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

熊況帶着獨立團留在貴州剿匪。

京師,李成樑府上。

他看着兒子從遼陽發來的信件,李成樑的額頭上青筋直跳,他一把將信拍在桌案上,大聲說道:“逆子!逆子啊!”

李成樑試圖削弱手下軍權,提出各鎮統制官對調的想法後,他手下的統制官們紛紛盯着遼陽的李如鬆。

本來李成樑認爲這件事很容易解決,兒子李如鬆率先同意對調,那就能完成統制官對調的工作,削弱各軍頭對於手下的掌控力。

可結果是李如鬆不僅僅沒有立刻支持自己的方案,反而第一個跳出來帶頭反對!

兒子李如鬆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遼東的女真匪患嚴重,自己不能現在離開遼東。

這可把李成樑氣壞了,養寇自重,這可是他當年用剩下的把戲!

面對李成樑的暴怒,手下頭號謀士山蒿先卻更加失望了。

李成樑雖然暴怒,但卻沒有真正的強硬的讓兒子李如鬆調離遼東。

山蒿先其實也很明白李成樑的心思。

遼東是李成樑起家的地方,也是他的老家,更是如今重要的徵兵來源。

薊遼總督又在關外,和關內交通隔絕,兒子雖然悖逆,但好歹是血肉之親的兒子,如果讓任何一個統制官去關外,那李成樑也要擔憂的睡不着了。

所以李成樑雖然很憤怒,卻沒有實際上的動作,他憤怒的是兒子反抗自己的權威,而不是對調統制官的事情流產。

山蒿先嘆息一聲,很多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明明知道要怎麼做,卻還是答錯題。

當權者總是既要又要,他們可以看到事情的問題,也能看出好處,可是卻總是不想要付出事情需要的代價。

每當要他們讓出一點利益的時候,他們總是想要別人先讓出利益,就算是別人讓出的利益要遠大於他們自己的利益,就算是這件事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他們依然在打着自己的算盤。

山蒿先想到了當年李成樑在山東的時候,對自己的建議可以說是從善如流,可怎麼到了京師就全變了呢?

對調統制官的事情已經作罷,山蒿先只好說道;

“大將軍,當務之急還是河南的戰事。”

“對對,河南!”

李成樑問道:“睢陽的東南賊軍已經停下來了,陳以勤再次向朝廷求援,這一次我打算命令山東的兩鎮新軍攻打徐州,牽制東南的兵力。”

李成樑看向了山蒿先,本以爲山蒿先要誇讚自己這個決定的,可是沒想到山蒿先的臉色一變,立刻說道:

“大將軍,萬萬不可啊!”

“爲什麼?”

“陳以勤需要的是我們直接出兵河南,在睢陽之戰中,河南的軍隊已經被東南賊軍打怕了,而且除了睢陽之外,河南無險可守,我軍支援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如果我軍不至,那隻要東南賊軍再次發動攻擊,那麼陳以勤就要投降了!”“攻打徐州雖然在戰略上沒有問題,但是在河南軍民看來,這是大將軍爲了擴張自己的地盤,用犧牲河南來攻打徐州,那河南就再也沒有抵抗的勇氣了!”

李成樑的臉色有些難看,但是山蒿先也確實說中了他一點陰暗的小心思。

相比直接出兵救援河南,李成樑更願意攻打徐州。

根據斥候的情報和基本的推斷,徐州的駐軍並不多,而且徐州經過東南多年的經營,修建了鐵路和各種基礎設施,十分的富庶繁榮。

攻打徐州得到的土地是自己的,就算是無法長期佔領,也能搶一把就走。

但是支援河南就不是這樣了,本來就是去團結陳以勤救援河南的,李成樑打下來的土地也很難佔住。

支援河南的好處拿不到,這都讓李成樑很不願意去直接出兵救援河南。

但是李成樑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救援河南,丟了河南之後陝西也難保,等到了那個時候只有河北、山西、山東、京畿和遼東之地的自己,就肯定不是東南的對手了。

看到李成樑還在猶豫,山蒿先就明白自己這次獻策又失敗了。

山蒿先這才明白,自己在山東遊刃有餘,是因爲那時候李成樑就是一個地方軍閥的視角,自己向他獻的計策就是通過不斷從中央割血獲得補助,然後在明廷內部的競爭中崛起。

而李成樑本身的思維也是這個層次的,他每次都想着從明廷手上得到好處,遇到需要自己出力的時候就找理由退縮。

他麾下的軍頭們也都是同樣的想法,吃肉自己上,啃骨頭的時候就跑。

那時候的配合有多麼默契,現在就有多麼的痛苦。

如今要讓李成樑從明廷整體的利益出發,不再只想着自己手裡的這些軍隊,李成樑就猶猶豫豫,如同一個吝嗇的地主老農一般斤斤計較,又是拖延又是算賬,就是不肯出手救援。

李成樑說道:“若是讓我部就這樣出兵支援河南,最後辛苦打仗卻支援友軍,恐怕要傷了將士們的心。”

“我已經派遣使者和陳以勤接洽,若是我們收復睢陽,那就讓山東的新軍囤駐睢陽,那我對手下的軍士也能交代,不至於寒了將士們的心,大家打仗也有動力。”

山蒿先無語的看着李成樑,到了這個時候還要談判,使者來去之間,恐怕東南就要再次進攻了,那時候陳以勤還不如直接投降東南呢!

山蒿先還想要再勸的時候,李成樑大手一揮說道:“我已經派去使者,先生不必再說了!”

山蒿先只能嘆息一聲了下去。

果然和山蒿先所預料的那樣,等到李成樑的使者抵達開封的時候,東南新軍已經囤積好了炮彈,給陳以勤下了最後通牒。

東南的通牒和李成樑的信件同時送到,讓陳以勤氣的笑出聲來。

這邊東南已經讓自己無條件投降了,李成樑還在商討戰後的地盤劃分?

等到李成樑那邊拖延出兵,河南已經都落入東南之手了,還談什麼地盤不地盤的?

陳以勤徹底絕望,他喊來兒子說道:

“朝廷如此,氣數已盡,東南使者何在?我要見他!”

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78章 銃炮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007章 軍籍第525章 分產令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043章 筆架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65章 海參崴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25章 三本書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69章 算瘋子第334章 鑽膛炮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09章 寒菜粥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257章 大員島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57章 拼命第008章 屬性點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17章 打老虎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525章 分產令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010章 趕海
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78章 銃炮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007章 軍籍第525章 分產令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043章 筆架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65章 海參崴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25章 三本書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69章 算瘋子第334章 鑽膛炮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09章 寒菜粥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257章 大員島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57章 拼命第008章 屬性點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17章 打老虎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525章 分產令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010章 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