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節 決策

對於少府和大農而言,任何超級工程,都是他們趨之若虞的政績。

既然是政績,那當然不存在反對意見。

甚至,在不少人眼裡,天子的這個設想,已經上升到了關乎天下安危,國家穩定的地步。

必須修!

不修不是人!

要知道,當年,嚴熊主持龍首渠工程,如今,嚴熊已經是鉅鹿郡郡守,有消息傳聞,他很有可能在不久後調任河南郡爲郡守。

而歷來,河南郡郡守都是入朝的熱門。

過去六十年,歷任河南郡郡守有一半最終都成爲了九卿。

剩下的,即使混的最慘的人,也在致仕前獲得了封君的賞賜。

而主持昆明池的上林苑苑監司馬安,也有傳言說,他很可能在未來接任即將卸任少府卿的劉舍的職位。

至於褒斜道工程,雖然是兩位國丈出資,但具體工作卻是少府和大農在負責。

相關主持的官員,也全部都獲得了升遷。

其中,甚至出現了從四百石遷躍到千石的奇蹟!

這可是關中的千石實權官員啊!

外放的話,至少是郡尉的格局!

是以,在衆人眼裡,天子如今倡議的這個超級工程,簡直就是一個自帶升遷buff的工程。

能不能升官發財,贏娶貴婦美,走上人生巔峰,就看這一博了。

所以,很快羣臣就取得了一致意見。

唯一的區別是先修那裡?

關中出生的大臣,紛紛覺得,先修渭河運河,打通關中與大河,特別是雒陽的水上聯繫最爲重要!

理由也很充足——自元德四年起,關中每年都需要從關東轉輸漕糧數百萬石以滿足長安和茂陵的需求(沒辦法,人口太多了!)

而爲了從敖倉轉運糧食入關,少府每年都需要花費一千萬錢以上,就這還是因爲運糧的民夫,統統都是戰俘和奴隸,不要錢的緣故。

若可以修建起這條運河,那麼,每年就可以節省數百萬的支出,還可以將數千名免費勞動力放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去。

譬如說,九卿各衙門的官署是不是應該修的更漂亮一些?

要知道,如今茂陵的許多豪強建的宅院,那可是富麗堂皇,亮瞎人的狗眼啊!

而關東地區,尤其是樑、淮一帶的官員,則覺得,淮泗破敗已久,必須投入重資扶持啊!

就你們關中人是人,我們淮泗人不是人?

頂你個肺啊!

於是,毫無意外,這些渣渣立刻就因此而吵了起來。

讓劉徹聽的有些煩躁,乾脆說道:“卿等不必再爭執了,朕已經命歸義單于去想辦法解決工人之事,一旦解決,則兩線同時施工!”

在這西元前的世界,最大的好處就是——完全不必去考慮其他民族/國家的死活。

甚至,在很多其他地方,許多統治者連自己的國民的死活也並不在乎。

旁的不說,劉徹就聽說了,當年軍臣西征,大夏人爲了送走匈奴爸爸,直接拿着自己的國民和工匠以及女人,作爲禮物送給了匈奴人。

據說,僅僅是工匠,就湊足了三千人之多!

所以,劉徹壓根就不擔心,夏義會沒辦法完成他交代下去的任務。

區區十來萬奴隸,以幕南的人口數量來說,簡直是輕鬆!

更何況,還有着北匈奴幫忙……

前不久,劉徹就接到了龍城的飛鴿傳書,程鄭嬰和卓王孫的代表興高采烈的報告他:有人向他們訂購了一批數量龐大的軍械。

包括上萬張弓、數十萬支箭矢,還有皮甲五千件、武器數千件。

這可真是超級合同啊!

自然,價格也是很感人的。

一張弓,就需要一個壯年男奴或者年輕女奴來交換……

整個合同,對方總共需要支付超過十萬男女奴隸!

買家是誰,已經不用猜了。

除了在燕薊之戰,輸掉了內褲,丟掉其大部分武器裝備的北匈奴還能有誰?

畢竟,北匈奴正準備再次西征,但問題是——他們在燕薊之戰,不僅僅損失了大量青壯和精銳、牲畜。

更蒙受了重大裝備損失,漢軍僅僅是繳獲的武器和甲冑,就堆積如山,至少有十幾萬件武器和數以萬計的甲冑被漢軍繳獲。

而他們自己的產能有限的很,假如要靠他們自己湊,恐怕到死那一天也湊不齊。

沒辦法,只能找漢室交易嘍。

而劉徹,其實也很頭疼!

匈奴人的那些兵器,像是青銅鋌啊角弓啊皮甲啊青銅盔啊什麼的,漢室真是瞧不上眼!

少府的官員在監視了繳獲的武器後,連回爐它們的想法也沒有了。

這些渣渣武器,工藝低劣,材質感人,幾乎毫無可取之處。

本來,少府都已經打算將這些東西,統統當成垃圾廉價處理,甩賣給南越、閩越,隨便換點東西,或者乾脆在長安按石拍賣,給商人去處理。

但被劉徹攔住了。

這些武器,漢軍雖然看不上眼。

甚至可能連戰國時期的列國軍隊也瞧不上眼。

但,匈奴人肯定會想要的。

現在,人家不就跑上門來尋求交易了嗎?

所以,這個買賣算是皆大歡喜。

匈奴人買到了他們失去的軍械,而漢室則處理掉了那些連回爐都沒什麼價值的東西,順便發了一筆小財,解決掉了工程人口的缺口和單身漢們的老婆問題。

真可謂是雙贏!

至於匈奴人一時半會去哪裡找這麼多優質人口?

那與漢室並沒有什麼干係。

也正是因爲馬上就要入賬這麼多廉價勞動力,劉徹纔會去起開鑿運河的念頭!

“若每年都可以得到十萬以上的勞動力,何愁大運河不成?”劉徹也是感慨萬千。

發展到現在,漢室的各個階層都已經習慣了使用廉價的夷狄奴工。

無論是在安東的屯墾團,還是在海上的捕鯨業,又或者是工坊、高爐之間,礦山與田地之中。

廉價、皮實的夷狄奴工,總是最優選項。

而廣大單身漢,娶不起老婆的各種農民,也是喜迎天子送溫暖,嘉以細君妻之。

這幾年來,至少在關中和安東的屯墾團之中,劉徹成功的消滅了十八歲以上的單身汪。

娶不起老婆?沒關係!去亭長那裡報個備,就可以等着國家分配了……

還是異域女子,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大洋馬呢!

娶回家裡,生一羣小子,還不是美滋滋?

唯一比較頭疼的,大約就是娶老婆,得跟官府借錢。

一個夷狄細君,均價一萬到兩萬錢不等,子息十一,每年都得還貸,還不起就得去工坊或者少府做工償還。

但,娶老婆欠債,這算什麼?

廣大單身汪紛紛表示,就算再高十倍,哥也能接受!

而藉此,民族融合悄無聲息的發生着、進行着。

未來漢室,就算出現一個混血的九卿,或者黃鬚大將軍,也並不奇怪。

不過,漢室的這種奴隸貿易,還是與後世西方玩的奴隸貿易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安東那邊,所有奴工都已經變成了‘派遣制度’。

內地雖然相對殘忍、冷酷一些。

但,對於自己的財產和工具,在一般情況下,人民還是很愛惜的。

或許再過兩三代,今天這些奴工,都可能成爲自由民。

所以,劉徹留了個心眼。

同文同種的男性夷狄,可以同化的,則控制相對寬鬆,也享有一些基本權力和保護。

至於那些奇奇怪怪的傢伙,想進入長城之內?

先切小JJ……

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做這個事情的人,劉徹都選好了——歸義單于夏義。

這樣一來,日後也沒有人能指責漢室!

做這種事情的王八蛋是匈奴人!

而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那就是在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聖母會去憐憫夷狄奴工的悲慘遭遇。

現在,若是有人敢於質疑這個政策。

那麼,那些因此受益的人羣,必定會將對方噴個半身不遂。

……

羣臣一聽,連工人都搞定了。

那就更加欣喜了。

甚至有人已經手舞足蹈,摩拳擦掌的想要得到參與或者掌控這個偉大工程了。

原因很簡單——既然已經有了工人,那麼,此工程就變得有百利而無一害了。

不需要去盤剝百姓,也不需要徵發徭役。

從地方一直到朝堂,就不會有反對聲音。

而工程一旦竣工,參與者瞬間聲望max,未來說不定還可以藉此政績,成爲九卿甚至三公!

或者更進一步,直接封神,死後享受萬世祭祀!

就像蜀郡的灌口二郎,關中的杜伯,江東的項王,上林苑的紀信。

生爲人雄,死爲鬼神,受代代血食,萬年香火!

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哪怕是孔子也不行!

所以,馬上,羣臣立刻就紛紛拍馬,表示——這個事情,臣纔是最合適的。

更有着人拐彎抹角的對劉徹介紹了自己過去的光輝履歷,尤其是工程方面的造詣。

就差有人立軍令狀,保證工程時間了。

劉徹看着,也是大爲欣慰。

他最怕的就是官僚們沒有積極性啊!

而官僚只有積極性和動力,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能難倒他們的了。

不過,劉徹不是那種能被人輕易忽悠的人。

他微微一揮手,全場立刻安靜下來。

“商愛卿……”劉徹看向商容說道:“卿先帶人,去給朕沿着渭河,一直向東到桃林塞,勘察沿途地理、環境以及河流走向,拿出一個方案出來!”

商容聞言立刻喜滋滋的拜道:“諾!臣必不負陛下之望!”

劉徹又看向少府丞張威,吩咐道:“卿則率人,自滎陽一直到雒陽,勘察沿途地理、環境、河流,也拿一個方案來給朕!”

張威聞言,也是喜滋滋的,拜道:“諾!臣謹奉聖命!”

而這兩個決定一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了劉徹的意思。

這是讓少府和大農競爭,打對臺戲呢!

贏的人,自然以後會得到更多權柄,更多工程,更多的編制和機會。

至於輸的人,則可能要一蹶不振許多年,甚至可能喪失在工程事務上面的話語權。

所以,商容和張威的臉色也是嚴峻不已,極爲嚴肅。

對於官僚來說——什麼事情都可以不管,但,與自己競爭的衙門/實體,卻不能不管。

劉徹看着,也是滿意不已。

作爲皇帝,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面面俱到,也完全不可能去關注所有人、所有事情。

所以,最好的統治模式,就是拉兩個對立面,讓他們互相競爭,互相監督。

這樣,皇帝就可以輕鬆許多了。

一直以來,劉徹都是靠着這個手段,才得以清閒一些。

不然,早就累死了!

第296節 迷霧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224節 你行的!第33節 竇太后第1419節 鹿鳴宴(2)第1072節 血戰(3)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1424節 使團(1)第65節 前世仇第384節 官僚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208節 諷刺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132節 殿問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43節 貓膩第825節 腹黑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524節 流放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78節 夢兆(1)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189節 明主(2)第881節 設計(2)第579節 夢兆(2)第51節 競爭對手第40節 考舉?科舉?第1259節 動員(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448節 孤兒軍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283節 五銖錢!(1)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章 復活第548節 猶豫第1468節 細柳獸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381節 殖民(1)第326節 選秀(1)第1142節 團結(1)第456節 三越第132節 殿問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770節 返航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516節 緣由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52節 難題第1005節 殺雞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461節 大朝儀(1)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306節 神器(1)第359節 微服(2)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841節 殲滅
第296節 迷霧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224節 你行的!第33節 竇太后第1419節 鹿鳴宴(2)第1072節 血戰(3)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1424節 使團(1)第65節 前世仇第384節 官僚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208節 諷刺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132節 殿問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43節 貓膩第825節 腹黑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524節 流放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78節 夢兆(1)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189節 明主(2)第881節 設計(2)第579節 夢兆(2)第51節 競爭對手第40節 考舉?科舉?第1259節 動員(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448節 孤兒軍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283節 五銖錢!(1)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章 復活第548節 猶豫第1468節 細柳獸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381節 殖民(1)第326節 選秀(1)第1142節 團結(1)第456節 三越第132節 殿問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770節 返航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516節 緣由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52節 難題第1005節 殺雞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461節 大朝儀(1)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306節 神器(1)第359節 微服(2)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841節 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