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節 高闕陷落(1)

高闕城下,兩臺巨型攻城砲,終於組裝完成了。

義縱此刻就站在其中一臺攻城砲的下面,仰望着這個可怕的前所未有的人類造物。

巨大的木製結構,支撐起了它的主體。

在基座下面,一個類似絞盤的器械,已經將繩索拉的繃緊。

長長的臂杆一頭吊着一個巨大木製箱子,箱子裡面裝的全部都是沙土、瓦礫和廢棄物,至少重達數百石。

當代墨家鉅子楊毅,則站在這臺史無前例的巨獸面前,爲漢軍講解這種武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式。

“此乃配重箱,所謂攻城砲所發之力,皆賴於此……”楊毅指着那個木箱子說道:“這有點類似於槓桿原理,當然,實際情況更復雜一些……”

“這種攻城砲,在理想情況下,可以將重達兩百斤(漢斤)的石彈,投擲到三百步外,對敵方的城牆、工事以及人員造成巨大殺傷……”

當然,對墨家來說,嘴皮上扯的再天花亂墜,也不如實際走一步更有震撼力。

所以,在楊毅介紹的時候,這臺可怕的文明造物上的零件和齒輪開始緩緩的轉動。

兩個壯漢,擡起一顆直徑約在一尺左右的石球,將之放到了臂杆另一端,有着明顯勺子狀的‘鏟’裡面。

“諸君,讓吾等一起來,爲此物的初鳴做一個見證吧!”楊毅自信滿滿的說道:“就讓它宣告,一切舊式要塞和城市防禦,統統淘汰!”

在中國人的字典裡,從來沒有不破的要塞,也從來沒有不陷的城市。

即使是威名赫赫的函谷關,在歷史上也曾經被晉、魏佔領。

所以,吳起告訴魏文侯說,江山在德不在險。

歷代中國統治者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德政和德治。

哪怕是秦始皇,也不能免俗。

所以,楊毅的話,沒有觸犯什麼忌諱,更不會讓人有什麼聯想。

衆人都是一臉期待的看着那個已經蓄勢待發的龐然大物。

………

“試射準備!”

隨着一個漢軍軍官的一聲令下,那個被吊上半空的‘配重箱’上原本牢牢束縛着它的粗繩索忽然斷裂,然後,衆人就只聽到了一聲砰然巨響。

宛如冬雷一般,炸響在世界。

它的聲音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連高闕城裡的匈奴人也聽到了。

而且因爲高闕城剛好卡在了進出陽山的穀道。

所以,在最初的巨響過後,無盡的迴音幾乎是同時抵達匈奴人的耳蝸中。

但,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塊巨石,尖嘯着從天而降,啪嗒一聲,直接砸在高闕城中的一處馬駟,立刻就是鮮血橫飛,場面慘不忍睹。

而在漢軍的視角看來,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看到了墨家的操作人員,斬斷了配重箱的繩索,在配重箱落地的瞬間,將石彈擊發出去。

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稍微遠了一些,再調整……”楊毅卻是立刻拿着紙筆,在一個本子上寫着東西,一邊寫一邊說道:“可以降低配重箱的高度並將基座稍微前移三步,再次試射……”

在旁人眼裡,在很多漢軍士兵眼裡,墨家方纔操作的那次試射可以稱得上是鬼斧神工,甚至可以與神話傳說的仙人一擊相比了——恐怕便是仙人也做不到三百步外,將一塊數百斤重的巨石拋向他的敵人吧!?

但在楊毅這些墨者的眼中,這些都不重要。

他們關注的是爲什麼?

爲什麼在加了配重箱後,攻城砲就可以不需要數百人的人力牽引,但威力卻提升瞭如此多?

爲什麼,一塊一百斤的石彈和一塊兩百斤的石彈,在同樣的配重箱同樣的機器投射出去後,造成的傷害卻不是兩百斤的那塊是一百斤的倍數,而是數倍甚至於十餘倍?

通過在墨苑裡的數百次的實驗和一直以來的摸索和探尋。

楊毅感覺自己已經抓住了什麼關鍵。

他的那本小冊子上寫滿了諸如……速度……重量……諸如此類的文字和大量的思路思緒。

現在,楊毅更是感覺,自己距離大道,已經越來越近了。

道是中國士大夫文人乃至於貴族卿大夫們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尋的真理。

孔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屈子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這一點上,諸子百家的認知是相同。

但不同的是,大家對於道究竟是什麼,各執一詞而已。

對墨家而言,道有三千,是天地至理,是世界的基本規則,是上帝劃定的準則。

就像火會熄滅,人會死亡,植物會枯萎一般。

爲了接近道,諸子百家的每一個人,都會不惜一切。

而墨家更是出了名愛鑽牛角尖。

楊毅現在顯然已經進入了鑽牛角尖的模式。

所以,他拿着毛筆,咬着筆筒杆,一會興奮,一會又沮喪。

直到,一位墨者拿着一份報告走到他面前說道:“鉅子,此乃方纔試射的數據……”

楊毅點點頭,接過來看了一眼。

然後,他就彷彿發現了什麼事情一般,拉住那位墨者說道:“王公,您確信這數據沒有出錯?”

“嗯,此乃某親自監督記錄的……”王姓墨者疑問道:“鉅子有問題?”

“沒有問題!”楊毅興奮的漲紅着臉,跟個小孩子一樣,拿着那些數據,說道:“陛下的話,總是正確的!數學,確實是解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未解之謎的關鍵!”

“我感覺,我已經掌握了鑰匙,能不能開門,就要看接下來的驗證了……”楊毅喃喃自語着,將漢軍將官們拋在一邊,自己跟低級官僚一樣,指揮起了隧營的士兵,重新捆綁配重箱,並且用絞盤將之升起。

“速度……”

“重量……”

楊毅舔着嘴脣,望着那高高懸掛在半空的配重箱,他想道:“若我所料不差,我將發行,大道的一絲痕跡……”

他興奮的指着遠方的高闕城,大喝一聲:“放!”

砰!

巨響再次響起來。

這一次,漢軍將一塊兩百多斤的石彈準確的砸到了高闕城的城樓一角,巨大的石彈帶着可怕的動能,直接將那個城樓砸毀,大量的煙塵冒起,同時,該出城牆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攻城砲一擊之下,連秦趙兩國先民建造的在當時被認爲不可陷落的要塞,居然被一發擊毀了一處城樓!

可怕!

強大!

無敵!

這是漢軍的看法。

但楊毅卻已經陷入了更加欣喜的狂歡之中了。

“今年的‘軒轅劍’是我墨家的了……”楊毅拿着筆,進入了瘋狂模式。

軒轅劍是當今天子在今年的大朝議上宣佈的一個全新政策。

主要面向諸子百家的士大夫,旨在獎勵那些給國家、民族作出絕大貢獻,或者發現了無可辯駁的‘道’的英雄豪傑。

每年,少府會遣專人,專門製造一柄仿造的傳說中的軒轅劍來作爲獲獎者的獎賞。

這軒轅劍的獲獎者,不會有物質上的獎勵。

但,卻可以刷滿本學派的逼格。

軒轅劍持有者,自動當選爲太學祭酒,這也是太學機構中除了太學令和太學監外最高級別的職務,大抵相當於教導主任。

這對墨家來說,簡直是天籟之音。

只要能進入太學,那麼,墨家之學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走入天下,出入市井,官衙,更可開山收徒,將墨翟的學問和思想發揚光大。

這還只是其一。

更重要的還是對於話語權的爭奪。

很顯而易見,誰得軒轅劍,誰就可能跟皇室更親密。

墨家雖然跟皇室很親密,但楊毅和墨家都覺得應該再親密一些。

譬如,應該有墨者成爲儲君,至少也是準儲君的老師。

實際上,可不止儒家會有滿腹花花腸子和一肚子壞水,墨家、法家、雜家,也沒有一個是吃素的。

當今中國的學術界,已經重新恢復了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盛況。

諸子百家,各自復興、崛起。

無數的學派興起、消亡,無數的思想交匯,然後碰撞,綻放出無比絢爛的光芒。

但,大家都清楚,到現在爲止,都還只是熱身賽而已。

諸子百家之間,互相拉攏,互相許諾甚至派臥底。

然而,隨着當今天子的皇子們,一個個出生,一個個茁壯成長。

這短暫和平靜的和平即將結束。

爲了能夠押寶壓中,到那個時候,諸子百家將再不留情面。

鬥爭,將進入激烈和白熱化。

不知道有多少曾經威震一時的學派,會在這樣的鬥爭中衰亡,也不知道會有多少幸運兒可以藉此一飛沖天。

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天子的意思和態度。

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況且,對一位墨者而言,最美的事情,其實就是在追尋大道,窺見真理的剎那。

……………

楊毅進入了瘋魔狀態,自然,攻城砲的指揮任務回到了漢軍手中。

在墨家的幫助下,漢軍也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武器的使用方法。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裝填時間。

一臺攻城砲,每擊發一次,就需要一刻多接近兩刻鐘的時間來裝填。

但好在,漢軍有兩具攻城砲。

所以,在熟練了之後,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刻鐘一發的速度。

轟轟轟!

砰砰砰!

每刻鐘一發石彈,等於一個時辰差不多能擊發八枚。

而這支武器的穩定性,出奇的好,只要第一發命中,其後就可基本保證命中率,即使有誤差也不大——不管是砸到城牆上,還是城牆邊或者城內。

只要砸中了,就是好事情。

而匈奴人,則被這忽如其來的石彈打擊,嚇得屁滾尿流。

匈奴人何曾見過這種手段?

許多愚昧的牧民,直接就跪在地上,向着天神和山神禱告,請求贖罪了。

在他們看來,除了神,還有誰有這樣的偉力呢?

上層貴族們雖然知道這是漢朝武器的作用。

但他們根本不會也不敢將這個事情告訴下面的奴隸。

一時間,整個高闕城內人心惶惶,城頭上已經不敢站人了。

因爲,現在,城牆上面有着無數的肉泥,在警告後來者。

砰!

又是一發石彈,砸到了城牆上。

雖然對於漢軍來說,這很明顯是打歪了。

但對於這發石彈來說,它卻是成功的。

重量多達兩百餘斤的巨石,攜帶着強大的動能,瞬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更糟糕的是,因爲匈奴人缺乏管理和修葺高闕這樣的堅城的技術,一直以來,只是將這個工作交給盧候人來做。

但盧候部族自己的技術也就是個修修縣城的水平,要維護高闕這樣的堅城?

實在有些太難爲他了。

所以,高闕城實際上已經是年久失修了。

要不是秦人的工程質量確實了不起,加上盧候人多多少少起到了作用。

它才能在塞上風沙的侵蝕之中,屹立至今。

但是,在漢軍的石彈投擲攻勢中,高闕城本就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很多牆面都出現了裂痕。

而這發石彈,則像是多米諾骨牌中倒下的那第一張骨牌。

瞬間引起了連鎖反應——整段城牆,忽然之間,發出了一聲聲的咔咔咔的怪響。

隨後磚石泥土鑲嵌在一起的城牆嘩啦一聲,倒了下去,無數的磚木和泥土橫飛。

高闕,這座偉大的城市,趙武靈王的要塞,趙長城的終點以及秦長城的中樞,終於向漢軍敞開了大門的一角。

“這怎麼可能……”呼衍當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死死的看着那段倒塌的城牆。

即使他是匈奴人也知道,城牆倒塌,對於守軍來說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漢朝的軍隊可以通過這個缺口,攻入高闕城內,而高闕再也無法憑藉城牆來防守了。

“該死!”呼衍當屠氣急敗壞的道:“馬上派人去將缺口堵上!”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漢朝人從這個缺口進入高闕城內。

現在的匈奴,且不說能不能跟漢軍主力交鋒。

恐怕……

很可能……

“沒有人敢對抗漢朝軍隊……”呼衍當屠喃喃的想道。

所以,絕對不能讓漢朝人通過這個缺口進入高闕,那樣的話,一切都完蛋了。(。)

第1131節 洗腦第127節 馬屁第1585節 戰前(2)第1448節 決策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690節 文治(1)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44節 背鍋俠(4)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1468節 在安東(1)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332節 重賞!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392節 忐忑第33節 竇太后第1020節 秦直道!第493節 到來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30節 刷新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193節 公示第1592節 統治(2)第1515節 局勢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137節 朝覲者第493節 到來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75節 神器!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412節 考舉(5)第9節 蝴蝶效應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23節 狗腿子(3)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5節 推恩(上)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33節 竇太后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394節 說服第1503節 接班(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77節 應變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1514節 戰略(2)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55節 決定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570節 人心(2)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124節 赦與罰(2)第83節 考驗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63節 修改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382節 殖民(2)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640節 廟算(2)第322節 研究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873節 腦洞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503節 接班(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265節 戰略(1)第33節 竇太后第509節 禍事第238節 喪母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593節 貪婪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307節 神器(2)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456節 掀桌子(2)
第1131節 洗腦第127節 馬屁第1585節 戰前(2)第1448節 決策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690節 文治(1)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44節 背鍋俠(4)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1468節 在安東(1)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332節 重賞!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392節 忐忑第33節 竇太后第1020節 秦直道!第493節 到來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30節 刷新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193節 公示第1592節 統治(2)第1515節 局勢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137節 朝覲者第493節 到來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75節 神器!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991節 君權與臣權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412節 考舉(5)第9節 蝴蝶效應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23節 狗腿子(3)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5節 推恩(上)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33節 竇太后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394節 說服第1503節 接班(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77節 應變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1514節 戰略(2)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55節 決定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570節 人心(2)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124節 赦與罰(2)第83節 考驗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63節 修改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382節 殖民(2)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640節 廟算(2)第322節 研究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873節 腦洞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503節 接班(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265節 戰略(1)第33節 竇太后第509節 禍事第238節 喪母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593節 貪婪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307節 神器(2)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456節 掀桌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