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和盧督溝通得不錯,心情甚好。秦將軍無需擔憂太多,訴清實情即可。”
王承恩小心上前兩步,低聲對秦浩明說道。
秦浩明點點頭,目露感激並且頗爲感動。
縱觀大明宦官中,只有王承恩纔是真正忠於崇禎皇帝之人。
除了煤山上生死相隨外,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圍京城時,也是他在宮門咬指尖代崇禎寫血詔:
各路上衆總兵細聽根苗,李闖賊犯神京江山不保,眼見社稷付與水漂。
望衆卿秉忠心星夜來到,統雄兵與李賊速戰交。但願得興義師把賊來掃,凌煙閣繪圖青史標名。
見秦浩明承情,王承恩內心欣慰不已。
他沒有其他想法,自己的生死、富貴跟今上榮辱與共。值此亂世,大明需要將帥之才征伐四方。
他要做的,只是替皇上籠絡人心即可,別無他想。
夜色藹藹,悄然一片,乾清宮內一燈如豆,地下崇禎俊拔的身影被拉得斜長,微微的燭光映着那張俏臉異常地冷峻。
盧象升則仿似老僧入定般,微閉雙眼坐在御椅中一動不動。
此刻情形,若不是王承恩之前暗中透露消息,秦浩明一定會以爲二人談崩了。
而現在這副光景,不用說也知道,這是崇禎皇帝想給自己下馬威,盧象升全力配合。
“微臣叩見皇上,宮內光線過暗,不利於身體健康,爲國家社稷着想,懇請皇上加大宮中用度,增添火燭。”
秦浩明跪伏在地,言辭懇切,語氣微黯。
“起來吧!”
秦浩明一句話,便戳中崇禎內心深處,故作冷厲的龍顏瞬間柔和下來。
朝堂大臣天天盯着內帑,皆言國庫空虛,懇請削減宮中用度。然則對於興兵以來,帑藏空虛的現實情況則閉口不談,裝傻充愣。
自己也算是個節儉的皇帝,內帑中沒有一分錢是用在個人享受上。但滿朝文武自詡忠君,卻沒有一人像秦浩明般說一句公道話。
王承恩取過火摺子,親自把另兩個燭臺也點上,屋內頓時亮堂起來,不復先前之清冷。
端坐如僧的盧象升心裡暗自讚許,看來此子不單戰場可以稱雄,情商也足以應付波譎詭異的朝堂爭鬥。
秦浩明沒有其他大問題,什麼殺良冒功、護衛德王不利至死等不過是政敵攀附而已,自己已經替他向天子說明。
唯有掠奪德州大戶錢財需要他自己解釋清楚,畢竟其中的過程自己不知曉。
不過盧象升心裡篤定,那就是縱使是真,秦浩明也不會貪墨錢財用於己身。
大節無損,其他小事爾!
“說說吧,究竟是什麼情況?”
崇禎把御史言官彈劾秦浩明的奏疏單獨羅列出來,檢出其中罪責條款單獨寫在紙上,由王承恩遞給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皆是無稽之談!”
秦浩明只是隨便繞視幾眼,便放下手中的紙張,冷笑哼哼。
“感謝皇上維護微臣,講完顏巡撫之事後,微臣自會向皇上解釋清楚。”
出乎崇禎意料,秦浩明渾然沒有把御史言官的指責當作一回事,反而要替顏繼祖求情。
不過這小子也知道自己維護他,倒不枉自己直接押解他進京的一番苦心。
“德王乃朕的叔父,闔府竟然身死建奴之手,顏繼祖作爲山東巡撫,護衛不利,自然責無旁貸。
此事自有朝廷法度章程,無需你贅言。
你還是向朕說清楚自己的事情。”
顏繼祖有沒有罪,其實崇禎心裡一清二楚。
奈何德王乃皇室宗室,皇家威嚴必須維護,尚需給天下人一個說法,顏繼祖的身份無疑是最好的替罪羔羊。
故而楊嗣昌上報此事,他當即應允。
如今秦浩明想橫加干預,崇禎原本柔和的語氣陡然變得嚴厲起來,並且馬上阻止。
秦浩明愕然失神,想不到崇禎如此決絕,竟然不讓他有機會爲顏繼祖求情。
他不由將眼神飄到盧象升身上,卻見後者面容苦澀,微不覺察間搖搖頭,顯然是他跟崇禎溝通過此事,但同樣被否決。
“事關皇上清譽和民心,微臣不敢無視,以免釀成大禍有損皇上威望。微臣斗膽,請皇上容微臣講完。”
正面不行,那就劍走偏鋒。
無論如何,不能讓顏繼祖無故慘死,而劉澤清之流反而安然無恙,沒有天理嘛!
秦浩明一臉正氣秉然,打着爲了崇禎的旗幟說道。
“你若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莫怪朕治你欺君之罪。”
自己的屁股都沒有擦乾淨,到有心思關心他人,不識好歹。
崇禎面如沉水,陰鷙的眼光毫不留情的緊緊盯着秦浩明。
“不怪皇上怪罪,說句誅心之言,濟南府得失關微臣什麼事?自有山東各府總兵及大臣承擔職責。
若得守,於微臣而言錦上添花而已!若失守,則不論如何皆死無葬身之地!”
秦浩明目光坦蕩,當着崇禎的面,毫不客氣直指事情的本質。但此舉,也足以說明他的無私及一心爲大明,不較生死。
旁邊的盧象升聽了冷汗津津,此子委實膽大包天,當着帝尊的面,百無禁忌,什麼話都敢講。
不過這一手迂迴側擊顯奇效,卻是比自己起先堂堂正正敘事來得更震撼人心。
聽到此處,崇禎立馬明白顏繼祖在其中的關鍵。
果不其然,秦浩明臉色悲憤繼續說道:
“顏巡撫忠心國體,貴爲一府之尊,老邁之年竟然親自哀求小子馳援濟南府,其心日月可見,天地昭昭!
況且,顏巡撫依兵部調令,連續往返德州、濟南府兩地三趟,花甲之年連騎馬都是在冒死而爲,何罪之有?
錦衣衛拿人那天,濟南府百姓層層而圍,悲及而泣,足見其聲望民意。
縱觀顏巡撫此間種種,微臣和顏大人無親無故,只是有感於他昭昭大明心,可如今竟落個開刀問斬的結局,試問,豈不令人心寒?”
說完,秦浩明掏出懷裡一沓往來於兵部的公文函,輕輕的擺放在崇禎御案上,眼眶微紅,再無一言。
響鼓不用重錘,點到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