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

在正面戰場上,須卜氏族的六千餘騎,如同潮水般涌來。

棘門軍和灞上軍的騎兵們,都是躍躍欲試的看着衝過來的匈奴騎兵。

“丈夫們!”棘門軍騎都尉王勇騎着戰馬,說道:“讓匈奴人見識見識吾等中國武人的厲害!”

“赳赳武夫,國之幹臣,血不流乾,至死不休!”王勇舉着手大喊着。

這是三秦子弟最古老的誓言之一。

在數百年前,三秦子弟的先祖,就是高頌着這個誓言,跟隨秦國先王,征戰沙場,從戎狄嘴裡搶食,在晉楚強國面前,死戰不退!

“赳赳武夫,國之幹臣,血不流乾,至死不休!”全軍齊聲唱誦。

然後,漢軍也排成五排,整齊的衝向了須卜騎兵。

此刻,在戰場上,漢匈兩國的精銳,就像大海之中的兩道海潮一般。

瞬息之間,這兩道海潮交錯而過。

篤篤篤!

一聲聲手弩的射擊聲,此起彼伏的響起。

然後,就是馬刀凌厲,金鐵擊鳴。

對高速相撞的騎兵來說,兩兩交錯而過,一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這很直接,也很簡單,更粗暴無比。

比拼的就是敵我雙方的身體素質,技戰術和騎術。

而當這漢匈兩軍交錯而過,彼此再次相對而視時。

須卜雕難的臉都青了。

前方的戰場上,已經到處都是倒地的屍體,無主的戰馬,甚至還有人被奔騰而過的馬羣踩成了肉泥。

在這個寬闊的戰場上,現在,至少有兩千具屍體。

而,屬於他須卜氏族的,起碼有一千五百具!

“漢朝人!”須卜雕難狀若瘋魔的大吼一聲:“你們真的激怒我了!”

在須卜雕難看來,這些卑鄙的漢朝人,在方纔分明是使詐了。

他的腦海,回憶了方纔兩軍交錯而過的場面。

當他率領須卜氏族的勇士,無畏的迎上漢朝騎兵時,在兩軍即將交鋒的剎那。

那些漢朝人,掏出了一把小巧的武器。

那是他們的手弩!

漢朝的手弩,每一柄,都可以連發。

而且,至少可以三連發。

在方纔的兩軍衝擊中,漢朝騎兵就是在那樣的近距離中掏出了手弩。

不知道有多少勇士,還沒來得及拔刀,就被漢朝人射來的弩機,糊了一臉——不過十步的距離,而且還是在高速接近的過程,這些手弩發射的弩箭,命中率和精確度以及殺傷力,都無限提高。

須卜雕難就親眼看到了好多個勇敢的勇士,靠着機智和靈活,在戰馬上躲閃掉了這些卑鄙小人的弩箭。

但是,這些卑鄙小人,在扣動了手弩的扳機後,就直接將之丟棄。

然後就拔出了馬刀。

而那些好不容易躲過了弩箭的勇士,立刻就不得不去面對漢朝人的鋒利馬刀。

與匈奴山寨的馬刀相比,這些漢朝人制造的馬刀,更長,刃口更寬,也更堅固和鋒利。

再加上漢朝人的身高,遠遠高於須卜騎兵。

這意味着,他們的臂展也必然更長。

所以,許多須卜勇士,根本沒來得及拔刀,就被漢朝騎兵砍落下馬!

而這,正是須卜雕難暴怒的原因。

“勇士們!”須卜雕難舉起手,大聲吼道:“就讓我們來教一教,這些卑鄙的漢朝人,怎麼當一個合格的騎兵吧!”

在他看來,現在,漢騎已經沒有了手弩。

僅靠着馬刀,是不可能再戰勝自己了。

須卜騎兵們,也都是怒不可遏。

他們都覺得,漢朝人作弊了!

在這憤怒的情緒之下,須卜騎兵們壓下了心裡的恐慌。

若漢軍還有手弩在手,他們或許還會害怕。

但你們既然沒有了手弩。

那就等死吧!

許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於是,須卜騎兵,再次列隊。

只是,這一次,他們的隊形稀稀疏疏,甚至還有許多人帶傷。

這也是手弩的弊端之一了。

這種騎兵用近距離武器,是犧牲了殺傷力和穿透力,來換取威懾力和攻擊性的武器。

別說是十步了,便是五步,假如沒有命中要害,也很難致死!

當然,這也跟須卜騎兵披甲有關。

他們的很多要害,都被披甲和青銅保護住了。

弩箭射在上面,無法穿透。

不過,也正因爲如此,匈奴騎兵此刻負傷者很多。

有人甚至連臉上都中箭了。

也有人的戰馬中箭。

這都極大的影響了須卜騎兵的作戰力和技戰術的發揮。

甚至,讓他們在再次衝鋒時,隊形都有些沒有保持完好。

反觀漢軍騎兵,在撤到一個高地後,立刻重新整隊,同時,再次擺出了對衝的架勢。

很多漢騎的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一次對衝,漢軍以劣勢兵力,取得了超過三比一的交換比。

這在演戲中,已經足可判定勝負了。

而且,此時,漢軍騎兵也打出自信心來了。

須卜氏族,匈奴的本部精銳,也照樣被大傢伙在這樣的情況下,打出一個超過三比一的交換比。

這就是一漢當五胡的最直觀寫照啊!

“赳赳武夫,國之幹臣,血不流乾,至死不休!”一個隊率拔掉自己胳膊上的流矢,將它丟到地上,舉起馬刀,大聲吼道:“二三子,與我衝鋒!”

“殺殺殺!”此刻,無分棘門軍還是灞上軍,都是氣勢洶洶,狂吼着喉嚨,然後一勒繮繩,再次衝向匈奴騎兵。

鏘鏘鏘!

鐵製的馬刀和青銅馬刀交錯而過。

此時,漢匈兩國的裝備代差,盡顯無疑。

在戰場上,無數的匈奴騎兵,在此次對衝中愕然發現,自己的武器,被漢朝人一刀斬斷,然後,那個騎着戰馬的漢軍士兵,藉着速度,一刀斬了過來。

無數個頭顱,漫天飛舞。

青銅刀具的缺陷在精鐵鑄成的馬刀面前,缺陷盡顯無疑。

別說是匈奴人粗製濫造的青銅兵器了。

哪怕是漢軍自己裝備的老式青銅武器,在鐵製馬刀面前,也經常被斬斷。

藉着武器上的優勢,漢軍這一次幾乎就跟龍捲風一般,從須卜騎兵的正面穿過。

無數的頭顱和斷肢,頓時滿地都是。

當須卜雕難穿過戰場後,他的臉色變得蒼白無比。

這一次,須卜騎兵又敗了。

最起碼又有一千人,死在了對衝中。

其中,須卜騎兵的數量超過七成!

一漢當五胡!

這個曾經只在傳說中的事情,此刻變成了事實。(。)

第66節 劇孟來投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1231節 調、教儒家(2)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1226節 安排第857節 撫卹(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45節 鑄幣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1112節 屈射第1254節 軍功制度(1)快去搶紅包第1010節 內閣(2)第1233節 威權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381節 殖民(1)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174節 矯正(1)第1208節 諷刺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96節 迷霧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1592節 統治(2)第1156節 合縱(2)第682節 籠子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448節 決策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401節 法統(1)第605節 戰略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388節 聯盟(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140節 家宴第1580節 情報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1174節 矯正(1)第12節 忽悠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86節 動員(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1474節 衆智(2)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70節 早朝(3)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277節 戰前(1)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237節 賄賂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492節 深海(2)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394節 談判(1)第1583節 敲竹槓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節 懲處第439節 收買(4)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21節 過繼(2)第775節 承諾(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163節 雄心(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207節 撕逼!(3)第1515節 局勢第431節 廟算(3)第109節 設計第1524節 流放第853節 影響(3)第31節 相信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449節 土化肥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01節 法統(1)第1159節 連橫(1)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448節 決策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123節 赦與罰(1)第857節 撫卹(2)第793節 廟算(2)
第66節 劇孟來投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1231節 調、教儒家(2)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1226節 安排第857節 撫卹(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45節 鑄幣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1112節 屈射第1254節 軍功制度(1)快去搶紅包第1010節 內閣(2)第1233節 威權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381節 殖民(1)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174節 矯正(1)第1208節 諷刺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96節 迷霧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1592節 統治(2)第1156節 合縱(2)第682節 籠子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448節 決策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401節 法統(1)第605節 戰略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388節 聯盟(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140節 家宴第1580節 情報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1174節 矯正(1)第12節 忽悠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86節 動員(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1474節 衆智(2)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70節 早朝(3)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277節 戰前(1)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237節 賄賂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492節 深海(2)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394節 談判(1)第1583節 敲竹槓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節 懲處第439節 收買(4)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21節 過繼(2)第775節 承諾(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163節 雄心(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207節 撕逼!(3)第1515節 局勢第431節 廟算(3)第109節 設計第1524節 流放第853節 影響(3)第31節 相信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449節 土化肥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01節 法統(1)第1159節 連橫(1)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448節 決策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123節 赦與罰(1)第857節 撫卹(2)第793節 廟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