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蝴蝶效應

過了大約半盞茶的時間之後,一個宦官進來傳達天子的命令:“天子命四位殿下移步正殿……”

兄弟四人連忙起身。

劉榮昂着頭,趾高氣揚的第一個向外走去。

看着劉榮的背影,劉德再回頭看了看兩個明顯非常緊張的弟弟,安慰道:“別緊張,父皇應該問不到你們的!”

“是嗎?”劉閼不敢確信。

“當然!”劉德朝着劉榮的背影努努嘴道:“沒看到大兄的樣子嗎?”

劉榮向來是個沒有太大自信的人,前世如此,今生也改變不了,因此,他這麼有信心的走出去,必然是便宜老爹給他作弊了。

想到這裡,劉德就暗自嘆了口氣。

作爲皇長子,劉榮的優勢太大了,劉德甚至,不出意外的話,今生跟前世一樣,劉榮最後還是能坐到太子的位子上去……

想到此處,劉德覺得應該加快跟薄皇后溝通協調的腳步了。

一邊想着,兄弟四人就慢慢的走出了後殿,來到了宣室殿正廳之中。

此時,整個大殿人人臨襟正坐,按照身份各自坐在一起。

宗室諸侯王坐在右側,妃嬪以及年幼的皇子、公主坐於左側,外戚成員緊隨其後。

兄弟四人走到大殿正中,拜道:“兒臣等見過父皇、母后、及列位宗室叔伯!”

劉德稍稍擡頭,只看到端坐於龍座之上的便宜老爹,此刻也換了套行頭,穿上了正式的帝王龍袍,頭戴冠旒。

下一刻便宜老爹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過來:“劉榮、劉德、劉閼、劉餘,四位皇子皆朕之所愛,亦爲諸皇子之長,翌日封王開國家建社稷,上保大漢江山,下安黎庶百民,詩云:如金如錫,如圭如壁。又云: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今日諸宗室親族皆在側,朕依太宗孝文皇帝之成例,考校爾等功課、政見!”

“劉榮!”坐於其上的天子站了起來。

“兒臣在!”劉榮出列,信心滿滿的向兩側稽首致意。

“劉德!”

“兒臣在!”劉德亦出列向兩側拱手執意。

“劉閼!”

“兒臣在!”

“劉餘!”

“兒……兒臣在!”劉餘可能是太過緊張,竟然差點一個踉蹌,幾乎摔倒,好在劉德反應快,及時拉住他的袖子,穩住了他的身子,纔沒讓他出醜。

即使這樣,劉餘的臉色也不怎麼好,手都顫抖起來。

好在,便宜老爹向來疼愛這個口吃的兒子,並未怪罪,反是有些憐憫的道:“劉餘,朕許你可不必答話,寫出來就是!”

“謝父皇……”劉餘驚喜之下,連口吃的毛病都幾乎好了。

劉德拍拍他的肩膀,還衝他微笑。

衆目睽睽之下,劉德一個愛護弟弟,保護弟弟的形象就這樣順其自然的建立了起來。

就連原本不怎麼在意劉德的天子劉啓,見了此情此景,也不由得多看了劉德一眼。

在這個時代,一個能扶危救弱,友愛兄弟的人,是一定能得到加分的。

但劉啓也僅僅是多看了一眼劉德,對這個次子上了點心,他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坐於左側的齊王劉將廬身上。

劉啓深深的知道,齊王的齊國的重要性。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齊國保持中立,就能有效的鉗制膠東、膠西、濟南等諸國,使其不敢冒着老家被端的風險,主力全出。

更何況,齊王這一系是還是高皇帝長子的血脈,影響重大,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本次齊王劉將廬能親自來長安弔喪,說明他內心還是有些偏向朝廷的,是屬於可以爭取的對象。

可惜,這些天來反覆試探,齊王還是沒有明確表態是否支持朝廷削藩,只是含糊其詞,說些高皇帝如何如何,先帝如何如何的廢話。

因此,天子劉啓纔想出這麼一個主意——讓齊王見見皇室後代的能力,以安其心,或許能起奇效。

爲此,劉啓不惜作弊,偷偷的提前點醒劉榮。

天子劉啓踱了兩步,再看了看齊王劉將廬那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心知若按照原計劃考校些學問,問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可能無法將之打動。

天子心裡罵了一聲:“奸猾!”

心裡意向卻是已經改變了。

他朝前兩步,道:“齊王!”

“臣在!”坐於左側的劉將廬忽然聽到天子點名連忙站起來。

其實這次劉將廬來長安,實在是之前受過薄太后太多恩惠與照顧,今次太皇太后駕崩,他若不來,少不得被人指脊樑骨。

以本心而論的話,劉將廬其實是很不服現在坐在龍座上的天子的。

當年,諸侯大臣共滅諸呂,齊王一系是出了大力的。

可最後皇位卻莫名其妙的飛到了當時的代王劉恆頭上,原因還是莫名其妙的‘齊王家駟,駟鈞,惡人也’。

明明是害怕齊王一系實力太強不好控制,說什麼當時的齊王的母舅是個壞蛋,跟諸呂一樣。

這換了誰,心裡都肯定不服。

憑什麼流血流汗的是我,坐上龍座,統御天下的卻是旁人?

錯非是先帝與故太皇太后很憐惜劉將廬這一系,多次給予豐厚賞賜,否則齊國早就反了!

也是念着那點香火情,加之被國中的丞相、都尉擠兌,劉將廬纔不得不來長安奔喪。

因此,劉將廬被點名的那一剎那,頗有些意外。

但到底是一國之君,不是明清那種當豬養的藩王,而是真正有着實權的國王,劉將廬的反應很快,他立即就出列拜道:“陛下有何差遣?”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懷着這樣的心思,天子轉了兩步,終於下定決心,開口道:“久聞齊王家學淵源,今次的考校,齊王不妨代朕出題!”

天子這話一出口,劉榮臉上的輕鬆與愜意瞬間消失。

劉德也愣了。

他的心中只剩下一個詞彙:蝴蝶效應!

………

收藏100個了,感謝大家,呵呵,我都快忘了多久沒有這種感動了,謝謝諸位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19節 鹿鳴宴(2)第310節 交易(2)第845節 善後(2)第498節 閱兵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457節 契機第712節 影響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495節 歸心第1455節 掀桌子(1)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358節 微服(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856節 撫卹(1)第686節 平律(1)第242節 選擇第184節 蠢貨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8節 扁鵲傳人!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162節 征途(2)第296節 迷霧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1592節 統治(2)第843節 顏異的麻煩(2)第709節 思慮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591節 新世界(7)第1121節 影響(1)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211節 新法家(4)第487節 開源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543節 酷吏(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266節 戰略(2)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019節 好奴才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189節 明主(2)第1595節 戰起(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470節 在安東(2)第801節 先鋒(2)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352節 決戰(4)第845節 善後(2)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159節 連橫(1)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67節 明君?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82節 狗咬狗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64節 試驗第1514節 戰略(2)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851節 影響(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459節 一箭N雕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419 長安諜影第542節 酷吏(2)第114節 高廟事變(1)
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19節 鹿鳴宴(2)第310節 交易(2)第845節 善後(2)第498節 閱兵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457節 契機第712節 影響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495節 歸心第1455節 掀桌子(1)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358節 微服(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856節 撫卹(1)第686節 平律(1)第242節 選擇第184節 蠢貨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8節 扁鵲傳人!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162節 征途(2)第296節 迷霧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1592節 統治(2)第843節 顏異的麻煩(2)第709節 思慮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591節 新世界(7)第1121節 影響(1)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211節 新法家(4)第487節 開源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543節 酷吏(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266節 戰略(2)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019節 好奴才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189節 明主(2)第1595節 戰起(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470節 在安東(2)第801節 先鋒(2)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352節 決戰(4)第845節 善後(2)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159節 連橫(1)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67節 明君?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82節 狗咬狗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64節 試驗第1514節 戰略(2)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851節 影響(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459節 一箭N雕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419 長安諜影第542節 酷吏(2)第114節 高廟事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