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馮美案

關於紫宸園發生那件沒頭沒腦,卻恢詭憰怪之事,韋海池當然不會因爲毫髮無傷,就拋之腦後,但在太后鍥而不捨地追問下,任瑤光一口咬定她的確目睹了“青紅二鬼”,且數十黑影幢幢,撲面而來,便覺腦袋轟的一聲,魂魄出竅,不省人事。

又因當日聞聽一聲驚呼,飛速趕往的那羣暗衛,遍察四周,均未發覺蛛絲馬跡,如果依任氏、盧媛供述,這麼多人裝神弄鬼,豈能全無痕跡?這下子連不少暗衛也懷疑,也許真是冤魂不散,導致白日見鬼。

殊能料,當時只有蕭小九一人在場,先使盧媛誤導任氏,後伏擊得手,輕點要穴,致使任氏迷迷糊糊,再用摧眠之術,惑其神智,活生生把任氏嚇暈,自然可以不留痕跡,而任氏清醒之後,也篤斷目睹鬼魂。

可惜莒世南掌握這門摧眠“攝魂”之術,不能同時迷惑衆人,且有一定限制,否則,蕭小九完全不用如此大廢周章,必需利用南喬與盧媛相助。

韋太后半信半疑,但更加偏向的仍是有人裝神弄鬼,且鎖定主使便是十一娘,可讓她不得其解的是,十一娘爲何大廢周章,卻沒造成任何損害?

總不能皇后閒得發慌,弄出這場鬧劇,就是爲了嚇一嚇任瑤光?

直到盧媛去辭,南喬突而疏遠,韋海池更加確信這事決非冤魂顯靈,必定內藏陰謀。

可那日之後,除了南喬盧媛兩人異動之外,一切又皆風平浪靜,彷彿什麼都沒發生。

這一生,活了六十年,韋海池也算經歷過不少人事,鮮少有她看不通透的弔詭,但這回卻真有如墜五雲霧裡,全然不明脈絡。

若說十一娘是不滿她借御園設宴,耀武揚威,必定會借鬧鬼一事,引生輿論,可過了甚長一段時日,外界對此弔詭之事卻毫無察聞,總不能十一娘這麼做,就是爲了敗她興致罷?

韋海池不信皇后會如此幼稚。

當百思不得其解,且又無從追察,韋太后也只好把這事暫時擱置,更不說未久,又一件突發之事,觸動了她敏感的神經。

這事要說也不大——至少在韋太后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事發多年之前,苦主乃長安城中,修政坊一戶人家,家主姓馮,名美,少時紈絝,因其祖父也曾官拜中書舍人,雖非世家大族,卻也頗有積產。然這馮美,一心賭玩,不思上進,很快便將產業敗賣大半,只留宅院一所,賃出一半給人租住,以此作爲活計。

但祖上仍然還留下不少名家字畫,馮美雖說敗家,卻還沒有轉賣一空,尤其是那幾幅美人圖,怎麼也不捨得轉讓。

他後來因爲生計拮据,漸漸戒了賭博,娶了平民之女爲妻,因妻子賢惠又能持家,小日子倒也還過得和美。

但愛好交遊這一習慣,卻一直未曾戒絕,常有酒肉之徒,來馮美家中飲樂,馮美屢屢把那僅餘的美人圖,示出顯擺,追憶當年,家世如何顯赫。

不想卻惹火燒身。

是酒肉之徒當中一位,與光祿丞鄭宕有牽三搭四的親誼關聯,這酒肉之徒,又知鄭宕偏好收藏美人圖,正好馮美私藏,確爲名家繪製,甚爲珍貴,連忙告密,又自告奮勇,遊說馮美將私藏轉讓。

馮美哪裡樂意?一口拒絕。

鄭宕乃謝饒平黨徒,雖不居要職,又怎會將馮美一介白衣放在眼裡?求索不得,便生強取之意,於是便令其子鄭慧,狡撰一張借據,以討債爲名,行豪奪之事。

馮美私藏被奪,更遭受一場辱打,氣憤難已,奈何狀告無門,最終鬱郁而亡。

現如今是馮美之子馮暨,突然又至萬年縣衙擊鼓鳴冤,狀告鄭慧奪畫傷人,致使父親慘死。

事隔多年,馮暨現在才又發作,且狀告之人的父親,已經謝饒平保舉提攜,如今早已不是區區光祿丞而已,擢升爲工部侍郎,隸屬尚書省。

韋太后不信巧合,料斷這一定來自十一孃的反擊。

於是緊急會見謝、韋等人,面授機宜,交待務必讓鄭慧一口咬定,當年馮美的確寫下借據,也是馮美自願以畫抵債,馮美乃重病不治,其子馮暨,乃誣告官家子弟。

哪知還不等御史彈劾,謝、韋於朝堂之上與後系據理力爭,鄭慧竟然招供,當初的確是他行爲豪奪之事,強搶馮美私藏,但他是因爲逼於無奈,因爲其父鄭宕,起初下令嫡長子鄭宜行惡,鄭宜深覺掠奪他人屬無恥違法之行,跪勸父親莫行惡事,觸怒鄭宕,竟將嫡長子杖責致死!

鄭慧原本只是庶子,眼看連嫡長兄都落得如此結局,哪裡還敢違逆父命?於是乎只能聽令行事。

此案頓時引起了不少言官憤議,紛紛彈劾鄭宕。

謝饒平不得不爲黨徒辯解,稱鄭慧舉告其父,屬不孝大罪,理當處死,供辭也不應採信。

哪知鄭宕之妻,也就是被父親活活打死的鄭宜之母,竟然跪于丹鳳門外,呈血書,證實鄭宕之罪。

謝饒平理屈辭窮,只能申辯,說什麼子逆父在先,父施以責訓並不違禮法,就算一時失手,重責致死,屬過失殺,依大周律法,不受追究;而馮美案,劫掠者爲鄭慧,並非鄭宕,所以應由鄭慧償命,鄭宕不被追責。

這簡直就是強辭奪理,引起衆多言官抨擊,馮繼崢有心相助,卻又擔心自己身上也沾染污水,到底還是坐壁上觀。

十一娘眼見遲兒頗有躍躍欲試的情態,便未先作決斷,而問道:“太子若有見解,不妨抒發,就算有不足之處,諸位臣公也能及時指正。”

這下殿內的七嘴八舌頓時安靜下來,全都洗耳恭聽太子有何高論,偏只有韋元平仍然嘀咕,雖那聲音並不響亮,可因爲四周突然安靜,仍有不少人聽見了他的質疑。

“太子啓蒙未久,稚齡少知,想穆宗帝當年,如這般年紀,太后可從不允以稚拙之語,議論政事。”

林昔立即給予反駁:“太子尚未言論,韋相何以斷定矇昧無知?穆宗帝莫說幼學之齡,便是大婚已足親政,太后尚且不甘交權,此乃後宮擅國之謬,韋相竟還用爲標榜?!”

“你,你竟敢……”韋元平又要怒斥林昔毀謗。

“韋相國,大周律法從不以言論定罪,如韋相國從前,屢常頂撞穆宗,目無君上,又怎限言論?若真論罪,韋相國此時怕且不在朝堂之上了,太后執政時,便多有言官舉劾,主張太后理當交權,由穆宗親政,否則便是擅國圖逆,連太后都恐於此忠直之諫,不敢再罔顧禮法,韋相國以此責林中丞毀謗,似乎自己方有毀謗之嫌。”十一娘冷冷說道。

韋太后乃老奸擅國,這本是天下共識,難道僅僅因爲她乃太后,就能無法無天爲所欲爲,縱然勢敗,也不容輿論譴責半句?

況乎十一娘之所以用鄭宕開刀,目的便是對所謂父母尊長之權加以限制,否則韋太后作爲天子嫡母,莫說治罪,批評兩句都算不孝,到她真動手肅清朝堂時,難保太后不會再上演脫簪跣足,跪席待罪的鬧劇。

也是時候讓朝堂與臣民達成共識,孝道決不能成爲某些人手裡的殺手鐗,更不是免死牌!

遲兒也不怯場,揚聲道:“韋相既認定孤矇昧無知,那麼待孤言論之後,先請韋相指正。”

第284章 被擄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293章 扈氏的計劃第697章 孟飛笛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632章 妻妾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849章 下藥第638章 赴藩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22章 私奔第752章 恍悟第495章 升官第1262章 徐國公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1166章 大勝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43章 殘局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193章算計開始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551章 捷報第502章 兄妹第367章 一夜第1288章 捉刺蝟第646章 新居第828章 不得不除的威脅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512章 計成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1328章 我也已經開始了第336章 邵九郎遇險第821章 確是絕色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750章 孟九嫂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529章 號角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995章 舍藥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824章 齊心協力捅窗紙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1370章 一線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759章 詔令至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1270章 新人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155章 又是一對夫妻第151章 西嫵女第1344章 察破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1144章 此生只能無情第70章 果敢裴六娘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894章 戰機
第284章 被擄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293章 扈氏的計劃第697章 孟飛笛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632章 妻妾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849章 下藥第638章 赴藩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22章 私奔第752章 恍悟第495章 升官第1262章 徐國公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1166章 大勝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43章 殘局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193章算計開始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551章 捷報第502章 兄妹第367章 一夜第1288章 捉刺蝟第646章 新居第828章 不得不除的威脅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512章 計成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1328章 我也已經開始了第336章 邵九郎遇險第821章 確是絕色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750章 孟九嫂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529章 號角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995章 舍藥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824章 齊心協力捅窗紙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1370章 一線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759章 詔令至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1270章 新人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155章 又是一對夫妻第151章 西嫵女第1344章 察破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1144章 此生只能無情第70章 果敢裴六娘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894章 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