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海瑞正在收拾東西。

他從浙江調任江西興國縣令之後,在興國縣令的位置上一直做的不錯。

海瑞清丈土地,打擊城內的富戶隱藏的田畝和人口的犯罪行爲,審理擠壓的官司,興國縣的百姓都稱呼他爲青天。

不過海瑞深受蘇澤的影響,還是做出了一些和蘇澤穿越前那個歷史時間線不同的事情。

海瑞從興國縣的官府府庫中,拿出最後一點積蓄,在興國縣籌辦了五座官府經營的工坊。

興國縣雖然窮,但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海瑞按照興國本地的特產,分別建立了一座石灰工坊,松脂工坊,煤礦,鐵礦和造紙坊。

這些工坊都是海瑞根據蘇澤寄給他的天工開物上的方法建造出來的,靠着先進的工藝,這五座工坊在短短一年期間,就實現了盈利。

城內的大戶紛紛找到海瑞,希望他能開放一些產業給富戶們。

海瑞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他堅持礦坑必須由官府經營,只同意將鐵礦加工,石灰加工和松脂、造紙坊的技術開放給這些富戶,讓他們自行在城內設立工坊。

一時之間,興國縣這個位置靠近山區,交通並不算髮達的小縣城,竟然在海瑞到任之後,一天比一天富裕起來了。

飛龍軍攻入江西,江西出現了大量的流民,江西其餘各縣都在盡力阻止流民進入,只有發展了工商業的興國縣來者不拒。

海瑞收留了很多的流民,給他們安排官辦工坊的工作,又帶着他們修建水利建造水力工坊,興國縣反而因爲大量勞動力的涌入,而日益繁華起來。

不過海瑞升官的理由,卻不是他治理興國縣的大功勞,而是因爲他多次違抗嚴黨的上級,並且公開抨擊嚴嵩父子。

海瑞到任興國縣之後,江西是嚴黨的老巢,他頂頭上司多次想要插手興國縣的產業,都被海瑞用《大明律》阻止。

海瑞又不滿朝廷中的腐敗,認爲是嚴黨專權導致的,所以不斷的公開和私人場合抨擊嚴閣老,還經常說要去江西分宜去當知縣。

分宜是嚴嵩的老家,海瑞這個反嚴嵩的傢伙要去江西分宜當知縣是想幹什麼?

海瑞這些言論傳到了京師,嚴黨和清流都開始運作海瑞升官。

御史言官除了糾察百官之外,還有舉薦賢能的職責。

清流一派的江西道給事中上書,認爲興國縣令海瑞善於理民,在任一方考評上等,推薦海瑞晉升。

而嚴嵩一黨把持的吏部立刻就給海瑞安排好了位置,海瑞的升遷立刻通過。

吏部發文,將海瑞召到京師,擔任戶部雲南清吏司主司。

平心而論,戶部十三清吏司的主司算是不錯的崗位了。

大明朝的財政制度極其混亂和複雜,戶部無論是人數和管轄的事務,都是六部中的第一大部,甚至有時候還能凌駕於吏部之上。

原因也很簡單,吏部說起來是管人事任命的,可是你小小的吏部管得了嗎?管不了的嘛。

嚴嵩掌權之後,經常軍訓吏部官員,搞得吏部官員如同嘍嘍。

每次吏部推薦官員名單,都要派官員去內閣教育,等到內閣大佬們定下推薦人選,吏部纔會草擬名單給皇帝。

而皇帝則從名單中選出自己合適的人選。

吏部在推薦高級官員上沒有權利,在任命中低級官員上,也被內閣侵奪了權力。

嚴嵩模仿唐代政事堂制度,也在大明內閣搞出了什麼堂除。

中下級的官員吏部推選之後,也要內閣審議通過才能下發,內閣凌駕於吏部之上,完全將吏部當做了小秘。

而戶部卻因爲其專業性,免遭了內閣毒手,成爲擁有較高自主權的部門。

戶部下設十三清吏司,分別對應大明兩京十三省中的十三省。

吏部雲南清吏司對接雲南布政使司,負責管理、監督、統計雲南一省的財政,又是京官,比起興國知縣確實是很好的位置了。

不過海瑞還是有些悶悶不樂,他剛剛在興國縣做出來一點成績,別人就忙着摘桃子了。

接任興國知縣的就是個嚴黨中人,聽說是上一科的進士,在京師等了三年,最後花費重金攀附上嚴世蕃,這才選到了興國知縣這個職位。

海瑞想起自己好不容易辦起來的產業,又想到交接大印的時候,那位新任知縣貪婪的目光,看到那位新知縣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手下去接管工坊,海瑞心裡不是滋味。

海瑞將駑馬套上馬車,讓老母親和妻子坐在馬車內,自己則扶在馬車外,他拒絕了萬民傘,因爲他只有一輛馬車沒有地方放。

海瑞也沒有脫靴給百姓留作紀念,因爲這雙都要穿破了官靴是他唯一的官靴,上面密密麻麻的針腳都是海妻在油燈下縫的。

海瑞的行李也只有這麼幾件,都是他從浙江帶過來的。

懷着不知道悲喜的心情,海瑞踏上了前往京師的道路。

京師之中,此時卻是花團錦簇,春暖花開的熱鬧景象,此時京師的街道上熱鬧非凡,應天府花了大力氣,將京師城內的乞丐和饑民都驅趕到了城外。

因爲今天是科舉三家跨馬遊街的日子。

嘉靖四十一年的殿試結果出來了,蘇州府貢士徐時行爲一甲第一名,爲本科狀元。

蘇州貢士王錫爵爲一甲第二名,爲本科榜眼。

徽州府貢士許國爲一甲第三名,是本科的探花。

今年徐時行二十八歲,王錫爵四十二歲,許國三十五歲。

京師百姓看着年輕的狀元公,發出大明人才輩出的感慨,這場科場盛事,總算是能沖淡一些京師百姓的慘痛記憶。

騎在馬上的徐時行卻覺得有些恍惚,沒想到自己竟然考中了狀元?

雖然大明朝天災人禍不斷,但是今年的科舉依然是大明建國至今最卷的一場。

沒錯,每一年都是最卷的一年。

但是嘉靖四十一年尤其的卷,能夠在其中殺出,徐時行都覺得像是一場夢一樣。

身穿紅袍,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徐時行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如果他來參加科舉,那肯定輪不到自己中狀元了吧?

想到了在福建抗倭的蘇澤,徐時行再次感慨自己這次的狀元是撿來的一樣。

不僅僅是徐時行這麼想,分別在他兩邊的許國和王錫爵,也都是這麼想的。

二月份舉行的貢試,內容和形式和鄉試差不多,主要考察的也都是科舉作文。

但是貢士的成績對最終進士排名影響不大,這是一個參加殿試資格的考試,決定科舉最終排名的還是這場殿試。

作爲國家最高等級的考試,而考上進士的官員理論上就是大明官員了,而科舉前幾名更是被視爲國家未來的宰相。

殿試的內容不再是考察科舉文了,而是皇帝親自命題的策論。

而今年殿試的題目同樣是皇帝親自出的,但是所有拿到題目的考生們,拿到這個題目都是懵的。

《論徐福出海尋仙》,這是什麼鬼題目?

堂堂國家最高的掄才大典,竟然不問蒼生問鬼神?

幾個憤青的考生直接出離憤怒了!

可是憤怒又怎麼樣?十年,甚至幾十年寒窗苦讀,終於走到了殿試的這一步,難道還能交白卷嗎?

徐時行拿到這份卷子也是懵的,他對於方數和丹藥這些事情並不瞭解,也不願意阿諛奉承皇帝寫一些仙人出沒的故事。

他按照按照蘇澤的海外殖拓理論,又結合了一些蘇澤在蘇州府時候講過的南美海外新物種,給皇帝描繪了一個滿是奇珍異寶的海外世界。

徐時行的文字水平很高,他不喜歡臺閣體的華麗駢復,提倡平實婉麗,婉曲周詳,不作誇飾驚人之語。

偏偏他這樣的文風,寫出的海外世界卻讓人信服。

徐時行又按照蘇澤的殖拓理論,提出瞭解決大明白銀問題、糧食問題和土地問題的思路,向更加廣袤的海外尋找出路,重新煥發諸夏時代對外開拓的榮光,再次舉起始皇帝派遣徐福開拓海外的精神。

這篇文章雖然和嘉靖所要的內容不符,但是徐時行所寫的依然勾起了皇帝的極大興趣,也許在那海外神奇的土地上,真的有能夠成仙的丹藥呢?

徐時行於是被點爲狀元。

跨馬遊街之後,又過了幾日按照科舉名次,分別授官。

徐時行以第一名進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

王錫爵以第二名進士及第,官授翰林院編修。

許國以第三名進士及第,官授翰林院編修。

剩餘二甲進士,年齡在二十八歲以下的五人,參加翰林院的館選考試,通過的就授庶吉士,留在翰林院觀政。

其餘的二甲和三甲同進士,按照科舉名次在吏部文選司等待授官。

接下來又是瓊林宴又是同年宴,徐時行又在京師參加了好幾次宴請,所有人都在誇他是青年俊傑,日後將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可是徐時行想起曾經在蘇州府和上海縣的事情,總覺得自己在京師完全是浪費時間蹉跎光陰。

等到徐時行再入翰林院,每天的事情就是在翰林院中看書,偶爾作爲翰林官員還要給皇帝寫青詞,這一切都讓徐時行感覺到空虛。

所有人都在努力表現,認真做事,那些皓首窮經的老翰林們,每一次接到給皇帝寫青詞的任務,都搜腸刮肚的一字一字的斟酌。

翰林院那些國朝律令和政令資料,早就已經落滿了灰塵,反倒是方術和道教書籍人手一本。

嚴黨和清流爭鬥的餘波也在翰林院中盪漾,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徐時行深深的發現,在大明朝這巍峨的宮牆和氣派的朝廷官署中,裝得下權謀,裝得下算計,裝得下名利,可偏偏裝不下任何對大明朝有利的事情。

在京師的百官浮華繪卷之下,這些華麗的青詞和一道道政令中,竟然沒有一件事和大明朝的百姓有關。

四月,帝下旨,命御史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訪求方士及符錄秘書。

又命令翰林院全體官員,包括觀政學習的庶吉士在內,研究宮中府中所藏的道書丹書,尋找可以延年益壽的丹方。

而更讓滿朝驚愕的是,新科狀元,剛剛擔任翰林院修撰的徐時行,被皇帝一道旨意派往福州,讓他去福州接觸琉球使臣,尋找海外仙藥和仙方。

對於如此荒唐的詔令,徐時行可以說是哭笑不得,可是迎接他的卻是翰林院同僚們嫉妒的眼神,甚至整個翰林院都在猜測,徐時行到底是抱上了哪位閣老的“大腿”,才能得到如此“美差”!

徐時行只好收拾行李,從京師出發南下。

在漕運船上,徐時行和進京的海瑞擦身而過。

五月,福州城內信風起,琉球使臣的貿易船靠港。

如狼似虎的官兵登上琉球使臣的船,直接將攜帶國書的琉球使臣林長靖拖下了船。

等到陶公公接到消息的時候,琉球使臣都已經被關押在巡案衙門的大牢中了。

“鄢大人!你如此苛待朝貢使者!雜家要上本參奏你!”

留下一句不疼不癢的威脅,陶公公只能帶着人返回市舶司衙門。

他派遣小太監去川石島找蘇澤想辦法,卻聽到了蘇澤已經帶領水師新軍楊帆出發的消息。

坐在旗艦新世界號上,林良珺匆忙從傳訊的小艇爬上甲板,向蘇澤彙報道:

“飛剪船沒有在目標航線搜尋到倭寇的蹤影!”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蘇澤,戚家軍已經按照計劃北上,埋伏到福州城周圍,艦隊前進的方向就是兵棋推演的那條航線。

但是現在飛剪船卻沒有找到敵人,難道是推測錯了?倭寇不是攻打福州府?

蘇澤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兵棋推演的結果不會錯,我們的情報也不會錯,大海茫茫,也許是飛剪船搜索錯了區域!”

“取海圖來!”

衆人連忙拿來海圖,蘇澤又看了看風信標的風向,然後開始在海圖上作圖計算。

在【算學】技能下,蘇澤很快計算出了結果。

“這個區域搜索過了嗎?”

“沒有!”

“派飛剪船去搜索這個區域!”

先發,錯別字馬上改。這章有點難寫,寫到這會兒,上班去了,到單位再改。

(本章完)

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57章 拼命第658章 少爺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29章 凱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85章 去月港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四卷總結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81章 講武堂第075章 治本經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053章 虎狐犬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41章 朕的錢!第034章 精製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24章 徐渭第482章 缺官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63章 紅丸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51章 《治安疏》第409章 廣築城?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94章 爹的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25章 高拱獻策088章屏蔽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72章 榜一第009章 寒菜粥第609章 做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025章 急救第609章 做空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51章 僭主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173章 案首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
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57章 拼命第658章 少爺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29章 凱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85章 去月港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四卷總結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81章 講武堂第075章 治本經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053章 虎狐犬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41章 朕的錢!第034章 精製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24章 徐渭第482章 缺官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63章 紅丸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51章 《治安疏》第409章 廣築城?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94章 爹的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25章 高拱獻策088章屏蔽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72章 榜一第009章 寒菜粥第609章 做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025章 急救第609章 做空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51章 僭主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173章 案首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