪裡還顧得上服侍Щщш..lā

此時此刻,在小樓之中,李師師正透過窗外,那個男人讓她做的,她無怨無悔的做了,並不指望能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發生,原來以爲無非是他現在處境艱難,還想借着她再走一次門路,直達於趙佶面前,既然心動,那麼就是上輩子欠這個男人的,也許是因爲他於這個汴梁的格格不入,才讓她心有所動,甚而連自己的處境都顧不得了?

卻沒想到,這個男人卻翻動了整個汴梁,讓大宋帝君,讓東宮,讓嘉王,讓文武百官,讓大宋整個統治體系,讓幾十萬都門禁軍,全都捲入其中,激盪碰撞,生出了這番天大的事情!

李師師完全不知道楊凌將會如何收場,她只是看到這些大人物如此狼狽的模樣,隱隱覺得快意,看到趙佶這般模樣,她更是覺得快意,自家固然是伎家養大的,可是豔名高張之後,周旋幾年,總能贖身,大宋也沒有絕契的道理,李師師一直在咬牙苦忍,只等幾年之後就能離開這個天底下最爲富麗的樊籠,去一個無人認得自己的地方,過一種清貧卻又幹乾淨淨的日子。

這輩子的罪受夠了,贖完了,下輩子也許會託生到好人家罷?可是趙佶卻出現了,還看中了她,別人認爲君王寵愛,是天大的福分,可是李師師卻覺得,自家在這樊籠中的日子,從此就沒了盡頭!

趙佶自以爲風流蘊積,對李師師也還算溫柔顧惜,不過這種高高在上施捨的情分,李師師卻從來都不想要,就算楊貴妃與唐明皇又如何,拜月許生生世世,最後還是被君王推出,縊死在馬嵬坡前,而且趙佶的荒唐輕易,自以爲天下所有人都得對他歸心,天下所有女子只要看中就應是他的玩物,這等人,秀外慧中的李師師如何有哪裡看得入眼?

可李師師卻不得不含笑周旋,苦苦忍受,這種日子,還沒有一個了結的時侯,就是趙佶寵衰,自家又能向何處去?君王曾經的玩物,自然就是權勢次一等之輩眼中的奇物,巴不得能接手褻玩一番,而且還不知道有多少此般餓狼,就等着趙佶寵衰之後一窩蜂的撲上來!

在這看不到盡頭的絕望日子當中,卻有這麼一個挾北地風霜而來的奇男子,一下就觸到她的心底,答應帶她離開這個金鳥籠!李師師原來以爲不過是奢望,不過是她一點可笑的癡想,現在卻沒想到,這個男兒,卻真的翻動了這個龐大的汴梁城,無畏的迎上了這龐大的皇權,無畏的對上了整個大宋!

這個天,似乎真的要被他翻轉過來了,外間呼喊聲如潮,下樓不遠處所有人都是一副驚惶到了萬分的模樣,往日的威風權勢,往日能將所有人命運擺佈在手中那種自信,不知道飛到了哪裡去,比起常人還要加倍的不堪,只有那個曾爲武將的潘易行還撐持住一點氣度,李師師悄立角落,卻忍不住想笑,在這一刻,她加倍的想着那個略帶憔悴,卻目光明亮堅韌的英挺男子,姓楊的,我爲你做了那麼多事情,你現在又在哪裡?你什麼時侯來,將我從這裡帶走?

石三郎大聲呼喊的那些話語,一字字清晰的傳入小巷當中,小巷中擠得滿滿當當的那些御前班直,禁中內使,個個面無人色,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這些大人物臉色也好看不到哪裡去,尤其以趙佶爲甚,每一個字,似乎都在噬咬着他的心底,狠狠抽打着他的臉,尤其是內禪二字,更是如毒蛇一般直鑽到他內心深處去,差點讓趙佶發狂跳起大呼,竟然要讓朕將這皇位交出去!

那不孝子,那不孝子!恨不早讓楷兒接了他東宮地位!楷兒雖然不成器,可是也不會如他一般陽爲恭謹柔順木訥,私下卻厚植勢力,最後還圖窮匕現逼宮!這皇位,朕不給你,你就不能爭!

外間山呼海嘯的呼喊聲中,火光透過小巷的空隙照進來,在趙佶臉上明暗不定的閃動,讓這大宋天子往日清雅俊逸的面孔,顯得分外的猙獰扭曲,他一字字的吐出胸中怨毒之意:“朕的好兒子啊,朕的好兒子!忠臣義士何在?朕的心腹何在?怎麼就沒有人爲朕在此刻誅除了這個逆子?”

潘易行猛然回頭,疾疾道:“聖人容稟,今夜之事,絕不是東宮所爲!太子純孝,豈能行此無父無君之事?必然是有人操弄其間!只要遣人聯絡東宮,讓他來聖人面前請罪,則此次亂事,自然平息!”

樑師成也總算從驚惶中反應過來一些,開口語氣就如他的君王一般刻毒:“你潘將軍不在奸邪名錄上,自然說得嘴響,讓你去搬禁中班直前來接駕,怎麼反倒撞回來了?是不是不願意聖人回到禁中,好方便東宮行事?”

他轉頭向趙佶拜倒,老淚一下就滾了出來:“老奴罪該萬死,不能護持聖人周全,照應禁中皇城,卻沒料到東宮包藏禍心,竟然讓如此悖逆之事發生,還請聖人誅老奴,懸首於外,稍安外間亂軍之心,拖延一二之後,再尋忠臣義士,出而領軍平亂!”

潘易行給樑師成的話氣得說不出話來,今夜就是他力主趙佶趕緊移駕,卻因爲趙佶自家膽小不敢動,要是當是趙佶果斷出發,說不定都已然在皇城之內了,行事之人,又如何離間趙佶和東宮之間?

此時此刻,潘易行依然認定今夜之事不是東宮所爲,一則是今夜之事有太多不合情理在,東宮爲人他也深知,絕不是如此有決斷如此狠辣的人物,他身邊信重的那些文臣,也都是坐而論道行,朝中政爭也還拿手,至於鼓起十萬亂軍,翻轉整個汴梁,逼宮內禪,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二則就是他和東宮算是一黨,和舊黨之輩也是牽連頗深,趙佶面前不咬死的話,如何在他面前立得住腳?

今夜事情還看不出最後結果如何,不知道最後誰勝誰負,要是給趙佶認定是逆黨,太子贏了還則罷了,太子輸了,自己身家性命連同家族還要不要了?最後一個原因,畢竟潘易行還是大宋忠心臣子,如果不在趙佶身邊,今夜聲勢如此,逼迫之下,說不定就順勢做將下來,東宮身邊擁立重臣也有他一個,可是現在他就在趙佶眼前,如何能做那悖逆之事?

直娘賊,要是知道是誰主持了這場變亂,不是你,便是俺,總要拼了這條性命!當下潘易行忍了一口氣,冷冷反駁:“宮觀說得誅心,俺如何不是聖人面前忠臣?至於尋忠臣義士出而領軍平亂,現在被圍的水泄不通,如何遣人出外?領軍平亂,軍又在何處?臣在窗前看見,不少禁軍軍將都在人羣當中,皇城那裡,只怕更多,都門禁軍,全都被捲入,從哪裡抽兵出來平亂?難道指望西軍麼?等將西軍調回來,汴梁都燒成白地了!”

趙佶此刻只想大聲吼出來,將眼前所有人殺得乾乾淨淨,什麼不殺士大夫的祖制,只當是趙匡胤這老祖宗放的虛屁,不知道費了多大氣力,才忍住這絕望中的狂亂,才忍住這依然浸到骨頭裡的刻毒心思,他勉強坐起來,對着潘易行冷冷發問:“那又該如何做?難道朕就等那逆子逼上門來麼?”

潘易行同樣也拜倒在地,和樑師成肩並着肩,昂首大聲道:“與今之計,還是遣人去召太子前來,東宮純孝,必然迴護聖人於萬全,聖人只要確定東宮地位,以監國名義加之,重用舊黨一輩,則天家父子親情,自可週全,還請聖人早早決斷,不然一旦亂軍激動生事,到時潰決,就有臣所不忍言之事發生!”

趙佶臉色加倍的鐵青,恨恨的看着潘易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潘易行所言,的確是當下唯一現實的解決手段,將東宮召來,父子促膝而談,總有個能顧全天家臉面的結果出來,沒有旁人干擾,趙佶也有信心鎮住自家這個兒子三分,只是就算得到最好的結果,內禪的事情沒有發生,少不得也要給東宮一個監國的名義,這手中權柄,多少也要分一半出去,將來少不得還有大量爭權奪利的齷齪事在父子之間發生,就算趙佶自信有足夠的手腕和自家兒子放對,可是將這有宋以來,除開國太祖太宗之外最大的君權分出去,讓趙佶這等自私到骨子裡面的人物,如何能夠捨得?

可是在這裡僵持下去,等太子當真應亂軍所謂固請而出,到時候再無轉圜餘地,難道自家就真的等着內禪不成?這太上皇,可從來不是好做的,史書所載,哪個太上皇退位之際身子再康健,幾年之後也就無聲無息的崩了,權柄喪失,就算享用也不必提了,誰還顧得着這過氣的太上皇?想到無論如何做,自家權勢大減是一定的,再不能在這大宋威福自專,將所有人操控在掌中,將天底下最好的享用集於一身,趙佶就恨不得親手殺了自家那個位居東宮的兒子!

今夜之事,說到底趙佶也是不相信這事情是趙恆生出來了,這個兒子這麼些年,趙佶已然看得明白,柔順木訥,不是有主見的人,耳根子既軟,膽氣也薄,要不是他這等性格,趙佶也不會讓他安於東宮之位,雖然有愛重三兒趙楷之處,可趙佶也畢竟沒有易儲,就算是是趙恆身邊頗有些臣子爲他羽翼,趙佶以前也是不大放在心上的,這般性子,還能威脅到自家地位不成?

倒是三兒趙楷性子輕易,在東宮位置上,說不定反而要攪出什麼亂子來,就是趙佶身邊那些羽翼臣子,趙佶也看得準,坐而議論頭頭是道,起而躬行卻百無一用,還有蔡京樑師成等老臣牽制,翻不起什麼波浪來,無非就是在那裡熬,熬到趙佶用出來的老臣全都故去,他們自然也就進一步,要是能熬到太子接位,就能掌握中樞,儼然重臣了。

對於舊黨清流輩,趙佶向來不屑得很,蔡京可以幫他理財,樑師成可以服侍他周全,提點好禁中,童貫好歹當日還有統兵的聲名在,鎮得住西軍一班驕兵悍將,就是朱緬也能將資源不斷從江南向汴梁輸送,後來一個楊凌更不必說,打仗可以平燕,生財還蓋過朱緬,這些舊黨清流輩,從王荊公變法始,除了能挽起袖子政爭,還能做什麼事不成?(。)

第599章 將出(九)第575章 改天(五)第323章 爭論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51章 飛狐口第487章 鋒芒暗蘊(七)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91章 大功(完)第624章 北上(十四)第108章 涿州(八)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106章 涿州(六)第100章 招攬(完)第130章 暗潮生(十六)第729章 家國天下事(五)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239章 大江東去(八)第37章 困局(二)第626章 北上(十六)第691章 合兵(一)第74章 着落第230章 江山如畫(九)第471章 初至汴梁(一)第632章 擁駕(二)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67章 葵花寶典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60章 暗流(六)第109章 涿州(九)第683章 宜芳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章 吾親吾愛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161章 馬蹄急(八)第456章 整練禁軍(六)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28章 接使入城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75章 萬事俱備第580章 改天(十)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85章 鋒芒暗蘊(五)第575章 改天(五)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19章 常勝軍郭藥師第98章 招攬(七)第137章 風雲動(四)第394章 收網(三)第34章 血洗(中)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121章 暗潮生(七)第730章 家國天下事(六)第582章 改天(二)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656章 整頓京師(六)第54章 衝陣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266章 奪門之戰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649章 擁駕(十九)第685章 驚退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504章 驚龍(四)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69章 披堅執銳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278章 吳玠之才第125章 暗潮生(十一)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61章 暗流(七)第259章 書生誤國(下)第186章 恩怨了(三)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110章 涿州(十)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317章 兵變第691章 合兵(一)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50章 人子之心
第599章 將出(九)第575章 改天(五)第323章 爭論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51章 飛狐口第487章 鋒芒暗蘊(七)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91章 大功(完)第624章 北上(十四)第108章 涿州(八)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106章 涿州(六)第100章 招攬(完)第130章 暗潮生(十六)第729章 家國天下事(五)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239章 大江東去(八)第37章 困局(二)第626章 北上(十六)第691章 合兵(一)第74章 着落第230章 江山如畫(九)第471章 初至汴梁(一)第632章 擁駕(二)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67章 葵花寶典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60章 暗流(六)第109章 涿州(九)第683章 宜芳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章 吾親吾愛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161章 馬蹄急(八)第456章 整練禁軍(六)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28章 接使入城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75章 萬事俱備第580章 改天(十)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85章 鋒芒暗蘊(五)第575章 改天(五)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19章 常勝軍郭藥師第98章 招攬(七)第137章 風雲動(四)第394章 收網(三)第34章 血洗(中)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121章 暗潮生(七)第730章 家國天下事(六)第582章 改天(二)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656章 整頓京師(六)第54章 衝陣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266章 奪門之戰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649章 擁駕(十九)第685章 驚退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504章 驚龍(四)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69章 披堅執銳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278章 吳玠之才第125章 暗潮生(十一)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61章 暗流(七)第259章 書生誤國(下)第186章 恩怨了(三)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110章 涿州(十)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317章 兵變第691章 合兵(一)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50章 人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