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

“琉璃含鉛,因此有毒,本不該出現於世間!”那墨者拿着手中的那塊琉璃,繼續說道:“但是……我墨家去從先代列國聿明氏的筆記和記載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瞬間,所有的方士和術士,都將視線集中在了這個墨者身上。

實在是,聿明氏,就是陰陽家和神棍們的祖宗。

在春秋時期,天下列國,甚至周天子的宮廷宗教顧問,就是由大量的聿明氏出任。

在更久遠****時期,甚至三皇五帝時期,聿明氏更是與軒轅氏一樣顯赫的姓氏。

今天,人們所熟悉的幾乎所有複姓,如司馬氏、南宮氏、東郭氏等等,幾乎都是脫胎於聿明氏。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所有的醫方卜噬之屬的祖師爺,全部出身聿明氏。

因此,今天的漢家文人士大夫,常常會在書信和筆記中,將陰陽家、方士、術士,依舊以‘聿明氏’相稱。

漢代筆記裡,你要是看到某某貴族對人說,我今天找了個聿明氏給我看了下風水或者身體。

千萬別以爲人家是找來了個姓聿明的神棍或者醫生。

實際上,這只是一種修辭手法。

但這位墨者所說的聿明氏,顯然是春秋時期,依然活躍在宮廷中的那些陰陽家的先行者。

在戰國亂世沒有出現之前,聿明氏們依然是鐵飯碗。

他們只要每天研究研究天像,然後唬弄一下國君和卿大夫就可以了。

對如今的神棍們來說,這些聿明氏更是有可能掌握了某些涉及長生秘聞與不死秘訣的仙人。

著名的隨候珠的故事,不就很是能說明一些問題嗎?

“我墨家從春秋時期的聿明氏遺簡與青銅器上的銘文,發現了一些特殊的記載……”

大家紛紛豎起耳朵,就是儒生們,雖然嘴上說着墨傢什麼的最好去死。但身體卻也不由自主的做出了傾聽的反應。

孔子雖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終究也只是不語怪力亂神而已。

在事實上,儒家對鬼神的迷信程度,甚至已經超越了推崇明鬼的墨家。

若能得長生。沒有那個儒生會拒絕哪怕因此要去擁抱墨家。

“根據先代的聿明氏記載。經過我墨家驗證,已經證實,當鉛與石英砂混合後,經高溫持續加熱融化,祛除雜質,就能得到更加透明的琉璃……”那墨者卻笑着,以一種戲虐的態度看着衆人:“而且。據我墨家推測。假如繼續將溫度升高,甚至可以得到遠遠超越琉璃光澤,甚至完全能照出人影的全新事物……未來,此種全新琉璃一旦問世,我墨家相信,那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所謂隨侯珠!”

隨侯珠這三個字一出現,果然就讓所有的圍觀羣衆都不由自主的驚呼出聲。

當今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春秋二寶。隨珠和壁的典故?

如今,和氏璧已經被秦人雕琢成了傳國玉璽,掛在當今天子的腰間。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成爲人君身份地位與統治天下的象徵。

而隨珠卻早已經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伴隨着隨國的滅亡,再也不復出現。

但正因爲如此,隨珠因此歷年來,被無數人,賦予了種種神秘的外衣。

陰陽家認爲,隨候之珠,乃鬼神之獻。

民間更是有傳說,隨候珠乃龍王之子獻給隨候報答救命之恩的禮物,據說,若有人能口含隨和珠,那麼死後,就將得到龍王的幫助,靈魂升入天上,與諸神永享不朽。

甚至,許多方士和術士相信,隨侯珠中蘊藏着長生不死之藥的最終奧秘,誰能破解這個奧秘,誰就能煉成不死藥。

“據我墨家推測,到時候,我等就可以此種全新的琉璃,製成種種器皿,聖天子甚至曾經說過,若得此種琉璃,則可觀三千世界,天地星辰之秘!”這位墨者一臉神往的模樣,然後,又是一臉懊悔的神情:“可惜,如今沒有能足夠耐高溫的鍋坩,而且,可能配方也有些問題……故此,此種琉璃,可能還需要時日才能面世……”

這對墨家來說,真是人世間最殘酷的酷刑。

但沒有辦法,技術跟條件達不到。

只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了。

但他很快就又高興的眉飛色舞起來了。

“至於油鍋撈錢,紙人吐血,掌中起火……”他微微笑着說道:“不過是方士術士,竊取天地之秘,以障眼法使出來的把戲,只要知道它們的原理,那麼,誰都能掌握……”說着他就將手伸進了看似滾燙的油鍋之中,撈起了在裡面的五銖錢,展示給衆人,頓時引得圍觀羣衆發出陣陣的驚呼聲。

“但我墨家,卻通過觀察和研究這些原理,延伸出了一門全新的學問……”他一臉嚴肅和神聖的道:“經報天子,得陛下賜名,將這一門學問,命名爲‘化學’,化者,天地萬物,日月星辰演化之途徑也,據陛下所說,若翌日,化學之學,得至巔峰,則能生白骨而肉死人,甚至除人間一切疾病痛苦,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若果真如此,真是天下社稷蒼生之幸!”

現在的墨家,毫無疑問,就是劉徹的腦殘粉。

他們對劉徹這個皇帝的忠誠度跟服從度,甚至早已經超越ma這個級別,達到了‘哪怕陛下讓我去死,我也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地步’。

除了墨家是因爲劉徹才得以復興,才得以重新復活的原因外。

墨家思想中的核心論述之一明鬼,更是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對於信奉明鬼,相信世界上一定存在鬼神的墨家來說。

自證受命於天的天子,簡直是跟三代先王,三皇五帝那樣的神王一樣,就算是死,也要跟隨的人主。

說起來是挺搞笑的。

本該是唯物主義的科學家的思想派系的墨家是諸子百家裡。除了陰陽家外,對鬼神存在最爲篤定的學派。

而本該帶着老百姓一起奔向封建迷信大道的儒家,卻恰恰是諸子百家裡,對鬼神態度最堅決的派系!

哪怕是法家,也比不上儒家在鬼神問題上的堅定立場。

但在實際歷史上。卻又顛倒了過來。高喊明鬼的墨家,走上了發明創造和兼愛天下,造福百姓的科學家道路,而堅持着‘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卻偷偷摸摸的玩出了天人感應,五德終始,甚至祥瑞讖語等等亂七八糟的神道鬼道歪道。

只能說。這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在如今。從不忌諱自己推崇封建迷信思想,主張明鬼,認爲人死之後確實有靈的墨家,在遇到了劉徹這個他們確認的‘果然受命於天’的天子後,立刻就成了腦殘粉。

所以,不單單是學派的核心思想和理論論述,也能讓天子隨便改,隨便加。

這都是天命嘛!

上蒼借天子之口。曉瑜我等墨者,應當如此。

那我們當然就會如此了!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墨家也確實感覺到,當今天子確實有着鬼神莫測的眼力和能力常常天子指出來的方向和方法,只要去努力,最終都能被證明,那是真的可以實現或者確實存在的真理。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天子說,你們墨家的三表法用了幾百年了,應該與時俱進,改一改了吧?

墨家上下立刻表示:伏維陛下聖裁,臣等唯奉詔而已……

天子又說,化學是門好學問,直指大道根本。

墨家上下,立刻就鼓足了幹勁,投入到了研究天地萬物生化演變之路的研究上。

雖然沒有技術,也沒有條件,更缺乏足夠的例證。

但墨者抱着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從一個個的先人留下的筆記和殘卷中,尋找那些可以證明的生化演變之物。

然後,不斷的做實驗,不斷的做研究。

哪怕因此中毒受傷甚至偶爾會發引發火災甚至發生爆炸,導致人都炸個半身不遂。

但墨家上下,卻是前仆後繼,視死如歸。

根本就不在乎這求道路上的些許挫折與困難。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成員,甚至認爲,這是求道之路上,必然遇到的問題。

但,這個時候,墨家終於發現,他們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困難了。

這就是,人手不夠了!

如今的墨家,哪怕算上學徒,上上下下,加起來,也就三百餘人。

真正的墨者數量,更是不足百二十人。

不說跟墨家的全盛時期相比了,就是跟當年在田橫手下時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這麼點人手,別說是去研究化學,探索天地萬物演化之道。

就是現有的一些工作,也是進行的很困難,很緊張。

因此,墨家現在亟需一批新鮮血液的補充。

但想要擴招,對現在的墨家來說,真是無比困難的。

雖然,士大夫公卿列侯家的子侄們,有不少平時,也會學着墨者們的穿者打扮,赤腳蓑衣,招搖過市。

但那只是os而已。

真要他們去當墨家學徒,恐怕第一天就不幹了!

而且,社會上敵視和仇視墨家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尤其是關中的官宦與豪強們,對墨家名下的墨社,簡直是視之如狼,望之如虎。

指望這些人的子弟來學習墨家的理論,踐行墨家的思想。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至於關東那邊的士子們……

在儒家和法家的合力之下,墨家現在在關東,已經被抹黑成了一個‘無君無父,拋妻棄子,無有忠義,更不通禮樂’的妖魔。

在這些人的合力之下,哪怕是墨家如今背靠天子,還有軍方的鼎力支持。

想要吸收新鮮血液,尤其是符合墨家需要的新鮮血液,可謂是阻力重重!

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墨家只增加了五個新的墨者與二十多個新的學徒。

而這些所有的新鮮血液,幾乎全是墨家自己從墨社以及弟子隨從親友中培養出來的……

但卻因爲實驗、疾病以及其他各種原因,有八位墨者去世,三十一個學徒身亡。

再這麼玩下去,墨家上下都覺得,可能等不到自己探明大道,明知世界真理,最終實現天下兼愛的理想世界,墨家自己就要斷絕傳統了。

被逼的沒有辦法的墨家,不得不第一次對未央宮發出請求:陛下,請救救墨家吧!

而天子的指示來的很快。

“薄後千秋將至,朕已命有司於長安市井,演繹諸般雜技,君等可藉此機會,於世人面前,宣揚墨翟之理念,講演今日墨家之理想,藉此吸引志同道合之人,攜手共謀未來,朕將令有司,全力支持與配合!”

想着天子的這個之世,這個墨者,就笑着對着圍觀的至少千人以上的羣衆,拱手道:“諸君,我墨家始自先賢墨翟,自有墨家這一稱謂以來,我墨家上下,就以‘兼愛非攻,節用明鬼天志’爲綱,我墨家,不是某些人口裡所說的‘無君無父,拋妻棄子,無有忠義,不通禮樂’之輩!”

他指着自己,道:“譬如區區在下,某本雒陽人,姓楊名毅字子重,上有六十老母,下有三歲小兒,身旁更有細君相持,我墨家子弟,講兼愛天下,與天下士民百姓同呼吸,共禍福!”

“諸君請試想一下,倘若有人,連自己的家人妻小與父母叔伯宗族都不愛,何以談愛天下?”

“包括在下在內的所有墨者,都是父母所生,天地所養,天子所治的諸夏之子民!”

“我們與諸君一般,都侍奉着自己的父母,養育着自己的孩子妻小,敬重着鄉中長者……”

“但是……”楊毅擡起頭,挺起胸膛,驕傲的說道:“我們與諸君的不同的是,我們墨者知道,不能自己侍奉父母頤養天年,就可以不管天下無數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諸夏同胞;我們墨者知道,不能因爲自己鄉梓,平安無事,就可以不管北方長城爲率獸食人之稽粥氏肆虐之燕趙上代同胞的苦難,所以,我等墨者,提倡節用以輔軍國,明鬼以敬祖宗神明,天志以探世間萬物之運轉規律,驗於古,用於今,明於道,誠於心!”

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964節 省親(1)第802節 入關第537節 洗腦(2)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372節 警告第422節 狗腿子(2)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226節 掃把星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803節 出關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347節 兄弟們(3)第1393節 畫大餅(2)第735節 心軟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372節 警告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636節 新學派?(5)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33節 志向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317節 運動戰(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982節 以胡制胡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68節 早朝(1)第857節 撫卹(2)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313節 賞賜(2)第864節 回扣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430節 廟算(2)第1313節 賞賜(2)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9節 懲處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599節 無題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308節 囑託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513節 鼓譟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712節 影響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543節 酷吏(3)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856節 撫卹(1)第565節 風暴(1)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448節 孤兒軍第774節 承諾(1)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1585節 戰前(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687節 平律(2)第214節 拍馬屁第1161節 征途(1)第1324節 抉擇(2)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174節 矯正(1)第411節 考舉(4)第1387節 聯盟(1)第734節 競爭第1605節 說服(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
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964節 省親(1)第802節 入關第537節 洗腦(2)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372節 警告第422節 狗腿子(2)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226節 掃把星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803節 出關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347節 兄弟們(3)第1393節 畫大餅(2)第735節 心軟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372節 警告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636節 新學派?(5)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33節 志向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317節 運動戰(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982節 以胡制胡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68節 早朝(1)第857節 撫卹(2)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313節 賞賜(2)第864節 回扣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430節 廟算(2)第1313節 賞賜(2)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9節 懲處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599節 無題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308節 囑託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513節 鼓譟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712節 影響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543節 酷吏(3)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856節 撫卹(1)第565節 風暴(1)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448節 孤兒軍第774節 承諾(1)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1585節 戰前(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687節 平律(2)第214節 拍馬屁第1161節 征途(1)第1324節 抉擇(2)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174節 矯正(1)第411節 考舉(4)第1387節 聯盟(1)第734節 競爭第1605節 說服(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