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節 壁虎斷尾

上林苑,周南牧場。

劉徹的天子攆車停留在這個龐大皇家牧場之中。

這個牧場的規模非常大,幾乎橫跨了豐鎬兩水,佔地面積幾乎有差不多一百平方公里。

牧場中,僅僅是太僕和少府衙門的工作人員,就有將近千人之多!

除此之外,還有七八百名職業的牲畜管理人員在其中工作。

牧場的負責人,是劉徹早年在河東時徵召的天下第一養牛專家褚強。

當初,在河東的時候,褚強還有些抗拒。

但現在,褚強在這周南牧場,已經是乾的樂不思蜀了。

在這裡,他掌管着整個牧場所有的牲畜與工作人員的悲喜與命運。

他手中,時時刻刻都有着上百萬的現金流。

牧場中,超過五千匹馬,一萬頭牛以及數以萬計的羊羣和鹿羣,成爲了他地位的保證。

哪怕是列侯,到了他面前,也要低眉順目,屈節討好。

因爲,他可以決定,分配給對方的戰馬的優劣。

更別說,隨着天子上臺,他的爵位和身份也是蹭蹭的向上漲。

去年,他因爲養馬和養牛,工作業績突出,而被少府和太僕衙門聯名保舉,經天子批准,賜爵關內侯,算是站到了非將軍非文臣所能達到的頂峰。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今,他將整個家族都從滎陽帶到了長安,住進了天子專門下詔爲其建造的尚冠里豪宅之中。

兩個兒子,更是得以拜入關中名士楊璞的門下,成爲了一個光榮的士大夫預備役。

這樣的日子,過去褚強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卻切切實實的出現在了他的生活中。

所以,他工作起來,也非常賣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是待在牧場。專心工作。

其敬業精神,甚至讓多數同僚,自慚形穢。

“當初朕命人徵召褚愛卿,真乃朕之幸也!”劉徹看着繁榮的牧場。毫不吝嗇的稱讚起了褚強。

褚強的工作成績和態度,讓劉徹深感自己的幸運。

周南牧場,這個漢室現在最大的特種戰馬培育基地以及耕牛培育基地,每年都向太僕和少府,提供了超過一千匹優良戰馬和三千頭以上優秀耕牛。

更關鍵的是。在這個牧場中,通過走私貿易,從烏孫得來的烏孫馬等優秀馬種,至今沒有一匹馬,因爲生病或者其他意外死亡的現象。

如此出色的成績,讓劉徹大呼幸運。

可以想象,若不是褚強非常負責任,同時還非常細心,不然,決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

但業績太好了。有時候也並不是好事。

尤其是褚強這樣一無根基,二無背景的庶民。

隨着周南牧場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好。

想摘桃子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一開始,只是幾個文官,想要在周南牧場混個資歷,分些功勞。

這也是官場的潛規則之一了。

牲畜長的好,牧場繁榮,是誰的功勞?

當然是俺們文官殫精竭慮,領導有方啦!

尤其是當今太僕袁盎,堪稱漢室摘桃子水平最高的人。

他領導下的太僕衙門,自然而然。輕輕鬆鬆的就從周南牧場這裡撈了好大一筆功勞回去。

當然了,袁盎還是講吃相的。

拿完人家功勞,也會記得補償。

事後,太僕衙門全力幫助周南牧場的運作。爲此還特批了一千萬錢的馬政資金,還派出了一個豪華的專業養馬團隊來這裡幫忙。

只是,其他人就沒有袁盎那樣紳士了。

只是來撈功勞、資歷的倒也罷了。

左右是掛個名,等着封賞而已,劉徹也不差那三五匹絹布。

可問題是,有些人覺得。這周南牧場,既然一個鄉里的措大,滎陽的養牛大漢也能擺弄的風生水起,升官加爵。

我等飽讀詩書的勳貴功臣之後,自然比這養牛的傢伙強了一萬倍還不止。

這周南牧場他要是去接手了,肯定成績還要翻幾倍。

類似的言論,甚至傳到了劉徹的耳裡。

這就讓劉徹不能忍了。

所以,今天過來,實際上就是給褚強站臺的來了。

褚強,當然也是深深的清楚這一點。

聽到了天子的誇讚後,他謙虛的說道:“陛下繆贊,臣受之有愧,臣不過是按照陛下的詔命,忠心王事而已……”

頓了頓,褚強又道:“且牧場能有今日,臣只是在其中盡了微薄之力,其他同僚、下屬亦是功不可沒,更離不開少府及太僕諸令長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有陛下關愛,寵信!”

馬屁嘛,人人愛聽。

聽着褚強的吹捧,劉徹心情愉悅了起來,劉徹擺擺手道:“卿自謙啦……”

停了停腳步,劉徹回頭問道:“說說看,現在牧場,還有那些困難?若是朕能辦到的,朕絕不吝嗇!”

此番來視察周南牧場,除了給褚強站臺外,劉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來給周南牧場送政策,送資源。

要知道,周南牧場現在,可是漢室最大的烏孫馬繁育基地。

這兩年來,基本七成以上走私來的烏孫馬都在周南牧場之中。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褚強想了想,道:“啓奏陛下,若說困難,倒是有一樁……”

“煩請陛下,能否催促一下墨苑的墨者們,加快青儲窖的建設速度……”褚強看着劉徹,小心的道:“馬上就將入冬了,這牧場的乾草儲備倒是已經儲備齊全了,但若是想要保持牲畜不掉膘,最好還是以青儲飼料餵養,只是目前牧場僅有十座青儲窖,青儲料儲備不足百石,臣恐隆冬之時,連寶馬亦不得不以乾草充飢!”

青儲飼料,是墨家去年在發明‘化肥’時的附加產品。

墨家的幾個位墨者在製作‘化肥’的時候,突發奇想。想嘗試看看,能不能用青草什麼的也埋到地窖裡,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結果,出乎他們的意料。

埋藏在地窖中。充分發酵後的青草,成爲了這西元前,人類所獲得的最佳牲畜飼料。

尤其是那些粗纖維的植物葉莖,發酵後,成爲了牲畜們最容易吸收的飼料。

而且。因爲是發酵飼料,所以可以長期儲存,成爲了漢室目前畜牧業的王牌。

只是可惜,因爲條件限制,青儲窖的建設工作,在目前是一個難題,需要有合適的地窖和地點。

目前來說,整個漢室,也只在這周南牧場建設了十座青儲窖,作爲實驗和試點。

至於要擴大規模……

這就有難度了。

目前墨苑的所有墨者的精力。都放在了水車的改進以及水力鍛壓機械的繼續改進上。

恐怕沒有多大精力來幫忙了。

不過不要緊,建設青儲窖什麼的,又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只要墨苑那邊拿出圖紙,少府的工匠就能搞定。

這樣想着,劉徹點點頭,答應道:“朕會給少府下令,命其在周南牧場之中,再建地窖一百座,以充卿之需!”

“臣叩謝聖恩!”褚強聞言大喜。

有了足夠的青儲料,明年冬天。這牧場裡的牲畜就能過一個好冬了,至不濟也能保證‘寶馬’們的需求。

“還有什麼要求,卿一併提出來吧!”劉徹繼續問道。

“回稟陛下,還有一樁事情……”褚強跪下來。拜道:“臣想懇請陛下,許牧場侏儒以庶民之身,並下詔有司,不得歧視!”

“牧場侏儒?”劉徹眉頭揚了揚。他的眼睛,向牧場看過去,很容易就看到了數以百計的侏儒們。在牧場中,來回奔走,或驅趕牲畜,或收割牧草,或清理糞便。

這些侏儒,就是整個周南牧場最基層最底層的員工,也是最可憐的人。

自秦以來,給皇室養馬、管理馬匹的,就是這些可憐人。

他們全部都是侏儒症的患者。

甚至還有極爲罕見的先天性侏儒症患者。

他們是社會的棄兒,邊緣中的邊緣人物。

爲大衆的眼光所鄙夷,爲世人所拋棄,甚至很多人,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他們在社會的地位,甚至低於贅婿,眼盲者,僅僅高於白癡。

出於憐憫,漢室的少府衙門,承擔起了養育和照顧這些可憐人的責任。

八成以上的侏儒以及侏儒症患者,最終都被少府衙門收養。

但漢室政府,畢竟不是後世的國家。

能收養這些侏儒,給他們一日之食,避雨之所,一張休憩的牀,就已經很仁慈了。

再想要什麼特殊待遇,那就是做夢。

於是,他們成爲了少府中地位最低的一員。

甚至少府的囚徒,在地位和待遇上,都比他們稍微強一些。

通常,少府會將他們統一培養成專門照料馬匹的馬伕。

俗話說得好,上天在關上一扇窗戶的時候,會給人打開另外一扇窗戶。

這些侏儒雖然身材矮小,甚至智力跟七八歲的孩子都沒有差別。

但他們的身材,使得他們成爲了最佳的馬匹照料者,他們可以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清理馬匹,甚至與馬匹同住同吃,而當馬匹生產時,他們又是最佳的穩婆人選,能很方便的幫助馬匹生產。

更因爲單純,幼稚,所以他們極爲專注。

就像後世的盲人按摩師一般,他們迅速的成爲少府、太僕這兩個衙門中最專業的馬政工作人員。

毫不誇張的說,漢家的馬政建設,就是建立在這些侏儒的汗水和付出之上的。

但社會和國家,卻壓根也沒正式過他們。

劉徹就記得很清楚,後世史書上,連東方朔都拿這些侏儒開刷,利用他們的單純幼稚給自己謀好處。(史記。東方朔列傳)

看着這些侏儒,劉徹嘆了一口氣,然後,搖了搖頭,道:“卿之所請,朕只能同意一半。即下詔,禁止歧視和侮辱侏儒,並不得刻意虐待,但許庶民之身。朕不能準!”

“因爲,朕一旦準了,就是害了他們啊!”

是的,毫無疑問,一旦給了這些侏儒自由身份。那麼,他們的死期也就到了。

他們一旦獲得庶民身份,就必須離開少府和太僕,去自謀生路。

他們能幹什麼?

又能做什麼?

他們可不是晏子,能憑藉聰明才智,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而且,社會對侏儒的歧視,極爲嚴重。

某些人甚至將侏儒視爲不詳之人。

老實說一旦他們離開上林苑,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死亡。

不是被人殺了。就是死於飢寒交迫。

更別說,這些侏儒中,還有許多有着侏儒併發症,譬如智力發育不全等等。

因此,給予他們自由,其實就是要他們死。

褚強也嘆了口氣,醒悟了過來。

對這些侏儒,褚強是極爲可憐的。

在周南牧場三年了,褚強跟這些侏儒天天打交道,從一開始的鄙夷和蔑視。到如今的同情與憐憫,褚強走過了不爲人知的心路歷程。

想了想,褚強不得不拜道:“陛下聖仁,臣代侏儒們謝過陛下!”

能讓天子給少府和太僕下詔。禁止歧視和虐待侏儒們,已經是目前這些可憐人所能得到的最佳待遇了。

褚強甚至都清楚,很可能,這些侏儒自己都不明白,他們的人生,已經有所改變。

畢竟。對那些智力可能只有七八歲甚至四五歲的侏儒來說,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以爲自己跟馬是同一種族……

嘆息了一會後,劉徹將這些沉重的念頭拋出腦海,叮囑道:“近期,會有四百多匹烏孫馬從關塞而來,卿做好準備接受吧!傷病馬匹,一定要第一時間甄別出來!”

“諾!”褚強領命,然後疑惑的問道:“陛下,怎麼有這麼多?”

確實,一次性來了四百多匹烏孫馬,這是過去交易史上所未有的。

要知道,過去兩年,漢室總共就從伊稚斜這條線上得到了五百多匹戰馬,其中只有不到三百匹烏孫馬,公馬在其中的數量甚至只有五十匹都不到。

但這一次,不僅僅四百多匹,全部是烏孫馬,其中公馬的數量更是達到了兩百之多!

這說明了什麼?毋庸置疑!

劉徹微微一笑道:“有人要狗急跳牆了唄!”

爲了得到這一批烏孫馬,劉徹付出了整整四千張弓,五百套鎧甲還有一千柄戈矛,另外還有生鐵、青銅各一萬斤。

可謂是出了大血。

而這些武器,最終會流到哪裡去,這是不用屁股都能猜到的事情——烏孫!

…………

烏孫的處境,目前確實極爲糟糕。

甚至,可以說是糟糕到了極點!

匈奴人在一個月前,已經攻克了烏孫在白山之南最大的牧場,全殲了當地的烏孫騎兵。

這還只是次要的問題。

畢竟,大戰之中,戰損什麼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烏孫人固然被匈奴人狠狠的咬了一口,渾身鮮血淋漓。

但匈奴人也好不到那裡去。

在過去幾個月的戰爭中,一個萬騎被徹底打殘,還有兩個骨都侯的腦袋被割了下來,作爲戰利品。

但,那個牧場的失陷,卻將烏孫人的秘密暴露在了匈奴人面前。

烏孫馬!

這種烏孫人用了幾十年時間,偷偷瞞着匈奴人,在私底下培育出來的全新優良馬種,已經被匈奴人得到了。

烏孫的高層,只要不是白癡,都明白,接下來,戰爭的性質已經變了。

假如說之前,匈奴人可能還在打着小老弟不聽話了,該打屁股了的態度,僅僅只是想要教訓教訓烏孫,讓烏孫成爲匈奴的炮灰以及先鋒。

所以,在戰爭中,匈奴人手下留情了。

在戰爭中,匈奴人並沒有採用他們過去針對敵對部族的戰爭方式:即殺死所有高過車輪的男子,燒燬所有牧場,污染所有水源。

他們採用的是其內部戰爭的策略。

只是通過兵力優勢,擠壓和壓榨烏孫騎兵的活動空間,盡力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勝利。

但。當烏孫馬這個秘密暴露在了所有匈奴貴族,尤其是軍臣眼前時。

戰爭的性質就改變了。

烏孫上上下下,都非常恐懼。

畢竟,在以前。假如烏孫戰敗,最後也頂多是老昆莫獵驕靡去給匈奴單于請罪、磕頭,同時放棄一部分自主權,若是能取得一兩次勝利,那麼。烏孫甚至還可以體面的結束戰爭。

但,當烏孫馬被暴露。

那麼,匈奴人只要不傻,馬上就能明白,烏孫人,早就心懷叵測,有着二心的這個事實。

戰爭,立刻就會從小老弟不聽話,需要打屁股,變成了你死我活的爭霸戰。

就像當年月氏、東胡與匈奴人的戰爭一樣。除非有一方倒下或者逃離,否則,戰爭不會結束。

但,現在的情況是,烏孫人就算想跑路,也沒有機會了。

匈奴人已經知道了世界的疆域,他們連跑到萬里之外的月氏人都找到了。

烏孫人再跑,又能跑到哪裡去?

更何況,一旦西遷開始,類似烏孫這樣國內氏族力量強大的聯合體。恐怕馬上就要瓦解。

塞人跟月氏人,以前能爲了活命,給伊稚斜當孫子,現在。也能給匈奴當孫子。

烏孫人現在唯一的好消息是,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

匈奴方面的伊稚斜,依然在通過各種渠道,給他們補血、提供情報。

而與漢朝的走私貿易渠道,至今依然暢通。

這才讓烏孫勉強維持到了現在。

但現在,隨着烏孫馬曝光。

烏孫人知道。他們必須放棄白山了。

再堅持在白山腳下作戰,等於坐以待斃,若不趁着匈奴人還沒調整過來的機會,跳出包圍圈,那麼,一旦匈奴人開始改變策略,對烏孫人進行絞殺,進行收買分化,那麼,烏孫就真的要滅國了。

“但,我們能去哪裡?”中候昆盾問道。

茫茫大草原,向西,等於慢性死亡,向南,則是匈奴的重兵集羣,向北,那是茫茫戈壁。

只有東方,纔是唯一的出路。

但問題是,東方是匈奴人的大本營。

而且,當年東胡人也曾經走過同樣的道路。

結果,不言而喻,那是一次死亡行軍。

龐大的東胡帝國,在東遷路上,分崩離析。

“我們打回祖地!”昆莫獵驕靡站起來,用着極爲堅定的語氣說道:“向東方,朝胭脂山、祁連山、賀蘭山出發,軍臣定然想不到我們的舉動,更何況,我們還有伊稚斜,可以請伊稚斜爲我們提供嚮導和情報,引開路上的匈奴部族,自白山出發,一個月,我們就能回到昆邪故地,那裡還有躲在山中的小月氏部族,我們可以與他們聯合,我們還可以向南方的漢朝求援,借兵!”

此刻的獵驕靡,就如同一個賭徒一樣,將他所有的籌碼都壓上了賭桌。

“可是……”大祿尼莫站起來,表示反對:“伊稚斜靠不住,事實上,兒子更擔心,伊稚斜出賣我們!”

確實!

以草原民族的思想考慮,伊稚斜有着很大的概率出賣烏孫。

作爲伊稚斜的朋友,尼莫太清楚伊稚斜的本性了。

他就是一匹餓狼,只要有好處的事情,他肯定會做。

就像之前,他幫着烏孫人,偷偷傳遞消息和情報,還通過各種渠道,將烏孫的戰馬,走私到漢朝,換回大量物資。

但伊稚斜這樣做,只是想讓軍臣吃癟。

他可從未想過,顛覆匈奴帝國。

在事實上,伊稚斜跟軍臣是一樣的人。

指望伊稚斜幫忙,豈非是羊入虎口?

甚至,尼莫很懷疑,那個無緣無故的死在烏孫國內的母閼氏使者,很有可能就是伊稚斜搞的鬼。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麼,伊稚斜肯定早就準備好了出賣烏孫,來獲得他的利益。

有着母閼氏的支持和從前右賢王的遺老遺少們的力量,伊稚斜只要立下殲滅烏孫的功績,或許恢復右賢王的地位不可能,但最起碼,一個右谷蠡王甚至左谷蠡王是跑不了的。

“可是,除了伊稚斜,我們沒有其他人能相信!”獵驕靡搖搖頭道:“我們只能相信伊稚斜!”

“誠然,伊稚斜可能會出賣我們,但是……”獵驕靡的眼中閃過一絲狡猾的神色:“假如我們說,我們是想繞到軍臣後面,取其首級呢?”

“我相信,伊稚斜肯定希望軍臣死掉!”獵驕靡道:“他比所有人都更希望軍臣去死!”

這確實是事實!

因爲軍臣目前只有一個四歲的兒子於單,一旦軍臣死亡,那麼,伊稚斜就是無可爭辯的匈奴單于繼承人。

“就這麼定了,大祿,你去負責通知伊稚斜,就說,我們想繞到軍臣後面,發動襲擊,取軍臣首級!”獵驕靡吩咐道:“昆盾,你去聯絡中候和右候,告訴他們,本昆莫將在伊列河與軍臣決戰,讓他們帶領部衆,前往伊列河佈防!”

毫無疑問,獵驕靡打算拋棄塞人跟月氏人了。

就像壁虎斷尾,將塞人跟月氏人丟給匈奴人,自己則逃之夭夭。(。)

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004節 漢三藏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23節 替死鬼(2)第84節 籌劃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728節 佈置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208節 調查(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306節 神器(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01節 挑撥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131節 洗腦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1548節 諸儒第194節 麻煩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995節 廟算(1)第588節 新世界(4)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387節 聯盟(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873節 腦洞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239節 回長安第1200節 程序(2)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192節 戾王第589節 新世界(5)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218節 認可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01節 挑撥第1249節 調整(1)第133節 志向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384節 反轉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76節 黑心第548節 猶豫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353節 決戰(5)第394節 說服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419節 鹿鳴宴(2)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438節 收買(3)第60節 微服(2)第494節 油脂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1023節 替死鬼(2)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253節 戰略(1)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342節 背鍋俠(2)第499節 問題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760節 交易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514節 戰略(2)第786節 洗腦(2)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377節 任務第641節 廟算(3)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486節 政體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
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004節 漢三藏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23節 替死鬼(2)第84節 籌劃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728節 佈置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208節 調查(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306節 神器(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01節 挑撥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131節 洗腦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1548節 諸儒第194節 麻煩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995節 廟算(1)第588節 新世界(4)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387節 聯盟(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873節 腦洞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239節 回長安第1200節 程序(2)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192節 戾王第589節 新世界(5)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218節 認可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01節 挑撥第1249節 調整(1)第133節 志向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384節 反轉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76節 黑心第548節 猶豫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353節 決戰(5)第394節 說服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419節 鹿鳴宴(2)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438節 收買(3)第60節 微服(2)第494節 油脂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1023節 替死鬼(2)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1253節 戰略(1)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342節 背鍋俠(2)第499節 問題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760節 交易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514節 戰略(2)第786節 洗腦(2)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377節 任務第641節 廟算(3)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486節 政體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