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

雙樹之下,正有一襲白衣的女子站在那裡,清風微動,擾亂髮絲。

“洪姑娘。”王賢頗爲奇怪,洪雅不是一向很討厭自己的嗎?怎麼現在突然出現,難道是有什麼事情?

洪雅見他疑惑地看着自己,哼了一聲道:“我來看看你有沒有缺胳膊掉腿,免得師伯到時候怪我沒看管好你。”

王賢一愕,卻又聽到洪雅道:“你那日跟我說的事情,我已經辦的差不多了。”

“事情?”王賢沒明白什麼意思,見到洪雅從背後拿出一大疊紙來,他才驚喜地道:“原來是這事,洪姑娘你不是不願幫我嗎?實在是想不到。”

洪雅直接把這些東西遞給了王賢,隨即便道:“你自己看着辦,我回去了。”

王賢連忙叫道:“我送你一下。”

洪雅轉過頭來道:“不必了,好好看看那些東西吧。”

她說完便快步離去,讓王賢頗爲無語。

他這時走進亭子之中,然後攤開手中的這些東西,慢慢地看着。

這些紙看起來不起眼,但事實上極爲的珍貴,全是昌化縣富貴人家的田產、家產的字據,如今竟一下子擺在王賢的面前。

他看了看,隨即就呵呵地笑了起來,然後把這些紙收進懷中,輕輕地吐了口氣。

終於不用憂心了,有了這些東西,再用一些小伎倆,那昌化縣的吝嗇鬼們肯定會吐出不少錢的,到時候糧草問題也可以解決了。

更爲重要的是,如今趁着一片不安的時候,可以藉機打壓這些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勢戶,如果消了他們的氣焰,對自己以後整頓吏治極爲有利。

王賢越想越覺得開心,不由地笑了起來。

他這時站起身來,便直接走了出去,對着正閒的無事的朱強道:“走,我們到外面去看一看。”

他當先走出去,就直接朝着街道上面走去。

這裡以前雖然也不是極爲的熱鬧,然而行人往來也是不少,如今災後凋敝,也沒有幾個賣菜的農戶了,整個街道上面空蕩蕩的。

王賢揹負着雙手,一言不發地走着。

朱強見王賢只顧着走路,也不敢多說什麼,便緊緊地跟着。

他們兩人走到不遠處,突然聽到吵鬧聲,王賢擡首便見到一大堆人正圍着那,不停地吵着什麼。

他這時走了過去,隨便地向一個人問了幾句,卻知道這原來就是一家米鋪,卻不知何故,關了大門,對外說是已經無米了。

王賢沉吟道:“那你們這些人怎麼知道這鋪子還有米的?”

那人憤憤地道:“本來我們是不知道的,昨天的時候,這米鋪便已經說沒有米了,我們大夥兒心急如焚,家裡的米已經不夠下鍋了,所以就過來打聽消息,卻沒想到被這邊的下人們趕出來了。

這樣也就罷了,可今早的時候,有幾個人路過這邊,看到這家米鋪正在往裡面裝米,他們便連忙要過來賣米,卻不想這鋪子霸道的很,竟然不賣,又讓下人們趕人,那幾個人心中一火,便向我們這些人說了起來,所以我們纔過來,不過他們一直關着大門,連一個說話的也沒有。”

朱強聞言奇怪地道:“既然有米,爲什麼不賣呢?難道這米鋪不想賺錢了?”

王賢沉聲道:“他們不是不想賣,而是想囤積之後再賣,這過上一個時辰,便要貴上許多,這米鋪之人自然是想等到貴的不能再貴的時候開賣。”

朱強一愣,隨即罵道:“這些人真是太沒良心了,爲了錢財,竟然如此惡毒心腸!”

王賢看了看正擠着吵着的人羣,微微沉吟了一下,便對朱強道:“你好好打聽一下這家米鋪,多找幾個人問一下。”

他輕皺眉頭,這囤積糧草,然後擡價的法子他是知道的,古往今來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看重的便是其中的利字,所謂利字當頭,其他人的死活一律不管。

王賢想了一想,便見到朱強走了回來,便道:“怎麼樣?問到了什麼嗎?”

朱強點點頭,隨即便說開了。

原來這家米鋪是昌化縣最大的米鋪,昌化縣百姓雖然有很多在城外有田,但買米度日的也不在少數,而很多人都是從這家旺煙糧鋪買米,一時也算極盛。

前幾日的大暴雨,讓昌化縣開始缺糧,這糧鋪也開始奸詐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米價只是微微漲了一點,可是等到暴雨過後,米頓時漲了兩倍,一斗米本來只賣七八文錢的,結果漲到二十文錢,百姓們雖有怨言,但總不能餓着肚子吧,所以依然從這裡買糧。

但是沒多久,米價就開始飆升起來,一直到了現在,一斗米都快將近一百文錢了,一貫錢就只能買上一旦米,如此高價,讓黎民百姓們都是叫苦不停,不敢買米了。

然而從昨天傍晚的時候,這糧鋪突然打出招牌,說是已經無米可售,便已關門,卻不想被過路之人看見,由此引發了這數百人過來圍着,要求買糧。

不過這家糧鋪也很是聰明,竟然只讓幾個下人們出來說上幾句,然後就直接關上大門,任由外面的人大吵大鬧。

王賢聽完之後,便點了點頭道:“這家糧鋪的主人是誰?”

“好像叫什麼黃仁,也在昌化縣小有名氣。”朱強撓了撓頭道:“不過我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這個糧鋪很早了,我記事的時候這家糧鋪就已經在了。”

王賢點頭道:“看來是一個老字號了,黃仁,嗯,我找找看。”

他說着便從衣服之中掏出那一大把紙,隨後一張一張地翻開,終於從中拿出一張字據,點了點頭道:“這個黃仁果然很有一番家財,就先從他家開刀吧。”

朱強疑惑地看着王賢,像是不明白開刀是什麼意思。

王賢把那兩張紙疊好,單獨放在一邊,隨即又把其他的塞進衣中,對着朱強道:“走,我們進去看看,你過去敲門。”

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引子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2節)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17章 初臨揚州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27章 因禍反擊(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7章 薩滿儀式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50章 金陵得失(上)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129章 書房所思
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引子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2節)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17章 初臨揚州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27章 因禍反擊(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7章 薩滿儀式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50章 金陵得失(上)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129章 書房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