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邀請

第二更到,凌晨有兩更!

這周兄弟們也很給力,雖然新書榜第一沒了,不過好歹拿了個第二,這周小菜更新應該很給力吧!嚴重超速下還爆發兩次萬字。

新的一週又要到了,又要衝榜了!望兄弟們新的一週能繼續給力。

感謝紫華淡漠、臨凡塵兩位兄弟的打賞!

————

冬天已經到了,氣溫頓時冷了下來,一些地方還下了雪,夏鈞對福建各地的滲透也加快了,他要求各自治區主任加快工作進度,2月前必須讓95%以上的鄉鎮納入行政區域。

在這樣的命令下,各地區加大了滲透力度,之前幾個月之所以工作進展不是很順利,主要是因爲方言上的不同,導致工作並不是很好展開,不過當吸納了各地區的當地人之後,工作速度頓時提高不少。

越來越多的鄉鎮宣佈自治,那些拒絕自治的鄉鎮,也被納入特別工作名單,研究清楚阻力出在誰身上,就排些偵察兵去給他做下思想工作。

這樣的手段很有效果,那些頑固的不進入自治的鄉鎮也陸續加入到自治行列。

大部分的鄉鎮都願意自治,畢竟自治後可以免稅,可以領取到高產作物,對清廷的死忠份子畢竟只是少數。

此時夏鈞掌控福建已成定局,有點眼光的人便能看出。

清廷對於這羣自治黨人在福建的行爲並非沒有察覺,只是一時不好下手,再則他們也未公然反清。

但因爲夏鈞在福建徵收關稅,各國商品無法正常在福建流通,由此引發了美國政府責問清廷有無穩定福建市場的能力。

清廷對此沒有什麼對策,則是用電報責令自治黨人停止關稅的徵收。

對此夏鈞無動於衷,依舊在福建地區大搞關稅保護,不過爲了儘可能的防止與美國交惡,夏鈞十二月初向美國駐廈門公使莫多馬發出了訪問邀請。

莫多馬在廈門接到夏鈞發給他的邀請函,很快便答應了這個邀請。

身爲一過公使,自然要對負責區域內的勢力有所瞭解,而且福建自治黨人向他發出邀請,也是傳達善意的表現,說不定可以取消自治黨人私自徵收的關稅。而且莫多馬覺得,這羣自治黨人的實力還不錯,未來有可能在中國有所作爲。

此時夏鈞已經在建安建起了一個年產子彈一億發的兵工廠,之前那個微型兵工廠生產的子彈很容易卡殼,不過在訓練中卻是可以使用的,所以夏鈞擴大了生產規模。

子彈方面是夏鈞決心要解決的問題,因爲他在訓練軍隊和民兵時,從來不想吝嗇子彈,反正有兌換平臺在,何必吝嗇那點子彈。

只要有足夠的子彈進行訓練,士兵的槍法就會穩步提升,同時民兵有足夠的子彈訓練,可以訓練出優秀的兵源。

反正這些子彈也只是用來訓練,卡殼也無所謂,只要軍工業能夠保持運轉,生產出的子彈質量就會越來越高。

由於夏鈞吞併了光復會,此時有源源不斷的師生來到建安,而且陶成章和柳亞子二人也在江浙地區四處發展光復會成員,這些人加入光復會之後,會再經過篩選吸納進復興黨。

他們二人被調到江浙地區活動,也是有正當理由的,畢竟他們原本的活動範圍就在那裡,同時把他們調開,夏鈞也就牢牢的掌控着復興黨。

來到這個年代,要說沒有爭權奪利那是不可能的,夏鈞也不例外,他必須鞏固自己的地位,防止內部出現問題。

子彈生產方面花掉夏鈞一千萬積分,子彈全部採用鋼芯和鋼殼,畢竟中國缺銅,用鋼也節省成本。

夏鈞之前手上就攢着2700萬點積分,加上11月的民心收入達到1800萬,夏鈞此時還有3500萬點積分在手上。

這點積分雖然看上去很多,然而一旦涉及到軍工業、科技,以及一些大工程方面卻顯得十分少了。

例如工程欄有一個終極工程——黃河生態工程。

這個工程需要花費500億點積分,工程方案是在黃土高原建起攔沙大壩,並將黃土高原的溝壑填平,並在高原上恢復植被,還要有淡水灌溉系統。

另外還有沙漠治理工程,工程方案是從渤海調海水到沙漠地帶,雖然水是鹹的,但只要有水,就能形成頑強的生態系統,就如青海地區一般,這同樣是一個需要數百億積分的工程。

對於夏鈞來說,這些工程還很遙遠,顯然不是的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要解決的還是軍工業方面的問題。

12月8日,美國駐廈門公使莫多馬經夏鈞的邀請,帶着夫人一起來到了建安縣。

公使雖然比大使低一級,但對於本國政策也是有所影響的,這也是夏鈞邀請莫多馬訪問的原因。

莫多馬來到建安縣,見到了一個與印象中十分不同的中國。

在他的印象中,中國是一個十分落後貧窮的國家,而在建安這裡卻不同,這裡的人們穿着漢服,到處都在施工,那些施工機械看上去十分先進,連美國都沒有。

更加不同的是這裡的軍民,路上在哨卡看到的士兵都穿着統一的軍裝,拿着統一的武器,這些士兵身上的裝備十分齊全,甚至頭上還戴着一頂頭盔。

而民衆雖然看上依舊有些營養不良,相比其他地區卻是好上許多,而且衣服大多也都是新衣服,很多人着樣式統一的棉襖。這棉襖是紡織廠生產的,是用來救濟貧困戶的,畢竟冬天到了,不能讓人凍着是吧!

莫多馬不由看出了一些東西,當他到達建安後,夏鈞帶着人熱烈歡迎莫多馬的來訪,不過比起歡迎陶成章時,陣容縮小了一大半。

莫多馬到了水西后更感意外,因爲他看到了寬敞的街道,以及排列整齊的混凝土建築,這些建築都是嶄新的,看起來十分漂亮。

水西這邊由於地皮多,所以街道被規劃得很寬,經過數月的建設,這裡已經建成了一些建築羣,不過規模並不是太大。

夏鈞與下車的莫多馬親切握手,隨即將他迎入了招待所。

招待所就在中央大樓邊上,裡面的設施較爲高檔,是夏鈞專門用來接待重要賓客用的,進了招待所,夏鈞便讓人上菜招待這位美國公使。

菜式很豐富,各種大魚大肉,都是特色的中國菜,莫多馬在廈門也待了近兩年,顯然也會吃中國菜。

“很感謝莫多馬先生能夠前來訪問,這是我們精心準備的菜式。”夏鈞對莫多馬介紹起這些菜式,不過卻是讓翻譯官進行翻譯,他的英語說得並不是很好。

“Good。”莫多馬拿着刀叉吃了幾口,不由讚歎起來。

飯局持續得比較融洽,雙方也未提及關稅的問題,飯後夏鈞帶着莫多馬前去參觀軍營。

要想和美國佬談事情,首先得拿出足夠的實力,若是貓貓狗狗兩三隻的勢力想和人家談基本上沒有可能,沒有實力就沒有前景,沒有前景就更別提給他們帶去什麼好處了。

不過夏鈞並不會完全暴露自己的實力,因此已經將各種新式武器和車輛隱藏起來,軍隊換上了毛瑟步槍。

毛瑟步槍也是現在武警和哨兵使用的武器,而福建第一師的武器外人無從知曉,因爲第一師的軍營是戒嚴的。

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21章 二線部隊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77章 日本屈服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5章 民心繫統第61章 秋收!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7章 攻佔上海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44章 炮戰(下)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20章 逆襲清軍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14章 軍事威脅第67章 增發紙幣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章 全副武裝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39章 殺向縣城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1章 穿越1909第2章 福建獨立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3章 全副武裝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03章 集團第37章 心許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77章 日本屈服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81章 內戰將起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59章 捲菸廠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64章 潛艇第10章 偵查匪村
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21章 二線部隊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77章 日本屈服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5章 民心繫統第61章 秋收!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7章 攻佔上海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44章 炮戰(下)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20章 逆襲清軍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14章 軍事威脅第67章 增發紙幣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章 全副武裝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39章 殺向縣城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1章 穿越1909第2章 福建獨立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3章 全副武裝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03章 集團第37章 心許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77章 日本屈服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81章 內戰將起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59章 捲菸廠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64章 潛艇第10章 偵查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