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坐在凳子上等着採訪,想着被拿走的五百塊,心中在滴着血。
那都可以買好幾件衣服和化妝品了。
越想心裡越是不甘,不由惡向膽邊生,想着採訪回去是不是弄個標題把採訪的照片發上去,就說“黑心番薯哥,利用世界第一大番薯噱頭斂財。”
不過不用想都知道這標題一放上去肯定會被那些吃飽了撐着沒事幹的網友狠狠吐槽,吐槽的內容她都想好了,如下:
“人家農民兄弟辛辛苦苦種專家有什麼不對,不就是五百塊錢嗎?怎麼像死了你爹媽一樣。”
“小編你腦袋是不是裝粑粑了,人家有要你去採訪嗎?自己要採訪還怪人家收錢,那是不是去叫妹妹伺候也不用給錢了。”
“樓上說得對,不過我感覺她不是腦袋裝粑粑,是吃粑粑長大的,要不然怎麼會這麼稀奇的以爲人家是借番薯斂財呢?有種你也去種個世界第一啊!”
“同上。”
“同上。”
“真相帝。”
一想到網上那些人的犀利言語,李霞就不寒而慄,連忙把這想法給刪除了。看了一下,她發現來的記者大多隻是在拍照片,很少有人採訪說話。這些人有的她也認識,畢竟都負責同一個區域,低頭不見擡頭見,有時難免採訪到同一個新聞。
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大新聞。
不過是一個可以上版面的稀奇事,只要拍拍照就行,至於採訪種出番薯的人就不用了,反正照片貼上去,然後說一下某某某某地方農民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就是,連名字都不用說出來。大家也就是看看熱鬧,很少有人關心這些。
唔,忽然,她發現坐在旁邊的四眼田雞好像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見過,也是無聊,就問道:“你也來了。”
“嗯,這也算是個新聞,所以特地跑了一趟。”黎頤雲沒想到她會跟自己說話,就應道。
“你不覺得花五百塊錢採訪貴嗎?”
原來是心疼錢,怪不得找自己說話,估計是想發泄一下,要不然據他所知,這可是隻清冷的貓。
想出她找自己說話的由來,黎頤雲推了推眼鏡說道:“這要看你怎麼想,現在是經濟社會,什麼事情都是你情我願,你要是不採訪他不就不用花錢了。這就像我們買菜付錢一個道理。而且是我們求着採訪他,付錢也算合情合理,他又不求我們採訪,只是把價錢開出來,讓我們自己想是不是要採訪而已。若那人是主動找我們採訪,要我們爲他們宣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僅不要錢,說不定人家還會給你包一個紅包,別說你沒遇到過。”
李霞聽了頓時無話可說,怎麼可能沒遇到過,應該是大部分人都會包個紅包,請吃個飯什麼的,要不然你以爲現在爲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當記者啊!
不過她心裡還是不平衡,想着等會兒輪到她採訪拍照時甚至都不給那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的傢伙拍臉,只拍番薯好了,免得給他做免費宣傳。一想起採訪花了五百塊,她就恨得牙咬咬的。這五百可是不能報銷的,五百很多錢了好不好。
馬鸞鳳數完錢,又從角落裡跑了出來。
站在拍照的記者後面看了一會兒他們拍的照片後,感覺挺容易的,竟然開始在旁邊指點他們在哪個地方拍,應該哪個角度比較好。蔡鴻鳴看了,實在是哭笑不得,他感覺他老媽真是太有才了,不是普通的有才,是頂頂的有才。
第二天,各大網站和報紙就出現了世界第一大番薯驚現沙漠戈壁的消息。
這也是噱頭,有人看到大番薯或許感覺沒什麼,但要是聯繫到一片黃沙的茫茫荒漠,那可就不同了。所以這名稱一出現,立即引來大量網友的點擊,沒到半天就已經破萬,讓那些付了五百塊錢採訪的記者樂得眉開眼笑。
這可是關係到一大筆獎金的事,由不得她們不高興。
蔡鴻鳴也因爲世界第一大番薯的報道,被網友追捧爲“番薯哥。”
這下他出名了,和當年那個犀利哥有得一比。還有人爲他專門開了貼吧。鎮上一些閒得發毛的人知道後還嫌不夠熱鬧的拍了他一些照片發上去。幸好只是一些燒烤和日常生活的照片,要不然他能把那些小子給活劈了。
他本來有打市電視臺的電話讓他們過來採訪,可惜人家瞧不上,沒來。
縣電視臺他沒打,因爲以前縣電視臺已經採訪過他,還專門給他弄了一個製作叫化雞的特輯。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市電視臺沒來,省臺倒是來了。主要是世界第一大番薯在網上的點擊率太過駭人,他們收到消息後也來湊個熱鬧。現在畢竟是市場經濟,有人氣就代表着有錢可掙,這世界沒一個是傻子。
省電視臺的採訪是不可能收錢的,不過在他的要求下特地給他們家的診所來了幾個鏡頭,算是免費宣傳。
結果省臺一播出,市電視臺和.縣電視臺也跑了過來,弄得他煩不勝煩。因爲沒法收錢,要是能收錢他就高興了。
婷婷是省電視臺派到古浪採訪世界第一大番薯新聞的記者,回來的時候禁不住主人殷勤,就帶了兩個番薯回來。番薯真的不錯,比市面上大,煮起來特別的甜,卻又不膩。
她用番薯煮了一點番薯粥,用小碗盛着,一點一點的品嚐。她能感覺到番薯中傳來的濃濃的自然氣息,這是市場上那些番薯所沒有的。
好東西當然要跟好友分享,讓她們嘴饞,讓她們羨慕嫉妒恨,所以她就拍了幾張吃番薯粥的照片,連同世界第一大番薯的照片和採訪的視頻放到了自己的**上。
岑秋盈是婷婷的同學,也是記者,不過是在央視工作。
婷婷一直很羨慕她,雖然同爲記者,但一個省臺一個央視,待遇截然不同。可惜她家也就是在省臺有點關係,央視根本不行。在那地方,靠的可不是什麼美麗與智慧並重,而是腦袋和後臺同硬。
岑秋盈作爲一個央視記者,自然有着與衆不同的新聞敏感度。
看一件事她們絕不會僅僅只是去看表面,而是透過表面看它們內在的價值,挖掘出可供報道的亮點。
比如說現在網上瘋轉的世界第一大番薯和那個種出番薯的番薯哥,在她看來也不過就那麼一回事。人就圖個新鮮,估計過了今天就沒人記得他了。但看了同學傳的視頻後,她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了,她發現了其中可發掘的信息。
於是,她就給同學發了短信,問道:“婷婷,你**上那個視頻的那個種番薯的男人口音好像不是西北的。”
“確實不是西北的,聽說他們家在閩南,他媽是西北的,後來因爲他媽想家就全家搬過去了。”
一個年輕人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或許沒什麼,但一個南方人到西北種出大番薯就不同了。現在社會對年輕人一直詬病不已,這樣一個紮根西北,甘作農家人,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的年輕人的形象無疑十分的勵志。
這不就是現在新聞需要的主題,現在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嗎?現在人太過浮躁,太需要這樣的新聞了。
於是,她查了一下蔡鴻鳴所在的地址,跟相關人等打了個招呼,就帶着一行人往古浪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