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節 河西!河西!(3)

長安,未央宮,溫室殿。

御前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與會的皆是大漢帝國在京大將!

衛尉興寧候衛馳、細柳將軍成安侯秦牧、北軍護軍使建信候許牧、灞上軍都尉信候張旭、宗正領棘門軍都尉事青陽候劉敬等等,皆是大漢帝國近年來崛起的新星!

也有部分老將在列,如周亞夫、酈寄、韓頹當等特進元老端坐於劉徹左右,拱衛着大漢天子。

一副巨型地圖,則攤開在衆人面前。

這是漢室目前所繪製的最全最詳細的河西走廊地圖。

而在坐諸將,包括各位老將,都已經對這個地圖上的每一個山川河流,都能倒背如流。

這也是當前漢家將軍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背地圖!

連地圖都背不了,還當什麼將軍?

做什麼一軍之主?

回家種田好了!

這樣至少不會害死人!

作爲外戚,衛馳擔任今日御前軍事會議的主講人。

他拿着指揮棒,在地圖前道:“陛下、諸位元老、諸位同袍,河西之地,狹長而險要,控扼東西戰略要道,乃我軍前出西域、幕北的咽喉,非取不可!”

“今,西匈奴內部生變,根據情報顯示,西匈奴左大將且渠且雕難兩月前遇刺,月前,故匈奴左大將呼衍當屠又率部於祁連發動忽然政變,控制了於單單於,並向我朝發出了求援書!”

“據我軍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河西之地目前已經分爲三個不同的敵對勢力所控制!”

“一者,盤踞於居延之地的左大將且渠且雕難及折蘭王骨荼所部……”

“一者,乃是效忠於呼衍當屠,目前佔據了祁連山的數部……”

“一者,乃是暗中搖擺不定,保持中立的諸部……”

“根據陛下聖諭,我軍要痛打且渠且雕難及折蘭部,輕輕放過中立者,對於呼衍當屠所部則儘量以懷柔之策……”

隨着衛馳的介紹,衆人也都是微微點頭,紛紛覺得正該如此。

河西之地,地勢複雜,情況也比較複雜,當地胡羌混雜,其西部馬鬃山、星星峽一帶,與幕北、西域相通。

漢軍倘若行動過於粗暴,很可能贏了戰爭,輸了戰略。

一旦,諸部恐慌,紛紛趁亂逃亡北匈奴,則等於放虎歸山!

這河西諸部,可是有許多都是從前的匈奴單于庭的附庸甚至是本部部族。

這些部族精於放牧,世代爲孿鞮氏僕從。

其中,折蘭、盧候、若盧等部甚至是匈奴單于庭過去的忠實走狗。

要是這些人跑去北匈奴未來可能成爲漢軍西進路上的障礙,還是要儘可能的想辦法將他們留在河西,留在漢室的控制下。

現在,郅都在幕南的作爲已經證明了一個事實——只要教化得當,政策得當,管理得當,夷狄也是可以成爲漢家良民。

成爲大漢帝國戰爭機器的一個零件!

“陛下……諸位元老……”細柳將軍成安侯秦牧站起身來,微微屈身拜道:“末將有一言……”

“講……”劉徹微笑着道,秦牧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年輕將領。

他是馬邑之戰成長起來的大將,去年接了衛馳的班,擔任升格爲漢軍第一個常備將軍級主力野戰軍細柳營的指揮官。

嚴格算起來的話,他應該屬於義縱的嫡系。

也是漢軍之中目前最大的山頭周(周亞夫)義(義縱)軍事集團之中的後起之秀。

在周亞夫致仕,義縱又擔任安北都護府都督,開始轉職爲文職的當口,他成爲了這個集團地位最高的幾個現役將軍之一。

未來說不定,這位秦開將軍的後人,可能會開創一個新的顯赫武將世家。

對於年輕人,劉徹總是很鼓勵的。

迎着劉徹鼓勵的眼神,秦牧微微理了一下思緒,然後拜道:“啓奏陛下,末將愚以爲,聖意乃是要圍殲西匈奴左大將所部和右大將所部,爭取在居延打一個殲滅戰……”

劉徹聽了,微微點頭。

地圖上就已經標明瞭,現在的局勢就是,西匈奴的主力,包括且渠氏族、折蘭部以及其他數個大部族的兵力,都盤踞在居延,作爲應對漢軍攻勢的兵力。

其總兵力介於五萬到七萬之間。

這支兵力是西匈奴最後的老婆本棺材本。

只要殲滅了這支力量,那麼,河西走廊就唾手可得!

偌大的河西,將再無可以阻攔漢軍前進腳步的力量!

而一旦這支部隊逃出居延,散落入河西羣山之間,那麼漢軍恐怕就得做好在河西與敵人糾纏的準備了。

到時候,什麼牛鬼蛇神都可能跳出來。

畢竟,漢軍的補給線太長了!

從北地郡出發的輜重,至少要一個月才能送抵合黎山,然後可能需要半個月的轉運纔可能送到前線軍隊手中。

在河西,漢軍是耗不起的!

數萬大軍,每日吃喝拉撒,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若再算上民夫和牲畜的消耗……

戰爭一旦拖延日久,少府卿恐怕就要上吊了。

秦牧走到那地圖前,指着一個遠離居延的地點,道:“既是如此,末將願意請纓,親帥細柳輕騎,突襲此地,斷絕西匈奴主力逃亡之路!”

劉徹定睛看過去,發現此地乃是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籍端水、冥水流域的冥澤。

所謂冥澤,因其湖水看上去有些發黑而得名,後世名爲黑海、哈拉湖,是疏勒河最終注入的湖泊。

也是青海地區第二大湖。

也是後來的酒泉郡的戰略要地,歷史上漢室在此地設置了西部都尉所和西部障塞城。

一旦漢軍奪取此地,則可以控制住整個北山、疏勒河流域。

更妙的是,從疏勒河溯源,可以直抵祁連山,甚至關閉星星峽通道,將整個河西變成漢室的盤中餐。

只是……

哪怕是從合黎山出發,漢軍要抵達冥澤,也需要跨越至少一千里的路程。

騎兵突襲此地,確實可以立刻鎖死西匈奴主力西逃的路線,將他們堵死在居延地區。

漢軍輕騎兵能否具備如此遠距離的奇襲能力?

佔據此地的漢軍騎兵,又能否真的阻擋那些一想要逃命的西匈奴騎兵?

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畢竟千里遠征,完全脫離後方,又是在一個完全不熟悉環境的異域,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

旁的不說,一個高原反應,就可能讓漢軍損兵折將!

而那些亡命逃亡的西匈奴騎兵,更會考驗漢軍輕騎兵的意志與耐力。

微微敲了敲扶手上的龍頭,劉徹問道:“將軍想帶多少騎兵?”

“兩個輕騎兵都尉部和一個龍騎兵都尉部即可!”秦牧長身拜道,信心滿滿:“五千到六千騎,一騎雙馬,帶足箭矢與乾糧、藥物,末將便可保證不讓西匈奴一兵一卒逃回河西羣山!”

劉徹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將軍便去準備吧……”

秦牧的計劃確實是可行的!

拿下冥澤、端籍水,則西匈奴主力無路可逃,他們將被包圍在居延地區等待末日。

這很符合劉徹一貫以來的戰略——要嘛不打,打就要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爲目標!

擊敗敵人,奪取土地,從來不是他的第一選擇。

他寧願先放棄一些利益,也要優先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只是這樣一來,被圍的西匈奴主力可能會狗急跳牆,與北匈奴媾和,甚至直接帶人逃往北匈奴……”劉徹頗爲憂慮的道:“諸位將軍有什麼意見?”

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特別是折蘭部。

且渠且雕難大約不會投降北匈奴,但折蘭人就沒有這個顧忌了,逼急了對方,帶着兵馬和牲畜、牧民,走馬鬃山,經浚稽山前往幕北,託庇北匈奴。

一旦放走了折蘭人,就等於讓北匈奴平白得到了一支一兩萬精銳的騎兵。

更要命的是——居延地區和河西地區的羌人,可能都會緊隨其後。

這可是一股數十萬人口的力量。

未來漢室經略河西,若失去了這些勞動力,就要事倍功半。

“陛下,可以請護匈奴將軍在幕南沿着瀚海一帶,做出要越過弓盧水的架勢!”秦牧建議道:“嚇一嚇北匈奴君臣……哪怕嚇不到,也可以吸引其部分兵力……”

“至於居延之敵……”

“末將建議,我軍攻勢應在末將所部出發後十日開始,如此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秦牧的這個意見讓劉徹和其他大將都是眼前一亮,周亞夫更是拂鬚得意,秦牧算起來也是他的學生之一,馬邑之戰後,他是第一批受訓的武苑將佐。

再沒有比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學生表現的如此優秀更讓他高興的事情了。

“善!”劉徹撫掌道:“就依將軍的辦!”

北匈奴?

在劉徹眼裡,其實是一羣在戰場上被嚇破了膽子的慫貨。

別看句犁湖天天喊着要復仇,要變法,要學習越王勾踐。

但實際上……

這貨就是一個根本沒有面對漢軍鐵騎鋒銳的慫包。

不然的話,去年的幕南戰事,北匈奴騎兵就該成建制的出現在戰場上了。

而不是悄咪咪的慫恿幕南各部,甚至在現在還主動派人聯絡漢室,暗示共同圍剿蠕蠕馬匪。

這不就是等於在告訴劉徹——別來打我,我很乖的?

都不需要去想,劉徹就知道,一旦郅都所部擺出一副打算跨越弓盧水和瀚海的架勢。

北匈奴十之八九會縮卵。

哪怕句犁湖不願意,其他人也會‘勸’他‘以大局爲重’。

至少他不會主動去摻和到居延戰事之中。

最多派點雜牌去居延搞事,或者在浚稽山搖旗吶喊。

就像幕南之事一般。

有了秦牧打開思路,其他人自然也不甘落後。

衛馳就道:“陛下,臣以爲,一旦開戰,我軍輕騎可以迅速越過駒衍峽,沿途一切不管,直插馬鬃山!”

“只要奪下馬鬃山,那麼居延之敵的北逃之路也將被切斷!”

“臣舉薦虎賁衛左都尉徐敢擔任奪取馬鬃山之將!”

徐敢也立刻出列拜道:“末將願立軍令狀,十日之內奪取馬鬃山!”

徐敢也是一員虎將,他是武苑山長程不識親手提拔的年輕將官,是漢軍之中出了名的猛將,高闕之戰中,他隨程不識、義縱行動,奇襲梓嶺他是第一個登山之人,奪取鴻鵠塞他也是衝在前面的哪一個。

隨後拿下高闕、佔領榆林,他的部隊都是排頭兵,是尖刀!

劉徹自然批准了這個計劃,任命徐敢爲馬鬃都尉,率輕騎兵三千,突襲馬鬃山。

……………

這場御前軍事會議一直開到當日子時,最終確定了整個河西戰役漢軍的戰略。

以殲滅和圍殲西匈奴有生力量爲戰略目標。

整個戰役,將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秦牧率細柳營輕騎兵突襲冥澤,然後徐敢率三千虎賁輕騎,穿插到馬鬃山。

這是最艱難,也最考驗漢軍執行力的。

但只要成功,則居延之敵的西逃和北竄之路都將被堵死。

除非北匈奴不要命了,拉出其主力,來到河西救援。

那……就可能還有些棘手。

但,倘若如此,北匈奴既然敢賭,那劉徹也願意奉陪,他會將內庫的全部黃金儲備拿出來,同時下令關中和三河地區、北方郡國進入總動員。

拉出灞上軍、棘門軍、虎賁衛、羽林衛和細柳營的全部主力以及北方郡國的代國、北地、隴右精銳,集結起一支超過二十萬的龐大兵團,與之在河西決戰!

到那個時候,北匈奴來了,就不要走了!

正好一勞永逸,解決匈奴!

只是,匈奴人應該沒有這個膽色。

所以,排除了北匈奴全力來援的選項後,只要漢軍達成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戰役的第二階段隨之開始。

衛馳將親赴合黎山,主持戰役。

以虎賁衛和羽林衛的胸甲騎兵爲中間,以灞上軍、細柳營和其他各部精銳爲尖刀,漢軍將在廣袤的居延地區,將敵人分割包圍。

最終全部殲滅在居延!

這次戰役的計劃和作戰部署,在劉徹眼中,已經有點像是後世的遼瀋戰役了。

奪取冥澤和馬鬃山,就是東北野戰軍拿下錦州,關門打狗的那一招。

只不過,與東野相比漢軍現在的優勢和敵人都無法當年的東野對手相比。

是故,戰爭是必勝的!

第1415節 變遷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25節 難題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478節 引導第1516節 緣由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856節 撫卹(1)第581節 爲難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432節 廟算(4)第1004節 漢三藏第996節 廟算(2)第1174節 矯正(1)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253節 戰略(1)第358節 微服(1)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253節 戰略(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514節 戰略(2)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990節 交易第391節 馬政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581節 籌備(1)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388節 聯盟(2)第501節 驚喜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118節 腦洞(2)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797節 戰前(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397節 津關第1083節 撤退第378節 喜事第326節 選秀(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66節 劇孟來投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98節 暗流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145節 經濟(2)第342節 背鍋俠(1)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408節 考舉(1)第615節 洗錢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25節 難題第1206節 撕逼!(2)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585節 新世界(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598節 獎懲第1277節 戰前(1)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360節 微服(3)第437節 猜疑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278節 戰前(2)第1414節 相親(2)第734節 競爭第15節 目標第119節 送溫暖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431節 廟算(3)
第1415節 變遷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25節 難題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478節 引導第1516節 緣由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856節 撫卹(1)第581節 爲難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432節 廟算(4)第1004節 漢三藏第996節 廟算(2)第1174節 矯正(1)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253節 戰略(1)第358節 微服(1)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253節 戰略(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514節 戰略(2)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990節 交易第391節 馬政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581節 籌備(1)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388節 聯盟(2)第501節 驚喜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118節 腦洞(2)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797節 戰前(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397節 津關第1083節 撤退第378節 喜事第326節 選秀(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66節 劇孟來投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98節 暗流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145節 經濟(2)第342節 背鍋俠(1)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408節 考舉(1)第615節 洗錢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25節 難題第1206節 撕逼!(2)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585節 新世界(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1598節 獎懲第1277節 戰前(1)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360節 微服(3)第437節 猜疑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278節 戰前(2)第1414節 相親(2)第734節 競爭第15節 目標第119節 送溫暖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431節 廟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