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附從

春節到了,與往常一樣,拜年。

初四又開始幹活。

劉昌郝不但請了勞力,還請了許多婦女,繼續向南,將大棘溪南邊的各座山野草野棘鋤掉,然後種苜蓿,不種苜蓿就無法定住水土,各種花木的苗子移載下去,活是能活,但成活率會很低,長勢也好不起來。

劉昌來找了過來,說:“吾村還要謝謝你。”

去年秋後旱情還是比較重的,劉樑村雖受了影響,不算太重,原因便是一座山塘與三個蓄水塘,劉昌郝又放了一些水。但山塘,若是沒有劉昌郝支援了財力,則建設不起來。蓄水塘雖是河灣子改造的,然而也動用了不少人力,纔將它們進一步掘深,若是劉樑村自己來,人心不齊的情況下,又不可能實現了。

“大叔父,你也做得不錯。”

劉四根父子入獄,樑永正也徒了一年刑,里正的名頭便落在劉昌來頭上。

雜姓村子,一般情況下,心都很難齊。不過劉昌來約束着,風氣漸漸好轉,包括用水,劉昌來也督促着,至少去年秋天山塘再也沒有胡亂放水。說劉樑村風氣變好了,那是不可能的,但能漸漸與劉昌郝父親擔任里正時相彷彿了。

劉昌來非是無事登三寶殿,他又問:“你家兩塊麥子長勢爲何如此喜人?”

劉昌郝大笑:“大叔父,我那種法,不可取也。”

先是酥凍,種甜瓜施用了大量肥料,然後翻耕暴曬,種麥子又施用了大量肥料,僅是這條,便無法實現。

“如此多山上一起種花木?”

“是啊。”

“種花木能謀利乎?”

“謀利……”這個真有點難回答,真正謀利也是不可能的,或者能謀一點利,與投入相比,也是一筆很不划算的投資。說保護水土,未必非得種花木。說觀花,未必需要種這麼大面積。或者未來有一項產業能用花謀利,但那太遙遠。因此與謀利並無關係,主要還是爲了完成萬畝錦鏽的任務。

“大叔父,想要謀利,勿需種花木,將東邊各山上種上竹子即可。”

“吾村沒有人會篾匠手藝。”

“不是用來做篾器,而是直接賣竹子。”

“燒竹子?”

“不是燒竹子,”劉昌郝搖頭,隨着鞭炮技術的擴散,燒竹子漸漸沒有了市場,然而燒竹子能燒掉多少竹子,賣竹子乃是竹紙,今年吳坊主一旦將竹紙研發出來,每年會用掉驚人數量的春竹。

“竹子也能造紙?”

豈止能造紙,後來還有人用竹纖維做衣服,據說很環保。

竹子對土質要求並不高,劉昌來回去與村裡幾個長者商議去了,韓大虎說:“汝村人私心仍很重,做活不勤快,不可害之,也不可信之。”

“韓叔父,私心,人人都有。”

劉昌郝不置與否,關鍵他不需要再買地了,不買地,用不着妥協,能幫則幫,不能幫則拉倒。勤快的以後多請請,不勤快的少請或不請。從本心來講,劉昌郝雖是劉樑村人,對劉樑村卻沒抱多大好感,一直都是。

韓大虎又問:“樑小乙能平安歸來乎?”

“不知,或許能吧。”

“若能,何時歸來?”

“不知道啊,快二三月吧。”

眼下劉昌郝也不知道樑小乙能不能躲過瘧疾之災,若能躲過去,多半能活着回來,據他所知,此次南征,宋朝將士在戰場上犧牲的並不多。至於什麼時候回來就不大好說了。

石得一過來問,自己說了那麼多,就差明說,郭逵滯留有鬼,朝廷必須給予一定警告,那麼富良江之戰後,郭逵會不會渡江?

黑貓給的地圖,原來富良江就是紅河,原先劉昌郝也以爲是求江呢。

渡過紅河,離交州城還能有多遠?

若是郭逵拿下交州城,一俊遮百醜,朝廷不會追問。若郭逵想得多,不但郭逵,王韶也開始“胡思亂想”了,沒辦法,在這個時代,武將武臣地位太低,誰也不想落得狄青那樣的下場。

那麼一切還是原還原,別看交趾離開封有兩千多公里,是平安回來,各路大軍行軍速度都會很快,每天七八十里路還是能有的,兩個月,樑小乙便能抵達京城。

但劉昌郝也未想到郭逵在軍中便盯上樑小乙,若郭逵選擇的是渡江,樑小乙下場還真的不大好說。

“唉。”

“他選擇的路,得自己走下去。”

區別是,樑小乙能戰死在富良江,也不能冤枉地死在瘧疾裡,能戰死在蕭關,不能冤枉地死在西夏人的水淹中,能死在河湟戰爭中,不能死在缺水少糧的永樂孤城裡。那樣,死得沒名氣,還特冤!

“莫說樑小乙,還是說路吧。”

原來棘嶺寨、牛嶺寨到山灘來,都是順着山溝跑的,但六月以後會屯水,路還是有路的,掘起的山溝泥石順着山腳做小堰堤,雖是土堤也無礙,大棘溪與野狐溪只是兩條較大的山溪,不是涇水。這些土堤可以當路,然而中間的水堰上必須用木頭或磚石建橋了,以後各座山的花木還需澆灌、施肥、修剪,因此不是一座兩座橋,而是千餘座橋,雖然橋皆不會很大,數量多了,花費也不會小。

路得修起來,橋得建設起來,特別是兩村之間,兩村到山灘這段路與橋,必須立即修建好,否則以後聯繫都變得極不方便。

“代價太大。”

“爲護水土,不得不如此。”

但能護多長時間呢?

到了金國,黃河徹底崩壞,後來河南年降雨量不足一千毫米,然而年蒸發量卻達到一千多毫米,數據劉昌郝記不得,只記得蒸發量大於降雨量,北宋時情況還可以,然而惡化後,大區域環境不行,極小區域環境還想好得起來?

“我也是想多了,到了那時我活未活着都不知道,即便活着,趕緊逃向南方吧……”

韓大虎依然不大認同。

“觀花賣花啊。”

“哦,是也,不過花銷仍多。”

“多就多吧,花木苗與材料費沒有多少錢,主要是人工,權當是補助各個山裡的百姓。”

那就沒話說了,韓大虎又眺望着遠方。

這時做做師父的,有偷懶的,有自私的,有不願傳藝的,但也有好的師父,特別是韓大虎,本身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只有一個徒弟,多少有些惦掛。當然,他也沒料到博奕的不是交趾人,而是朝堂。

上中學時,劉昌郝對王安石變法只瞭解一些皮毛。

大學時,還有許多地方弄不明白。

直到走上社會,替侄兒侄女補習時,將一些書籍翻開重讀,纔看到更多的真相。

不但郭逵,還有王韶。

宋軍南征,王韶上書:臣前日面論決裡、廣源州之事,以爲大臣圖國事,不當貪虛名而忘實禍,舍遠業而先小數。執政乃疑臣有所譏刺,此臣之私意所以鬱而未伸也。方安南舉事之初,臣力爭極論,欲寬民力而省財用者多矣。但執政莫肯聽用,每聞臣言,則必以熙河事折臣。然本欲不費於朝廷而可以至伊吾盧甘,初不欲遽令熙、河作路,河、岷作州,廣費以自累也。臣昨屢與王安石爭熙河劾獄,今重以決裡事與執政異論,臣若不自求退,他日必致不容。

具體內容劉昌郝記不得了,只知道這篇書奏說了幾件事,一說當初他與王安石的爭執,王安石將熙河路置州設流官,王韶反對,以爲將之徵服,使之不倒向西夏即可,征服後當用唐朝的羈縻制度。

長期看,王安石做法更妥當,後來的改土歸流制度便是在置州設流官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短期看,王韶做法更正確,不置流官屯兵,宋朝不必爲河湟牽制,能將重心迅速轉移到西夏人身上。即便金人南下時,精軍也能及時回撤。

但不是重心,重心是表達對王安石的不滿,同時反對徵南。

劉昌郝讀大學時仍弄不懂王韶上這份書奏的心態。

想一想,身先士卒的王韶竟然是一個博愛、和平主義者?

走上社會,劉昌郝才抓住了關鍵。

若無王安石支持,王韶開邊能不能成功?或者這樣比喻,若無龐籍的支持,還像范仲淹、韓琦那樣,狄青能不能在崑崙關大放光彩?或者將王安石與秦檜調換一下,南宋又會出現什麼變化,岳父會不會慘死?

但是沒有王韶在前線賣命,王安石能不能得到趙頊那根金腰帶?

兩人本是相倚相偎的關係,然而因爲王安石太過清高,兩人越走越遠,王韶只好找出路,先是大拍高家的馬屁,後是意欲附從吳充,所以才上了這份奇怪的書奏。

若是王韶用南方無關大局來反對徵南還好一說,但是他附從吳充的心情太急切了,於是這份書奏裡是滿滿的私貨,讓趙頊不悅。

今年春天旱情仍比較嚴重,王韶又上書:昔桑弘羊爲漢武帝籠天下之利,是時卜式乞烹弘羊以致雨。今市易務裒剝民利,十倍弘羊,而此來官吏失於奉行者,多至黜免。今之大旱,皆由呂嘉問作法害人,以致和氣不至。臣乞烹嘉問以謝天下,宜甘澤之可致也。

進一步向吳充示好……他想的美,因爲他,宋朝纔得到熙河路,舊黨那個不將他恨之入骨?特別是司馬光於涑水筆記裡記錄,說王韶得了背疽,毒瘡潰爛,以至能看到五臟六腑……都能看到五臟六腑,人還能活着?

於是貶知洪州,王韶更想不開,心裡多半是說,吳充,我等於是變相幫你說話啊,你爲什麼不幫我?於是,他無所適從,言語更加失常,又降知鄂州,幾年後因背疽而死。

王韶都如此,況且是郭逵?

沒辦法,若不附從大佬,即便立下大功,武將武臣皆難以善終。不但宋朝,明朝中後期也是如此,萬曆十五年說了戚繼光拍張居正馬屁,送禮給張居正,略有譏誚之意,然說的太敷淺,未說到根本上。

吳充啊,不是吳充,他後面站着一個可怕的羣體。

“安史之亂真害人哪。”

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六十六章第181章 大宏願第202章 萬畝第219章 附從第201 虎吃狼第225章 風暴(中)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12章 三年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163章 見(四)第118章 取之(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91章 作死(一)第214章 首戰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03章 鞭貴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212章 三年第103章 鞭貴第109章 蛻變(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12章 十將(下)第184章 免費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十二章 豆油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61章 見(二)第六章 團行第160章 見(一)第197章 作死(七)第九章 可惡(上)第201 虎吃狼第185章 小水利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201 虎吃狼第十六章 跳腳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204章 南征第153章 責問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53章 責問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227章 閣對(上)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八十章 僞證第182章 王氣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205章 賣弄(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2章 邸店第129章 導水第109章 蛻變(下)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132章 戶帖第227章 閣對(上)第157章 愛惜第227章 閣對(上)第149章 燕離(上)第124章 鳳凰(上)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93章 作死(三)第165章 反常第155章 文字(下)第206章 賣弄(下)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二十章 收地第六十六章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13章 燕子第182章 王氣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34章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201 虎吃狼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章 石板第122章 邸店第167章 鳳鳳第183章 T字
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六十六章第181章 大宏願第202章 萬畝第219章 附從第201 虎吃狼第225章 風暴(中)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12章 三年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163章 見(四)第118章 取之(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91章 作死(一)第214章 首戰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03章 鞭貴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212章 三年第103章 鞭貴第109章 蛻變(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12章 十將(下)第184章 免費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十二章 豆油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61章 見(二)第六章 團行第160章 見(一)第197章 作死(七)第九章 可惡(上)第201 虎吃狼第185章 小水利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201 虎吃狼第十六章 跳腳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204章 南征第153章 責問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53章 責問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227章 閣對(上)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八十章 僞證第182章 王氣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205章 賣弄(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2章 邸店第129章 導水第109章 蛻變(下)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132章 戶帖第227章 閣對(上)第157章 愛惜第227章 閣對(上)第149章 燕離(上)第124章 鳳凰(上)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93章 作死(三)第165章 反常第155章 文字(下)第206章 賣弄(下)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二十章 收地第六十六章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13章 燕子第182章 王氣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34章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201 虎吃狼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章 石板第122章 邸店第167章 鳳鳳第183章 T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