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

五月中旬,王績已然抵達晉陽,他這一路風塵僕僕,直到晉陽城,倒也必須稍微逗留了。

要說來,十一娘與王績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隔着輩份,自然也說不上熟識,但王刺史一見王妃,立即覺得這個女孩,與半年之前似乎已經判若兩人。

也難怪,短短几月間,便能整治得晉朔是番嶄新氣候了。

王績固然心情複雜,跟在他身邊的侄兒王遠致,心情就更加微妙了。

王遠致在族中行十四,今年十七,剛剛卻通過了進士及第,這也是大周史上少見的俊秀了,可王十四郎心中清楚,他之所以被家族予以重點培養,實際當初,還是因爲婚配柳十一娘之故。

大約是六、七歲時吧,啓蒙不久的他,便被族長親自教習,並着重培養書法畫藝,後來他意外聽得母親與嬸母們議論,都說是宗族有意,要與京兆柳親上加親,若不出意外,他將來的妻室,便是瑩陽真人學生柳十一娘。

可事情偏偏就出了意外,柳十一娘後來成爲晉王妃。

王遠致直到如今,才真真切切地見到了柳十一孃的容顏,甚覺惘然。

彷彿他的“未婚妻”,從來就高不可攀,他曾經不甘,曾經懷疑,而今日一見……

的確高不可攀。

這個女子,談笑時有若春暖花開,妙語不斷,一雙眼睛清澈也如早春幽潭,彷彿盎然生機,昭昭將顯,可一當你的眼睛裡帶上探試,她的眼睛裡似乎也佈滿迷癉,一切霽月風光下,似乎有陰雲隱而密動。

看不清,也探不明,凌人氣勢不在言行,卻又顯而易見。

王遠致甚至有種悚然驚心的畏懼感。

他不知道,晉王妃這時也格外詫異,王七郎這位從弟,似乎感觀異於尋常,她明明是待之以禮,爲何此人如此畏懼?

這疑慮剛剛掠過,十一娘又很快放下了,因爲她聽見王績的答話。

“不瞞王妃,下官這時的確捉襟見肘,王妃如能引見才幹,下官感激不盡。”

一州刺史,按理並無節度使之權,也就是說,不能任意擇任屬官,不過大周官績早已腐壞,比如毛維,當初屬官大多爲他擇選授任,而云州局勢更不比太原,吏部倒是爲王績挑選了屬官,可那些人,竟然都稱病拒授。

重建雲州雖然對局勢大有利處,但云州官員卻並非美職。

仕途正好者當然不會放棄利益,不夠資格者,卻也難以被朝廷擢升。

所以太后早予了王績人事任用大權,王績雖也帶了一些心腹,包括侄兒王遠致,但人手仍嫌不足。

對晉王妃的舉薦,王績原本就是心懷感激,當與孟飛笛、羅厚正式一見,更加喜出望外,連忙爲二位請授職事,並沒耽擱,三日之後便啓程前往雲州。

途中之時,王績問侄兒:“十四郎,你怎麼看晉王妃。”

“深不可測。”王遠致只說了這四字。

王績心中凜然。

他的母親,對柳十一娘極爲看重,那時十一娘尚且五歲,母親竟然下令長嫂在嫡系嫡子中擇選俊秀之輩,將來意欲婚配柳十一娘,遠致便是如此脫穎而出,至此受到家族着重栽培,而遠致不負重望,僅僅十七歲,便考取進士,正遇這回他調職雲州,親長雖知與柳十一娘婚事再不可期,卻仍然決定讓十四郎跟他來雲州歷練。

王績雖爲王遠致世父,但尋常待這位侄兒,可一點不敢小覷。

“深不可測?”王績似乎帶着幾分調謔:“十四郎似乎有些忌憚王妃?”

“不是忌憚。”王遠致笑應世父:“是敬畏,宗祖說得不錯,或許從前種種都是京兆王一廂情願,柳十一娘,才智非同一般,並非俗人可配。”

王績這時卻想,晉王殿下又怎算一個良配?到底還是,明珠蒙塵。

送走了王刺史,十一娘也立即真正開始支援重建雲州一事,這日剛剛過了午時,她便去了溯洄館——尹紳來了晉陽,新任司法官又非毛維黨,陸離自然是不用如前段時間一般日日往刑堂坐陣,朝早應卯,安排完畢一日事務,一般午後便會返回王府,與王妃推敲着新政最後的細節。

今日十一娘甚至邀請了裴三哥前來會商,所以特意通知了陸離早些歸來,可她一到溯洄館,只見尹紳、裴三哥正在角亭裡對弈,唯獨不見陸離。

“司馬先生正爲薛兄診脈。”尹紳壓低聲音說道。

“六哥難道又覺不適?”十一娘未免擔心。

“應該不是,我好端端在與薛兄說話,司馬先生就直闖進來,說什麼好容易逮着人,把我趕了出來,薛兄亦覺無奈。”

十一娘甚覺慚愧:“這幾日我與六哥商談得甚晚,又不是在溯洄館,倒是耽擱了司馬先生爲六哥調養身體。”

“我觀薛少尹臉色,確比長安時不如,也難怪司馬先生憂心,或許晉陽氣候,的確讓薛少尹有些不適應。”裴子建也說道。

他話音才落,便見司馬仲掀了簾子出來,十一娘連忙迎上前去:“先生,未知六哥脈象如何?”

卻捱了老大一個白眼,以及一聲冷哼。

十一娘怔怔看着這個脾氣古怪的醫者揚長而去,只衝阿福微微頷首,便進了屋子,卻瞧見陸離已經將袖子放了下來,笑着說道:“王妃莫怪,司馬先生每當心情不佳,脾性便是如此,總算我這身體狀況還沒有更加惡化,否則他恐怕便會惡言相向了。”

“薛兄身子比起數年之前,的確更加輕減了,倒是不能大意。”尹紳道。

“莫不如,還是讓董醫正也替六哥診診脈象,或許有更好法子調養?”十一娘也道。

陸離連連擺手:“若是這樣,司馬先生只怕便會請辭,我這身子,看上去消瘦,實際並無大礙,這都是先生多年功勞,倘若觸犯他之忌諱,逼他這樣離開,我卻是忘恩負義了。”

十一娘還想再勸,陸離卻岔開話題,直接問尹紳:“剛纔咱們那事還沒談完,二郎既在揚州與不少官員交好,不知是否能夠去信說服,若其治下有流民佃戶或者自願遷移雲州者,官府給予大力支持。”

雖說朝廷已經頒發政令,各州府若有無田無籍之戶,或擁田不足累年拖欠賦稅之民意欲遷移雲州,官府應當鼓勵配合,批發過所,可十一娘與陸離都認爲,不可能所有地方官員都會主動配合,故而眼下還是希望通過“人情”,說服熟識者配合。

“這事好說,不過前期遷往雲州人員也得有所控制,若涌入太多,一來住所,二來食用,再者農具等等,無法滿足可能便會釀成動亂。”尹紳說道。

“依尹郎所見,揚州大約有多少無田無籍者?”十一娘問。

“僅江都縣,從前便有八千餘戶佃農,多爲各地流民,至少四萬口人,若計揚州所轄,應過兩萬戶,十萬人口,事實上揚州本貫,仍有至少兩萬戶擁田不足,不過揚州多富賈,州縣長官又多爲世望子弟,相比之下,治政還算清明,大戶也甚顧忌官員背後倚靠,不大敢欺逼,所以逼迫平民以刑抵賦,甚至縱容權貴兼併土地之事相對較少,擁田不足者,固然渡日艱難,但未被逼入絕境,應當不怎麼樂意拋棄故土背井離鄉。”尹紳說道。

十一娘頷首:“如此,便請尹郎盤算盤算,將人數暫時限制在五千戶。”

雲州城內耕地面積,撇開十一娘讓太原豪貴先期認墾的十五萬畝,按人均100畝計算,約能容納二十萬勞力,但前期根本不可能一口氣允許這麼多人進入雲州,又江漸距離畢竟更遠,估計晉朔、河南甚至京畿民衆會先期趕到一批,應當不下八千戶,楊州爲第二批,計劃第三批亦不下五千戶,那麼今年年底,共一萬八千戶遷入雲州,一戶人均五口,便是九萬人,但這九萬人中,不可能個個都是丁男,若算遷入雲州後必須充軍抑或服役之男,每戶平均兩名丁男比較符合現狀,然而今年不可能有任何收成,僅是七萬餘人口糧,便將消耗40萬石,這已經達到了晉朔在軍需以外的最大承受範圍。

而這萬八千戶,每戶墾荒二百畝,今、明兩年風調雨順,明年收成可達430餘萬石,賦收基本可以提供第四、五批遷入百姓口糧,但要說足以提供軍需,雲州城真正發展起來,至少三年之後。

在這期間,還得重視醫療,商市緊跟發展,必須滿足城中居民日常需耗。

故而重建雲州看來是輕飄飄的四字,不過所擔風險,責任之重,又豈如說來這般輕鬆容易?

第670章 豪族子第638章 赴藩第926章 坊官有疑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128章 繼續爭取第983章 論過錯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634章 規矩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645章 下馬威第264章 上清觀士子宴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768章 審決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303章 皇帝太忙,沒空召幸第694章 賣畫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233章 “逼宮”去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62章 強逼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225章 入冬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258章 陸離行卷第569章 行動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905章 徐世子要還擊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330章 親征第473章 拜師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523章 調離第279章 盧夫人上門第1378章 隱憂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350章 繼續演第1004章 志能便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949章 傷逝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1054章 嫌隙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1174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53章 風波來了第700章 連環計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1016章 信與用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1335章 迎戰第959章 明目張膽的丫頭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477章 封口第1137章 逼宮第1327章 兩難全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1371章 宣諭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304章 孤勇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308章 後着第366章 讓我如何諒解你?第1302章 求助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787章 王妃缺錢,四方支援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223章 康復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537章 探病第759章 詔令至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65章 應戰第1284章 還擊第1172章 賀瓊
第670章 豪族子第638章 赴藩第926章 坊官有疑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128章 繼續爭取第983章 論過錯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634章 規矩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645章 下馬威第264章 上清觀士子宴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768章 審決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303章 皇帝太忙,沒空召幸第694章 賣畫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233章 “逼宮”去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62章 強逼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225章 入冬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258章 陸離行卷第569章 行動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905章 徐世子要還擊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330章 親征第473章 拜師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523章 調離第279章 盧夫人上門第1378章 隱憂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350章 繼續演第1004章 志能便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949章 傷逝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1054章 嫌隙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1174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53章 風波來了第700章 連環計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1016章 信與用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1335章 迎戰第959章 明目張膽的丫頭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477章 封口第1137章 逼宮第1327章 兩難全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1371章 宣諭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304章 孤勇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308章 後着第366章 讓我如何諒解你?第1302章 求助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787章 王妃缺錢,四方支援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223章 康復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537章 探病第759章 詔令至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65章 應戰第1284章 還擊第1172章 賀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