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

崇禎十二年元月初四上午,餘佑漢滿載着秦堡的硝石、棉布、糧食、生鐵等戰略物資,足足把二十五艘左幫船裝滿。

剩下十二艘空空如也的漕船,則用來裝運沿途的青壯流民。

隨行的有兩百天雄軍將士和未來的臨浦書院山長劉宗周。

當然,其中還有秦浩明費勁心思敲詐而得的一百萬兩銀票。

下午,德州商戶但有派出探子而被擒獲的商家,無不遭到秦浩明的勒索,罪名是窺探軍事機密,與範家謀逆有牽連。

好在秦浩明並沒有過分,求財而已。

依據被拷打的暗探之言,問清其主家情況和平常的生意往來夥伴。

他們能作爲探子,不是心思靈動之輩便是被主家倚爲心腹,自然比其他人更瞭解這些商家深淺及合作對象。

故此,凡是跟晉商來往密切的大商家,無不慘遭盤剝。

只不過秦浩明分寸拿捏得很好,雖讓你肉痛但也不至於心痛,總之還在他們的承受範圍內。

多則五六萬,少則七八千,想要一文不出,他也不介意露出猙獰獠牙。

昨日,秦浩明在刑場的舉措和言行,早爲他贏得德州百姓讚譽有加,說是如日中天也不爲過。

人心民望都在他這邊,這些爲富不仁的商家此時湊上前去,秦浩明哪裡會讓他們有好果子吃?

此舉,頓時讓原本囊中空空的秦浩明腰包再次膨脹起來,從二十三戶各地大商家中籌集“善款”近四十萬銀兩。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手中有錢有糧有人,秦浩明的心裡活絡起來。

不管怎麼樣,此間事了,無論如何都得回臨浦一趟,安排今後的發展方向。

並不說張雲和盧欣榮包括剛啓程回去的餘佑漢能力上有什麼問題,但自己的大局觀和今後走向無疑比他們更有目的性。

元月初五,收入頗豐的秦浩明磨磨蹭蹭在顏繼祖的催促下離開德州,馳援濟南府。

說內心話,他壓根就不打算救德王朱由樞。

一個把山東自德、衡、涇三府莊田全部佔據,民間地土蒐括殆盡的大明宗室有何好救?

可想而知,再加上德王府的祿田、脂粉田少則數千頃,多則萬頃,濟南地區的膏腴之地,所餘能有幾何?

可自己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濟南府百姓被多爾袞屠戮,要知道,他的兇性可比嶽託殘忍許多?

至少得牽制住這條雜種的獸性,讓他有所顧忌,不能放開手腳殘殺大明百姓。

“顏大人,這就是濟南府精銳?”

縱使有心裡準備,明白大明除了有限的幾隻強軍外,其他的部隊都沒有什麼戰鬥力。

可兩軍會師之際,望着萎靡不振無絲毫軍人形象的濟南府部隊,秦浩明依舊感到觸目驚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若這就是顏繼祖口中所謂奉命調往德州的主力部隊,那他口中留守濟南府能打仗的老弱殘兵五百餘人,和由萊州趕來增援的七百人又有多不堪?

“皆是忠義之士,爲大明無怨無悔!

許是太勞累的緣故吧,畢竟來回幾趟,難得休息。

再說,若是大明兵馬都似天雄軍,有怎有建奴寇邊之說?”

顏繼祖無奈地望着精神面貌截然不同的兩支隊伍,雖有滿腹牢騷和幾許不甘,但還是非常識大體的說出違心之言。

這位快花甲之年的巡撫,山東省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帶着只有三千兵馬的“主力部隊”,連一個副將都沒有,頻頻奔波於濟南府和德州府之間。

倪寵的漕丁部隊他指揮不動,而理應挺身而出守護濟南府安危的劉澤清劉左都督,卻帶着他的精銳家將避戰德州虎威鎮。

於是乎,所有的事情和責任全部都落到他頭上,且還要四處哀求援兵護衛濟南府。

崇禎十二年的徐徐春風拂過顏巡撫頭盔間露出來的斑斑白髮,讓秦浩明頗感蒼涼心酸。

大明的軍事弊病,早在戰爭來臨之際便已經顯現出來,然而卻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將不專兵,兵不私將。

大明的兵和將不是在一起,而是分開獨立,需要打戰的時候才集結一起。

這樣能夠防止大將擁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戰起來,則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亂和訓練不足。

另外兵源也是一個大問題。

強制的軍事屯田,世代不得脫籍,軍餉微薄,戰時做炮灰,平時做苦力,逃亡則採取連坐,強制親戚家人代替。

這樣的兵源先天缺乏強大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而且這種“爲戰而戰”的“職業”士兵很容易軍心渙散,厭戰心理很強。

到了大明後期,採用募兵制的方式徵集部隊。

可這要求將領有非常高的覺悟和責任心,畢竟像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人不多。

於是軍隊的管理變得非常混亂,軍官大肆貪污,虛報兵數。

造成軍費開銷越來越大,戶部越來越沒錢,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賦稅。

這樣矛盾越來越激烈,軍事問題沒有解決,政治上的戰略直接影響着戰爭的結果。

大明委實病入膏肓,非藥石可救。

“秦將軍無需憂慮太甚,濟南府城牆高大,城內各種儲備也較充足,若是城內軍民同仇敵愾,建奴斷然攻破不了。

另外,楊本兵已經下令高監軍和祖參將星夜來援,不日即可抵達。

有關寧鐵騎和天雄軍兩支強軍,濟南無憂矣!”

顏繼祖見秦浩明默不作聲,以爲他擔心濟南失守或者心有顧慮,急忙把周圍態勢一併說出。

“唉!”

秦浩明重重的嘆了口氣,望着鬢髮蒼蒼,乾瘦的身軀騎在高頭大馬上,顯得有幾分不和諧的顏巡撫,卻猶自精神抖擻鼓勵自己,不禁肅然起敬。

無論如何,一定不能讓這樣忠心國事的大臣成替罪羔羊,無辜慘死!

“顏大人,務必立馬派人催促高監軍和祖參將,同時告之兵部此事。特別是楊本兵,措辭儘量嚴厲些。”

秦浩明知道,高起潛和祖寬是絕對不可能馳援濟南府,那麼有些工作不妨做在前頭。

“秦將軍在擔憂什麼?”

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十節 困局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
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十節 困局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