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節 人事調整(1)

午後的長安,烈日昭昭,酷暑難耐。

樹上的知了,沒完沒了的叫個不停。

但人民的熱情,卻比太陽還要熾烈!

一輛輛囚車,載着一個個過去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押送着一個個曾經飛揚跋扈的貴族,厚重的枷鎖,將他們過去所擁有的一切全部壓碎。

每一個人都是心如死灰。

但沒有人來同情他們。

數位將軍帶着家小,坐在一側的閣樓上,看着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貴族官僚,走向他們的末路。

“哼!賊子死有餘辜!”將軍們正義慨然的說道:“欺負孤兒寡母,算什麼人物?”

閣樓下,道路兩側的軍人,人人都是眼中噴射着怒火。

這些人毫無疑問,已經成爲了所有大漢軍人的敵人!

一柄柄鋒利的陌刀,如林而立,讓其他所有在側旁觀的貴族官僚士大夫們膽戰心驚。

無數人紛紛叮囑自己的子弟門徒:“往後,若遇軍屬遺孤,千萬莫要妄爲啊……”

此次,事情的導火索,不過是天子微服,看望一個陣亡軍人的遺孀家庭,最終終於釀成如今這樣的慘烈大案!

整個內史衙門,幾乎被一掃而光。

在過去七天內,廷尉衙門和御史大夫聯手,將超過一千名中低級官吏、佐吏,或流或徒,無數士大夫家族數十年的努力,一朝盡喪。

就連他們積累的財富和家訾,也統統被視作賊贓抄沒。

許多大家族一夜回到赤貧。

但出奇的,卻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勢力爲他們抱不平和求情。

在天子決定了,要給天下官員增加俸祿,且增加幅度至少一倍以後。

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已經不在這些將死之人的身上了。

兔死狐悲這個成語固然有道理,但問題是,假如說兔子死了屍體和肉是給狐狸吃的,狐狸還會悲傷嗎?

怕是恨不得裸奔以示慶賀!

如今,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些人死了,他們留下的空缺、職位、編制,就成爲了其他人追逐的目標。

就連遠在南越的官吏,也因爲他們之死,增加了俸祿和津貼。

誰會哀傷他們呢?

怕是恨不得拍手稱快!

講道理的話,沒有去他們的墳頭蹦迪,已經很給面子了。

至於廣大長安百姓,更是無比滿意。

他們看着一個個曾經無所不用其極的魚肉自己的達官貴人、地痞無賴、商賈豪強,跟狗一樣被關在囚車裡,人人都是興奮莫名。

許多有着怨懟和仇恨的人,更是感覺心中一空,大仇得報之日,就在今日了。

對他們來說,今天,正義將得到伸張,而罪惡將被清算!

…………

站在囚車之中,身被着重重的枷鎖,薛澤幾乎是被人推着滾出了囚車。

“罪人薛澤,該上路了!”劊子手走上前,如同抓小雞一樣抓起他,一腳將他放到刑臺上。

薛澤和其他數十個貴族、官僚、遊俠,都是無比恐懼望着那些寒光凌厲的鍘刀。

漢家刑罰,目前最高等級,也是最殘酷的刑罰,就是腰斬!

腰斬者,顧名思義,就是將犯人從腰部斬斷身體。

據說,犯人將會死的無比痛快!

當他們身體斷做兩截,內臟腸子鮮血流滿地面時,他們大多數情況下,依然會活着,依然會有意識。

他們會滿地打滾,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內臟流出來,然後掙扎着哀嚎着拖曳自己的身體,直到痛苦的死去,他們的雙手會在地上抓出一條血路。

這還不止,最終,這些人的屍體和內臟,都將被丟棄到亂葬崗,任由蚊蟲、野狗啃食,白骨暴露。

他們永遠得不到血食香火祭祀。

子孫後代,也都將因他們之故而擡不起頭!

無論是參加考舉,還是入伍,都將被刁難。

有些時候,殘酷的折磨和歧視,可能會延續數十年,兩三代人,甚至四代人!

是以,此時,人人的眼中都滿是絕望與恐懼。

但沒有人管他們。

監斬的官員,走了過來,提起他們的頭顱,逐一辨認,驗明正身。

然後,所有人都被拖到了市集的隧亭之前,一座座鍘刀,緩緩拉開。

“罪人薛澤……”作爲曾經的列侯,此時,薛澤與那些遊俠、商賈,並無二致,一起被拖到鍘刀前,隧亭裡,穿着一身法官服,頭戴着獬豸帽的廷尉趙禹肅穆而立,手捧着處決書,逐一點名:“罪人昭申……罪人成林……罪人成聞……”

數十個將被處刑的犯人名字被逐一念出來:“經查,爾等殘民虐政,亂國家,壞社稷之制,罪責確鑿,驗明無誤,本官廷尉禹,秉天地之大義,奉天子之詔命,決爾等以腰斬之刑!”

“即刻處決!”趙禹將手裡的處刑書丟在地上,如狼似虎的軍人立刻上前,拖起薛澤等人,將這些已經被恐懼嚇得連手指都動彈不了的罪人,統統拉到了鍘刀前,一柄柄鍘刀升起。

咔嚓!

鋒利的鍘刀,毫不留情的將斬斷了身體。

鮮血噴涌而出!

疼!

薛澤面目猙獰,肢體痙攣,他猛的哀嚎起來。

他的整個世界,瞬間被遍及身體每一個細胞的痛苦所佔據。

他拼命的求救,就像他曾經在故事看到過的所有被腰斬的犯人一樣,在地上爬行。

但他越爬,越痛苦。

他勉力的睜眼,最後看着這個世界。

耳中聽到的,唯有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眼睛看到的,只有那些因爲興奮和開心而歡呼雀躍的人羣。

恍惚間,薛澤彷彿看到了,一輛戰車,隆隆而來,一個身被甲冑,白髮蒼蒼的將軍,握着長劍,站在戰車上。

他的甲冑上沾滿了鮮血和碎肉。

“不孝子!”老將軍開口怒斥:“吾是怎麼教育你的?”

薛澤張了張嘴,卻發現根本喊不出來。

他只能在心裡拼命喊着:“祖父大人!祖父大人!救救澤兒!救救澤兒!澤兒不想死!”

但老將軍卻根本不曾理會他,只是握着長劍,呵斥着:“吾一世英雄,奈何家門不幸,至有忤逆子澤,禍及先祖,殃及子孫,誠可謂悲矣!”

然後,他就駕着戰車,轟隆隆的駛向遠方。

薛澤趴在地上,嘴角流着鮮血,無力的向前伸手,可惜他什麼也抓不到。

他現在終於開始悔恨了。

“有罪啊!”他想大聲的喊出來,但他的聲帶根本發不出聲音,只能咿咿呀呀的嚷嚷着。

最終,他整個身體耷拉下來,眼中光澤淡去,停止了呼吸。

一個劊子手提着長刀,走到他的屍骸前,翻動了一下,然後大聲說道:“罪人薛澤已然氣絕身亡!”

“棄市!”廷尉趙禹肅穆的說道。

“諾!”

…………

連續五日,長安人民都目睹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處決。

這次處決的烈度,僅次於當年諸侯大臣共誅諸呂后,清算呂氏黨羽的烈度。

幾乎每天都有着列侯、貴族、官員被集體處決。

屍體一度堆滿了刑場,惹來無數蒼蠅。

百姓們猶如過了一場盛大的節日,每天都在慶賀,都在歡呼。

但對於皇帝來說,卻已經到了收拾爛攤子的時候了。

這一次,劉徹玩了個開心,但卻也留下了無數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次內史基本癱瘓了。

整個長安城的集市、閭里,到現在都還是執金吾和中郎將在接手。

換句話說,其實現在,長安實現的是軍管。

軍人控制基層這種事情,短時間還可以,長時間肯定不行。

所以呢,怎麼解決長安的官僚缺口是個大問題。

那些千石、兩千石級別的官員,倒是好解決。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想上進的官員。

從燕薊一直到南越,想來長安鍍金的官員,可以從蕭關一直排到函谷關。

所以,丞相府也沒費什麼力氣,就將一個多達百人的備選名單放到了劉徹面前。

但問題是,基層官員,特別是經驗豐富的事務官,真的難找。

特別是,當這個數字多達上千的時候,就很令人頭疼了。

劉徹只能從關中各縣,特別是茂陵、華陰等地抽調大量基層官員。

甚至,不惜從墨家控制的墨苑地區抽調官員來填補空缺。

然後,在今年考舉之後,分配一大批新嫩去填補這些人的空缺。

換句話說,今年考舉的擴大已經是事實了。

而在另一方面,劉徹已經下令,廢黜了內史衙門。

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漢室九卿之中的內史,已經成爲了過去。

取而代之的是尚書令,成爲了新九卿。

汲黯由是成爲了漢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九卿——二十七歲就成爲九卿,就問你怕不怕!

這也是對黃老派的補償。

畢竟,砍掉了人家的一條大腿,怎麼着也得發瓶營養快線吧!

內史衙門廢黜以後,曾經輔佐天子,治理整個大關中,管理一切的最強官僚系統,自然宣告瓦解。

由之而來的是全新的三個衙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皆是兩千石,地位等同郡守,享有朝臣待遇。

其中,京兆尹地位最高,最重要,享有直接入秉未央宮的特權。

其管轄區域爲包括茂陵、鴻固原等以長安爲核心的大京畿地區。

轄區人口超過兩百萬,爲漢室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自然,首任京兆尹得選一個既能幹又有着足夠威望,同時有着足夠手腕的大臣。

劉徹想來想去,最終決定調回安東都護府都督薄世回朝,用外戚來彈壓長安。

薄世在安東干的不賴,政績斐然,人所共睹,他回來擔任京兆尹沒有任何問題。

最重要的是,薄世歸來後,就可以在朝中形成一個新的平衡。

既薄氏外戚與義氏外戚的平衡。

而繼任的安東都護府都督,劉徹思來想去,覺得還是用自己信得過的人最好。

選來選去,劉徹最終選擇了宋子侯許九。

於是,許九人在家中坐,不曾想,天降大禮包,砸的他暈暈乎乎的,幾乎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辦法,他這個宋子侯的食邑數量,甚至還比不上許多封君。

區區五百戶,在這個長安城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

而安東都護府,卻是一個頂格的大機構。

都護府都督秩比中兩千石,紫綬銀印,論逼格比擬王侯,論權柄遠邁郡守,甚至比九卿的地位可能還要稍高一些。

而安東都護府,更是如今天下公認的熱點和焦點。

下轄護濊軍這支頂格的野戰軍,裝備了胸甲、陌刀等一切漢軍先進裝備。

且境內還有着豐富的資源,繁多的領土,時人稱之謂:都護府都督,受命天子,出納王命,坐鎮一方,代天守土、牧民,實諸侯王之姿也!

以許九的地位、位格乃至於逼格,正常情況下,自然是永遠沒機會坐到那都護府都督的寶座上。

但既然是劉徹開口了,這就不同了。

無視規則、地位,直接提拔一個大臣,這是皇帝的特權。

但許九聞訊,卻是戰戰兢兢。

他深知,都護府都督這個位置,有多麼的燙手。

旁的不說,他在軍隊和朝中,都沒有什麼根基,也沒有什麼地位。

只是靠了天子信任和寵幸,才得以入朝參政,一直以來靠着機靈和小打小鬧,混出了點成績。

驟然被放到安東都護府的都督位置上,別說其他人,就是他自己也是心裡打鼓啊!

旁的不說,安東都護府是大漢帝國情況最複雜的地區。

其轄內,南有朝鮮君劉明,此君雖然只是封君,但卻實爲諸侯王。

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後是樑王劉武、東宮太皇太后!

以前薄世在安東,劉明自然不敢跳,也跳不起來。

薄世背後也有着太后,且深得天子信任,便是劉明也只能老老實實做人。

而自己呢?

壓得住那個朝鮮君嗎?

萬一出了問題,怎麼辦?

更何況,除了朝鮮君,安東境內還有着陳須陳嬌兄弟這對混世魔王。

不用去看這兩兄弟過去的光輝名聲,只看他們在安東這些年做的事情,就可以知道這兩兄弟是什麼人了?

陳須在安東,把鮮卑、烏恆、扶余、丁零人跟豬狗一樣的驅使,隱隱就是一個太上皇。

陳嬌更威武,他的捕鯨船隊,遍佈元海,麾下的水手、工人數以千計,艦船以百計。

他腳下的屍骨,更是無法統計。

從前薄世在的時候,這兩貨自然是被表兄一隻手就可以吊起來打。

打了還得認錯!

長兄爲父嘛,打你是爲了你好!

但自己又憑什麼去管教這兩個混世魔王?

只要一想起這個,許九就一個頭兩個大。

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129節 撫慰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33節 志向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5節 目標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729節 圈錢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365節 瓜分第93節 尷尬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38節 養廉第686節 平律(1)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242節 選擇第845節 善後(2)第45節 鑄幣第33節 竇太后第120節 過繼(1)第1305節 問題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606節 決斷第123節 蒼鷹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066節 屠殺(完)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037節 出塞(2)第599節 無題第1424節 使團(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88節 扁鵲傳人!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1315節 透露第457節 契機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470節 在安東(2)第1605節 說服(2)第1375節 寶藏第142節 野望第793節 廟算(2)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593節 貪婪第359節 微服(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357節 乞和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336節 兄弟們(2)第824節 影響第760節 交易第35節 厚恩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418節 鹿鳴宴(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694節 制度(3)第325節 易手第537節 洗腦(2)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384節 官僚第1036節 出塞(1)第465節 大朝儀(5)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25節 難題第921節 齊魯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74節 矯正(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306節 神器(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
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129節 撫慰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33節 志向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5節 目標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729節 圈錢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365節 瓜分第93節 尷尬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38節 養廉第686節 平律(1)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242節 選擇第845節 善後(2)第45節 鑄幣第33節 竇太后第120節 過繼(1)第1305節 問題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606節 決斷第123節 蒼鷹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066節 屠殺(完)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037節 出塞(2)第599節 無題第1424節 使團(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88節 扁鵲傳人!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1315節 透露第457節 契機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470節 在安東(2)第1605節 說服(2)第1375節 寶藏第142節 野望第793節 廟算(2)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593節 貪婪第359節 微服(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357節 乞和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336節 兄弟們(2)第824節 影響第760節 交易第35節 厚恩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418節 鹿鳴宴(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694節 制度(3)第325節 易手第537節 洗腦(2)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384節 官僚第1036節 出塞(1)第465節 大朝儀(5)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25節 難題第921節 齊魯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74節 矯正(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306節 神器(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