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爭陝西

送走了山蒿先,李成樑長嘆息一聲。

作爲謀士,山蒿先的角度比較單一,他只需要考慮戰略上的事情就可以了。

但是自己作爲如今大明的執政者,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

而且郭樸在陝西根深蒂固,陝西新軍也是有戰鬥力的,軍事上的調動還沒有完成,準備沒有做好,又怎麼攻打陝西?

李成樑最後的做法,就是派出使者,一邊裝作是探視女兒,給郭樸送上了私人信件,希望他能夠繼續抗擊東南賊。

同時還隱晦的提出,如果陝西實在守不住,郭樸只要將軍隊帶出陝西,李成樑會立刻安置他的軍隊,給他安排新的駐地。

一方面開始在山西佈置軍力,調動物資,暗暗準備。

佟安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踏上了前往山西的路。

這支新組建的山西新軍,主要目標就是面對陝西的威脅,不過這支軍隊的素質,怕是要辜負李成樑的期望了。

本來大軍這個月二十日就要開拔,但是拖拖拉拉到了下個月一日,物資還沒有準備齊全。

這倒也不能責備這位戴大帥,這段時間京師的物資價格飛漲,很多軍工坊都已經沒錢採購材料停工了,原材料運不過來,工人也拒絕上班,最後還是兵部東拼西湊,纔給這支山西新軍湊齊了基本物資。

佟安作爲這支軍隊中的讀書人,被戴大帥任命爲後勤參謀,負責大軍後勤工作。

佟安這才意識到,做好後勤工作的難度有多大。

和往日不同,如今行軍打仗後勤極爲重要,根據東南的最新軍事理論,“誰能夠提前佈置好戰場,誰就能贏得戰爭”。

古時候打仗只需要武器、鎧甲、糧草就可以了,甚至很多時候打仗都可以沒有以上的一種或者兩種,有些軍隊糧草補給都靠搶劫,武器裝備也是隨便找點就能用。

但是現在的戰爭不同了。

當兵的沒有糧食,誰還陪着你打仗?而且不僅僅需要糧食,還需要其他補給品。

東南那邊的標準,每名士兵在作戰的時候,每天除了必須三餐的糧食和肉菜以外,還要保證一包黃糖的補給。

大明這邊自然負擔不起這樣的供應,但是每天的食物還是要充足的。

此外山西比京師要冷,士兵還需要冬衣,還要禦寒的帽子,軍官還有禦寒的手套。

這些生活用品只是一部分,名目繁多的軍需纔是最頭疼的。

明廷由於裝備匱乏,所以整個軍隊使用的武器非常多。

從刀槍這種冷兵器,到庫存的佛郎機炮,這其中一些歷史可以追溯到當年王陽明時期,也就是明武宗那時候鑄造的。

也有新鑄造的火炮,還有一些和東南作戰繳獲的火炮。再加上從西洋商人那邊購買的西洋火炮,而這些火炮當中,又分成了西班牙商人從艦船上拆下來的艦炮,在明軍中被稱之爲紅夷大炮的較爲先進的火炮,還有西班牙商人當年在馬尼拉生產的以次充好的紅夷大炮。

這些火炮的尺寸很多,需要炮彈的尺寸也不一樣,將這些火炮整編起來,簡直就是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而不是一個軍事問題。

除了火炮之外,火槍也是種類衆多,需要的彈藥都不一樣,這些都需要進行詳細的計算,才能將合適的彈藥送到士兵手上。

這些複雜的補給工作,都被交給了佟安這樣的軍隊新人,就算是他工作很努力,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現差錯。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大明這邊彈藥不足的問題早就已經困擾前線軍隊多日,很多軍隊的炮彈數量都不夠全力轟擊一天的,其實戴大帥對大家的要求,也就是帶着部隊平安抵達山西就行了。

如此嚴重的後勤問題,也是李成樑不肯接受山蒿先的建議,只能用懷柔手段對待郭樸的原因。

等到郭樸接到信的時候,郭定正好從京師返回了陝西。

郭定表面上是商人,實際上一直在京師幫着郭樸打探消息籌備物資,是郭樸的心腹,所以郭樸立刻召集郭定進府,商討明廷的局勢。

郭樸將李成樑的信件扔給郭定說道:

“這是大將軍寫給我的私信,看來大將軍對我能守住陝西也沒有太大的期待,只是希望我保存實力,將軍隊帶去山西。”

郭定看完了信件之後,連忙說道:“萬萬不可!”

“大將軍這個人,對待下屬都是很涼薄的,前段日子爲了削弱手下軍頭的軍權,還想要搞的將帥對調,最後還是大將軍的兒子李如鬆反對這纔沒能實行下去。”

“對自己的嫡系屬下都如此涼薄,時時刻刻都要防範,明公雖然和大將軍是兒女親家,但這本來就是政治聯姻,而大將軍有那麼多兒女,也未必會因爲這點關係而善待明公。”

“況且就算是大將軍要善待明公,也絕對不會允許明公像如今這樣執掌軍隊。”

“我們如果帶着軍隊前往山西,那就是人爲刀狙我爲魚肉,我們是客軍,到時候補給都要靠大將軍,那時候想要對付明公,只需要一個手持聖旨的太監就行了。”

郭樸聽完也連連點頭,原本李成樑寫信過來,郭樸也是思考過這條退路的。

帶領手下精銳撤去山西,這又能不背叛朝廷,也不用投降東南,還能繼續做自己的一方節度使。

但是手下的軍官也表示了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陝西新軍的士兵都是本地招募的關中人,讓他們保衛家鄉而戰,他們自然是願意的,但是如果讓他們僑居到山西,那他們就會失去作戰意志,甚至會出現逃兵的現象。

郭樸打定了主意,這個山西是去不得了。

郭定繼續說道:“這封信應該是大將軍的緩兵之計,大將軍對我們陝西早就有了心思了,陝西商鋪被查封,就有大將軍默許的意思在。”

郭樸連連點頭,要不然那麼多在京師用東南銀元的商人們,爲什麼李如柏專門抓郭定?

要不是嘉靖駕崩,皇室大赦天下,陝西的產業就被李如柏吞了。

一想到這裡,郭樸就問道:

“以君的看法,陝西能守住嗎?”

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29章 凱旋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09章 廣築城?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1章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74章 夜航船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032章 精鹽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31章 蒸汽機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58章 冤案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25章 分產令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35章 髒東西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009章 寒菜粥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31章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57章 大員島第531章 歌舞團第025章 急救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0章 鐵路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069章 縣令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81章 講武堂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35章 伐蜀準備
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29章 凱旋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09章 廣築城?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1章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74章 夜航船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032章 精鹽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31章 蒸汽機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58章 冤案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25章 分產令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35章 髒東西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009章 寒菜粥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31章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57章 大員島第531章 歌舞團第025章 急救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0章 鐵路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069章 縣令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81章 講武堂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35章 伐蜀準備