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改天(十八)

好事的少年軍漢衝着旁邊瓦子捏着嗓門兒高叫,“諸位姐姐不必擔心,俺們是來求聖人,看美人,誅除奸邪,擁立太子的!誰要犯着姐姐們,來世變個王八!”

“這場富貴潑天也似,俺也少不得有個官身,禁中賞賜搬出來,俺得千八百貫也只是尋常。俺今年三十,孤身一人,精力強壯,本錢也還來得,哪位姐姐早早結個善緣,俺回頭就來迎姐姐爲正房,穿大紅裙子,八擡花轎進門,壓妝的金錁子,一兩一個!有心的姐姐,丟下個有名字的記認來罷……”

街道之上,上萬人鬧得沸反盈天,似乎要將東十字大街整個掀翻過來,石三郎就在這一片喧鬧當中,總算帶隊涌到馬前街李師師所在的條街前。

到了這裡大家反而安靜了,舉着火把面面相覷,最後就看向騎在瘸馬上在諸人簇擁下擠過來的石三郎臉上,石三郎也滿臉都是油汗,一路過來精力體力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東水關外那頓飯早化在了腸子某個角落。

不過他沒覺得絲毫疲累,亢奮得似乎隨時能吼出來,今夜如此聲勢,事情算是做成了!自家雖然是楊凌的提線木偶,但是也算衝在最前面的大功臣,這富貴,還少得了麼?拱衛禁軍那些冤屈之事,到時候不用楊大人出手了。

自己連同這些必然要得官的弟兄們,也就翻過來了,那時有冤伸冤,有仇報仇!自家在東水關外搬擡重物,吃酒賭錢,只等着老病之後累死在碼頭上,豈能想到自己居然有今天?在大宋都城,天子腳下,還以領頭人的姿態,行定策擁立事?

衆人目光落在石三郎臉上,而石三郎目光卻落在面前那條幽深的小巷內,火海人潮當中,這個小院,卻是安安靜靜,大門緊閉,牆頭也看不到人影,火光將一角小樓照亮,這小樓的窗戶也全都關着。

周遭一片沸反盈天的模樣,被這麼多激動的軍漢包圍住的所在,卻一點人氣都看不出來,撫有萬方,君臨大宋。自號爲道君皇帝,掌握這個帝國垂二十年,在這些底層軍漢心目中直爲天上人物的聖人,就在此間?

石三郎心下不自覺的開始忐忑起來,到了此時,竟然有點想退縮,他回頭看了看緊緊跟在他身後的湯懷一眼,一副薑黃面孔的湯懷重重點了點頭,此時此刻,湯懷也沒有什麼緊張的意味,輕輕控馬,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

湯懷如此,頓時給了石三郎一點底氣,他嚥了一口又苦又澀的吐沫,柔柔肚子提氣,舉手示意周遭稍稍安靜一下,猛然提氣大喝:“聖人在上,大家一衆軍漢冒死陳情,現奸邪信進當道,民不聊生,就是俺們軍漢,也活不下去了!奸邪之人奪俺軍漢口中食,搜刮財貨,以爲己用,俺們這八萬前拱衛禁軍,也因爲這奸邪之輩,現在還冤沉海底!現這奸邪之輩,更要動手加害太子,動搖國本,如此下去,大宋將伊于胡底?俺們這些軍漢,拜於聖人面前,請聖人內禪於太子,聖君即位,撥亂反正,則俺們這些軍漢還有一條活路,大宋百姓,也還有一條活路!”

這番話,自然是楊凌早就準備好,遣人事前一字一句的教傳給石三郎的,他本來是個粗人,這番話記得着實辛苦,生亂之後,率領大隊人馬在汴梁行事,攪得到處生煙起火,石三郎還在肚子裡面反覆唸叨,生怕錯漏了,聖人面前陳情,率先行擁立之事,這是多少代也不會有的風光,丟了臉卻是要爲天下人笑的!

一開始石三郎還有些情虛,說得結結巴巴,後來看着周遭喧鬧之人漸漸住口,全都向這裡望過來,聚精會神的聽他開口,成爲此刻大宋焦點人物的石三郎,竟然越說越順,最後幾個字,幾乎就是吼出來的。

內禪這兩個最大逆不道的字,也順順當當的吐出來,在今夜汴梁,這兩個字就足以振聾發聵!也徹底給這場變亂定了性,他們不是亂軍,而是行擁立,固國本的大宋忠臣!周遭萬人,沉默少頃,突然爆發出一陣巨大的歡呼:“聖人內禪!傳位太子!聖人內禪,傳位太子!”

呼喊聲是如此之大,每個人似乎都要將胸腔撕裂一般。好像在下一刻,這個已然死寂無聲的小巷,就要被這呼嘯聲撞倒一般!周遭緊閉門窗的民居,此刻也悄悄有人打開窗戶,在窗縫當中,偷眼向外看,亂兵滿城,圍逼聖人,皇城那裡也是火把組成的海洋,在高處就能看見無邊無際的亂軍涌在東華門左近,正在呼喊着太子出而領亂軍行事。

這裡亂軍,更是擺明車馬要聖人內禪,如此大事,這輩子又有幾次能看見?也因爲這些亂軍對這裡秋毫無犯,這裡百姓甚或還有給困在瓦子裡面的官吏都膽子壯了一點,現在稍稍敢探頭探腦了,都在屏氣凝神的等着進一步的發展。

石三郎又擡起雙手,周遭無數人的目光都注視着他,看他這一舉動,上萬人不約而同的閉口,全都等着他繼續發話,剛纔石三郎最先喊出內禪,他現在就是眼下所有亂軍的領軍人物,已然有了衆望所歸之勢。

不管這些亂軍是前拱衛禁軍,還是現在的禁軍軍漢,甚或還有些軍將側身其中,全都在看着他的舉動行事,數萬人作亂逼宮,最怕就是沒有目標,沒有領頭之人,兩樣全都沒有的話,最後無非就是以大亂收場,作亂之人,也會落一個沒下場。

而現在石三郎兩樣具備,頓時就成了此刻的核心人物,他一聲號令,在場所有亂軍,都會凜然遵命!石三郎也心潮鼓盪到了極處,自家從來未曾站到如此地位,而這地位,又是那位看起來略微有點憔悴的小楊將主,一手給的!

自家要是繼續忠心遵奉他的號令行事,又能走到何等樣的高度?這楊大人,真的是神人也,那些聽說過的大人物,沒有一個比得上他!楊凌教傳的話一句句在石三郎心頭流過,竟然是從未有過的清晰。

他對着仍然死寂的小巷,放聲大呼,“聖人聖人,看看如今這大宋天下!江南生亂,全因聖人重用朱緬之輩,則播亂八州,生靈百萬塗炭!一場伐燕戰事,國用不足,伐燕捐竟然加以六千萬貫!原本市中市帖不過十稅一,現則十稅三,百物無不騰貴,交鈔發之,則****貶值,小民百姓,生計爲難,禁軍口糧則減之又減,原本鈔五錢五,現則鈔七錢三,月糧一石,實則八斗,搜刮之餘,天下騷然,然則伐燕戰事仍然連場大敗!十五萬西軍出師,歸鄉者不足半數!”

“國事凋零若此,天下之人,莫不寄望朝中清流,寄望東宮,然則奸人倖進環繞啊聖人左右,竟然要出手加害於東宮!若非危急如此,俺們軍漢,匹夫也,如何能奮然而起,以救東宮,以除奸邪,以拜請聖人內禪?

“小民不敢稱臣,原爲大宋拱衛禁軍,當日聖人令揀選八萬吾輩,編練以拱衛京畿,然則奸邪用事,竟然將拱衛禁軍散去,俺們八萬軍漢名糧全般革退,盡數收入私囊!八萬健兒,流落江湖,艱難度日,數年以來,橫死者不知凡幾!實望將來東宮接位,正人用事,能撥亂反正,給俺們一個交待,誰知現在卻連東宮都已不保!國難之際,危急存亡之秋,雖爲匹夫,仍不敢不奮然而起,以濟國事,拜請於聖人面前,還請聖人念及大宋萬千生民,內禪於東宮!並請誅環繞聖人身邊奸邪信進,謀害東宮之輩……”

“求聖人誅嘉王,誅樑師成,誅蔡京,誅王黼,誅童貫,誅朱緬,則天下正本清源,大治可期!這數萬軍健,冒萬死陳情於聖人面前,還請聖人垂納!”一片安靜當中,所有人都聽着石三郎慷慨激昂的將這番話說完,接着石三郎就翻身下馬,大禮參拜於地,萬千軍漢同時俯身,行禮下去。

然後接着就振臂大呼:“聖人內禪,東宮接位!誅嘉王,誅樑師成,誅蔡京……”火把上獵獵燃動的火苗,在這一刻,都被這亂軍吼出的語句驚得四下亂搖,彷彿隨時都會熄滅!周遭民居瓦舍,這個時侯窗戶都不知不覺的被完全推開,無數人探出身影來,不管是商販還是瓦舍女伎,或者就是販漿之輩,都跟着這上萬軍漢一起向着趙佶所在的宅院高呼,這一番話,實在是將多少人心都牽動了!

趙佶荒唐了這麼些年,以前還靠着父祖積蓄勉力支撐,隨着老本花用乾淨,自然就對民間下手,稅賦日重,用人日非,天下到處都生煙起火,汴梁百姓也日漸覺得負擔沉重,民間擾攘,豈能對這個荒唐天子沒有議論?

今夜這番氣氛的鼓動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跟着將自家怨氣發泄了出來,什麼太子嘉王,什麼奸邪清流,民間是管不了這麼許多的,無非也就是個談資罷了,反正爭來爭去,都是趙家人自己的天下,但民間怨憤潛伏久矣,這個時侯,就要對這個荒唐天子爆發出來!

一時間,怨氣如潮,在某個瓦舍當中,幾名穿着綠袍的小官也擠在窗前,幾人都是在都門任事的。以大宋官制的重牀疊屋,加上現在加倍的運轉不寧,人浮於事,這幾個小官也不知道自家到底該做什麼職事,每日裡無非就是應卯之後在這花花都城裡面瞎混罷了。

汴梁居大不易,幾人官位不高,俸祿不厚,都是孤身在京,今夜就聚在一起尋了一個不算多出色的瓦子飲酒,變亂突生,幾人膽小,不敢出去亂撞,加上在汴梁又無家業,房舍也是典來暫住的,乾脆就不理,還是窩在這瓦子裡面看風色,卻沒想到,亂兵涌到此處,將趙佶堵在馬前街的小巷,上演了這麼一出大戲!

看着人潮如此激憤,看着身邊瓦子裡面的女娘茶房也擠在窗前跟着亂軍大叫,其中一人謂然長嘆:“聖人即位,這些年下來,居然到了道路以目這一步,現今聲勢已起,難道真的要內禪了?”

幾名小官或者滿臉事不關己的無所謂,或者就是在用心事在揣摩今夜亂事究竟,看自家能不能在這變動當中撈到好處,當下都紛紛應和。

“今夜之事,總是蹊蹺,最近都門風雲變幻,東宮一系,舊黨之輩,已然是大獲全勝,嘉王已然如喪家之犬,能不能守戶,都要看人臉色了,如何就有人突然來凌迫太子,還到了如此危急的地步,讓其人不得不掀起這場亂事出來?”

“還能如何?無非就是按捺不下去了,你算算看,自從王荊公變法,一衆舊黨清流,給壓制了多少年了?偶爾一翻身,就給壓得更厲害,今上即位,更是有元佑黨人碑事,一干人連中樞的邊都沾不上,現在好容易有了點指望,還不想牢牢抓着不放?生怕再有什麼變故,乾脆挽起袖子做一場也是正經,再說當今這位聖人,誰不知道?這主意變得比什麼都快,對三大王又是寵愛,誰知道什麼時侯三大王又走了上風?兩下一湊,乾脆就不要給對手翻身的機會,豁出去做一場也罷!”

“這話說得是,東宮身子不算強,金明池爭標之際,曾經遠遠看了一眼,瘦得被風一吹,就要折斷也似,而聖人身子卻是強健,聖壽長遠得很,就是三大王,也是結實康健,東宮能不多想想?熬不過聖人的話,最後得了便宜的還是三大王,受了三大王多少年氣,有機會了,自然就是想一棍子打死,加上身邊舊黨之輩熱衷,於是就有今夜逼宮請內禪之事了……”

“這先例一開,大宋從此多事!往日定策擁立,並非罕見,卻總是士大夫輩與天家共同計較,最後也都是安堵如常,現在卻用武人輩操弄其間,今後這些武人輩豈不是要爬到讀書人頭上了?這纔是真正的國本動搖!東宮短視,奈何奈何!”(。)

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490章 鋒芒暗蘊(完)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72章 改天(二)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212章 雪滿弓刀(七)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640章 擁駕(十)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543章 整練禁軍(三)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645章 擁駕(十五)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618章 北上(八)第223章 江山如畫(二)第566章 殺破狼(十四)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525章 倖進(五)第68章 保義郎第488章 鋒芒暗蘊(八)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650章 擁駕(完)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501章 驚龍(一)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22章 南下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119章 暗潮生(五)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210章 雪滿弓刀(五)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77章 奪城(二)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84章 大功(三)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172章 馬蹄急(十九)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434章 莫須有(五)第538章 潛龍在淵(八)第289章 拼死一搏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650章 擁駕(完)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211章 雪滿弓刀(六)第111章 涿州(十一)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618章 北上(八)第483章 鋒芒暗蘊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62章 暗流(八)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249章 大江東去(十八)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36章 困局(一)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149章 風雲動(十六)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166章 馬蹄急(十三)第411章 收網(完)
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490章 鋒芒暗蘊(完)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72章 改天(二)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212章 雪滿弓刀(七)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640章 擁駕(十)第560章 殺破狼(八)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543章 整練禁軍(三)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645章 擁駕(十五)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618章 北上(八)第223章 江山如畫(二)第566章 殺破狼(十四)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525章 倖進(五)第68章 保義郎第488章 鋒芒暗蘊(八)第669章 御駕親征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650章 擁駕(完)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501章 驚龍(一)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22章 南下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119章 暗潮生(五)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210章 雪滿弓刀(五)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77章 奪城(二)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84章 大功(三)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172章 馬蹄急(十九)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434章 莫須有(五)第538章 潛龍在淵(八)第289章 拼死一搏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650章 擁駕(完)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211章 雪滿弓刀(六)第111章 涿州(十一)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618章 北上(八)第483章 鋒芒暗蘊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62章 暗流(八)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249章 大江東去(十八)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36章 困局(一)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149章 風雲動(十六)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272章 梟雄末路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166章 馬蹄急(十三)第411章 收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