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節 部署

第三通鼓堪堪響起,盧象升全身鎧甲,頭戴白網巾,從主帳走到帥案後坐下。

見面三次,秦浩明還是第一次看見盧象升作武將打扮,心裡暗自讚歎,果然不愧大明第一文人將領稱號。

一身鎖子甲外形美觀,穿着貼身,愈發顯出他儒將本色。

至於頭戴白網巾,秦浩明知道盧象升還是在服父喪之故。

他尚屬首次看見大明武將高級鎧甲,相對於其他普通將領的皮甲,鎖子甲其防護性更強,且透氣性好。

而且比板金甲要輕便靈活,鎖子甲的重量不超過15公斤,還可按需要配合其他鎧甲使用,以增加防護範圍和強度,還有修補方便、綜合防護能力強等優點。

但是由於其製作複雜,要量身定做,成本高昂。

只是作爲武官鎧甲和親軍甲冑,在基層將領中普及率不高。

盧象升看見衆將都已經來齊,滿意的點點頭,老調重彈說了一些當下的局勢,勉勵衆將奮勇殺敵莫負皇恩等等。

隨即拿出桌上的令箭徑自大聲說道:“大同總兵虎大威聽令!”

“末將聽令!”

甲冑在身,虎大威雙手抱拳膝蓋微屈算是行了軍禮。

“命你部負責趙縣城防,所需人手器械可要求趙縣林知縣全力配合。”

“遵令!”

“大名府守備戚綱聽令!”

“末將聽令!”

“命你部負責肅清趙縣附近韃子斥候,偵查軍情。”

“遵令!”

“天雄軍遊擊張鬆榮聽令!”

“末將聽令!”

“你負責通知天雄軍將士歸建,違令者斬!”

……

盧象升胸有成竹發號施令,衆將一一遵命,明顯是早有謀劃,現在只不過是按方抓藥而已。

“楊總兵和秦秀才留下,其他人按令行事!”

“遵令!”

衆將轟聲如雷,氣貫雲霄。

秦浩明站在隊尾,目睹這一切,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過自己的努力,事情總算邁出積極有利的一面,不管此戰結果如何,他相信一定會有所改變。

“楊總兵,宣府鎮歷來被稱爲九邊之首,其中防禦部署最爲嚴密,軍中器械頗多。

趙縣情況你也知道,原本不過河北內地一個小城,比之任何城池都頗有不如。

奈何風雲際會之下,不得已要據此城而守。

防禦部署需要地利和器械,地利尚且可以依靠人力,可軍用器械卻是無能爲力,可否……”

楊國柱是宣府總兵,從二品掛鎮朔將軍印。

盧象升雖說是他的上司,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可是抽調防禦物資,還是要跟楊國柱商量才行。

不要看虎大威、王樸和楊國柱同爲九邊總兵,可是楊國柱的官階品軼是高於他們二人的。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和大同府爲京師西北屏障。

宣府鎮的職務設置級別較高。宣府鎮設鎮守宣府總兵官一人,駐宣府鎮城,並且總兵官掛印稱將軍。

九邊重鎮中總兵稱將軍者有六個,分別是:大同曰徵西前將軍,遼東曰徵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寧夏曰徵西將軍,延綏曰鎮西將軍。

六大軍鎮將軍中以“鎮”字爲將軍號的只有兩個,規格上高於“徵”、“平”字打頭的將軍。

而宣府鎮被稱爲九邊之首,所以總兵位置也更重要。

“我親自走一趟,剛好可以運些糧食,順便抽調部分兵力,兵部也不會察覺。就是不知韃子是否如秦秀才所願?”

楊國柱對於盧象升的請求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雙方合作兩年,交情不錯,現在正是同舟共濟相互扶持的時候。

此次韃子寇邊,已經攻城略地十幾處,事後崇禎皇帝必然要追究失地之則。

作爲九邊之首,他也有部分責任。

只是對於秦浩明的判斷,尚有疑慮。事關重大,他也不藏着掖着,索性直言相詢。

“此戰的關鍵不是韃子是否會來,而是盧總督是否有能夠抵抗朝廷旨意的勇氣和決心?”

秦浩明沒有正面作答,而是一臉堅毅對盧象升問道。

“浩明所言何意?”

盧象升不明白秦浩明的具體意思,反問道。

“若是朝廷下旨要我們分兵支援其他縣城,或者放棄趙縣移防他縣,盧總督如何應對?”

此事大意不得,若是真發生這樣的情況,秦浩明所有的心血將付之一旦。

他必須知曉盧象升的決心,好提前安排。

盧象升對崇禎有些愚忠,他是知道的,所以纔有歷史上慨然赴死。

問題是自己對崇禎可沒有什麼感情而言,尚需留待有用之身,做他的事情。

作爲後世之人,他始終覺得華夏不能是一家天下,而是所有華夏漢人的天下。

楊國柱臉色稟然,面露憂色朝盧象升望去。

秦秀才言之有理,行軍打仗最忌朝夕令改,打亂主將的佈置安排。

可依目前朝堂的政局,完全有可能出現秦秀才擔心的情況。

盧象升臉上變幻莫測,擺在眼前的問題已經很清晰,可問題是如何選擇?

抗令不遵還是用於擔當?這其中的事情豈是一言而決?

“本督父孝在身,原本理應回家守節盡孝道。然今上奪情爲社稷,本督唯有從之。

孝之一道,定然是不能相全。要是忠上再有虧,本督還有何面目苟活於人世。”

思慮片刻,盧象升一臉的沉重,低着頭緩緩說道。

“但朝廷的旨意是對本督而言,與諸位將領毫無關係。

若真有猶疑不決之事,本督一力承當。諸位按照現在的佈置,該如何還是如何,不必顧忌。”

盧象升雙目炯炯看着二人,一臉的決絕,話語間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這是對他們和所有天雄軍將領的承諾!

秦浩明和楊國柱對視一眼,心裡沉甸甸的,並無半分驚喜。

盧象升話說到如此地步,相勸已然沒有意義。現在只能看朝堂各位大佬和崇禎的意思,一切唯有寄託他們的良心。

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
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