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鄉人鄉黨

bookmark

第235章 鄉人鄉黨

五月五日,蘇澤帶領休整完畢的稅警總團,徹底掃蕩了靖江島上的倭寇,蘇澤的兵法經驗也提升到了Lv7,210/3000。

等到蘇澤將倭寇的首級堆在了靖江城邊上的時候,靖江知縣歷瞬陽打開靖江縣城大門,恭迎“王師”入城。

歷瞬陽能在南直隸當知縣,本身就是學歷過硬關係夠足的。

這一次倭寇入侵江蘇,歷縣令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死死守住靖江縣城,也算是庇護了靖江百姓。

在探明瞭蘇澤的身份後,歷縣令也果斷打開城門,然後安排官署空出來,留給蘇澤等人休整。

歷縣令又強行要求城內大戶出糧,又給蘇澤等人送上熱騰騰的伙食。

這位歷縣令是四十多歲才中的進士,靖江知縣是他第一次當官,也是因爲歷知縣的威望還不錯,才能夠在倭寇登島的時候做到這一步。

“團練使!”

蘇澤也拱手向歷知縣行禮:“知縣大老爺。”

歷知縣立刻扶住蘇澤說道:“團練使解我靖江倒懸之威,是我們靖江的大恩人!”

蘇澤沒有心情和他客套,而是直接問道:

“江北的局勢如何了?”

歷知縣也是個聰明人,這些日子也有不少江北難民登上靖江島上,他也都派人蒐集消息。

“糟透了。”

歷知縣慢慢說道:“聽逃難的人說,倭寇洗劫了江對岸的泰興縣,聽說連縣衙都被燒燬了。”

“現在巨倭徐海正帶着人攻打江都城,聽說也撐不了多久了。”

歷知縣小心的看着蘇澤的表情,要不是蘇澤神兵天降,城外的倭寇也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掃蕩乾淨。

歷知縣最怕的就是蘇澤年輕氣盛,帶領士兵直接北上抗倭,靖江地處長江流域的關鍵節點,很快就會有新的倭寇登島,所以歷知縣需要蘇澤繼續留在島上。

蘇澤說道:“江北大局還是要靠朝廷大軍,我這點團練兵就不北上湊熱鬧了。”

歷知縣立刻說道:“蘇團練使,可否請您屯兵靖江團練,我全縣上下願意供養大軍備倭!”

蘇澤裝作爲難的樣子,歷知縣立刻說道:“軍營和後勤全部交給縣裡補給,另外城內大戶湊了一百兩銀子,作爲貴軍的酬功銀,以後每個月縣裡再給保靖銀,團練使以爲如何?”

果然還是南直隸的縣富庶啊,蘇澤暗暗感慨,他裝作爲難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在靖江駐紮下來。”

歷知縣大喜過望,又帶着蘇澤去見了靖江的鄉紳,蘇澤又提出要在靖江再募一百熟悉水性的新兵,歷知縣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王錫爵帶着人找到了躲在靖江漁港中的自家商隊,商隊掌櫃見到王錫爵熱淚盈眶。

但是沒有蘇澤的護衛,商隊也不敢返航,王錫爵咬牙找到了蘇澤。

“元馭兄要讓我護送你家商隊返航上海?不行,我剛剛答應了歷知縣駐防靖江,又怎麼能隨便離開呢。”

蘇澤一口拒絕了王錫爵的要求,開玩笑好不容易在靖江打開局面,蘇澤可不會放棄這裡。

長江航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靖江又是長江下游第一大島,控制這座島嶼,就能控制整個長江下游水域。

現在整個長江上到處可以見到零散的倭寇,如果讓王家船隊直接返航,恐怕半道上又要被倭寇劫了。

在見識過了抗倭總團的戰鬥力之後,王錫爵對蘇澤的信任已經到了頂點,他對着蘇澤說道:

“汝霖兄,我願意拿出十分之一的貨物助軍!”

聽到王錫爵這麼說,蘇澤立刻露出笑容說道:“那等到靖江安定下來,等士卒返回上海輪崗的時候,護送元馭兄家的船隊歸航吧。”

王錫爵雖然損失了十分之一的絲綢,但是滿臉都是笑容,有了蘇澤的保證,自己這批貨物總算是保住了。

前年的江蘇倭亂整整鬧了一年才安定下來,這一次倭亂的規模比前年還大,王錫爵這些有識之士都清楚,倭亂沒有這麼快平息下來。

亂世之中,拳頭最大,蘇澤這兩百精銳,在哪裡都是香餑餑,這十分之一貨物的代價對於王家根本不算什麼。

就在蘇澤在靖江整頓士卒,招募新兵的時候,此時大明朝的揚州城。

在唐宋時期,揚州就是江南第一大港口。

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

無數船隻從長江口航入長江,停靠在揚州進行交易,在唐代的時候揚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那時候的揚州,是長江航運、運河漕運和海運的三重樞紐,是整個東亞最繁華的港口。

如今揚州雖然還是南直隸的重鎮,但是已經沒有之前“揚一益二”的繁華,變成了一座內陸港口城市。

對於大明朝來說,揚州是漕運和鹽業的中心,戰略意義重大。

爲了保障揚州的安全,大明在揚州城外設揚州衛,這是和延平衛一樣的兵員五千的大衛所。

又在揚州設漕運衙門,漕運衙門下轄三千漕兵,負責運河安全。

揚州漕運歸屬於南直隸的戶部管理,南京戶部尚書方鈍坐在漕運總督衙門中,掌管揚州漕運的是他的同鄉,負責南方漕運的南京戶部倉儲侍郎陸大有。

漕運是大明朝的命脈,南北戶部下設一倉儲侍郎,領侍郎銜掌管南北漕運。

方鈍前一年還在京師戶部做尚書,他既不是嚴黨也不是清流一黨,如果算起來他應該是岳陽黨。

方鈍是湖廣嶽州府人,他在京師做戶部尚書的時候就最喜歡提攜鄉黨。

隨着嚴黨和清流一黨的爭鬥日漸加劇,方鈍這種沒有站隊的重臣立刻被兩黨圍攻,被嚴嵩彈劾貶到了南京。

這位方尚書的名聲還算是不錯,世人都稱頌他“清正廉潔”,就是喜歡提拔任用鄉黨,對於同鄉的官員和商人非常的照顧。

方尚書在京師的時候,岳陽商人就在京師建造嶽州會館,專門給嶽州籍的官員免費居住。

這位方尚書到任南京之後,南京城內立刻也建造了嶽州會館,而大量嶽州籍的官員也被提拔。

揚州城內也多了很多操着嶽州口音的商人。

陸大有也是方尚書的嶽州鄉黨,在方尚書到任之後,火線提拔成了掌管南直隸漕運的倉儲侍郎。

倭寇進犯揚州,最着急的自然是方尚書這位南京戶部尚書了。

揚州漕運的倉庫中,還存着三萬旦準備起解運往京師的糧食,這些都是江南去年收上來的秋糧。

若是這筆糧食出了問題,方尚書肯定要別言官彈劾,現在北方有俺達侵邊,又有關中難民需要救濟,內閣已經下了好幾次命令,要求南京戶部保證這筆糧食安全起解運送到京師。

方鈍親自從南京趕往了揚州,就是爲了督辦這批綱糧北上的事情。

但是方鈍進入揚州的漕運總督衙門,卻發現這裡的氣氛有些古怪。

倭寇已經到了江都,但是漕運總督衙門竟然一點緊張的氣氛都沒有,自己的老下屬陸大有竟然還在衙門後宅聽曲。

方鈍已經七十歲了,他只覺得血壓高了,一把衝進後宅,用鄉音罵道:“都什麼時候,還有閒情聽曲兒!”

陸大有是方鈍的鄉黨兼老下屬,見到方鈍後一點都懼怕,而是笑着將他迎接坐下來,陸大有揮揮手斥退了府內的歌女,這纔對方鈍說道:

“恩師,您怎麼親自來了?”

方鈍曾經做過陸大有的鄉試考官,又是他的老上級,所以私下中陸大有都是以恩師相稱。

“我再不來,倭寇就要打進揚州城了!城外倉裡的糧食已經押解上船了嗎?”

方鈍用濃濃的岳陽鄉音問道,陸大有也用鄉音回道:“恩師,且聽我慢慢道來。”

陸大有屏退左右,又命令親信守住後宅,低聲說道:

“恩師,這次倭寇攻打揚州,可是大好事啊!”

方鈍的血壓又要高了,但是陸大有接下來的一句話說道:

“城外常平倉中的兩萬旦糧食,學生已經讓城內的岳陽糧商運出揚州了。”

本來方鈍的心鬆了下來,但是他很快就聽出了不對勁。

“怎麼是岳陽糧商運的?這批糧食不是應該由綱船運往京師嗎?”

陸大有露出笑容說道:“恩師,您知道這些日子江南的糧價漲了多少倍嗎?這兩萬旦糧食能換多少銀子嗎?”

方鈍愣住了,陸大有繼續說道:“恩師,常平倉在城外,如今揚州城內的兵力守城有餘,常平倉那邊可無險可守。”

“揚州漕運已經徹底淤塞,根本掉不來綱船。”

“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把火?”

這下子方鈍立刻明白了自己這個鄉黨兼弟子的想法。

“你這是要發國難財!”

方鈍怒斥道。

但是陸大有卻說道:“弟子怎麼是發國難財呢?這筆糧食還是留在南直隸,今年倭亂江南必定饑荒,到時候再賣出去,能救活多少百姓?”

“詭辯!”

陸大有一點沒有因爲方鈍發怒而害怕,而是繼續說道:

“恩師,這些商人可都是您平日裡頗爲照顧的鄉黨,參與其中的也都是您的鄉黨故吏啊。”

方鈍的手指向陸大有,看着這個他一路提拔起來的弟子,方鈍卻說不出話來。

陸大有說道:“恩師,只等倭寇一來,就是一把火燒的乾淨,朝廷就算是問罪,也不是問罪我們漕運衙門,都是揚州守軍不力。”

“這批糧食都是用官船運到句容,存在我們岳陽商人的糧倉中,經手的都是我岳陽鄉黨,絕對不會走漏風聲。”

方鈍突然打斷了陸大有,他在官場沉浮多年,立刻發現陸大有言辭中的問題:

“官船?漕運官船都是工部揚州分司在管理?你攀上了嚴世蕃?”

嚴世蕃在前年就已經就任工部尚書,大明朝漕運也是互相制約的管理模式,經營碼頭是戶部,但是運送糧食的船則是歸工部。

陸大有沒有否認,作爲官場老油條的方鈍立刻明白了這個弟子已經投靠了嚴黨。

陸大有繼續自顧自的說着自己的計劃:

“只等到火起,恩師向朝廷上書,彈劾南京兵部守備不利,就可以將責任推卸乾淨了。”

方鈍只覺得腦袋嗡嗡的,從陸大有的話中,他這些年提拔的嶽州鄉黨幾乎全部參與其中。

若是事情敗露,不僅僅是方鈍自己本人要被知罪,他提攜的鄉黨都要被一掃而空。

陸大有繼續說道:“恩師今年已經七十了,按照朝廷舊例您也要致仕歸鄉了,大家都知道恩師一生爲官清廉,都願意幫助恩師回鄉建設故里呢。”

方鈍想要斥責陸大有,可如今在朝廷的嶽州鄉人中,就已經是陸大有職位最高了。

按照規定,如果皇帝不繼續慰留自己當官,七十歲就要致仕返回家鄉了。

方鈍得罪了嚴嵩,和徐階關係也不親近,幾乎沒有可能被皇帝慰留,他咬牙說道:“這事情我就當不知道,爾等好自爲之!等到這次倭亂結束,我就上書辭官歸鄉!”

方鈍幾乎要摔倒,陸大有連忙上來攙扶,卻被方鈍用袖子甩開。

方鈍沒有看自己這個弟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個樣子的?

他一生做官都是小心謹慎,唯一被人抨擊的就是喜歡任用鄉黨。

可這在大明官場上也算不上是什麼陋習,人皆有私信,方鈍只是更喜歡提攜同鄉罷了。

可隨着他官位越來越大,來求見的鄉人越來越多,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嶽州鄉黨的圈子,無數人豁出去一切追隨他。

方鈍想到那些自己提攜的鄉黨,最後還是決定沉默下去,只等這次倭亂結束就辭官歸鄉!

五月八日,巨倭攻破揚州屏障江都縣,撲向漕運重鎮揚州。

五月九日,揚州城外常平倉起火,兩萬旦等待解送京師的秋糧“付之一炬”。

(本章完)

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1章 朕的錢!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18章 船塢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50章 授權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18章 捨不得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057章 邀請第466章 爭湖廣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259章 船,倭奴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57章 拼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04章 龍王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30章 鐵路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322章 震驚!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004章 龍王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33章 曬鹽第198章 解元!第679章 雨將軍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24章 徐渭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002章 家廟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22章 畝產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65章 海參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75章 宣傳戰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
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1章 朕的錢!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18章 船塢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50章 授權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18章 捨不得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057章 邀請第466章 爭湖廣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259章 船,倭奴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57章 拼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04章 龍王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30章 鐵路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322章 震驚!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004章 龍王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33章 曬鹽第198章 解元!第679章 雨將軍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24章 徐渭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002章 家廟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22章 畝產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65章 海參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75章 宣傳戰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